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境庐诗草》到《静庵诗稿》——对钱钟书《谈艺录》的“照着说”与“接着说”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中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26,149,共19页
学术史意义上的"照着说"与"接着说",是期待后学在领悟先哲在给定论域所达到的高度(峰值)之同时,不妨追问其相应的限度(边界)。这落到《谈艺录》对黄遵宪与王国维的诗学抑扬一案,也就呈示钱钟书的审美眼光暨文化视野... 学术史意义上的"照着说"与"接着说",是期待后学在领悟先哲在给定论域所达到的高度(峰值)之同时,不妨追问其相应的限度(边界)。这落到《谈艺录》对黄遵宪与王国维的诗学抑扬一案,也就呈示钱钟书的审美眼光暨文化视野,比梁启超更经得起证伪。就清末学界诗坛而言,能真正让西学义谛(而非西洋制度名物之皮毛)水乳交融于旧体诗的代表人物,委实惟有王国维,而不是梁所推崇的黄遵宪。文学史界若至今未能"照着说"出钱在1948年的这一卓识,未免有遗珠之憾。至于为何留日不到一年的王国维对西学义谛的细深体悟,远非出使欧美近廿年的黄遵宪所能及?这个本应由钱钟书提出且回答、却终究未提出与回答的关键问题,客观上是为后学对先哲的"接着说"腾出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谈艺录》 《人境庐诗草》 《静庵诗稿》 “照着说” “接着说” 诗界维新
下载PDF
《谈艺录》中《锦瑟》为诗集序说发凡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来茵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122-124,29,共4页
关键词 《锦瑟》 《谈艺录》 诗集序 李商隐诗集 《管锥编》 义山 《锦瑟》诗 钱钟书 道家道教 艳体诗
下载PDF
《谈艺录》辨正一则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谈艺录》 辨正 王国维 《杂感》 铁钟书
下载PDF
《谈艺录》的曲喻论和《宋诗选注》的曲喻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景波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47,共2页
在《谈艺录》中,钱钟书先生提出一种新的修辞格——曲喻。其“黄山谷诗补注”条末“附论比喻”认为:曲喻就是“假名而善喻”(自居易《鸡距笔赋》语),“在现成典故比喻字面上,更生新意;将错而遽认真,坐实以为凿空。……英国玄学诗... 在《谈艺录》中,钱钟书先生提出一种新的修辞格——曲喻。其“黄山谷诗补注”条末“附论比喻”认为:曲喻就是“假名而善喻”(自居易《鸡距笔赋》语),“在现成典故比喻字面上,更生新意;将错而遽认真,坐实以为凿空。……英国玄学诗派之曲喻(Conceits),多属此体。”(《谈艺录》22页,中华书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艺录》 曲喻论 《宋诗选注》 修辞 比喻
下载PDF
《谈艺录》论宋诗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2001年第2期5-11,共7页
钱先生对宋诗情有独钟 ,有《宋诗选注》在焉。而《谈艺录》对宋诗 ,尤其对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与义等 ,都有精辟独到的评论。提出以“体格性分”别唐宋诗 ;而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更提出了全新的认识。这些都有极重要的... 钱先生对宋诗情有独钟 ,有《宋诗选注》在焉。而《谈艺录》对宋诗 ,尤其对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与义等 ,都有精辟独到的评论。提出以“体格性分”别唐宋诗 ;而对“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更提出了全新的认识。这些都有极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诗学价值。对吕本中提出的“活法”也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文体相互“侵入扩充”的观点 ,来解说宋人的“以文为诗”、“以诗为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谈艺录》 宋诗 夺胎换骨 以文为诗 活法
下载PDF
略论《谈艺录》中融会贯通的中西“打通”说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紫菡 《黑河学刊》 2012年第8期68-69,89,共3页
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努力沟通中西、融会中西的学者并不在少数,但却很少去关注深层次的中西会通,关注中西异同背后相通的文学规律,这样就难免造成生搬硬套所带来的失误和偏差;而钱钟书的《谈艺录》则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 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努力沟通中西、融会中西的学者并不在少数,但却很少去关注深层次的中西会通,关注中西异同背后相通的文学规律,这样就难免造成生搬硬套所带来的失误和偏差;而钱钟书的《谈艺录》则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文化思维模式,将研究对象放在了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进行审视,真正地发掘出了中外文论中的契合之处进而"打通",抉发出了人类文化话语背后固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化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谈艺录》 中西“打通”
下载PDF
思想的、学术的怎样成为诗歌艺术的?——《谈艺录》的谈艺标准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温玉林 《阴山学刊》 2015年第6期46-49,共4页
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谈艺标准是"才",是一种"形式"融化"内容"的能力,达到了"入神"的境界就是最高标准——"神韵"。
关键词 《谈艺录》 谈艺标准 “才”
下载PDF
读《管锥编》《谈艺录》札记
8
作者 高恒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钱钟书 《管锥编》 《谈艺录》 《诗》 毛诗正义 沈德潜 “淫诗” 理趣 诗学观 清儒
下载PDF
评三联书店版《谈艺录》
9
作者 张纹华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53,共5页
《谈艺录》是钱钟书先生的重要著作,先后有开明书店版、中华书局版、三联书店版。开明书店版《谈艺录》首次于1948年6月出版,并于次年再次印行。直至1984年9月,中华书局版《谈艺录(补订本)》出版。它由上、下编组成。上编对开明书... 《谈艺录》是钱钟书先生的重要著作,先后有开明书店版、中华书局版、三联书店版。开明书店版《谈艺录》首次于1948年6月出版,并于次年再次印行。直至1984年9月,中华书局版《谈艺录(补订本)》出版。它由上、下编组成。上编对开明书店版作了若干润色,下编为钱钟书先生《补订》、《补遗》的内容。这是三联书店版《谈艺录》印发前最为通行的版本。2001年1月、2007年12月,三联书店先后两次出版《谈艺录》,并于2008年6月,第三次印刷第二版《谈艺录》,笔者称为最新版《谈艺录》。三联书店初版《谈艺录》,分上、下两册,其重要亮点是把中华书局版《谈艺录》中的《补订》、《补遗》、《增订》内容分别纳入原文,使读者读之成为一气。因此,在版本学上,无疑是对中华书局版的重大超越。三联书店第二版《谈艺录》,把两册本合而为一。照理说,其最新版《谈艺录》是为精益求精,逼近完美。然而,就以版本比较,笔者发现该版本并非如是,得失互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艺录》 三联书店 中华书局版 开明书店 版本学 版本比较 钱钟书 第二版
下载PDF
青年钱锺书“安身立命”的诗魂存根——打通《槐聚诗存》与《谈艺录》的深层经脉
10
作者 夏中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共14页
文章拟有两个看点。其一,从青年钱锺书1939-1942年间的旧体诗,考辨他当年孤苦撰写的《谈艺录》确属"忧患之书",其忧患程度不亚于钱穆1939年脱稿的《国史大纲》或陈寅恪1940年杀青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其二,在方法论意义... 文章拟有两个看点。其一,从青年钱锺书1939-1942年间的旧体诗,考辨他当年孤苦撰写的《谈艺录》确属"忧患之书",其忧患程度不亚于钱穆1939年脱稿的《国史大纲》或陈寅恪1940年杀青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其二,在方法论意义上,把《槐聚诗存》视为印证钱锺书学案赖以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因的"押韵的文献",于是那个驱动《谈艺录》作者在艰难时世发愤著书的"内在动力机制"也就浮出水面,此即:从"自期(吾甘殉学)"→"自负(萧然冷屋)"→"自律(萤光自照)"→"自居(孤岛谈艺)"。这既是钱1940年前后撰《谈艺录》的心路历程,也是钱"三十而立"学人信仰的诗魂存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钱锺书 安身立命 《槐聚诗存》 《谈艺录》
下载PDF
《谈艺录》分析
11
作者 张文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8-51,共4页
钱钟书前期著述中最主要的两部著作是《谈艺录》和《围城》。这两部著作堪称这一时期的双壁。两部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创作的关系。探讨两部书之间是否有关,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杨绛曾经引述过钱钟书35岁生日诗中的两句:“书癖钻... 钱钟书前期著述中最主要的两部著作是《谈艺录》和《围城》。这两部著作堪称这一时期的双壁。两部书之间的关系,是理论和创作的关系。探讨两部书之间是否有关,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杨绛曾经引述过钱钟书35岁生日诗中的两句:“书癖钻窗蜂未出,诗思统树鹊难安”。两句诗前句当指《谈艺录》,后句当指《围城》。杨绛引这两句诗,用意是描述钱钟书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兼顾不来的情景,实际上理论和创作“兼顾不来”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艺录》 《围城》 补笺 写作时间 李长吉 杨绛 宋诗 诗眼 《管锥编》 《沧浪诗话》
下载PDF
三联书店《谈艺录》之版本得失
12
作者 张纹华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7,共4页
□三联书店第二版《谈艺录》,把两册本合而为一。照理而言,其最新版《谈艺录》是为精益求精,逼近完美。然而,就以版本比较,笔者发现该版本并非如是,得失互见。
关键词 《谈艺录》 三联书店 版本比较 得失
下载PDF
《谈艺录》“陶渊明诗显晦”条申说
13
作者 孙桂平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心雕龙》若成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成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会看重陶诗而列为中品。《〈... 《文心雕龙》若成于齐末,刘勰可能没有机会全面了解陶渊明诗文,故未予品题;若成于梁初,则由于陶渊明诗文缺少文采,其人思想情感较为异端,故刘勰未予品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设若没有萧纲的推荐,钟嵘不一定会看重陶诗而列为中品。《〈陶渊明〉集序》对于陶渊明诗文的评论,大致应是萧统与部分东宫学士在"讨论篇籍"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艺录》 刘勰 《文心雕龙》 钟嵘 《诗品》 萧统 《〈陶渊明〉集序》
下载PDF
钱锺书《谈艺录》三个人物字号误识之考析和思考
14
作者 张继定 《语文学刊》 2021年第1期78-83,共6页
钱锺书先生《谈艺录·朱子书与诗》中一段170多字的札记,存在着三个人物字号误识的问题,即:"章甫"并非赵蕃之字号;符叙,字舜功,而非圣功;赵蕃诗句"平生知己晦庵老"指的是李处全,而非朱熹。这些固然是白璧之微瑕... 钱锺书先生《谈艺录·朱子书与诗》中一段170多字的札记,存在着三个人物字号误识的问题,即:"章甫"并非赵蕃之字号;符叙,字舜功,而非圣功;赵蕃诗句"平生知己晦庵老"指的是李处全,而非朱熹。这些固然是白璧之微瑕,但作为影响颇大的名人名著,似有必要就其致误缘由作些探析和思考,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谈艺录》 朱熹 赵蕃 符舜功 李处全
下载PDF
《谈艺录》与钱锺书的清诗研究
15
作者 李金松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4-30,共7页
钱锺书是功力精深的诗学研究大家。他在《谈艺录》中对清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揭示了清代诗人与前代诗人或前辈诗人甚或年辈相接诗人之间的渊源关系,而且比较了不同诗人诗歌书写的异同,彰显了他们各自的艺术特征,识见卓越精深。... 钱锺书是功力精深的诗学研究大家。他在《谈艺录》中对清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但揭示了清代诗人与前代诗人或前辈诗人甚或年辈相接诗人之间的渊源关系,而且比较了不同诗人诗歌书写的异同,彰显了他们各自的艺术特征,识见卓越精深。此外,他对制约清代诗人诗歌书写行为的诗学观念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对清诗所做的这些工作,极大地拓宽与丰富了学界对清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谈艺录》 清诗 诗歌书写 诗学观念
下载PDF
钱锺书《谈艺录》的学术成就与学术品格
16
作者 王友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1-75,共5页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其论诗的路数属宋诗派。作者主要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探讨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对中国诗史、批评史乃至学术史上若干重要问题,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善于打通中国文史的界限,...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其论诗的路数属宋诗派。作者主要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探讨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对中国诗史、批评史乃至学术史上若干重要问题,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善于打通中国文史的界限,打通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界限;在研究视野上,既作一己的文学批评,又对已有的批评作再批评,没有将主要精力用在建构系统的理论体系上,而侧重对中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在学术品格上,作者具有锋芒毕露、犀利泼辣却又不失君子风度的批判精神,同时也没有忘记自我批评,还具有不落凡俗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艺录》 学术成就 学术品格
下载PDF
《谈艺录》论宋诗
17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2001年第4期18-21,共4页
钱先生在论宋诗时,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有同时代人的横向比较,也有不同时代人的纵向比较。梅尧臣与孟郊比:“未宜等类齐称”;后山与山谷:同属江西派;杨万里与陆游比较:杨诗艺术超过陆,陆诗思想超过杨。
关键词 钱钟书 《谈艺录》 比较法 宋代 文学批评 诗歌 杨万里 江西派 梅尧臣 孟郊 陆游
下载PDF
《谈艺录》丛考
18
作者 熊飞宇 张凯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82-84,共3页
我国学术史上,以《谈艺录》而名者,举凡有三。其著者分别为:徐祯卿、伍蠡甫、钱锺书。钱著后出转精,名满士林,前两者反鲜有人知。故略加考索,以发幽光。《石挥谈艺录》与金开诚《谈艺综录》,亦附论。
关键词 《谈艺录》 钱锺书 徐祯卿 伍蠡甫
下载PDF
《谈艺录》论宋诗
19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宋人的尊杜、学杜 ,宋诗的承杜、变杜 ,成为有宋一代的社会风气。北宋尊韩 ,有理学家尊韩 ,文学家尊韩 ,又由尊韩而回护。南宋诗流不墨守江西诗派 。
关键词 钱钟书 《谈艺录》 宋诗 学杜 尊韩 学晚唐
下载PDF
《谈艺录》论宋诗
20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对理学家诗 ,总体评价不高。但对具体作家、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 ,不是一棍子打死。“句中眼”应为“警策”处 ,而非“警句”。舍去篇章不顾 ,就不能称为“句中眼”。“句中眼”也不一定就在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上。“句中眼... 对理学家诗 ,总体评价不高。但对具体作家、具体作品作具体分析 ,不是一棍子打死。“句中眼”应为“警策”处 ,而非“警句”。舍去篇章不顾 ,就不能称为“句中眼”。“句中眼”也不一定就在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上。“句中眼”不必句句有眼 ,也不一定为声音之“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谈艺录》 宋诗 理学家 句中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