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博弈的均衡:人大和“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探析 |
张鹏
陈建智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5
|
|
2
|
监督行为常态化 监督工作“日常化” 七大措施强化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
刘熙瑞
|
《人民论坛》
|
2006 |
1
|
|
3
|
构建和谐的权力运行机制——关于正确处理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的思考 |
唐莹莹
|
《新东方》
|
2007 |
3
|
|
4
|
论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
许维安
|
《社科与经济信息》
|
2001 |
0 |
|
5
|
“一对一”监督“面对面”考评“实打实”问效——浙江省温岭市探索代表分组监督“一府两院”重点工作纪实 |
林应荣
|
《人大研究》
|
2009 |
0 |
|
6
|
人大监督对象不应限于同级“一府两院” |
唐忠民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
2001 |
0 |
|
7
|
人大代表如何为“一府两院”指出问题、解决问题 |
佘松涛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4 |
0 |
|
8
|
奉节人大首试量化指标考核“一府两院” |
洪丰
文良勇(通讯员)
|
《公民导刊》
|
2009 |
0 |
|
9
|
“一府两院”不能成为监督法执法主体的几点理由 |
韩焕玲
|
《行政与法》
|
2009 |
0 |
|
10
|
浅析人大对一府两院之监督 |
陈一健
邬劲青
|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1
|
监督“刚性”是这样炼成的——福建省“一府两院”落实审议意见综述 |
刘志锋
|
《人民政坛》
|
2010 |
0 |
|
12
|
关于加强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的认识 |
蒋元文
|
《公民导刊》
|
2013 |
0 |
|
13
|
监督支持促发展 尽力尽智惠民生——南开区“一府两院”上半年重点工作通报会综述 |
冯颖
|
《天津人大》
|
2018 |
0 |
|
14
|
任后监督不放松——95名“一府两院”相关工作人员首次向省人大常委会述职 |
郭庆峰
|
《江淮法治》
|
2015 |
0 |
|
15
|
清流人大制定加强与“一府两院”工作联系制度 |
王宜峻
|
《人民政坛》
|
2010 |
0 |
|
16
|
人大要强化对“一府两院”的监督 |
彭春成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7
|
“一府两院”邀请人大监督是可行的 |
佘长兴
|
《公民导刊》
|
2009 |
0 |
|
18
|
正确处理人大对“一府两院”监督与支持的关系 |
戚建庄
王松钊
许展华
|
《人大建设》
|
2016 |
4
|
|
19
|
加强人大与“一府两院”合作 建立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 |
王娟
|
《上海人大月刊》
|
2019 |
2
|
|
20
|
浅析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及上下级人大常委会间的法律关系 |
武春
|
《江淮法治》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