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2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式形态学视角下名词不对应性及其词法教学
1
作者
张云峰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0-76,共7页
借鉴构式形态学理论,从整体上把握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名词与其成分之间的不对应性这一难点。依据物性结构,把名词构式归纳为抽象图式[XY]N及子图式[AN]N、[N1N2]N、[A1A2]N、[V1V2]N、[VN/NV]N、[NQ]N等若干类型,充分展示了名词与...
借鉴构式形态学理论,从整体上把握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名词与其成分之间的不对应性这一难点。依据物性结构,把名词构式归纳为抽象图式[XY]N及子图式[AN]N、[N1N2]N、[A1A2]N、[V1V2]N、[VN/NV]N、[NQ]N等若干类型,充分展示了名词与其形态对应、不对应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同时指出,构式形态分析对词法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法教学需要整体观;二是词法教学需要语义百科知识;三是词法教学需与语用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形态学
名词构式形态类型
名词
不对应
词法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哈性质形容词的不对应现象探析
2
作者
张佳敏
成世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6期29-32,共4页
汉族和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成员,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族和哈萨克族分别属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语言系谱上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经过长期的发展,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二者在语言文化...
汉族和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成员,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族和哈萨克族分别属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语言系谱上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经过长期的发展,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二者在语言文化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产生了一定差异。性质形容词是形容词的典型成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文采用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汉、哈两种语言中选取一些常用性质形容词、颜色词,具体分析汉哈性质形容词的不对应现象及不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两种语言中词汇的不对应性,从中真正了解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强调了在发扬本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哈萨克语
性质形容词
不对应
现象
民族文化
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语的不对应现象与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被引量:
20
3
作者
蔡慧萍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2-95,共4页
1.引言宏观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组成的符号系统(胡春洞,1996)。而从微观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每一种语言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音、语义、句法等的体系与建构,而每...
1.引言宏观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组成的符号系统(胡春洞,1996)。而从微观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每一种语言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音、语义、句法等的体系与建构,而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文化习惯,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应
现象
外语学习
概念意义
目的语
英语
内涵意义
英汉语
现代汉语
外语教学
搭配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贸易地位与国际定价权为何不对应
被引量:
17
4
作者
王万山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3,共5页
关键词
进口大豆
国际定价权
贸易地位
中国
不对应
生产面积
生产成本
种子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线损管理中供售电量不对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何健
沈百强
池峰
《浙江电力》
2005年第3期13-16,48,共5页
在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用户抄表日的分散、大小月份差异等因素,造成供、售电量不对应,严重影响线损统计的准确程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等价集中抄表日的方法来测算、排除不对应的影响,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误差进行估计...
在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用户抄表日的分散、大小月份差异等因素,造成供、售电量不对应,严重影响线损统计的准确程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等价集中抄表日的方法来测算、排除不对应的影响,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误差进行估计,计算出真实的线损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看,该方法都得到相当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损
供售电量
不对应
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应词的“不对应”及互译“变色”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太志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2,共2页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汉英颜色对应词的某些文化修辞义存在“不对应”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汉英某些颜色词的互译应做“变色”处理,以求对等而非同一。
关键词
颜色
对应
词
“
不对应
”现象
汉语
英语
文化修辞义
情感修辞义
翻译技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对应
被引量:
4
7
作者
董艳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15-118,共4页
本文在一些翻译实例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比较,探讨、分析了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对英汉语颜色词字面义和喻义所产生的不对等现象。提出了涉及双语文化的人切忌生搬硬套、望文生义,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颜色词
字面义
喻义
不对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体不对应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汲传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文章研究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言点练习设计中的语体不对应问题:教材中设置的口语对话语体的练习形式与语言点本身所要求的书面语正式语体之间的矛盾现象。提出借助大型语料库来判定一个语言点的常用度和语体属性。文章认为常用度非常低...
文章研究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言点练习设计中的语体不对应问题:教材中设置的口语对话语体的练习形式与语言点本身所要求的书面语正式语体之间的矛盾现象。提出借助大型语料库来判定一个语言点的常用度和语体属性。文章认为常用度非常低的语言点不宜进入教材,常用度高的语言点要在教材编写中注意其在实际语料中的语体分布比例,以便科学地设计练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综合汉语教材
语体
不对应
语料库
练习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及其文化差异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欣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7-298,共2页
由于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不同,政治制度、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语言本身的特异性,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可以分为部分不对应和完全不对应两种,对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研究,有助...
由于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不同,政治制度、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语言本身的特异性,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可以分为部分不对应和完全不对应两种,对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
词汇
语义
不对应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与七月诗派
被引量:
1
10
作者
欧阳可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9,共9页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表现在罗洛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中也表现出理论上的极大不同。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罗洛深受七月诗派理论的影响和我们的文学批评对该派理论的反思不够。
关键词
罗洛
文学实践
不对应
现象
七月诗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进明
陆延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0期119-120,共2页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原语和译语及其所处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笔者认为,这种不对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名称;2.禁忌;3.典故,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作者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有着自身特色的语言载体,...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原语和译语及其所处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笔者认为,这种不对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名称;2.禁忌;3.典故,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作者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有着自身特色的语言载体,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作用只能是对此作出受限制的"文化补偿",也就是尽量保留和再现原作中的极易失去的"灵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不对应
文化补偿
神似
化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金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英汉词义
英语
汉语民族
不对应
性
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
不对应
现象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表达形式
留学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李谨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8-159,共2页
颜色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了解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可避免在英语的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者语用错误,对英汉互译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可以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深...
颜色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了解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可避免在英语的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者语用错误,对英汉互译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可以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深地挖掘英汉语言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内涵
语用意义
不对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文化差异与英汉词汇不对应现象
14
作者
马琴
王京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年第12期98-99,共2页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应
现象
英汉词汇
文化差异
语言词汇
跨文化交际学
文化信息
社会生活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
被引量:
1
15
作者
郏旭伟
《商业文化》
2011年第10X期362-362,共1页
在翻译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风格的差异,及修辞的运用等原因造成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不对应的现象。本文旨在从文化,风格,修辞等方面出发,探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词义不对应现象及其相对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词义
不对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英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应
16
作者
孟兆芬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5-76,共2页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词蕴含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和英译...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词蕴含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和英译汉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
英
颜色词
象征意义
语用意义
不对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现象
17
作者
魏静姝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英汉词义不对应现象可由词汇缺项引起,造成词汇缺项的原因是英民族的抽象思维和汉民族的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以及两个民族之间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该现象也可由词汇的引申义、派生义和蕴涵意义引起,这些意义产生的原因是汉民族的辩证思...
英汉词义不对应现象可由词汇缺项引起,造成词汇缺项的原因是英民族的抽象思维和汉民族的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以及两个民族之间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该现象也可由词汇的引申义、派生义和蕴涵意义引起,这些意义产生的原因是汉民族的辩证思维和英民族的二项式逻辑思维以及英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该现象还可由英语词组合中的词义空缺引起,造成这类词义空缺的原因是表达习惯或文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词义
不对应
现象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词语组合
社会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句格式和分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对应与不对应
18
作者
朱岩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复句格式与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现象 ,其根源是复句的分句间纠缠着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及一些语用关系。本文试对某些对应和不对应的现象提出解释。
关键词
复句格式
分句
对应
不对应
逻辑关系
语义关系
语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词汇的不对应现象
19
作者
吴丽英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 ,把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意义方面的不对应现象分为三类 ,即一对零的空缺现象 ;一对一的不对应现象 ;一对多的不对应现象 ;并阐述了这三类不对应现象的主要翻译处理策略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词汇
不对应
现象
文化差异
英语
汉语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词汇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的不对应现象
20
作者
杨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0-72,共3页
英汉语言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文化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两种词汇在社会文化的承载负荷中自然也就表现出诸多的不对应现象,如果没有注意到语用规则和不同的社会规范,就会在语言的使用上出现偏差,这...
英汉语言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文化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两种词汇在社会文化的承载负荷中自然也就表现出诸多的不对应现象,如果没有注意到语用规则和不同的社会规范,就会在语言的使用上出现偏差,这也是值得探讨和深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语言
两种词汇
社会生活
承载方式
不对应
现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式形态学视角下名词不对应性及其词法教学
1
作者
张云峰
机构
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金
2021年度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语义辐射式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体系建构——新文科背景下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2021jyxm1091)。
文摘
借鉴构式形态学理论,从整体上把握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名词与其成分之间的不对应性这一难点。依据物性结构,把名词构式归纳为抽象图式[XY]N及子图式[AN]N、[N1N2]N、[A1A2]N、[V1V2]N、[VN/NV]N、[NQ]N等若干类型,充分展示了名词与其形态对应、不对应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同时指出,构式形态分析对词法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法教学需要整体观;二是词法教学需要语义百科知识;三是词法教学需与语用协同。
关键词
构式形态学
名词构式形态类型
名词
不对应
词法教学
Keywords
construction morphology
noun construction type
the incomparability of nouns
lexical teaching
分类号
H193.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哈性质形容词的不对应现象探析
2
作者
张佳敏
成世勋
机构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6期29-32,共4页
基金
伊犁师范大学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新编汉哈谚语词典”(项目编号:2021ZBGJZD002)。
文摘
汉族和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成员,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汉族和哈萨克族分别属于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语言系谱上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经过长期的发展,不同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二者在语言文化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产生了一定差异。性质形容词是形容词的典型成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文采用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汉、哈两种语言中选取一些常用性质形容词、颜色词,具体分析汉哈性质形容词的不对应现象及不对应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两种语言中词汇的不对应性,从中真正了解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强调了在发扬本族文化的同时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关键词
汉语
哈萨克语
性质形容词
不对应
现象
民族文化
差异
Keywords
Chinese
Kazakh language
Property adjectives
Uncorresponding phenomenon
Culture
Difference
分类号
H236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语的不对应现象与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被引量:
20
3
作者
蔡慧萍
机构
浙江海洋学院
出处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2-95,共4页
文摘
1.引言宏观语言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形式(form)和意义(meaning)组成的符号系统(胡春洞,1996)。而从微观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每一种语言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音、语义、句法等的体系与建构,而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文化习惯,两种...
关键词
不对应
现象
外语学习
概念意义
目的语
英语
内涵意义
英汉语
现代汉语
外语教学
搭配意义
分类号
H31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贸易地位与国际定价权为何不对应
被引量:
17
4
作者
王万山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出处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13,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积极参与我国大宗进口物资的国际定价问题研究>(05BJY0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进口大豆
国际定价权
贸易地位
中国
不对应
生产面积
生产成本
种子品质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52.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线损管理中供售电量不对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何健
沈百强
池峰
机构
杭州市电力局
出处
《浙江电力》
2005年第3期13-16,48,共5页
文摘
在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用户抄表日的分散、大小月份差异等因素,造成供、售电量不对应,严重影响线损统计的准确程度。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等价集中抄表日的方法来测算、排除不对应的影响,并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误差进行估计,计算出真实的线损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看,该方法都得到相当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线损
供售电量
不对应
方法
Keywords
line loss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unmatched
method
分类号
TM7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应词的“不对应”及互译“变色”
被引量:
7
6
作者
李太志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2,共2页
文摘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汉英颜色对应词的某些文化修辞义存在“不对应”的现象。针对上述现象,汉英某些颜色词的互译应做“变色”处理,以求对等而非同一。
关键词
颜色
对应
词
“
不对应
”现象
汉语
英语
文化修辞义
情感修辞义
翻译技巧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对应
被引量:
4
7
作者
董艳玲
机构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法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15-118,共4页
文摘
本文在一些翻译实例的基础上,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比较,探讨、分析了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对英汉语颜色词字面义和喻义所产生的不对等现象。提出了涉及双语文化的人切忌生搬硬套、望文生义,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
颜色词
字面义
喻义
不对应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体不对应研究
被引量:
12
8
作者
汲传波
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文摘
文章研究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言点练习设计中的语体不对应问题:教材中设置的口语对话语体的练习形式与语言点本身所要求的书面语正式语体之间的矛盾现象。提出借助大型语料库来判定一个语言点的常用度和语体属性。文章认为常用度非常低的语言点不宜进入教材,常用度高的语言点要在教材编写中注意其在实际语料中的语体分布比例,以便科学地设计练习形式。
关键词
中级综合汉语教材
语体
不对应
语料库
练习设计
Keywords
intermediate Chinese textbook
stylistic contradiction
corpus
design of forms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及其文化差异
被引量:
2
9
作者
杨欣欣
机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7-298,共2页
文摘
由于价值观和民族心理的不同,政治制度、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语言本身的特异性,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的语义对应上存在着很大差异。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可以分为部分不对应和完全不对应两种,对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英汉语
词汇
语义
不对应
文化差异
分类号
H031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与七月诗派
被引量:
1
10
作者
欧阳可惺
机构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9,共9页
文摘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表现在罗洛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他在文学鉴赏、文学批评中也表现出理论上的极大不同。造成这种强烈反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罗洛深受七月诗派理论的影响和我们的文学批评对该派理论的反思不够。
关键词
罗洛
文学实践
不对应
现象
七月诗派
Keywords
Rollo
literary practice
divergence
July School of Poetry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I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进明
陆延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外语部
河北科技大学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0期119-120,共2页
文摘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原语和译语及其所处文化之间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笔者认为,这种不对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名称;2.禁忌;3.典故,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作者指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有着自身特色的语言载体,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作用只能是对此作出受限制的"文化补偿",也就是尽量保留和再现原作中的极易失去的"灵气"。
关键词
文化
不对应
文化补偿
神似
化境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金娟
出处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英汉词义
英语
汉语民族
不对应
性
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
不对应
现象
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表达形式
留学生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
被引量:
3
13
作者
李谨平
机构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文摘
颜色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了解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可避免在英语的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者语用错误,对英汉互译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可以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更深地挖掘英汉语言的差异。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内涵
语用意义
不对应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文化差异与英汉词汇不对应现象
14
作者
马琴
王京华
机构
河北大学外语教学研究部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年第12期98-99,共2页
基金
2008年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语电影作品中的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S080803)
文摘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说,它的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和文化的对等是极为少见的。
关键词
不对应
现象
英汉词汇
文化差异
语言词汇
跨文化交际学
文化信息
社会生活
文化内涵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G24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
被引量:
1
15
作者
郏旭伟
机构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出处
《商业文化》
2011年第10X期362-362,共1页
文摘
在翻译实践中,会经常遇到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风格的差异,及修辞的运用等原因造成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不对应的现象。本文旨在从文化,风格,修辞等方面出发,探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词义不对应现象及其相对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词义
不对应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英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应
16
作者
孟兆芬
机构
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5-76,共2页
文摘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词蕴含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和英译汉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关键词
汉
英
颜色词
象征意义
语用意义
不对应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现象
17
作者
魏静姝
机构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1-93,共3页
文摘
英汉词义不对应现象可由词汇缺项引起,造成词汇缺项的原因是英民族的抽象思维和汉民族的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以及两个民族之间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该现象也可由词汇的引申义、派生义和蕴涵意义引起,这些意义产生的原因是汉民族的辩证思维和英民族的二项式逻辑思维以及英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该现象还可由英语词组合中的词义空缺引起,造成这类词义空缺的原因是表达习惯或文化因素。
关键词
英语
汉语
词义
不对应
现象
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词语组合
社会文化
Keywords
:word meaning
dissimilar, thinking, culture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句格式和分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对应与不对应
18
作者
朱岩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7-91,共5页
文摘
复句格式与分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现象 ,其根源是复句的分句间纠缠着语义关系、逻辑关系及一些语用关系。本文试对某些对应和不对应的现象提出解释。
关键词
复句格式
分句
对应
不对应
逻辑关系
语义关系
语法
Keywords
compound sent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
non-correspondence
logical relation
semantic relation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词汇的不对应现象
19
作者
吴丽英
机构
浙江万里学院外语系
出处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21-123,共3页
文摘
文章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 ,把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意义方面的不对应现象分为三类 ,即一对零的空缺现象 ;一对一的不对应现象 ;一对多的不对应现象 ;并阐述了这三类不对应现象的主要翻译处理策略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词汇
不对应
现象
文化差异
英语
汉语
意义
Key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
one zero mismatch
one one mismatch
one many mismatch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H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词汇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的不对应现象
20
作者
杨眉
机构
昌吉学院外语系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0-72,共3页
文摘
英汉语言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反映着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社会文化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两种词汇在社会文化的承载负荷中自然也就表现出诸多的不对应现象,如果没有注意到语用规则和不同的社会规范,就会在语言的使用上出现偏差,这也是值得探讨和深究的问题。
关键词
英汉语言
两种词汇
社会生活
承载方式
不对应
现象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H31 [语言文字—英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式形态学视角下名词不对应性及其词法教学
张云峰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哈性质形容词的不对应现象探析
张佳敏
成世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汉语的不对应现象与外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蔡慧萍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大豆贸易地位与国际定价权为何不对应
王万山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线损管理中供售电量不对应分析方法的研究
何健
沈百强
池峰
《浙江电力》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应词的“不对应”及互译“变色”
李太志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对应
董艳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语体不对应研究
汲传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英汉语义的不对应关系及其文化差异
杨欣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罗洛文学实践的不对应现象与七月诗派
欧阳可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赵进明
陆延
《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
王金娟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及语用意义的不对应
李谨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谈文化差异与英汉词汇不对应现象
马琴
王京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浅析英汉互译中词义的不对应
郏旭伟
《商业文化》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汉、英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与语用意义的不对应
孟兆芬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英汉词义的不对应现象
魏静姝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复句格式和分句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对应与不对应
朱岩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英汉词汇的不对应现象
吴丽英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英汉词汇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的不对应现象
杨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