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1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织品图案设计——瓶中花
1
作者 刘萍 周青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9-I0009,共1页
设计说明:《瓶中花》丝织品图案设计以水瓶中的花卉为元素,通过描绘、剪贴、拼装的装饰表现手段,运用大胆的原色色彩、简练粗放的造型、主体突出的构图,展示出拙朴的趣味性和实用装饰性,传递了“生活的美无处不在”的美学观念,表达了对... 设计说明:《瓶中花》丝织品图案设计以水瓶中的花卉为元素,通过描绘、剪贴、拼装的装饰表现手段,运用大胆的原色色彩、简练粗放的造型、主体突出的构图,展示出拙朴的趣味性和实用装饰性,传递了“生活的美无处不在”的美学观念,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应用于纺织物、家居、饰物等各类型文创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设计 丝织品 纺织物 设计说明 原色 美学观念
下载PDF
紫外光对不同埋藏环境丝织品的劣化影响研究
2
作者 龚德才 杨文敏 +5 位作者 胡霜晴 陈黄茜 魏莎妮 雷琼 李顺 张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4,共9页
利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热重分析、氨基酸分析等现代分析技术对紫外光照下模拟不同埋藏环境丝织品的劣化差异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使丝织品表面产生脆性断口、黄度值增加、断裂强力下降、无规卷曲/β-折叠含量比值上升、热... 利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热重分析、氨基酸分析等现代分析技术对紫外光照下模拟不同埋藏环境丝织品的劣化差异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紫外光照射使丝织品表面产生脆性断口、黄度值增加、断裂强力下降、无规卷曲/β-折叠含量比值上升、热最大分解速率温度下降,酪氨酸、大侧基氨基酸的含量减少。紫外光对不同埋藏环境丝织品的劣化影响各不一样,其中对有氧埋藏环境和碱埋藏环境丝织品的破坏更严重。因此博物馆馆藏丝织品保存条件的选择应当根据埋藏环境差异进行细化,对有氧环境和碱环境出土丝织品要格外注意紫外光防护。此外,丝织品的热最大分解速率温度的下降与紫外光照射时间呈线性关系,可以用于量化评估丝织品的劣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埋藏环境 馆藏环境 紫外光 劣化差异
下载PDF
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西汉官营丝织品的色彩研究
3
作者 周柯 潘睿琪 詹秦川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色彩,是丝织物艺术价值生动性的体现。对丝织品的色彩进行研究,既是对视觉效果的再现,也是对其所蕴含的古代文化的追溯。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有大量珍贵的文物,除陶器、青铜器、玉器外,还有精美绝伦的丝织物。西汉官营机制推动了武威丝... 色彩,是丝织物艺术价值生动性的体现。对丝织品的色彩进行研究,既是对视觉效果的再现,也是对其所蕴含的古代文化的追溯。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有大量珍贵的文物,除陶器、青铜器、玉器外,还有精美绝伦的丝织物。西汉官营机制推动了武威丝织业的兴起和发展,形塑了武威丝织业的生产经营体系,是西汉时期丝绸文物出土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的前提。文章以武威磨嘴子汉墓中丝织物的色彩为研究对象,探析其统一性、多样性的色彩表现,阐释在和谐统一或层次对比表现之下的西汉官营丝织品色彩特点,探寻五色学说,窥探儒家“和”之下的绚丽及道家“自然”之下的肃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色彩 武威磨嘴子汉墓 西汉官营
下载PDF
马王堆汉墓出土西汉官营丝织品中的“红”色
4
作者 周柯 潘睿琪 詹秦川 《西部皮革》 2024年第4期111-114,共4页
马王堆汉墓是关于西汉的百科全书,囊括了科技、文化、艺术等学科,帛画、陶器、印章等种类的富饶内容。其出土的丝织物种类繁多,染于织物层面的色彩艺术为世人所叹。文章以马王堆汉墓已出土的丝织物为物质载体,探析“红”在出土丝织品中... 马王堆汉墓是关于西汉的百科全书,囊括了科技、文化、艺术等学科,帛画、陶器、印章等种类的富饶内容。其出土的丝织物种类繁多,染于织物层面的色彩艺术为世人所叹。文章以马王堆汉墓已出土的丝织物为物质载体,探析“红”在出土丝织品中的色彩表现。基于此,文章介绍了西汉时期红色植物、矿物染料的染色手段,线染、匹染、套染等染色手法及同色系、异色系等搭配方式,了解了“红”色在西汉官营丝织品的呈现方式,彰显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深入理解其色彩符号于后世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西汉官营 丝织品 红色
下载PDF
紫外老化对冻绿染丝织品结构及同位素的影响
5
作者 蔡逸岚 杨丹 +2 位作者 贾丽玲 周旸 彭志勤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9,共10页
为探究紫外光照射后草木染丝织品文物的形貌、结构和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以冻绿染丝织品和醋酸铁媒染丝织品为实验对象,模拟在紫外光照条件下染色丝织品文物可能的状态,首先使用天然冻绿染料提取色素结合醋酸铁媒染剂对丝织品进行染色... 为探究紫外光照射后草木染丝织品文物的形貌、结构和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以冻绿染丝织品和醋酸铁媒染丝织品为实验对象,模拟在紫外光照条件下染色丝织品文物可能的状态,首先使用天然冻绿染料提取色素结合醋酸铁媒染剂对丝织品进行染色,并制备铁媒染丝织品,再对其进行紫外光加速老化;然后利用分光测色计、扫描电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红外光谱仪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进行色差变化、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二级结构及稳定同位素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会导致丝织品颜色变化,其中铁媒染丝织品的色差变化最明显;蚕丝纤维表面老化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隙,且力学性能显著降低;蚕丝纤维二级结构中的β-折叠结构遭到破坏;丝织品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在紫外光老后有所增大,而铁媒染样品变化更加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天然植物染料染色丝织品文物的保护,在保存或展览时应避免紫外光的照射;天然染料染色丝织品时应注意媒染剂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绿 草木染 丝织品 紫外光老化 二级结构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馆藏4件唐代丝织品染料鉴别
6
作者 刘剑 王茹倩 王善森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6-114,共9页
为了深入探究唐代服饰色彩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并为唐代服饰色彩和相关制度的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结合古文献梳理了唐代天然染料品类、染色工艺及服饰色彩,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4件丝织品进... 为了深入探究唐代服饰色彩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并为唐代服饰色彩和相关制度的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结合古文献梳理了唐代天然染料品类、染色工艺及服饰色彩,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中国丝绸博物馆馆藏4件丝织品进行了染料鉴别与分析。成功鉴别出了茜草属(Rubia)、黄檗属(Phellodendron spp.)、小檗属(Berberis spp.)、靛青类(indigo)、单宁类(tannin),以及昆虫染料。其中亚美尼亚胭脂虫(Porphyrophora hamelii)在唐代文献资料中未曾记载,但出现在本文唐代的丝织品上,丰富了该时期的染料种类,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为深入研究唐代丝织品的色彩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丝织品 天然染料 染料鉴别 服饰色彩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丝织品文物保护研究现状分析
7
作者 谷雨珊 刘大玮 +1 位作者 王越平 王如意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5,13,共6页
由于埋藏环境复杂,出土丝织品纤维强度显著下降,变色变脆,甚至出现粉化现象,给文物保护和展陈带来巨大挑战。文章梳理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丝织品保护方法,涵盖了物理加固、化学加固及物化结合加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实际应用效果。通... 由于埋藏环境复杂,出土丝织品纤维强度显著下降,变色变脆,甚至出现粉化现象,给文物保护和展陈带来巨大挑战。文章梳理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的丝织品保护方法,涵盖了物理加固、化学加固及物化结合加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分析不同加固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发现尽管已有许多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于丝织品保护,但仍未完全实现文物修复的可逆性和满足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要求。故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保护基础理论、保管环境、新兴保护材料与纤维材料劣化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提升丝织品文物的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文物保护 文物修复技术
下载PDF
吐蕃时期丝织品纹样源流考论
8
作者 赵文琪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77-79,共3页
吐蕃王朝鼎盛时期贵族阶层以服用丝绸制品作为权力的象征。目前已知出土大量保存完好、独具时期特色丝织品。分析吐蕃时期出土丝织品的历史背景、纹样源流,绘制一条绮彩瑰丽的吐蕃时期丝绸之路盛况,以期满足丝路贸易需要。
关键词 吐蕃时期 丝织品 纹样源流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丝织品修复用背衬染色研究
9
作者 吴思洋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0-22,165,共4页
一批明墓出土的丝织品由于长时间处于地下埋藏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颜色已经褪成黄棕色,利用化学染料对修复用背衬织物进行染色,可以达到颜色与文物一致的目的。文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染色配方进... 一批明墓出土的丝织品由于长时间处于地下埋藏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颜色已经褪成黄棕色,利用化学染料对修复用背衬织物进行染色,可以达到颜色与文物一致的目的。文章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构建Box-Behnken多元回归模型对染色配方进行调整优化,并对染色后织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母液为8 g/L的情况下,当添加红色染料11.3 mL、黄色染料17.8 mL、蓝色染料20 mL时,织物与文物本体色差小。经测试,染色后的得到的织物各项色牢度指标良好,可应用于文物修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染色技术 背衬织物 文物修复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千丝万语——从磨嘴子汉墓群出土的汉代丝织品看武威汉代丝绸文化的多样性
10
作者 蔡晓樱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9期96-103,F0004,共9页
武威作为丝路重镇,出土的丝织物数量众多,尤以磨嘴子汉墓出土居多。这些丝织物包括锦、绢、刺绣、铭旌、绦带等,还出土有纺织工具。这些丝织品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寓意深刻、织造技艺高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磨嘴子汉墓群出土的精美... 武威作为丝路重镇,出土的丝织物数量众多,尤以磨嘴子汉墓出土居多。这些丝织物包括锦、绢、刺绣、铭旌、绦带等,还出土有纺织工具。这些丝织品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寓意深刻、织造技艺高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磨嘴子汉墓群出土的精美丝织品不仅为了解汉代丝织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辟河西四郡以来,河西重镇武威处于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孔道,其纺织技术和丝绸文化的多样性,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最好的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嘴子汉墓群 丝织品 印花 织锦
下载PDF
湖州明代邵南夫妇合葬墓出土丝织品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苏淼 蒋玉秋 +3 位作者 鲁佳亮 陈云 王淑娟 何珊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墓葬出土丝织品是研究古代丝绸技艺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证据。浙江湖州在明代中期已是中国丝绸的重点产区,除湖丝甲天下外,生产的丝绸品种也极其丰富。湖州明代邵南夫妇合葬墓出土丝织品,是湖州地区目前出土的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 墓葬出土丝织品是研究古代丝绸技艺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证据。浙江湖州在明代中期已是中国丝绸的重点产区,除湖丝甲天下外,生产的丝绸品种也极其丰富。湖州明代邵南夫妇合葬墓出土丝织品,是湖州地区目前出土的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明代丝织品实物资料。本文对该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及所用面料进行重点考察,从服饰品类、丝织品种、丝绸纹样类别等角度开展了服饰形制研究、面料工艺分析与纹样复原研究,为后续的文物保护与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该墓出土的男女服饰种类齐全,丝织品种基本涵盖明代丝绸的典型品种,丝织品纹样题材广泛、构图巧妙,呈现出敦厚温柔的明代丝绸风貌,出土丝织品反映出明代中后期杭嘉湖地区丝织品的技艺与服用特征,也为研究浙江地区的丝绸技艺与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丝织品 服装形制 丝绸品种 纹样艺术 邵南夫妇墓 明代
下载PDF
基于氮气吸附法的古代丝织品纳米孔隙研究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德才 吴玥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7,共11页
孔隙不仅是纤维骨架的一部分,也是外界物质进出的重要通道。目前,关于古代丝织品纳米孔隙结构的相关研究极少,仅有孔径一项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研究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低温氮... 孔隙不仅是纤维骨架的一部分,也是外界物质进出的重要通道。目前,关于古代丝织品纳米孔隙结构的相关研究极少,仅有孔径一项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研究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表征蚕丝纤维内部固有的孔隙结构,首次从孔形、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孔径、分形维数等多个角度对古代丝织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代丝织品相比,清代黄山样品、北宋南陵样品及战国郴州样品的劣化程度依次加深。孔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样品中同时含有狭缝形孔和圆筒形孔,孔隙具有连续性,表明蚕丝内部存在复杂的多级结构。其中,劣化程度较高的北宋和战国样品内部存在更多的大孔或开放性孔隙。Barrett-Joyner-Halenda(BJH)法和非定域密度泛函(NLDFT)法的研究结果显示,样品孔隙以介孔为主,孔径主要分布在20 nm以下,最可几孔径基本稳定在2.8 nm左右,为蚕丝内部的有序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研究结果表明,劣化程度较轻的黄山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孔体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小孔,南陵样品和郴州样品孔体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大孔。分形维数的结果显示样品中至少存在三种具有自相似性的孔隙结构,孔隙的复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黄山样品、现代样品、郴州样品和南陵样品。基于氮气吸附法的研究,初步建立起丝织品纳米孔隙评价指标,为古代丝织品文物孔隙结构的理论研究和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丝织品 低温氮气吸附法 纳米孔隙 孔结构参数
下载PDF
浙江省丝织品丝绸贸易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13
作者 杜薇 《知识经济》 2023年第33期13-15,79,共4页
文章研究了浙江省丝织品丝绸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浙江省丝织品丝绸贸易发展问题,包括丝织品丝绸缺乏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丝织品丝绸同质化现象严重和缺乏民族大品牌、丝织品丝绸出口目标国市场相对局限、丝织品丝绸贸易中传统... 文章研究了浙江省丝织品丝绸贸易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浙江省丝织品丝绸贸易发展问题,包括丝织品丝绸缺乏国际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丝织品丝绸同质化现象严重和缺乏民族大品牌、丝织品丝绸出口目标国市场相对局限、丝织品丝绸贸易中传统营销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市场等。对此,提出了以价取胜走向高质量发展、打造民族品牌、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向跨境电商和传统贸易同步发展方向转型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丝织品 丝绸贸易
下载PDF
加速炭化对丝织品结构及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黎浩 翟欣 +2 位作者 刘勇 贾丽玲 彭志勤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89-594,共6页
为探究丝织品炭化前后的形貌、结构及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情况,采用热老化试验箱对现代丝织品进行人工加速炭化试验,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丝织品在200℃炭化条件下0.5 h后变黄并最终变... 为探究丝织品炭化前后的形貌、结构及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情况,采用热老化试验箱对现代丝织品进行人工加速炭化试验,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丝织品在200℃炭化条件下0.5 h后变黄并最终变黑;炭化24.0 h后,蚕丝纤维的强度降低,直径明显减小,同时β折叠结构会向α螺旋结构和无规卷曲结构转变;丝织品中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在炭化后均被富集,氢、氧稳定同位素被贫化。该研究可以为丝织品的产地溯源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织品 炭化 二级结构 稳定同位素 形貌
下载PDF
基于结构线拟合的残损丝织品文物虚拟修复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晓婉 贾静 +2 位作者 徐平华 曹竟文 李碧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图像修复算法多依赖先验信息推断并恢复缺损区域,对于无参考信息下结构复杂的非规则图案,容易出现结构线断联和块效应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线拟合的无参照丝织品文物图像虚拟修复算法。在缺损区域图案信息修复总体框架下,首... 图像修复算法多依赖先验信息推断并恢复缺损区域,对于无参考信息下结构复杂的非规则图案,容易出现结构线断联和块效应现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线拟合的无参照丝织品文物图像虚拟修复算法。在缺损区域图案信息修复总体框架下,首先对丝织文物图像进行超分辨率重建,获取细节较为清晰的图像;其次,对图像待修复区域进行掩膜处理,在交互引导下,采用反距离加权法插值获取缺损轮廓边界关键点像素颜色值,利用Bezier曲线连通纹理结构线;最后,利用改进优先权的图像修复算法对纹理合成填充待修复区域进行迭代修复,直至完成缺损区域内容修补。实验结果表明,文物图像中纹样结构上基本保持了原图的路径趋势,能够完好地对内容进行修复。修复结果取得的SSIM均值为0.98,PSNR均值为36.76,高度再现了丝织品图案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拟合 虚拟修复 图像重建 文物修复 丝织品 图像补全
下载PDF
视觉文化环境下清代宫廷丝织品色彩的美学传达分析
16
作者 李欣 《色彩》 2023年第11期83-85,共3页
我国清代的传统染色工艺最成熟、纺织服饰色彩最丰富,尤以宫廷丝织品艳丽多姿。基于清代宫廷丝织品的色彩属性,对清代宫廷丝织品的色彩进行分析,挖掘其色彩背后的文化与艺术价值,及探讨清代宫廷丝织品在视觉文化环境中的美学传达。
关键词 清代宫廷 丝织品 色彩 视觉文化
下载PDF
宋代丝织品中缠枝牡丹纹造型审美研究
17
作者 王辉 刘淑丽 《山东纺织科技》 2023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章基于美学阐释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图像资料归纳与整理,从题材、构图形式等方面分析宋代丝织品中缠枝牡丹纹的艺术审美表征,探讨纹样背后蕴含的文化因子。研究表明,宋代丝织品中缠枝牡丹纹题材丰富多样、构图形式流畅生动,充分展... 文章基于美学阐释视角,通过对相关文献、图像资料归纳与整理,从题材、构图形式等方面分析宋代丝织品中缠枝牡丹纹的艺术审美表征,探讨纹样背后蕴含的文化因子。研究表明,宋代丝织品中缠枝牡丹纹题材丰富多样、构图形式流畅生动,充分展现了宋代文化对审美意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丝织品 缠枝牡丹纹 审美表征 宋代文化
下载PDF
丝织品设计——嬉戏
18
作者 钟国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15-I0015,共1页
设计说明:丝巾作为服饰品之一,可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的创意丝巾作品更是如此。《嬉戏》作品将鱼儿戏水于池塘为设计元素,用活泼的形态、明快的色块、优美的线条,把鱼儿调皮吐水泡的形态跃然于丝巾中,美... 设计说明:丝巾作为服饰品之一,可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融入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的创意丝巾作品更是如此。《嬉戏》作品将鱼儿戏水于池塘为设计元素,用活泼的形态、明快的色块、优美的线条,把鱼儿调皮吐水泡的形态跃然于丝巾中,美不胜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饰品 丝织品 丝巾 设计元素 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 美好生活 嬉戏
下载PDF
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的丝织品:图像与历史
19
作者 虞睿博 《美术大观》 2023年第2期107-111,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时期(Almoravid Dynasty,1040—1147)的一组织金锦,探索这一时期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与伊斯兰世界中央政权阿巴斯哈里发国(Caliphate of Abbasid,750—1258)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继承了... 本文通过研究阿尔摩拉维德王朝时期(Almoravid Dynasty,1040—1147)的一组织金锦,探索这一时期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与伊斯兰世界中央政权阿巴斯哈里发国(Caliphate of Abbasid,750—1258)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阿尔摩拉维德王朝继承了科尔多瓦酋长国时期(Emirate of Cordoba,756—929)建立起的官营丝织品作坊体系Tiraz,丝织品的技法渐趋成熟复杂,装饰图像更加华丽;以港口城市阿尔梅里亚为中心的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的丝织品织造业迎来繁荣。这一时期的丝织品常用团窠装饰图像,团窠中表现对称的动物或人物图像,这一图像组合可以追溯到古代波斯,并且常见于拜占庭帝国和阿巴斯王朝的艺术品中。可以推测这一组织金锦的艺术风格可能受到了巴格达地区的影响,也是对古代波斯传统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摩拉维德王朝 丝织品 阿巴斯哈里发国 萨珊王朝 装饰图像
下载PDF
福州茶园山宋墓出土丝织品的保护修复实践
20
作者 林江 《福建文博》 2023年第2期68-78,共11页
受材料属性和保存环境等影响,丝织品文物在埋藏和出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损,出土后其物理强度大大降低,非常脆弱,亟需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本文以福州市博物馆藏福州茶园山宋墓出土丝织品保护修复为例,介绍... 受材料属性和保存环境等影响,丝织品文物在埋藏和出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破损,出土后其物理强度大大降低,非常脆弱,亟需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本文以福州市博物馆藏福州茶园山宋墓出土丝织品保护修复为例,介绍和探讨丝织品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的制定及其具体实施过程,以期能为今后相关丝织品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修护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茶园山 宋墓 丝织品 保护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