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汉经学与今文章句 被引量:3
1
作者 葛志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31-137,共7页
汉代章句之学,关乎古今学术升降轨辙,至为重要。虽在涉及汉代学术的论著中多必提及,但至今未见有予详论者。故特甄集材料,条叙流别,总括原委,以为研究两汉经学史之一助。 1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口说·袁稿》中尝谓:“汉儒经术约有二... 汉代章句之学,关乎古今学术升降轨辙,至为重要。虽在涉及汉代学术的论著中多必提及,但至今未见有予详论者。故特甄集材料,条叙流别,总括原委,以为研究两汉经学史之一助。 1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口说·袁稿》中尝谓:“汉儒经术约有二派:一微言大义之学,一章句之学……盖是时二派已分道扬镳矣。”按康氏试图分汉代经术为微言大义之学及章句之学两派,似不审。汉代经学基本可分为今、古文两派,两派治学方法各有特点。故欲究汉代经学流派,不能不以今、古之分为基点,进而辨明两派各自的治学宗旨。此乃研究汉代经学流派的不二法门。康氏之言恰有昧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后汉书 今文学派 两汉经学 汉代经学 古文家 汉书·艺文志 治学方法 章句学 康有为
下载PDF
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论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9,共6页
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中得以显现出来,其表现有三:一是其治道思想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性;二是其所关注时代问题的转变,围绕本末、名实、才性诸问题而展开;三是王符治道思想中所彰显... 王符《潜夫论》治道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两汉经学的式微与魏晋玄学的孕育中得以显现出来,其表现有三:一是其治道思想作为社会批判思潮的代表性;二是其所关注时代问题的转变,围绕本末、名实、才性诸问题而展开;三是王符治道思想中所彰显出的人本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人本理性 历史地位 治道
下载PDF
董仲舒在两汉经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1
3
作者 任蜜林 《衡水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37-41,共5页
董仲舒在两汉经学中有着奠基性的地位。正是因为他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思想才使得儒家由先秦的一家之学变为西汉政治的独尊之学,从而对两汉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儒家经学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另一... 董仲舒在两汉经学中有着奠基性的地位。正是因为他提出的“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思想才使得儒家由先秦的一家之学变为西汉政治的独尊之学,从而对两汉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儒家经学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儒家经学对于当时的政治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两汉经学 政治实践
下载PDF
《尚书》及两汉经学有关巫咸的叙事与角色认定
4
作者 贾学鸿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书序.咸乂》和《尚书.君奭》两次提到巫咸。孔安国作为西汉古文经学家,把巫咸说成是殷商王朝的贤臣,巫指姓氏,咸是其名。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从文字构形切入,认定巫咸的身份是殷商朝廷的巫师。马融、郑玄师徒兼通古文和今文经学,他们... 《书序.咸乂》和《尚书.君奭》两次提到巫咸。孔安国作为西汉古文经学家,把巫咸说成是殷商王朝的贤臣,巫指姓氏,咸是其名。东汉古文经学家许慎从文字构形切入,认定巫咸的身份是殷商朝廷的巫师。马融、郑玄师徒兼通古文和今文经学,他们一致认定巫咸兼有朝廷官员和巫师的双重身份。司马迁作为孔安国的弟子,兼用今文和古文《尚书》,对巫师所作的叙事和认定未能一以贯之,有时回避他的巫师角色,有时又把他纳入巫师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巫咸 两汉经学 叙事与认定
下载PDF
两汉经学与西方诠释学的比较
5
作者 曹克亮 郭婉绯 《传承》 2008年第24期84-85,87,共3页
两汉经学与西方诠释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却也有着很大的可比性与类同点":古文经学"(刘歆、马融)的发展阶段比同于西方诠释学的"作者中心论"(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今文经学"(董仲舒、公孙弘)的发展阶段比同... 两汉经学与西方诠释学有着很大的差异,却也有着很大的可比性与类同点":古文经学"(刘歆、马融)的发展阶段比同于西方诠释学的"作者中心论"(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今文经学"(董仲舒、公孙弘)的发展阶段比同于"读者中心论"(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而把今、古文经学的融合阶段"许郑之学"(许慎、郑玄)比同于"文本中心论"(利科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西方诠释学 比较
下载PDF
徜徉于经学与文学之间——评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
6
作者 孙纪文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刘松来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 汉代 经学 文学
下载PDF
经典诠释学中的两汉经学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明策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0-71,共2页
由经典和经典诠释所构成的经学,自汉代开始直至清末,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延续的历史载体,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两汉经学是中国经典诠释学的肇端,其对经典的诠释方法形成了中国固有的解经传统,为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经典和经典诠释所构成的经学,自汉代开始直至清末,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延续的历史载体,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两汉经学是中国经典诠释学的肇端,其对经典的诠释方法形成了中国固有的解经传统,为中国经典诠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经典的涵义与汉代经典诠释在中国传统经学中,经典是指儒家《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典籍,也称为“六经”。研究经典的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经典诠释 古文经学 传统经学 今文经学 中国经典 《书》 诠释方法 诠释学 五经博士
下载PDF
两汉经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闵强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9期25-26,共2页
经学历史悠久,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到清末废科举为止历经两千多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代又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今文经古文经交相辉映,朝野内外诵读经书蔚然成风。《汉书》曰:"遗子黄金满赢,不如... 经学历史悠久,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到清末废科举为止历经两千多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代又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今文经古文经交相辉映,朝野内外诵读经书蔚然成风。《汉书》曰:"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在随后的历朝历代,经学始终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不论其如何被表述,理论基础始终是汉代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演变 今文经 古文经 思想基础
下载PDF
论汉代博士家法——兼论两汉经学运动 被引量:3
9
作者 罗义俊 《史林》 CSSCI 1990年第3期6-12,共7页
随着前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5年)立五经博士,学官由经师统治之后,两汉的官方学术教育中逐渐出现一个新现象,这就是博士家法。《后汉书·儒林列传》曰:“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学术文化现象。
关键词 两汉经学 经学 学术思想 皮锡瑞 五经 经师 新亚研究所 公元前 商务印书馆 家法
下载PDF
论两汉经学的流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章权才 《学术研究》 1984年第2期73-80,共8页
两汉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一件对后来封建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还属“百家”之一的儒家,坐上了“独尊”的位置;儒家的主要代表作《诗》、《书》、《礼》、《易》、《春秋》,被尊奉为“经典”了。据《汉书... 两汉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一件对后来封建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事,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还属“百家”之一的儒家,坐上了“独尊”的位置;儒家的主要代表作《诗》、《书》、《礼》、《易》、《春秋》,被尊奉为“经典”了。据《汉书·儿宽传》载:武帝时,“以宽为掾,举侍御史,见上,语经学,上说(悦)之”,可见随着“经”的成立,“经学”也就出现了。这种变革不是偶然的。经典作家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①西汉时期“经”的成立和“经学”的出现,恰恰说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地主阶级 古文经学 综合学派 两汉经学 文学家 统治思想 豪族 意识形态领域 春秋战国时期
下载PDF
左传与两汉经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58-64,共7页
汉代是经学昌明的时代。西汉,占据经学圣坛的是今文经学。作为古文经学的《左传》,汉初并未受到重视。从西汉末到东汉,汉代经学围绕着《左传》进行了四次大论争。包括刘歆与太常博士、韩歆与范升、贾逵与李育以及郑玄与何休的论争。... 汉代是经学昌明的时代。西汉,占据经学圣坛的是今文经学。作为古文经学的《左传》,汉初并未受到重视。从西汉末到东汉,汉代经学围绕着《左传》进行了四次大论争。包括刘歆与太常博士、韩歆与范升、贾逵与李育以及郑玄与何休的论争。两汉经学经过几次激烈的斗争,古文经学终于取代了今文经学。《左传》以其本身内容与价值上的优势,奠定了自己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今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 今文学派 董仲舒 古文学派 司马迁 《左氏传》 两汉经学 《古文尚书》
下载PDF
郑玄对郑学的发展与两汉经学的贡献
12
作者 李楠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63-164,共2页
两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从小专注学术,遍注群经,注书时古今经文并用,以古文经為主,兼取今文经精华,对古今经文合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当时人称為"经神"。后来在他的开创下形成了郑学学派,破除了以往古文经学一统天下的局... 两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从小专注学术,遍注群经,注书时古今经文并用,以古文经為主,兼取今文经精华,对古今经文合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当时人称為"经神"。后来在他的开创下形成了郑学学派,破除了以往古文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统一了古今文经学,对经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学 两汉经学 遍注群经
下载PDF
两汉经学浅析
13
作者 刘婷 《咸宁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91-91,94,共2页
经学历史悠久,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到清末废科举为止历经两千多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代又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今文经古文经交相辉映,朝野内外诵读经书蔚然成风.《汉书》曰:"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 经学历史悠久,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到清末废科举为止历经两千多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代又是经学最昌盛的时代,今文经古文经交相辉映,朝野内外诵读经书蔚然成风.《汉书》曰:"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在随后的历朝历代,经学始终是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不论其如何被表述,理论基础始终是汉代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思想基础 演变
下载PDF
略论清人研究两汉经学传承的基本成就
14
作者 王正一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0-92,共3页
两汉时期作为我国经学的极盛时期,历代学者均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就两汉时期经学传承特点这一课题之研究,经历代学者到清代而达顶峰。其代表性的著作《授经图》、《经义考》、《传经表》和《两汉三国学案》,在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两汉时期作为我国经学的极盛时期,历代学者均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就两汉时期经学传承特点这一课题之研究,经历代学者到清代而达顶峰。其代表性的著作《授经图》、《经义考》、《传经表》和《两汉三国学案》,在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体现了清代学者超越前人的卓越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传承 《授经图》 《经义考》 《传经表》 两汉三国学案》
下载PDF
汉代经学研究的可贵收获——评《两汉经学史》
15
作者 黄开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3期110-112,共3页
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以训释五经为内容的经学就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经学的深刻影响.因而,经学研究理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但多年来,经学研究却很薄弱,这与其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 自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以训释五经为内容的经学就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经学的深刻影响.因而,经学研究理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点.但多年来,经学研究却很薄弱,这与其作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地位与影响极不相称.由于经学的历史有二千多年,在这一漫长过程中,经学内容不断变化.要科学地揭示经学的历史发展,首先应该对各个时代的经学作断代的研究,然后,才有对整个经学史作贯通理解的坚实基础,而这一点在以往的经学研究中做得尤为不够.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权才同志所著《两汉经学史》,在经学史的断代研究中作出了具有开拓性的可喜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经学 经学研究 两汉经学 今文经学 综合学派 古文经学 经学 郑玄 收获 公羊
下载PDF
两汉经学与山东儒生
16
作者 张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39-44,共6页
两汉经学与山东儒生张涛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大盛,山东地区也步入了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一时儒生云集,经师众多,活跃于广阔的学术领域中和政治舞台上。本文拟对这种现象作一初步探究。不妥之处,尚析方家教正。一山东为齐鲁故地,... 两汉经学与山东儒生张涛两汉时期,儒家经学大盛,山东地区也步入了一个文化上的黄金时代,一时儒生云集,经师众多,活跃于广阔的学术领域中和政治舞台上。本文拟对这种现象作一初步探究。不妥之处,尚析方家教正。一山东为齐鲁故地,是儒学的发祥地,素以礼仪之邦著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儒家经学 山东地区 《公羊春秋》 古文经学 《尚书》 儒家经典 《谷梁春秋》 后汉书 经今古文之争
下载PDF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破坏性误读
17
作者 杜坚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10,共2页
魏晋玄学是对两汉经学的篡改 ,这种篡改并不是立竿见影 ,或是由某个人发号施令完成的 ,而是通过玄学家们对经学著作的阐述来完成的。故意的、破坏性误读是玄学家们实现经学向玄学转化 ,导致“经学的玄学化”的基本方法。在这种方法下 ,... 魏晋玄学是对两汉经学的篡改 ,这种篡改并不是立竿见影 ,或是由某个人发号施令完成的 ,而是通过玄学家们对经学著作的阐述来完成的。故意的、破坏性误读是玄学家们实现经学向玄学转化 ,导致“经学的玄学化”的基本方法。在这种方法下 ,完成了由儒家经学构成的文化语境向道家玄学构成的文化语境的最终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两汉经学 破坏性误读 儒家 文化语境 道家
下载PDF
略论两汉经学走向
18
作者 姚文铸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17-20,共4页
司马迁以先秦儒学为指导,反对董仲舒营造的君权神授论。西汉末,杨雄著《法言》,亦起而反对董仲舒。东汉班固著《白虎通义》,比董仲舒走得更远。至东汉末年,社会上掀起一股强烈的批判思潮,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剥落了两汉神学经... 司马迁以先秦儒学为指导,反对董仲舒营造的君权神授论。西汉末,杨雄著《法言》,亦起而反对董仲舒。东汉班固著《白虎通义》,比董仲舒走得更远。至东汉末年,社会上掀起一股强烈的批判思潮,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剥落了两汉神学经学的最后一层油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经学 司马迁 先秦儒学 神学 封建统治 政治制度
下载PDF
两汉经学源流
19
作者 胡坤达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37年第2期113-121,共9页
一西汉经学秦政焚书,六艺寝熄,楚汉之际,天下纷争,文献散绝,学者闵焉!汉初但有易卜之书,至孝惠始除挟书之律,孝文复开献书之路,经籍众书,往往颇出。迄孝武世,建藏书之策,置为书之官,用董仲舒言,表章六艺,罢斥百家,学校甫兴,而书藏山积,... 一西汉经学秦政焚书,六艺寝熄,楚汉之际,天下纷争,文献散绝,学者闵焉!汉初但有易卜之书,至孝惠始除挟书之律,孝文复开献书之路,经籍众书,往往颇出。迄孝武世,建藏书之策,置为书之官,用董仲舒言,表章六艺,罢斥百家,学校甫兴,而书藏山积,太学诸生,成以通经为业,遂开我国历史上之经学极盛时代。于是治经者,莫不以汉儒为宗,说经者,皆重师法,口耳授受,其来有自,故非师法,则莫与之通。非廑此也,维时猶重今古文之分。今文者,今所谓隸书,汉世所通行之文字是也。古文者,今所谓籀书,汉世已不通行,故当时谓之古文。此今古文所为分,由于文字之异一也。今文学者,主经世致用,发明微言大义,国家每有大事,辄引经文,折衷是非,以補法制之不备。(参阅廿二史箚记)古文学者,主传注训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古文 源流 今文 董仲舒 孔子 春秋 博士 公羊 两汉经学 文字
下载PDF
读孙筱著《两汉经学与社会》 被引量:1
20
作者 晋文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孙筱 两汉经学与社会》 创新精神 史料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