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1-402,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加强与全国高等院校和宗教研究机构、各地佛教寺院和佛学院校、佛学研究机构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佛学研究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教育 佛教寺院
下载PDF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思考——从谢灵运和赞宁对中国佛教的认识谈起
2
作者 李雪涛 《佛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0,共13页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东晋南北朝发展和巩固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包括谢灵运在内的中国士大夫阶层开始对印度佛教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国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宗教形式。在隋唐完成改造与昌盛之后,宋元的佛教进入了实践与渗...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之后,经历了东晋南北朝发展和巩固的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包括谢灵运在内的中国士大夫阶层开始对印度佛教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中国人能够接受的一种宗教形式。在隋唐完成改造与昌盛之后,宋元的佛教进入了实践与渗透的阶段,赞宁对中国佛教的特质也进行了创造性的解释。除了历史性的考察外,本文还通过syncretism(调和论)、跨文化性和文化互化的观念,对谢灵运和赞宁对中国佛教的认识进行了当代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谢灵运 赞宁 调和论 跨文化性 文化互化
下载PDF
略谈如何弘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3
作者 李富华 《佛学研究》 1995年第0期52-58,共7页
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开放性格;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佛教学术事业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力;自力更生的求生精神;重视僧人修学制度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些传统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未来的佛教要发展,一是要... 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开放性格;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佛教学术事业视为自身发展的生命力;自力更生的求生精神;重视僧人修学制度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这些传统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未来的佛教要发展,一是要适应当代思潮,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二是要提高僧人品学的素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佛教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佛教寺院 《出三藏记集》 佛教僧人 生产劳动 中国佛教 鸠摩罗什 中国佛教宗派 学术事业 《高僧传》
下载PDF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一行拜访方“一会一团”
4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1期31-31,共1页
2月6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一行来到北京天主教走访交流,向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送上新春祝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郭金才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杨永强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谭立... 2月6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一行来到北京天主教走访交流,向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送上新春祝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李山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郭金才主教、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杨永强主教、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谭立铸、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杨宇神父参加座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协会 演觉 天主教 神父 一行 会长
下载PDF
中国佛教协会六十年 被引量:2
5
作者 传印 《佛学研究》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在祖国日益富强、民族走向复兴的盛世善缘下,我们召开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并隆重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两汉时期的星火初传、魏晋时期的义学繁荣、隋唐时期的宗派兴盛... 在祖国日益富强、民族走向复兴的盛世善缘下,我们召开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并隆重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两汉时期的星火初传、魏晋时期的义学繁荣、隋唐时期的宗派兴盛和宋明时期的深入民间.到近代,中国佛教与中华民族同样陷入内忧外患的危机.面对困境,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艰难地探求民族救亡和佛教复兴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为我国佛教的复兴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前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成立,实现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空前的大团结,为新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在中国佛教史上谱写了划时代的光辉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 信教群众 宗教界 三坛大戒 舍利 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 佛教事业 六十年 汉传佛教寺院 寺院管理 佛教教育 南传佛教 四众弟子 世界佛教论坛
下载PDF
论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界的抗日活动
6
作者 陈金龙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7,共7页
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徒积极开展抗日宣传,谴责日本侵华行径,分析日本侵华原因,陈说日本侵华危害,呼吁日本佛教徒制止日本政府的侵华行径,并设法唤起中国佛教徒的抗日热情。同时,中国佛教界积极筹划组织各种抗日团体,接受... 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徒积极开展抗日宣传,谴责日本侵华行径,分析日本侵华原因,陈说日本侵华危害,呼吁日本佛教徒制止日本政府的侵华行径,并设法唤起中国佛教徒的抗日热情。同时,中国佛教界积极筹划组织各种抗日团体,接受军事训练,捐款捐物支援抗日前线。佛教界参与抗日,一方面是由于民族危机的剌激,另一方面是想借此促进僧伽制度的整顿,实现中国佛教自身的复兴。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中国佛教界的抗日活动,对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也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佛教界参与抗战作了重要准备,对于佛教界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的协调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在政教分离的框架之下,佛教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参与抗日,其参与的方式与作用的发挥由于佛教自身的特点而受到种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七事变 中国佛教 抗日活动 中国佛教 日本侵华 九一八事变 全面抗战 民族危机 佛教 抗日宣传
下载PDF
中国佛教现状
7
作者 学诚 《佛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一、历史的佛教与当代的佛教 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中国佛教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探索成果,希望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佛教。首先,我想把21世纪的中国佛教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中。因为我们现... 一、历史的佛教与当代的佛教 今天,我想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中国佛教在21世纪以来的发展现状和探索成果,希望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到一个真实、全面而富有活力的中国佛教。首先,我想把21世纪的中国佛教放置于更深远的历史时空中。因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国佛教现状,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漫长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它来自于过去,预示着未来,并非一个孤立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佛教教育 中国佛教 佛学研究 汉传佛教 人间佛教
下载PDF
新中国佛教七十年的互动与发展
8
作者 黄夏年 《佛学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中国佛教走过了七十年路程。回顾七十年的中国佛教,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管哪种说法,都会肯定佛教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社会发生互动,这是佛教发展的规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如此。回...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代中国佛教走过了七十年路程。回顾七十年的中国佛教,我们可以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管哪种说法,都会肯定佛教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社会发生互动,这是佛教发展的规律,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如此。回顾七十年中国佛教发展,就是典型的与社会互动之历史。一、七十年佛教可以分为二个时期当代中国佛教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与开放后的40年两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 学术化 巨赞法师 人间佛教 社会主义 佛教 中国佛教协会
下载PDF
善作如来使 弘开净土门——传印法师《中国佛教与日本净土宗》述评
9
作者 湛如 《佛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364-372,共9页
1980年12月16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认为,佛教在中国两千年来和各族文化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并传到东亚各地,对于创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动东亚各民族创造具有佛教特色的东方文明发挥过不可磨... 1980年12月16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认为,佛教在中国两千年来和各族文化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并传到东亚各地,对于创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动东亚各民族创造具有佛教特色的东方文明发挥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会议决议认为僧伽教育为当代佛教教育的第一要务。在这次会议上,赵朴初居士被正式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名义召集传印法师和姚长寿居士,告知他们将应日本方面邀请去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晋修,并且嘱咐传印法师的晋修课题主要是考察日本的佛教教育情况,因为十年动乱之后,佛教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摆在中国佛教界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净土宗 中国佛教 佛教教育 中国佛教协会 赵朴初 姚长寿 全国代表大会 僧伽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0
《佛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388-389,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加强与全国高等院校和宗教研究机构、各地佛教寺院和佛学院校、佛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佛教组织、佛教教育研究机构和佛教学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国外佛教组织、佛教教育研究机构和佛教学者的联系;通过举办佛教学术会议,开展多种形式的佛教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出版《佛学研究》半年刊,致力于扩大佛教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佛教研究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为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统一,为增进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中国佛教实践和发展人间佛教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极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佛学研究 佛教学者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中国佛教协会 教育研究机构 文化艺术活动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1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367-368,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教育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2
《佛学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I0003-I0004,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教育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3
《佛学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364-365,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教育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4
《佛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409-410,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加强与全国高等院校和宗教研究机构、各地佛教寺院和佛学院校、佛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佛教组织、佛教教育研究机构和佛教学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与国外佛教组织、佛教教育研究机构和佛教学者的联系;通过举办佛教学术会议,开展多种形式的佛教学术和文化艺术活动,出版《佛学研究》半年刊,致力于扩大佛教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佛教研究的开展和学术水平的共同提高,为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统一,为增进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为中国佛教实践和发展人间佛教理念,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极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佛学研究 佛教学者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中国佛教协会 教育研究机构 文化艺术活动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5
《佛学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346-347,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制定长期和短期的研究计划,联合教内外学者对佛教历史、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加强与全国高等院校和宗教研究机构、各地佛教寺院和佛学院校、佛学研究机构的联系;加强与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佛教组织、佛教教育研究机构和佛教学者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佛教学者 佛学研究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教育
下载PDF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16
《佛学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 of China,英文缩写:RIBCC)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佛教协会下属的佛教文化研究机构和开展国内外佛教文化交流活动的窗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遵照中国佛教协会的基本宗旨,配合中国佛教界加强自身建设、发展佛教教育、提高四众弟子整体素质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佛教 四众弟子 中国佛教协会 佛教文化交流 佛教教育
下载PDF
在佛的神光下——中国佛教艺术特征探微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肜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64,共4页
中国佛教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佛教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佛教艺术具有宗教性、程式化、民族性和象征性四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 中国佛教艺术特征 宗教性 程式化 民族性 象征性
下载PDF
十年来日本的中国佛教美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声良 久野美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本文从通论性著作及专题研究两个方面全面介绍了 1 990年以后日本对中国佛教美术研究的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十年来 日本 中国佛教美术 研究
下载PDF
从梁武帝的《孝思赋》看中国佛教与儒家伦理的融合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玮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75,共6页
收录在《广弘明集》中梁武帝所作的《孝思赋》,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宣扬儒家孝道思想的文学作品,然而,唐代道宣法师却将其当作弘扬佛法的护教文献加以收录。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佛教试图在伦理方面实现与儒家传统的融合,实现佛教伦理的本色... 收录在《广弘明集》中梁武帝所作的《孝思赋》,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宣扬儒家孝道思想的文学作品,然而,唐代道宣法师却将其当作弘扬佛法的护教文献加以收录。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佛教试图在伦理方面实现与儒家传统的融合,实现佛教伦理的本色化。在梁代,中国僧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试图体现佛教对儒教孝道的包容,而梁武帝将奉佛与尽孝结合在一起,更是实现了在道德教化上的儒释共弘。对孝道的吸收,突出的表现了中国佛教的本土伦理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道 中国佛教 儒家 伦理
下载PDF
宋明楞严学与中国佛教的正统性--以华严、天台《楞严经》疏为中心 被引量:8
20
作者 龚隽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7,共15页
关键词 正统性 《楞严经》 中国佛教 宋明 中国传统 佛教经典 思想史 思想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