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3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小组为本党之基本组织”——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基层党务组织及其运作实态(1952—1969)
1
作者 郝天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6,共13页
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内地时期,基层组织素来虚弱,退台改造结束时明确以小组代替区分部作为其基本组织。蒋介石重视小组的地位,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国民党员的“第二家庭”和国民党在群众中的工作站,成为连接国民党中央与基层组织、组织与党员... 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内地时期,基层组织素来虚弱,退台改造结束时明确以小组代替区分部作为其基本组织。蒋介石重视小组的地位,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国民党员的“第二家庭”和国民党在群众中的工作站,成为连接国民党中央与基层组织、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的枢纽,小组制度逐步趋于完善。小组划编强调特殊性和实用性,小组规模始终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小组组长职务乏人问津,小组会议或难以召开,或流于形式,小组工作有名无实。这表明国民党退台后的基层组织虽较中国内地时期有所改观,但依然疲软,难以在台湾地区“生根”。国民党小组制度设计与实际运作的落差,也折射出蒋介石的治党理念与该党组织体制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党小组 台湾地区 基层组织 蒋介石
下载PDF
中国国民党退台后的党员训练制度及其成效初探
2
作者 郝天豪 《台湾历史研究》 2024年第3期73-84,共12页
国民党败退台湾地区后,颇为重视党员训练工作,并在改造结束后将党员训练从吸纳工作中分离出来,单独办理。从1953年的《党员训练工作纲领》到1958年的《训练工作纲领》,直至1970年代,国民党的党员训练制度未有根本上的变化。作为一项日... 国民党败退台湾地区后,颇为重视党员训练工作,并在改造结束后将党员训练从吸纳工作中分离出来,单独办理。从1953年的《党员训练工作纲领》到1958年的《训练工作纲领》,直至1970年代,国民党的党员训练制度未有根本上的变化。作为一项日常党务工作,党员训练的主要内容有实施入党人及党员基本训练,研读蒋介石讲词和国民党重要文件,举行小组专题讨论、时事座谈及研究中共发展态势,编发党员训练教材等。这对于国民党的组织发展不能说没有成绩,但囿于多方面的因素,党员训练工作流于形式,训练成效要打折扣,以致该党组织发展理念未能真正贯彻到底,组织力量依然薄弱,难以发挥工作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台湾地区 党员训练 组织发展 蒋介石
下载PDF
俄共(布)、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1921—1949年党员吸收机制分析
3
作者 王杰 《西部学刊》 2024年第9期30-33,共4页
党员吸收机制决定着一党党员的质量与数量,处理好质量和数量间的矛盾,决定着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俄共(布)的建党方式作为国共两党学习的模板,以“制度吸收为主,战时征收为辅”的方式党吸收党员,同时以进行“重新登记”的... 党员吸收机制决定着一党党员的质量与数量,处理好质量和数量间的矛盾,决定着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和战斗力。俄共(布)的建党方式作为国共两党学习的模板,以“制度吸收为主,战时征收为辅”的方式党吸收党员,同时以进行“重新登记”的方式完成自我革新。中国国民党“改组”后,效仿俄共(布)的组织原则、组织结构等建立党员吸收机制,但存在要求不具体、实施不严格、泛滥式吸收党员、组织约束力不足等问题,蒋介石等右派发动的“清党”,使国民党遭受严重创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制度上、形式上借鉴俄共(布)的党员吸收机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对其进行完善,依据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来推进党的组织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共(布)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党员吸收机制
下载PDF
中国国民党“党国”体制述评 被引量:16
4
作者 江沛 迟晓静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在西方政党政治潮流及苏俄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形成了一套颇有特色的“党治”理念,为此后中国国民党执政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初步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党国”体制。1927年4月,伴随着南京国民政... 在西方政党政治潮流及苏俄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形成了一套颇有特色的“党治”理念,为此后中国国民党执政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初步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党国”体制。1927年4月,伴随着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和全国统一,中国国民党继续实施其“党国”体制。“党国”体制的核心在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国民党,以党的意识形态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以“党政双轨制”的权力管理体系作为自上而下的行政运作模式。这一独具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既是西方政党政治理念特别是苏俄政党体制进入中国政坛的结果,也是传统中国政治文化与西方现代政党体制及理念相互作用的产物。由于理念与利益的分化,“党国”体制不仅形成了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及其运作模式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国民党统治体系内党、政、军利益纷争的根源,也由于党、政两条管理系统并存且关系滞碍而导致行政成本倍增,进而演变为中国国民党政治制度上的一大顽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党国体制 “党政双轨制” 孙中山 苏俄政党体制
下载PDF
中国国民党早期军队政工制度的演变:1924-1928 被引量:15
5
作者 江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6,共10页
在孙中山的"党治"理念及苏联"党军"体制影响下,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改组后积极倡行"党在国上"、"党在军上"的政治制度,在黄埔军校教导团时代,即仿效苏联红军实施以党代表为中心、以政治部为具... 在孙中山的"党治"理念及苏联"党军"体制影响下,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改组后积极倡行"党在国上"、"党在军上"的政治制度,在黄埔军校教导团时代,即仿效苏联红军实施以党代表为中心、以政治部为具体实践单位、辅以自上而下建立党部的三位一体的政工制度。1925年7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这一体制在黄埔军校生为主体的军队内基本保留。因国共间的猜忌,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随着"清党"运动而产生重大变异,党代表制废除,政治训练部地位下降,军队党部更是形同虚设。试图控制军队的国民党,却被以蒋介石为首的军人反控,形成了事实上的"以军干政"、"军强党弱"现象,成为此后影响民国政治走向的一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国民革命军 军队政工制度 军队党部 党代表 政治部
下载PDF
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典藏民国档案简介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斌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党史 台北 中国国民党 提交 案情 副主任 孙中山 史馆 国学 参观
下载PDF
训政前期中国国民党党组织构架的特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湘波 叶利军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24,共6页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党治体制仍然存在,不过经过了改造。要研究1927-1937年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的制度规定及其运作规律,必须首先弄清中国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及其原则。中国国民党党组织有4个特点:即党组织网络的特征;党的组织原则...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党治体制仍然存在,不过经过了改造。要研究1927-1937年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的制度规定及其运作规律,必须首先弄清中国国民党的组织结构及其原则。中国国民党党组织有4个特点:即党组织网络的特征;党的组织原则实行事实上的集权制;党务干部名义上的任期制实质上的终身制:党内派系林立之下党政体制运作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集权制 任期制 终身制
下载PDF
政党执政规律系列探讨之四 中国国民党兴衰: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淑玉 刘红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66-69,共4页
从败退台湾到艰难安身,从反攻大陆到经济振兴,从一党专政到走向民主,从大权在握到沦为在野,从党务革新到重进庙堂……中国国民党走过了一段兴衰荣辱之路,其风云际会般的历程,对任何一个执政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兴衰 借鉴 经济振兴 一党专政 执政党 民主 党务
下载PDF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鸿源 李路 孙必有 《民国档案》 1986年第3期5-14,共10页
1.开会词(1月20日上午) 各位代表、代表诸君:今天在此开中国国民党全国大会,这是本党自有民国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自有革命党以来的第一次。我们革命党用了三十年工夫,流了许多热烈的心血,牺牲无数的聪明才力,才推翻满清,变更国体。但在... 1.开会词(1月20日上午) 各位代表、代表诸君:今天在此开中国国民党全国大会,这是本党自有民国以来的第一次,也是自有革命党以来的第一次。我们革命党用了三十年工夫,流了许多热烈的心血,牺牲无数的聪明才力,才推翻满清,变更国体。但在这三十年中,我们在国内从没有机会开全国国民党大会,所以今天这个盛会,是本党开大会的第一次,也是中华民国的新纪元.(鼓掌) 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十年 努力奋斗 革命党 中国国民党 反革命 外国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武昌起义 十三年 孙中山
下载PDF
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党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颖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82,共9页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苏俄与中国革命和国共合作主体的中国国民党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下,国民党进行改组,国共实行党内合作。其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胜利功不可没,这体现在武器装备的提供、...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苏俄与中国革命和国共合作主体的中国国民党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帮助下,国民党进行改组,国共实行党内合作。其后,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国民革命军北伐的胜利功不可没,这体现在武器装备的提供、政治工作的开展、北伐战略方针的制定等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革命时期 共产国际 中国国民党
下载PDF
试论朝鲜民族革命党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朴英姬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85,共7页
关键词 朝鲜民族 中国国民党 革命党 韩国临时政府 韩国独立运动 蒋介石 黄埔军校 力行社 三民主义 国国民政府
下载PDF
百年大党老党自我革命比较研究——以苏联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绪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选取苏联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个政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败四个维度上进行自我革命的做法成败,从政党比较中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优势及其成效。基于具有相关性和部分共性特征的三个政党在自我革命方面的比... 选取苏联共产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个政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败四个维度上进行自我革命的做法成败,从政党比较中分析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优势及其成效。基于具有相关性和部分共性特征的三个政党在自我革命方面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只有始终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刀刃向内和刮骨疗毒的勇气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才能在自我革命的锻造中实现政党生命长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比较 自我革命 苏联共产党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论中国国民党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有礼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期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这次工人大罢工,特别是"二七"惨案的发生不仅对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具有一定警示作用,而且是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 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酝酿期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这次工人大罢工,特别是"二七"惨案的发生不仅对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具有一定警示作用,而且是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处在改组时期的中国国民党虽然没有对这次罢工实施领导,但部分中国国民党党员参与了相关的活动。基于对"反军阀,争自由"性质的认同,北伐战争前后,中国国民党不仅充分肯定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地位,而且坚持在每年的2月组织开展对"二七"烈士的纪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京汉铁路工人 “二七”惨案
下载PDF
退台初中国国民党基层设置办法及其产生的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琳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4期78-84,共7页
中国国民党退台后不久,曾发起革新党务、以获新生的改造运动,其间对基层设置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如:以小组取代原来的区分部成为基层单位,改区分部为虚级,并规定区党部与区分部所辖下级单位的数目等。但,对基层的大动作并未收到健全基层... 中国国民党退台后不久,曾发起革新党务、以获新生的改造运动,其间对基层设置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如:以小组取代原来的区分部成为基层单位,改区分部为虚级,并规定区党部与区分部所辖下级单位的数目等。但,对基层的大动作并未收到健全基层的效果,小组效果不佳,区党部不堪重荷,基层党政联系不畅,并使小组有"智者全智,愚者全愚"之嫌。国民党通过对基层的改造,未能达到根基稳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改造基层 小组 区分部
下载PDF
胡绳晚年关于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的再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文滋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6-102,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绳先生对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进行了再评述,提出了不少使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要点有:国民党是个复杂的集团,不能笼统地讲是资产阶级政党;蒋介石不敢真正反帝,但在利用矛盾,保持半独立上比以往的统治者高明;国民党... 20世纪80年代以来,胡绳先生对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进行了再评述,提出了不少使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要点有:国民党是个复杂的集团,不能笼统地讲是资产阶级政党;蒋介石不敢真正反帝,但在利用矛盾,保持半独立上比以往的统治者高明;国民党的"黄金时代"应是与中共的两次合作时期;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两大原因是没有真正发展资本主义和在农村无所作为;国民党能存在上百年的历史原因是在某些关键时刻能与时俱进,它体现于国民党在近代史上的三次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国共合作 胡绳 中国国民党 历史评价 资产阶级政党
下载PDF
俄共体制对中国国民党改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殿兴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政党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共(布)体制虽源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但与马、恩最初设想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体制有相当的距离。孙中山在决定"师俄"后,仿照俄共(布)的体制,以期提高党的战斗力。但由于中国国民党与俄共(... 政党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共(布)体制虽源于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但与马、恩最初设想的无产阶级的政党体制有相当的距离。孙中山在决定"师俄"后,仿照俄共(布)的体制,以期提高党的战斗力。但由于中国国民党与俄共(布)的阶级基础及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其仿照俄共(布)体制的结果虽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未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像俄共(布)那样的强势政党,反而最终沦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俄共(布)体制 孙中山 中国国民党 改组
下载PDF
论中国国民党党费中的党政体制(1927-1937)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湘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2-46,共5页
中国国民党确立了党员养党的党务经费原则,但它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国民党党务经费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日常的社会政治活动,抚恤死难党员家属和资助留学等。国民党党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财政拨款,其他来源还有收党费和... 中国国民党确立了党员养党的党务经费原则,但它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国民党党务经费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正常运转,保证各项日常的社会政治活动,抚恤死难党员家属和资助留学等。国民党党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财政拨款,其他来源还有收党费和特别捐,向社会筹集资金和海内外捐款等。中央党部之下的财务委员会是负责党务经费的专责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党务经费 党政体制
下载PDF
中国国民党两次丢失政权的深刻教训和启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松林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0,共3页
1949年和2000年,中国国民党先后丢失了大陆政权和台湾地方政权。文章从总结中国国民党两次丢失政权原因的角度,全面论证了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极端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政权 执政能力
下载PDF
《中华革命党宣言草案》与《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育钢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6-41,共6页
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临委”)是第三党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组织名称。1928年6月,谭平山代表中华革命党起草了《中华革命党宣言草案》(以下简称《宣言草案》),1930年8月9日,“临委”... 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以下简称“临委”)是第三党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是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组织名称。1928年6月,谭平山代表中华革命党起草了《中华革命党宣言草案》(以下简称《宣言草案》),1930年8月9日,“临委”在成立大会上通过了邓演达起草的纲领——《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政治主张》(以下简称《政治主张》),它们分别是中华革命党和“临委”的政治纲领和行动准则,反映了第三党初创时期的政治思想及其主张,特别是邓演达的《政治主张》对第三党后来的政治纲领的制定及其组织的发展变化均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对中国其它民主党派的政治倾向也有相当的影响。比较研究这两个政纲对于第三党研究和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均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主张 宣言草案 中华革命党 临时行动委员会 中国国民党 社会主义 孙中山 第三党 邓演达 三民主义
下载PDF
试论中国国民党“政党领军”模式的确立及其发展演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巴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1-84,共4页
政党领军模式的出现反映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欲建立一支与旧军队相区别的新式武装的情绪,也反映了党在军队中影响的现实。它为整合国家军政关系、改革军制、建设现代武装力量、消除地方割据、完成政治统一诸多问题发挥了重大的历... 政党领军模式的出现反映了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欲建立一支与旧军队相区别的新式武装的情绪,也反映了党在军队中影响的现实。它为整合国家军政关系、改革军制、建设现代武装力量、消除地方割据、完成政治统一诸多问题发挥了重大的历史性作用。其发展演变更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军政关系的曲折演变提供了器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民党 政党领军 以党治军 以军制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