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
周普元
彭无情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7
|
|
2
|
梁启超“著中国宗教史”的设想及其意义 |
魏义霞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21 |
0 |
|
3
|
当代中国宗教的类型及其价值引导 |
贺彦凤
程守梅
董一冰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4
|
|
4
|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 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
金耀基
范丽珠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5
|
古代中国宗教的基本精神 |
吾敬东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6
|
“镜花水月”与“天地不能久”:李安的中国宗教精神对《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重塑 |
范若恩
黄莺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独特性——牟钟鉴先生访问 |
牟钟鉴
干春松
|
《哲学分析》
|
2016 |
4
|
|
8
|
“社团”与“法人”的双重建构——当代中国宗教政策与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 |
李向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9
|
《中国宗教文学史》导论 |
吴光正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0
|
中国宗教:巫术与伦理或理性的对立和共存 |
吾敬东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4
|
|
11
|
封建国家祀典的形成及其对古代中国宗教活动的影响 |
朱迪光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12
|
关于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学相互影响的研究 |
孙昌武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3
|
当代中国宗教社会性研究视野中的“信仰社群” |
吴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4
|
多元通和、经典互读与中国宗教间对话 |
游斌
牟钟鉴
|
《民族论坛》
|
2011 |
3
|
|
15
|
中国宗教文学史研究(专题讨论) |
吴光正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16
|
“本觉”逻辑:中国宗教共时态 |
蒋海怒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7
|
不同语境下的宗教公共性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之意义 |
王晓朝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8
|
中国宗教学应加强宗教实践技术的研究 |
段玉明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9
|
思考中国宗教本质问题的若干视角 |
吾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20
|
西方宗教视野中的中国宗教——严复的一个考察 |
李承贵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