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美德广西北海开设新服务中心,加强中国西部地区服务能力
1
《生活用纸》 2024年第10期41-41,共1页
2024年9月3日,维美德举行了中国广西北海新服务中心开业典礼。作为维美德服务中国各地客户的重要服务节点,北海服务中心的开业标志着维美德公司将进一步深耕中国西部市场。广西造纸行业快速发展,客户在制浆、纸和纸板生产线方面进行了... 2024年9月3日,维美德举行了中国广西北海新服务中心开业典礼。作为维美德服务中国各地客户的重要服务节点,北海服务中心的开业标志着维美德公司将进一步深耕中国西部市场。广西造纸行业快速发展,客户在制浆、纸和纸板生产线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北海服务中心主要服务于附近的制浆、纸和纸板客户,其服务重点包含了浆线车间服务、辊子维修和现场服务,以及停机计划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北海 服务中心 现场服务 服务节点 造纸行业 中国西部地区 客户 纸和纸板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近期动态分析 被引量:43
2
作者 郑丙辉 田自强 +1 位作者 王文杰 李子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对中国西部地区 12个省 (直辖市 ) 1995年和2 0 0 0年的 6种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分析。结果表明 :(1)对 1330 0个土地利用 /覆盖类... 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对中国西部地区 12个省 (直辖市 ) 1995年和2 0 0 0年的 6种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遥感数据进行了制图及其叠加分析。结果表明 :(1)对 1330 0个土地利用 /覆盖类型的图斑判读中 ,平均正确率 92 .92 %。同时对西部各省级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动态及更新成果进行的准确程度检查中 ,共获取全部 6个一级类型的动态图斑 13874 6个。地类更新平均准确率 97.71% ,勾绘图斑界线的准确率 99.85 %。 (2 )制图区域国土面积近 6 73万 km2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0 %。其中 ,耕地面积 5年来增加了 12 0 .6 5万 hm2 ,比 1995年增长了 2 .4 1% ;林地面积 5年来减少了 6 1.5 0万 hm2 ,比 1995年减少了 0 .6 1% ;草地面积减少了 119.6 5万 hm2 ,比 1995年减少了 0 .5 9% ;城镇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 5年来分别增加了 19.2 5万 hm2和 17.0 4万 hm2 ,比 1995年增加了 1.36 %和 1.4 4 %。另外 ,作为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的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化 ,由于近年来的连续干旱以及油田开发等人为干扰的加剧 ,5 a来不可利用地面积扩大了 2 4 .2 8万 hm2 ,其中草地沙化面积占到 2 6 .9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动态分析 RS GIS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方沸石胶结相与碎屑岩次生优质储集层形成机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孙玉善 刘新年 +5 位作者 张艳秋 董尉凯 徐彦龙 师桂霞 林艳波 李安琼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7-526,共10页
含油气盆地碎屑岩次生优质储集层的发育,除了与广泛发育的方解石胶结相有关外,在中国西部还有一类与沸石族自生矿物胶结的成岩相有关,其中以溶蚀方沸石胶结相形成的次生优质储集层与油气聚集成藏又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经实例分析:与... 含油气盆地碎屑岩次生优质储集层的发育,除了与广泛发育的方解石胶结相有关外,在中国西部还有一类与沸石族自生矿物胶结的成岩相有关,其中以溶蚀方沸石胶结相形成的次生优质储集层与油气聚集成藏又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经实例分析:与自生方沸石胶结有关的成岩相主要受控于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火山岩物源和成岩早期的碱性环境;次生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在时间上主要处于成岩中期 A 阶段,在空间上受控于邻近的烃源岩、圈闭和输导体的沟通。方沸石矿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抗压易溶(有机酸)作用,较其他常见的自生矿物(胶结物)相对优越,就方沸石易于溶蚀的特点而言是较为理想的自生矿物(胶结物)。其溶蚀对孔隙度的贡献率在50%~75%之间,发育几率占绝对优势。所以,在方沸石发育的相带中寻找以粒间溶蚀孔为主的优质储集层,具有可靠的操作性和现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碎屑岩 方沸石胶结相 溶蚀作用 优质储集层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55
4
作者 卢玲 李新 Frank Veroustraete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26-1032,i005,共8页
利用基于Monteith光能利用率理论的碳通量估算模型C- FIX,1km分辨率逐旬SPOT/ VEGETATION遥感数据和全球1.5°×1.5°格网化逐日气象数据,估算了2 0 0 2年中国西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西部地区植被NPP的空间分布... 利用基于Monteith光能利用率理论的碳通量估算模型C- FIX,1km分辨率逐旬SPOT/ VEGETATION遥感数据和全球1.5°×1.5°格网化逐日气象数据,估算了2 0 0 2年中国西部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西部地区植被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季节变化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的NPP总量和平均生产力水平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 0 0 2年我国西部地区植被年NPP总量约为0 .96 Pg C(1Pg=10 1 5g)。西部地区年NPP空间分布基本格局是东南和西北两区域高,然后以东南西北方向为轴心逐渐向内陆中心迅速递减,该分布格局与各区域的水热条件差异和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异规律紧密相关。西部地区陆地生态系统NPP具有显著的季相变化规律,这与温度、降水的季节变化以及人为生产活动安排有很高的相关性。西部地区尽管土地面积广阔,由于区域气候和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导致土地资源可利用率差,生态系统整体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的生产力水平差异大且空间分布十分不均衡,是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C—FIX模型 遥感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全要素视角下中国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丹丹 赵颂扬旸 郭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1-1920,共10页
将非期望产出纳入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出2003~2012年中国29省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并应用Tobit模型研究了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将非期望产出纳入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出2003~2012年中国29省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并应用Tobit模型研究了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远低于东部地区,也略低于中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西部地区省际间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内部差异近年来逐步缩小;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在样本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对全要素能源效率都有显著影响,技术退步是导致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对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有积极作用,而能源价格和煤炭消费比重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能源效率 超效率DEA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大都市圈发展规划研究——以兰州大都市圈规划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永春 张从果 吴文鑫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9,共7页
以兰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的必要性、作用和限制性,提出了西部地区都市圈建设应注意的若干关键问题。认为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普遍有弱中心、落后地区以及发展阶段的限制性问题,因而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在规划中... 以兰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的必要性、作用和限制性,提出了西部地区都市圈建设应注意的若干关键问题。认为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普遍有弱中心、落后地区以及发展阶段的限制性问题,因而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在规划中应注意都市圈发展条件的培养,切忌盲目规划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圈 中国西部地区 发展规划 兰州 落后地区 发展条件 关键问题 都市圈规划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桥梁风工程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健新 李加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2-39,共8页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达672×104km2,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5%左右;西部地区山地面积约400×104km2,占中国山地总面积624×104...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及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达672×104km2,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65%左右;西部地区山地面积约400×104km2,占中国山地总面积624×104km2的65%左右。西部地区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沟深谷幽、戈壁大漠的地形地貌使西部地区的风环境和桥梁结构具有和中国东部、中部地区显著不同的特点。就西部地区风环境和桥梁结构的特点,论述了西部地区桥梁风工程应予以研究的内容和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的风环境观测和风洞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风环境 桥梁工程 抗风设计 风洞试验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差异分析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邱明 陈忠祥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从地区经济水平、交通状况、文化水平、人口特征4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差异分析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6 个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居... 从地区经济水平、交通状况、文化水平、人口特征4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差异分析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6 个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的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和分类,同时分析了各省区(市)居民潜在国内出游力差异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国内出游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俊霞 王荣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105,共6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阶段模型法,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DEA核算期(2003—2010年)内,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与中国平均水平相近,且均远高于东部地区;2003—2010年,西部地区全部处...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阶段模型法,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DEA核算期(2003—2010年)内,西部地区的环境投资效率与中国平均水平相近,且均远高于东部地区;2003—2010年,西部地区全部处于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省份只有广西和贵州,而其他省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纯技术无效或规模无效现象,这些省区不仅存在环保投资资金管理和经营水平上的非有效性,而且其环境治理投入规模也存在非合理性;对环境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Tobit回归分析后发现,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对环境投资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对外贸易程度、政府规制和公民环保意识与环境投资效率则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环境投资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TOBIT模型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0
作者 刘桂芳 卢鹤立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年第4期69-73,共5页
全球变暖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对我国应对... 全球变暖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中国西部地区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气候转型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国家级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郭英之 张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根据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资源评价、组合条件和调整方向,分析了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从交通、资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地域观念等方面分析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研究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定位和原则;指出了西... 根据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资源评价、组合条件和调整方向,分析了中国西部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从交通、资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地域观念等方面分析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研究了西部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定位和原则;指出了西部旅游业在市场促销、形象定位、生态发展、绿色体系、精品示范、电子网络、脱贫致富和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开发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竞争优势 资源评价 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 旅游业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青 任志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5,共6页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中国西部各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9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09... 根据改进的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中国西部各省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中国西部地区2009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量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1)2009年中国西部生物资源账户与能源账户的生态承载量均小于生态足迹,说明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不安全状态;(2)空间上生物资源账户生态足迹整体上东部高于西部地区,南部高于北部地区,生态承载量呈现出南部明显高于北部;(3)人口的分布差异影响着人均生态承载量和承载总量的分布格局差异;(4)生物资源账户生态不安全地区面积占到中国西部地区总面积的68.6%;能源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地方均分布在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能源账户生态足迹占到中国西部地区的75%。并揭示和提出了生产性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原因和减小生态赤字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生产性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指数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水-热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军 张成君 +2 位作者 李瑞博 王彩红 任雅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2-758,764,共8页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西藏等地148种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析,讨论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优势建群种δ13C为10.5‰~32.6‰,主要以C3植物为主,少量C4植物.C3植物的δ13C为22.8‰~3... 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新疆、柴达木盆地、甘肃、西藏等地148种植物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分析,讨论了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优势建群种δ13C为10.5‰~32.6‰,主要以C3植物为主,少量C4植物.C3植物的δ13C为22.8‰~32.6‰,平均为26.9‰;C4植物的δ13C为10.5‰~15.8‰,平均为13.1‰.在生长季节,C3植物的δ13C受降水量、湿度的影响较大,随降水量减少,δ13C逐渐偏重,随相对湿度增加,δ13C逐渐偏轻.温度对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较为复杂,年均温度在0~4 C时植物碳同位素组成最轻,而随温度从4 C升高、从0 C降低时,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均呈现偏重的趋势.中国西部地区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受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植物生长期降水量和温度对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 C4植物 植物碳同位素组成 温度 降水量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小鹏 米文宝 王亚娟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SPSS11.0的数据处理,对中国西部地区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排序后的样本城市划分为4个房地产投资类型区,并进行了分类评析,旨在为投资者... 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SPSS11.0的数据处理,对中国西部地区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评价,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排序后的样本城市划分为4个房地产投资类型区,并进行了分类评析,旨在为投资者和受资者在制定投资引资战略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房地产投资环境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启程 李怡佳 邹平 《技术经济》 2008年第1期85-88,98,共5页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云南省4200家农户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 为获得影响当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云南省4200家农户进行了调查,根据所获得的3432份有效问卷数据,结合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和云南省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最大的是其他乡村从业人员比例,其次是乡村从业人员占农村人口的比例,再次是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和农业人口比例。最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民收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沉积盆地热演化和成烃史分析 被引量:45
16
作者 邱楠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23,共4页
对于揭示大陆岩石圈的地球动力过程及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的生烃历史而言 ,热体制都非常重要。中国西部地区的热背景较低 ,但由于各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化历史不同 ,它们的热体制和热历史不一样。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组反射率等古温度标... 对于揭示大陆岩石圈的地球动力过程及沉积盆地中烃源岩的生烃历史而言 ,热体制都非常重要。中国西部地区的热背景较低 ,但由于各沉积盆地的地质演化历史不同 ,它们的热体制和热历史不一样。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和镜质组反射率等古温度标志参数对塔里木、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热历史进行模拟 ,结果表明 :柴达木盆地的地热梯度从第三纪以来逐渐变小 ,第四纪又微增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复杂的热演化史 ,二叠纪的火山活动使地热梯度相对较高 ,但新生代地热梯度下降很快 ,现今地热梯度仅约为 2 0℃ /km ;准噶尔盆地的地热梯度和大地热流在其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渐减小。不同的热演化史导致不同的生烃史 ,对各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 ,Ro 值为 1 .0 %的生油气高峰期不同 ,从而使各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存在差异。图 4表 1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沉积盆地 热演化史 生烃史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岩质滑坡机理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黄润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0-647,共8页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 ,对几类典型的大型岩质斜坡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重点阐述了这些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变形过程及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 ,其中包括滑移 -拉裂 -剪断的三段式模...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西部地区多年的研究工作实践 ,对几类典型的大型岩质斜坡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重点阐述了这些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条件、斜坡变形过程及发生机理的“概念模型” ,其中包括滑移 -拉裂 -剪断的三段式模式、挡墙溃决模式、“超级强夯”模式等。这些机理及模式的提出 ,对这一地区的防灾减灾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斜坡 滑坡机理 概念模型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积雪深度的空间插值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国栋 柯长青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1期39-44,共6页
应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Kriging法对中国西部地区(79.05-°103.57°E,27.17-°48.05°N)11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年平均积雪深度进行空间插值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反距离加权法和样条函数法的插值结果与积雪深度的实... 应用反距离加权法、样条函数法、Kriging法对中国西部地区(79.05-°103.57°E,27.17-°48.05°N)11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年平均积雪深度进行空间插值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反距离加权法和样条函数法的插值结果与积雪深度的实际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普通Kriging法能够反映出研究区积雪深度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影响插值结果精度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区内气象台站稀少且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可以通过合理的采样设计,将确定性方法和随机方法相结合,并考虑地形、气候等影响积雪分布的因素来提高空间插值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法 反距离加权法 样条函数法 积雪深度 中国西部地区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序列与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钟巍 王建力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6-354,共9页
根据湖泊、山地冰川、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泥炭及沙漠演变等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和恢复了我国酉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序列及特征。全新世期间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演变存在着以水热配置关系不同为突出特征的两种不同... 根据湖泊、山地冰川、黄土与古土壤序列、泥炭及沙漠演变等多种地质记录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和恢复了我国酉部地区全新世以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序列及特征。全新世期间我国西部地区环境演变存在着以水热配置关系不同为突出特征的两种不同的演变模式:即以新疆北部地区为代表的西风型和以青海湖及青藏高原为代表的季风型模式。其成因同区域性特征及大气环流形势密切相关。并划分出我国西部地区全新世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间界线,即距今12ka或10ka、9ka、3ka和0.5ka。众多地质记录间良好的对比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我国西部全新世气候环境的演变过程,预测其变化趋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全新世 自然环境演变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兼谈西部地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艰巨性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国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7,共5页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因素、累积效应因素。因此,实施"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工程、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府对贫困...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因素、累积效应因素。因此,实施"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工程、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是西部地区农村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村贫困 小康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