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讲好中国诗歌故事”之李白诗歌英译经典化机制探究 |
乔琼
顿晓东
赵旭东
许明皓
徐林
魏睿林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4 |
0 |
|
2
|
袁行霈的治诗之道——以《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为例 |
张浩楠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3
|
一诗舞成——读《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
杨田雨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4
|
关于加强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
赵敏俐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5
|
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 |
傅宗洪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6
|
论中国诗歌的补亡精神——以《文选》补亡诗为例 |
曹辛华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7
|
韵律与中国诗歌繁荣的相关度分析 |
张中宇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1
|
|
8
|
多民族特点与世界性眼光——略论新世纪的中国诗歌史观 |
赵敏俐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9
|
从李白到杜甫:中国诗歌抒情向叙事转换的开端 |
杨景龙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10
|
文化间性的例证:中国诗歌审美范式对美国诗歌创作的影响 |
邱国红
|
《云梦学刊》
|
2005 |
16
|
|
11
|
中国诗歌的开放诗学 |
顾明栋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2
|
中国诗歌意象的翻译策略研究 |
李亚峰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20
|
|
13
|
中国诗歌典籍的英译分析——评《中国诗歌典籍英译散论》 |
许伟丽
刘杰辉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4
|
论中国诗歌精神对主体意识与危机意识的超越 |
李慧
王晓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5
|
南社诗人与中国诗歌近代化 |
龚喜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16
|
九叶诗派与中国诗歌的道德审美理想 |
蒋登科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7
|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地方性问题 |
何言宏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6 |
4
|
|
18
|
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理背景与学科特质 |
梁笑梅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9
|
西方汉学的中国诗歌翻译及研究——以雷之波的《西文中国诗歌翻译及研究目录》为中心 |
孟庆波
刘彩艳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
1
|
|
20
|
试论中国诗歌的时间生命主题 |
杨景龙
|
《殷都学刊》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