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道路与道路自信的历史解读——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1
作者 刘金荣 刘鹏程 《绥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以及关键时刻的道路抉择,用历史帷幕上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大胆探索实践回答了“为什么中国道路有如此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为什么执政党对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如...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全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以及关键时刻的道路抉择,用历史帷幕上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大胆探索实践回答了“为什么中国道路有如此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为什么执政党对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如此自信而坚定执着?”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生死关头的道路抉择,尤其是从重大历史事件中折射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和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必然性,是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剖析;通过再现中国共产党在一个个生死关头的道路抉择,旨在讲清楚中国道路是如何在这样艰难的探索中形成的,是一本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都很强的党史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道路 道路自信 道路抉择
下载PDF
探寻审美表达的中国道路:宗白华意境美学的四个突破
2
作者 徐迎新 《艺术广角》 2024年第2期71-77,共7页
宗白华的意境美学形成于中华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是民族文化的塑形力量在审美领域的典范体现。宗白华以融汇中西的学术视野对“意境”的新阐释,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形成完善的关键环节。文章从艺术冲动的文化属性、艺术题材... 宗白华的意境美学形成于中华民族命运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是民族文化的塑形力量在审美领域的典范体现。宗白华以融汇中西的学术视野对“意境”的新阐释,是中国现代“意境”理论形成完善的关键环节。文章从艺术冲动的文化属性、艺术题材的构成、艺术意蕴的生成,以及艺术理解与接受方式的角度,阐发宗白华意境审美思想对西式美学理论的超越与突破,从而揭示宗白华学术思想对中国式现代美学构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意境美学 中国道路
下载PDF
文明史视域下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志奇 朱权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4,共13页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即中华民族必然要在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中选择发展道路,在把握中华文明创新性中坚定道路自信,在把握中华文明统一性中深化道路认同,在把握中华文明包...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即中华民族必然要在把握中华文明连续性中选择发展道路,在把握中华文明创新性中坚定道路自信,在把握中华文明统一性中深化道路认同,在把握中华文明包容性中拓宽道路视野,在把握中华文明和平性中彰显道路文明。中华文明中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价值取向,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观、民本观、经济观、生态观和世界观。中国道路中蕴含的文明理念、文明实践和文明追求,凸显了其在“人本逻辑”“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共同富裕”“协调发展”等方面相较于西方道路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国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独特优势
下载PDF
“中国道路”叙事话语的体系建构: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润峰 梁宵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6,共9页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 “中国道路”命题蕴含着多维的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中国道路”包括现代化、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五个方面的叙事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的唯一道路选择。以上基于不同维度分别表达出“中国道路”的基础轨道、文明形态、鲜明底色、发展动力、胸怀天下等核心要义,构成了研究和阐释“中国道路”命题的崭新视角。准确把握上述叙事主线及话语表达,有助于站在更宏大的视域中审视和理解“中国道路”命题的多维性、正确性、价值性,从而在有效应对和化解“中国改旗易帜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的基础上,推动“中国道路”的发展实践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道路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筑牢了中国道路的根基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安全 王峰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第1期1-7,95,共8页
筑牢中国道路根基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溯源了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夯实了中国道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 筑牢中国道路根基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溯源了中国道路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道路的文化根基,夯实了中国道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明晰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文化合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个结合”筑牢中国道路根基的重要论述,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指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道路 文化根基
下载PDF
全面把握中国道路的五个基本特征
6
作者 刘振梅 田辉 《三晋基层治理》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之处在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之路,同时也是独立自主之路、改革创新之路、人民民主之路以及和平发展之路。全面把握中国道路的五...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根本之处在于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之路,同时也是独立自主之路、改革创新之路、人民民主之路以及和平发展之路。全面把握中国道路的五个基本特征,对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基本特征 独立自主 改革创新
下载PDF
中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时代重构
7
作者 单传友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
中国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既需要在实践上不断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在基础理论层面讨论超越资本逻辑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原初语境来看,超越资本逻辑的辩... 中国选择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但同时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优秀成果。我们既需要在实践上不断探索超越资本逻辑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在基础理论层面讨论超越资本逻辑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原初语境来看,超越资本逻辑的辩证法具有历时性、历史性的特点。中国道路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时代化,探索出了超越资本逻辑的现实道路,并呈现出共时性、结构性的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充分汲取历史实践的辩证法智慧,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普遍性的话语,从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视角看待超越资本逻辑问题,把共时性、结构性话语与历时性、历史性话语有机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历史性 结构性
下载PDF
制度创新视域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道路
8
作者 王中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4,共8页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对自主办学体制、核心资源配置制度和公益性提升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具体而言,完善自主办学体制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政府完善与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增强自...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对自主办学体制、核心资源配置制度和公益性提升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具体而言,完善自主办学体制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政府完善与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增强自主办学能力、社会相关组织有效监督与支持等措施。优化核心资源配置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重构产权制度、完善师资建设制度和优化资金配置制度。而提升办学公益性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主要包括政府大力扶持、采用新型办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相关监管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 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 中国道路
下载PDF
论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道路的根脉作用
9
作者 张洪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7-33,共7页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这就需要我们以辩证思维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不自觉的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以对马克思主义的...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这就需要我们以辩证思维来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不自觉的方式影响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对社会主义的选择,以对马克思主义的无声滋养在中国道路选择中发挥了文化基因和文化定力的作用。深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演变的深层原因,研究中国文化类型、特征形成的生长土壤和生存空间,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可以为探寻中国道路文化基因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基因
下载PDF
中国道路的逻辑体系、核心要素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田家玮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现实国情为出发点、以“两个大局”为总体方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成果,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现实国情为出发点、以“两个大局”为总体方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价值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深入研究中国道路的逻辑体系、核心要素及当代价值,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同时为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逻辑体系 核心要素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道路百年探索的轨迹与经验
11
作者 乔长水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83,90,共4页
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努力,使中国这个曾经积贫积弱的任人宰割的泱泱大国,成为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时,把坚持中国道路作为一条重要经验。中国道路是党领导人民长... 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努力,使中国这个曾经积贫积弱的任人宰割的泱泱大国,成为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时,把坚持中国道路作为一条重要经验。中国道路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结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 中国道路 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多维审视
12
作者 赵琦兰 潘梦蝶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大历史观为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指导,从中华文明史视域看,中国道路源于中华文明并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和...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大历史观为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指导,从中华文明史视域看,中国道路源于中华文明并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和现代转型;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视域看,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从近现代中国史视域看,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大历史观 道路自信
下载PDF
超越西方现代性:对中国道路本质的尝试性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3,共9页
改革开放至今,逐步成型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道路,其根本使命是实现中国的现代性。中国道路的现代性建设探索,是在吸收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开展实践,经过诸多艰难和波折后逐步走向正常并接近成功。中... 改革开放至今,逐步成型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中国道路,其根本使命是实现中国的现代性。中国道路的现代性建设探索,是在吸收西方现代性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开展实践,经过诸多艰难和波折后逐步走向正常并接近成功。中国道路是一条根本有别于西方现代性道路的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道路,其在逻辑上、事实上、价值原则上等方面均构成了对西方现代性道路的超越。从根本上讲,中国道路的本质是超越西方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本质 西方现代性
下载PDF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2024年度第一次负责人办公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
14
作者 《城市公共交通》 2024年第6期I0023-I0025,共3页
日前,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以下简称城市客运分会)各负责人单位领导齐聚北京,共谋高质量发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北京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秋红作交流讲话。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张光... 日前,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以下简称城市客运分会)各负责人单位领导齐聚北京,共谋高质量发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出席会议并作指导讲话。北京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晋秋红作交流讲话。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张光合,中道智库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社长兼协会副秘书长刘云军,协会副秘书长郭平出席会议。来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等全国25家负责人单位主要领导和企业负责同志,共58人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客运 王丽 北京公交集团 高质量发展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管理中心 负责人
下载PDF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第五届第八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
15
《道路交通管理》 2024年第4期8-9,共2页
4月11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第五届第八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本次理事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回顾总结协会2023年主要工作,研究提出协会2024年工作意见,交流探讨推动协会发展以及服务高质... 4月11日,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第五届第八次理事会在厦门召开。本次理事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回顾总结协会2023年主要工作,研究提出协会2024年工作意见,交流探讨推动协会发展以及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举措。协会会长王长君,副会长孙正良、王凡、林拥军、闫文辉,秘书长苑雷,监事长王军利及监事会成员,理事代表等近80人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会成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监事长 全国两会精神 工作举措 高质量发展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理事会
下载PDF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召开第五届第九次理事会
16
《道路交通管理》 2024年第11期6-7,共2页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第五届第九次理事会于11月5日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理事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重...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第五届第九次理事会于11月5日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理事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浙江宁波 社会组织建设 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三中全会精神 决策部署 理事会 第五届
下载PDF
“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道路”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17
作者 任映红 荆琦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与温州大学联合举办的"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道路"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温州召开。各专家学者围绕"邓小平与中国梦、中国道路""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qu... 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与温州大学联合举办的"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道路"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5月23日至25日在浙江温州召开。各专家学者围绕"邓小平与中国梦、中国道路""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个专题,从不同角度,对毛泽东、邓小平及中国道路的系列问题,进行了历史考察、深入研讨,明确了中国道路的方向,把握了内在发展逻辑,拨开了思想迷雾,从而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对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道路”全国学术研讨会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 中国道路
下载PDF
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力作——评《传承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道路》
18
作者 王诚安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6-127,共2页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道路》是一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间关系的佳作。该书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不仅科学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艺术整体,回...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道路》是一部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间关系的佳作。该书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和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不仅科学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一个艺术整体,回答了学界围绕社会形态理论展开的种种争论,而且从传承创新的视域深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和形态特征。全书主题鲜明,逻辑缜密,结构严谨。该书的学术创新和理论建树,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的理论勇气和可贵的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与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道路 社会形态理论 中国道路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30
19
作者 刘三女牙 郝晓晗 李卿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1,共10页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 时代之势召唤着我们担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我国国情决定着我们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下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转型必须找准方向,对基础设施进行自主化建设,是夯实数字教育底座的内在要求;把生产方式推向“人-机”深度共融,是塑造数字教育新业态的关键任务;在运营模式中钩织价值共创新网络,是提升数字教育效能的重要趋向;在组织文化中纳入人文要素,是深化数字教育内涵的底层逻辑。转型必须进行技术融合,形成技术可适配、主体可协同、服务可信赖的技术应用格局,开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融合路径。转型必须完成理论创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理论、方法、实践内容为指南,缔造中国数字教育的话语体系,构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范式,打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中国模式,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道路
下载PDF
新现代性初探——关于中国道路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唐爱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34,2,共12页
加强中国道路的学理阐释和话语构建具有极其重大意义。中国道路属于独特的现代性类型,以往诸多的"现代性话语"都无法对其有效阐释。新现代性理论是关于中国道路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有效解释框架,从总体性、时间、空间、制度... 加强中国道路的学理阐释和话语构建具有极其重大意义。中国道路属于独特的现代性类型,以往诸多的"现代性话语"都无法对其有效阐释。新现代性理论是关于中国道路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有效解释框架,从总体性、时间、空间、制度、经验和规范等六个维度可以阐释新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内涵;从目标、过程、动力、模式、特征、制度和标准等七个方面可以把握新现代性的基本要素;从社会主义逻辑、现代化逻辑、民族复兴逻辑等三大逻辑可以透视新现代性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代性 现代性话语 中国道路 解释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