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大学科技期刊出版史略(1866—2024)
1
作者 张冰 詹拔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共27页
本文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中山大学100多年的科技期刊出版历史全貌,在明晰中山大学办学源流的基础上将其前身各校的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纳入梳理,整理统计出中山大学及其前身各校在正式建校前(1866—1923年)出版科技期刊25种、建校后的民国时... 本文力图较为完整地展现中山大学100多年的科技期刊出版历史全貌,在明晰中山大学办学源流的基础上将其前身各校的科技期刊出版情况纳入梳理,整理统计出中山大学及其前身各校在正式建校前(1866—1923年)出版科技期刊25种、建校后的民国时期(1924—1948年)出版科技期刊87种,共和国时期(1949—2024年)出版科技期刊60种,共计172种,并对代表性刊物进行简要介绍。中山大学的科技期刊出版以医学类期刊的贡献最为突出,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些科技期刊从科研学术角度记录了中山大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同时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科技期刊 出版史 校史
下载PDF
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百年发展历程
2
作者 阮映东 魏鹏娟 胡建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 数学系是中山大学创校时最早系之一,也是国内高校较早开办的几个数学系之一。筹办初就延揽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数学家担任教职并主导数学学科的建设及发展,高起点发展并形成了先进的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像李国平、李华宗、周绍棠等杰出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姜立夫长期引领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建设,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数学人才培养体系,先后培养出了陆启铿、叶叔华、黄华华等杰出校友。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众多前沿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之后,中山大学数学学科在国家教学名师邓东皋的带领下通过引进和培养大力充实师资队伍,为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基础数学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山大学数学学科目前形成了包括数学基地班、拔尖人才计划2.0、强基计划、博士生和硕士生在内的多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山大学数学学科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喜人成绩,有7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四大国际顶尖基础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学科建设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守正创新 勇担时代使命——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70周年(1955—2024)
3
作者 詹拔群 张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本文介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创刊与源流,分为创刊初期(1955—1966)、首批复刊(1973—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12)和迈进新时代(2013—2023)四个时间段回顾该刊70年的办刊历程,着重介绍了在各个时期为该刊的发展壮... 本文介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的创刊与源流,分为创刊初期(1955—1966)、首批复刊(1973—1978)、改革开放后(1979—2012)和迈进新时代(2013—2023)四个时间段回顾该刊70年的办刊历程,着重介绍了在各个时期为该刊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中山大学学者及其发表的成果,展现中山大学与该刊在推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新时代以来,自然科学版致力于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成效。该刊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采取了策划组织大型专题专辑、变更期刊文种为中英文、实施稿件质量提升计划、不断完善数字化出版等重要办刊举措,大力推进国际化高水平科技期刊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重要作者 数字化出版
下载PDF
中山大学探索一站一窗式服务新模式
4
作者 吴丹 何海涛 《中国教育网络》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师生服务大厅或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大多高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各职能部门进驻的“一站多窗式”建设模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 近年来,为更好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利用信息手段建设师生服务大厅或学生一站式服务中心,据了解,大多高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各职能部门进驻的“一站多窗式”建设模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模式,采用线上服务平台和五校园线下办事大厅相结合的运行模式,成立大学服务中心(University ServiceCenter,简称USC),挂靠校长办公室管理,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五校园师生获得无差异、同质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办公室 一站式服务中心 中山大学 信息化手段 办学模式 运行模式 办事大厅
下载PDF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专访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张锦绣教授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慧 《广东科技》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下简称“中大航空航天学院”或“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航空航天学院,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围绕国家“航天强国、航空强国”发展战略,...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下简称“中大航空航天学院”或“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航空航天学院,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围绕国家“航天强国、航空强国”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为探究中大航空航天学院在支撑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方面所作贡献,本刊记者专访了该院副院长张锦绣教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型号任务“天绘二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全球首个独立完成地月转移和环月飞行的“龙江二号”微卫星总设计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副总设计师 经济产业发展 研发计划 中大 中山大学 航天强国 经济健康发展
下载PDF
国内高校科考船党建工作创新模式研究——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为例
6
作者 叶玮茵 朱晓丹 杨清华 《海洋世界》 2024年第5期82-93,共12页
高等院校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海洋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投入,打造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在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 高等院校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海洋科研和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投入,打造自己的科考船,科考船在科研支撑、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性,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动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科研 科考船 高等院校 人才培养 党建工作创新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7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5,共18页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 中山大学生物学学科从1924年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历史悠久,成绩斐然,涌现出陈焕镛、罗宗洛、朱洗、蒲蛰龙、陈心陶、张宏达、林浩然等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经历了创业初期的不易、高校内迁的艰辛、院系调整岭大生物学科并入的受益,也经历了陈焕镛和植物研究所调出的削弱、蒲蛰龙调入的补强。改革开放后,屈良鹄、徐安龙等一批学人归国创业,学科梯队建设成效明显。生物学科研究人员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紧密围绕关键问题,在寄生虫研究与实践、生物防治、植物区系与分类、水产养殖、作物育种、RNA组学、生物多样性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创新性研究与实践,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动物学、昆虫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先后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开始,中大生物学和生态学均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学科 生物学 生态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地质学的百年学科发展
8
作者 郑卓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7,共17页
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理科学系就有地质学科。地质学系成立初期就以高水平建设为起点和聚焦岭南地区为特色,引进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1927年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极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学科... 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国立广东大学时,理科学系就有地质学科。地质学系成立初期就以高水平建设为起点和聚焦岭南地区为特色,引进了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任教。1927年成立两广地质调查所,极大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起点的学科设置和一流师资,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地质学理论在中国南方的早期应用形成了融入欧洲学派和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学科特点。中山大学地质学高等教育在近代史民主革命时期具有领先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解放后,中山大学地质学科经历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及多次艰难的专业复办和调整过程。尽管如此,地质学科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创办了地质工程、宝玉石与矿物材料、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新兴学科培养方向。自2002年再次成为独立建制的地球科学系之后,在国家改革开放良好的区位条件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下,地质学科重新走强,目前已建设成地质学、地球物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现在位于珠海校区的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崭新的面貌和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科优秀学子和国内外科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地质学科 百年校庆 两广地质调查所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医学院
9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山大学医科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国家“新医科”改革为背景,继承中大医科优良传统,坚持临床导向,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培养医德高尚、符合新时代需求、岗位胜任力强、具备交叉学科知识、能解决医学前沿问题的... 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山大学医科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以国家“新医科”改革为背景,继承中大医科优良传统,坚持临床导向,加强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培养医德高尚、符合新时代需求、岗位胜任力强、具备交叉学科知识、能解决医学前沿问题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深度融合 医学院 岗位胜任力 医学创新人才 医学前沿 医科 基础与临床
下载PDF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介
10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心”)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下面简称“中心”)成立于1964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承担国家肿瘤防治重任,在全国尤其是华南地区及港澳台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防治 肿瘤研究所 全国领先水平 肿瘤学 肿瘤医院 学术力量 中山大学 学科地位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1
作者 冯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50,共18页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 中山大学化学学科由原中山大学化学学科和岭南大学化学学科合并而成,已走过百年征程。在陈宗南、富伦、龙康侯、林尚安、曾汉民、计亮年、陈小明等院系负责人和科学家的努力下,克服艰难险阻,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化学成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出梁栋材、黄维垣、江元生、苏锵、姜中宏、黄翠芬院士等一批学界翘楚。化学学科在建设与发展上,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搭平台,聚人才,重交叉,促进学产研用结合,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大批科研成果走向应用,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化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进入学科建设国家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无机化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封面照片简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
12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5,共1页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百年以来,经过数代图书馆人的艰苦努力,中山大学图书馆已构建文、理、医、工、农、艺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 中山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24年,由广州校区南校园图书馆、东校园图书馆、北校园图书馆,珠海校区图书馆,深圳校区图书馆组成。百年以来,经过数代图书馆人的艰苦努力,中山大学图书馆已构建文、理、医、工、农、艺学科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现有实体资源总量已超过1000万册(件),数据库累计超过100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面照片 中山大学图书馆 校园图书馆 校区图书馆 实体资源 学科门类 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数据库
下载PDF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百年发展史(1924—2024)
13
作者 王军 赵福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2,共21页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与中山大学同龄,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周誉侃、高兆兰、李华钟、郭硕鸿、莫党、张纯祥、张进修、余振新、罗蔚茵等一批物理学家及教学名师。经历了民国初期的以科学化人为核... 中山大学物理学学科与中山大学同龄,至今已历一个世纪,期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科学家,以及周誉侃、高兆兰、李华钟、郭硕鸿、莫党、张纯祥、张进修、余振新、罗蔚茵等一批物理学家及教学名师。经历了民国初期的以科学化人为核心的创系阶段、高校内迁的艰辛跋涉阶段、院系调整后面向国家专业人才培养分立学科发展阶段,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物理学学科布局。拥有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首批物理学博士点等。21世纪以来,物理学发展壮大,孵化出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2015年后,逐步形成物理学科三校区同质办学错位发展布局。中山大学物理学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均为国家一流专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中山大学天琴中心、广东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机构和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等大型设备共同支撑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在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天文学等学科方向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学 学科建设 中山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药学院介绍
14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山大学药学院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3年正式挂牌,是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后成立的第一个学院。学院以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为基础,整合当时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山医学院相关药学资源,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综... 中山大学药学院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3年正式挂牌,是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后成立的第一个学院。学院以生命科学学院药学系为基础,整合当时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中山医学院相关药学资源,依托中山大学雄厚的综合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以创新药物研究为龙头,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某些领域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医科大学 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山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 总体发展目标 药学系 中山医学院 药学院
下载PDF
莫斯科中山大学党小组指导员问题研究
15
作者 孙会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早期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已为学界熟知,不过后者如何指导却是习焉不察而又颇具分量的学术问题。总体而言,共产国际在早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指导中共:一是经常性地派专使赴华;二是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达指令;三是招收中共党员、... 早期中共接受共产国际指导已为学界熟知,不过后者如何指导却是习焉不察而又颇具分量的学术问题。总体而言,共产国际在早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指导中共:一是经常性地派专使赴华;二是通过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传达指令;三是招收中共党员、团员赴苏联的革命大学学习,而后充任中共各级重要干部。前两种方式较为直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赴华专使的临时性和文化差异容易造成沟通不畅,而中共代表团又远离祖国,共产国际的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中共早期出现的路线偏差与此不无关系。第三种方法需持续投入精力,见效较慢,但有利于中共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模式发展,符合苏联的长远利益,故共产国际积极推动。20世纪20年代,约有3000余名①中共选派的学生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以下简称“东大”)、莫斯科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②、列宁学院、列宁格勒军政大学等院校读书,他们后来成为影响中共和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代表团 莫斯科中山大学 莫斯科东方大学 列宁学院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中共党员 党小组 军政大学
下载PDF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医学中心
16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陈壮桂●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变态反应(过敏)科副主任神经感染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主要奖项:首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获得者第二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关键词 儿童医学中心 疾病诊疗 博士生导师 变态反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下载PDF
1944年中山大学青年群体参加东江纵队原因探析
17
作者 刁恪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20,共8页
1944年夏秋之际,中山大学200多名进步青年先后投笔从戎,积极加入东江纵队这支坚持抗日的中共广东武装力量,是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史与广东青运史上的光辉一页。该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部分青年具有中共党员身份与中共广东临委提前做过... 1944年夏秋之际,中山大学200多名进步青年先后投笔从戎,积极加入东江纵队这支坚持抗日的中共广东武装力量,是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史与广东青运史上的光辉一页。该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除了部分青年具有中共党员身份与中共广东临委提前做过组织动员之外,还有中大存在孕育进步青年的沃土、中共粤北省委主动加强中大党的建设工作、中大共产党员出色的统战工作以及“抗日救亡”时代使命的正向感召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大学 东江纵队 青年群体 学生运动 抗日救亡
下载PDF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陈国胜 勤学深究科技梦 创新不息谱华章
18
作者 马玲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7期11-12,共2页
在浩瀚如烟的科研领域,荟萃了众多精英才子,为了科研事业的发展,他们莫不刻苦攻读、勤奋钻研,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才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胜,就是其中一位。执着追梦... 在浩瀚如烟的科研领域,荟萃了众多精英才子,为了科研事业的发展,他们莫不刻苦攻读、勤奋钻研,凭借着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才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胜,就是其中一位。执着追梦十五载坚韧不拔拓新路勤学功深心似镜,苦练日久手出灵,勤勉好学的陈国胜于中山大学一气呵成拿下应用化学学士、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并在化学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留校任教。正是这份执着和坚韧,让他在科研和教学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事业 博士学位 中山大学 科研领域 应用化学 博士后研究 勤学 渊博的知识
下载PDF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
19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是我省首家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自2023年1月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批派遣医疗专家进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参与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主要承担甘肃省肿瘤防治任务,辐射带...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是我省首家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自2023年1月起,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批派遣医疗专家进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甘肃医院参与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主要承担甘肃省肿瘤防治任务,辐射带动区域肿瘤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专家 肿瘤防治 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项目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甘肃 获批
下载PDF
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院及其对华事务关系探析(1928-1930)
20
作者 赵若璇 马飞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0-156,共7页
为解决苏联缺乏马列主义汉学家的紧急问题,莫斯科中山大学于1928年在其体系内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院,专门从事马列主义汉学研究。该院的成立始于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其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与共产国际紧密相连,迅速成为联共(布)与... 为解决苏联缺乏马列主义汉学家的紧急问题,莫斯科中山大学于1928年在其体系内成立了中国问题研究院,专门从事马列主义汉学研究。该院的成立始于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其研究内容、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与共产国际紧密相连,迅速成为联共(布)与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问题上重要的咨询单位。在与共产国际的互动中,中国问题研究院通过翻译文章的刊发和直接撰写相关文件等方式对共产国际的决策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通过吸纳中国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参与报告和研讨会,并提供学术研究资源,该院在非决策事务中也对共产国际产生了影响。共产国际试图与学术研究机构合作,以指导中国革命问题,这一积极尝试在学术领域留下了一些重要成果,但由于受制于政治要求的限制,其对共产国际学术性质的帮助并未达到预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斯科中山大学 共产国际 汉学研究 中国问题研究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