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主体向度解析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路径与现实启示 |
郝保权
张清林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
|
个体与共同体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隐性主体向度 |
洪波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3
|
广义与狭义·基础与主导·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 |
张一兵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
|
|
4
|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的非常性实验(专题讨论)——对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批评 |
张一兵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5
|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新发展的主体向度 |
周尚君
|
《法治研究》
|
2008 |
2
|
|
6
|
人化与化人——马克思文化哲学的主体向度 |
任百成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7
|
见(建)卓于微 返(反)本开新——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评析 |
刘怀玉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8
|
马克思主义创新与马克思文本的历史分析——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
胡大平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9
|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向度:基础、瓶颈及可能路径——以苏州经济开发区为例 |
张杰华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0
|
意识形态的崇高主体——评李胜清《意识形态诗学的主体向度》 |
杨向荣
|
《武陵学刊》
|
2010 |
0 |
|
1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主体向度审视 |
李星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2
|
论毛泽东价值观的主体向度 |
肖新发
肖潇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3
|
马克思财富观的主体向度简论 |
宋文俊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4
|
以人为本:从主体向度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
王庆生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5
|
理论山峰的艰难攀登———评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 |
赵磷
|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0 |
|
16
|
关于实践标准的主体向度问题 |
张中文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7
|
高扬主体向度的总体思想论析 |
曾庆利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8
|
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 |
王海斌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0 |
|
19
|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主体向度与客体向度的统一 |
张炯
|
《改革与开放》
|
2014 |
0 |
|
20
|
评唯物史观研究的客体主体向度之分 |
朱宝信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