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疗效差异
1
作者 范永峰 向道康 +1 位作者 刘秀伦 蒋振威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6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l...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3年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6例接受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的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60岁纳入中青年组(75例),≥60岁纳入老年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孙氏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围术期指标、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术后30 d死亡率。结果:中青年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均少于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卒中、急性肾损伤及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术后30 d死亡率(9.33%)低于老年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中青年患者疗效明显优于老年患者,恢复更快、术后肺部感染率更低,可作为中青年患者的优先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龄 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治疗 疗效 差异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患者rScO_(2)及S100β蛋白和NSE与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乔丽梅 李亚雄 +3 位作者 王小燕 刘源 字云峰 陈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 目的探讨全主动脉弓(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监测对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的预测价值及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PND关系。方法记录65例拟行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诱导后(T_(1))、体外循环(CPB)开始(T_(2))、深低温停循环(T_(3))、复温到36℃(T_(4))、停CPB 1 h(T_(5))、术毕(T_(6))的rScO_(2)值并分析;于诱导后(T_(a))、复温到36℃(T_(b))、停CPB 1 h(T_(c))、6 h(T_(d))、24 h(T_(e)),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β和NSE浓度。术前、拔管当天及术后7 d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估并分组为PND组和非PND组并进行比较。结果PND发生率为44.6%。T_(2)时两组患者rScO_(2)值低于T_(1)(P<0.05);T_(3)、T_(6)时PND组患者的rScO_(2)值低于T_(1)时和非PND组(P<0.05);PND组患者rScO_(2)较基础值下降最大百分比(rScO_(2)%_(max))高于非PND组(P<0.05);rScO_(2)%_(max)的临界值为>9.89%,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95%CI:0.525~0.791),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48.3%及75.0%。T_(c)、T_(d)时PND组S100β和NSE浓度高于非PND组(P<0.01);PND组患者在T_(c)、T_(d)时S100β浓度较Ta明显升高(P<0.001),在T_(b)~T_(e)时NSE浓度升高(P<0.01)。结论全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后PND的发生与rScO_(2)下降及S100β和NSE水平升高有关。术中rScO_(2)%_(max)>9.89%可作为PND发生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并支架象鼻术 局部脑氧饱和度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泵控脑灌注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石云 王斌 +2 位作者 肖雄 国一白 刘宇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1期2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泵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46例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浅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置换手术并应用泵控脑灌注技术实... 目的探讨泵控脑灌注技术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46例行主动脉全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浅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置换手术并应用泵控脑灌注技术实施选择性脑灌注,记录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围术期死亡4例(8.7%),体外循环时间(182.3±27.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12.1±25.6)min,停循环时间(8.2±1.9)min,脑灌注时间(56.7±9.3)min,术后短暂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8.7%。结论泵控选择性脑灌注技术安全、可行,可能对防止术中“奢灌”的发生有益,但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浅低温停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 泵控 主动脉弓置换 脑保护
下载PDF
浅低温小切口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疗效研究
4
作者 李宁 赵亚男 刘冠男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小切口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324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切口方式分为A组(n=171)与B组(n=153)... 目的探讨浅低温小切口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22年3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324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切口方式分为A组(n=171)与B组(n=153)。A组采用中低温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方式,B组采用浅低温单一胸骨上段小切口手术方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B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肾衰竭2例、短暂性脑卒中3例、长久性脑卒中1例、多系统衰竭2例,术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6例。B组发生肾衰竭1例、多系统衰竭2例,术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3例。结论浅低温小切口手术方式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减少患者ICU停留时间,患者预后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浅低温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宸铖 郭应强 +1 位作者 蒙炜 张尔永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介绍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覆膜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10例,其中急性夹层8例,慢性2例。10例均在深低温... 目的介绍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覆膜支架象鼻手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10例,其中急性夹层8例,慢性2例。10例均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手术,对5例合并主动脉瓣中至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同期行Bentall手术,余5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结果1例于术后26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9例均顺利康复出院,无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随访2~25个月,均生存,心功能Ⅰ~Ⅱ级。结论采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加覆膜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A型夹层的有效手术方式,手术操作技术和脑保护措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 支架象鼻术 A型主动脉夹层 动脉插管 四分支人工血管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温度管理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九光 龙村 +3 位作者 孙立忠 田良鑫 赵举 黄宇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比较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采用匀速变温及冷复灌技术、常规变温方法进行体外循环(CPB)温度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按CPB中温度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变温组和匀速变温组,每组16例,在CPB中分别采用常规变温、... 目的比较全主动脉弓置换术中采用匀速变温及冷复灌技术、常规变温方法进行体外循环(CPB)温度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按CPB中温度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变温组和匀速变温组,每组16例,在CPB中分别采用常规变温、匀速变温及冷复灌技术;检测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 jvO2)、颈静脉球血氧分压(P jvO2)和颈静脉球血温(JVBT);并行神经系统物理检查和颅脑CT等检查。结果匀速变温组有2例,常规变温组有3例患者出现短暂性神经功能异常;常规变温组有4例术后早期出现大面积变温毯压红。匀速变温组术中S jvO2(0.85±0.11)、P jvO2(36.9±15.6mmHg)、最低鼻咽温及关胸后鼻咽温明显高于常规变温组(S jvO20.74±0.23、P jvO224.5±7.7mmHg,P<0.01);而复温期间最高脑组织温度、术后清醒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或少于常规变温组(P<0.01,0.05)。结论采用匀速变温及冷复灌CPB技术可缓解脑血流-代谢不匹配,减少降温停止后的续降幅度,避免脑组织高温状态,减轻CPB后体温降低的程度,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匀速变温 冷复灌 主动脉弓置换 脑保护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深低温体外循环麻醉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廖亿粦 黄典 +2 位作者 廖益永 邓靖单 王雄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深低温体外循环麻醉处理的安全性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8例行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资料,资料显示麻醉方式为静脉复合麻...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深低温体外循环麻醉处理的安全性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8例行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资料,资料显示麻醉方式为静脉复合麻醉+体外循环(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或无脑灌注)。根据停止体外循环20min内和30min后有无脑灌流,将患者依次分为有灌流组和无灌流组。比较不同情况下,有灌流组和无灌流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低温组停止体外循环在20min以内的患者中,有脑灌注组在近期转归的各项观察指标上与无脑灌注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根据停止循环超过30 min后脑灌流有无分组,两组的近期转归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StanfordA型主动脉弓置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的麻醉处理采用全静脉麻醉复合深低温下停循环,可以降低了停循环后对机体的不利影响,缩短停机时间,顺利完成手术。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外科学 @主动脉弓置换 @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麻醉
下载PDF
白蛋白预处理管路对主动脉弓置换患者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良 吕琳 +2 位作者 姚婧鑫 龙村 楼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3期148-153,188,共7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下(DHCA)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常规、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炎性介质和输血等指标的变化;对比白蛋白不同的加入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患者入组,将所... 目的观察深低温停循环下(DHCA)主动脉弓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常规、血小板功能、凝血功能、炎性介质和输血等指标的变化;对比白蛋白不同的加入方法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患者入组,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SG组)和对照组(CG组)。SG组体外循环管路预充液中加入40 g白蛋白,并在体外循环前自循环5 min;CG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后5 min加入40 g白蛋白。选取麻醉诱导后(T1)、鱼精蛋白中和10 min后(输血之前T2)两个时间点,采用常规实验室检验测定血常规、出凝血;用快速血栓弹力图仪行凝血功能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性因子和凝血因子X等指标。结果 60例患者,SG组31例,CG组29例。T2相比于T1,两组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但血小板功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均值/中位数在正常范围内;两组之间的血小板下降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1);鱼精蛋白中和后炎性因子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之间未见差异性。SG组围手术期红细胞输血量相对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CA主动脉弓置换术鱼精蛋白中和后,大部分患者血小板功能和纤维蛋白原在正常范围;白蛋白预处理管路可明显缓解血小板计数的下降,有减少红细胞输血量的倾向,但对血小板功能、炎性介质无明显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白蛋白 主动脉弓置换 炎症反应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立刚 魏翔 +2 位作者 王星宇 范桄溥 潘铁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912-3914,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救治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症患者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主动脉弓置换术后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与随机挑选的20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心血管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经... 目的总结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救治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症患者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主动脉弓置换术后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与随机挑选的20例接受传统气管切开术心血管术后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手术成功率100%;气管前皮肤切口长度约1.0~1.5 cm;手术平均操作时间为5.2 min;术中出血量约1 mL;术后纵隔感染发生率0%,18例患者机械通气5~7 d后好转脱机并顺利康复出院,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患者气切拔管后6~12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中心气道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手术操作精确快速、创伤性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对于促进主动脉弓置换术后重症患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气管切开术 钳扩张法 主动脉弓置换
下载PDF
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小平 王志维 +2 位作者 邓宏平 吴红兵 胡锐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777-779,共3页
目的总结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39例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部处理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包括单纯... 目的总结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39例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部处理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包括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Wheat手术。主动脉弓部采用四分支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内置入硬象鼻支架,并行支架开窗,完成左锁骨下动脉重建。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80.49±30.46)min,平均停循环时间(27.22±10.58)min,平均脑灌注时间(32.42±12.36)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94.84±24.83)min。升主动脉置换17例,Wheat 手术10例,Bentall 手术12例。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住院死亡2例,脑梗塞1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行肾脏透析治疗3例。全组无出血再次开胸、声音嘶哑、左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术后复查主动脉 CTA 弓部分支血管血流通畅,象鼻支架无内漏。无术后死亡及二次手术者。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老年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仍能获得满意的外科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 主动脉夹层 双侧顺行脑灌注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灌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熊际月 谭赵霞 +2 位作者 黄文霞 罗丹 杜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1期55-59,64,共6页
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需要在开放下吻合降主动脉与人工血管,这导致无法正常灌注而引起机体缺血。为减轻缺血对机体的损伤,体外循环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深低温全身停循环阶段。它使全弓置... 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需要在开放下吻合降主动脉与人工血管,这导致无法正常灌注而引起机体缺血。为减轻缺血对机体的损伤,体外循环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深低温全身停循环阶段。它使全弓置换手术成为可能,但带来较高的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第二阶段增加了选择性脑灌注,它使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但此期下半身缺血导致的腹腔脏器损伤尤为突出。第三阶段为全身灌注阶段。笔者提出下腔静脉逆行灌注联合顺行脑灌注,为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带来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 深低温停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 下腔静脉逆行灌注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主动脉弓置换术后血小板功能改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良 姚婧鑫 +2 位作者 吕琳 龙村 楼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了解深低温停循环下(DHCA)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术前及鱼精蛋白中和后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主动脉夹层患者入组,排除标准为:发病时间超过30 d、二次手术、术前7天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了解深低温停循环下(DHCA)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术前及鱼精蛋白中和后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主动脉夹层患者入组,排除标准为:发病时间超过30 d、二次手术、术前7天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血液系统慢性疾病。记录术前和转机一般临床资料;取麻醉诱导后(T1)、鱼精蛋白中和5 min后(T2)两个时间点的静脉血,用血栓弹力图(TEG)行凝血功能检测,常规实验室方法测定血常规、出凝血。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名患者,与T1比较,T2血凝块强度最大振幅值(MA)和纤维蛋白含量(FIB)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但中位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相比于T1,T2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1 MA水平与T1血小板呈直线相关(r=0.76,P=0.008);T1 MA与发病时间存在二次方曲线关系(R2=0.551、P<0.001),T2MA与T1血小板呈线性关系(r=0.60,P=0.002)。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女性(OR=0.097,P=0.047)、体重指数(BMI)(OR=1.197,P=0.036)是停循环后输血小板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血小板功能(OR=0.852,P=0.026)为保护因素。术前MA对预测停循环后是否输血小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0.093)(95%CI:0.660-1.000,P=0.004),术前MA以59.95 mm为最佳界值点,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和75%。结论 DHCA全主动脉弓置换患者鱼精蛋白中和后血小板功能及FIB水平明显下降,但多数患者均在正常范围内。女性、BMI偏低和术前MA低于59.95 mm患者可能更需要输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弓置换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升主动脉瘤主动脉弓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谈锦艳 郭璐璐 +1 位作者 张伟英 顾晖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 深低温停循环 主动脉弓置换 护理
下载PDF
一例复杂性Bentall术加主动脉弓置换术与覆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加左椎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芳 杨丹 +1 位作者 王春梅 周凡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8期1727-1728,F0003,共3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壁内膜和中层变薄弱而被撕裂后致动脉外膜扩张形成的一种假性动脉瘤[1],是一种复杂、危险的大血管疾病之一。
关键词 BENTALL术 主动脉弓置换 腔内隔绝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改良象鼻主动脉弓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卫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7期45-47,共3页
目的总结和探讨改良象鼻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缓解镇痛、控制血压,术中加强脑保护,术后进行早期心血管系统处理、神经系统... 目的总结和探讨改良象鼻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缓解镇痛、控制血压,术中加强脑保护,术后进行早期心血管系统处理、神经系统监护、呼吸道管理;预防肾功能不全、感染;防治出血、渗血等护理措施。结果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昏迷外,其余17例均获得成功。结论科学严谨的护理措施是提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人造血管置换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 支架象鼻术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弓置换并象鼻子术苏醒期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春颖 懂亚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期173-174,共2页
主动脉全弓置换是将血栓清除后,先切除主动脉弓,将人造血管和患者体内的主动脉断端进行吻合。象鼻子手术是行全弓置换的同时向远端胸降主动脉内放置一段一端游离的人造血管。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 象鼻术
下载PDF
全主动脉弓置换同期行升主动脉置换术1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世琼 夏梅 王华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11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置换 主动脉弓置换 围术期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 2009年 精心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的麻醉处理
18
作者 戴峥 杜娟 +2 位作者 瞿燕 苏国宁 何丽 《云南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49-250,共2页
主动脉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心血管疾病,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高发,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1]。尤其是DeBakeyⅠ型患者,病情发展快,死亡率极高。而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术是治疗该病最为... 主动脉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心血管疾病,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高发,主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1]。尤其是DeBakeyⅠ型患者,病情发展快,死亡率极高。而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术是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1]。该病病变累及范围广,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心功能较差;且该手术难度高,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给麻醉带来一定困难[2]。我院自2012年至今行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术11例,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 支架象鼻术 麻醉处理
下载PDF
中位阻断并行循环主动脉弓置换术中的脑保护
19
作者 张建卿 程兆云 +1 位作者 顾以茼 肖明第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0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在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采用中位阻断主动脉连续单侧脑灌注对脑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11例符合条件患者在手术时采用上述方法,术中于不同时相采颈静脉血样做血气分析,并同时做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相应时相脑电波。术后24h行Glasgo... 目的探讨在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采用中位阻断主动脉连续单侧脑灌注对脑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11例符合条件患者在手术时采用上述方法,术中于不同时相采颈静脉血样做血气分析,并同时做动脉血气分析。记录相应时相脑电波。术后24h行Glasgow-Pittsburgh评分(GPC评分)。结果全组心肺转流(CPB)时间(170.0±32.1)min,术中各时相脑电波无明显异常改变,各时相血气分析显示脑组织代谢正常范围(P>0.05),平均清醒时间(4.8±1.6)h,无围术期死亡,术后CT检查无新发现脑梗死,24h内有2例一过性智力障碍,性格改变。术后24hGlasgow-Pittsburgh评分情况(OPC)均为I级。结论中位阻断主动脉连续单侧脑灌注在全主动脉弓置换手术中可以起到较好的脑保护效果。术后神经系统的紊乱和并发症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 中位阻断 并行循环 脑保护
下载PDF
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浩 颜涛 +6 位作者 童光 王晓武 马涛 许文平 陆华 董文鹏 张卫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探讨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75例, 179例为主动脉弓部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 目的:探讨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3月至2017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75例, 179例为主动脉弓部无破口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其中,65例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行升主动脉或近端半主动脉弓置换手术(AAR组),114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孙氏手术(TAR组)。记录两组围术期临床数据和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7年,记录生存率和再次手术干预情况,进行生存分析比较。结果:TAR组和AAR组比较,体外循环时间[(208.62±57.82)min vs(114.71±26.22)min]、心脏停灌注时间([95.55±27.92)min vs(77.32±17.89)min]、停循环时间([21.27±7.28)min vs 0 min]、术后有创通气时间([71.86±68.06)min vs(35.86±17.03) min]、重症监护病房时间[(7.33±3.73)d vs(4.46±1.4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AR组术后血制品的消耗、急性肾损害及一过性脑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T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死亡率(9.65%vs 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个月至7年,两组患者的远端血管残余夹层发生率、远期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0岁以上患者的术后30天死亡率(12.50%vs8.70%)、远期全因死亡率(14.29%vs 6.25%)和远期血管病变再干预率(0%vs 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内膜破口位置为导向的非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有较高的围术期安全性,远期疗效与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接近,适用于治疗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和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置换 主动脉置换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