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知之·好之·乐之·三之论——再谈发挥译文语言优势 |
许渊冲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38
|
|
2
|
宋代成都游乐之风的历史考察 |
陈世松
|
《四川文物》
|
1998 |
9
|
|
3
|
《爱乐之城》:艺术影响生命 灵魂拯救人生 |
俞阅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4
|
《爱乐之城》中梦幻式艺术设计进阶研究 |
钞艺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5
|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辩 |
冯宏
|
《文教资料》
|
2011 |
0 |
|
6
|
“乐之为物,将不可不禁而止”——论墨子“非乐”音乐美学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
何炜玮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8 |
0 |
|
7
|
梦如人生戏:解析电影《爱乐之城》中爱与梦的深度融合映像化构建 |
杨潇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8
|
以机器人教学为依托,开展“乐之”教育 |
薄志国
|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
2015 |
1
|
|
9
|
浅释“比音而乐之”的“音”与“乐”——《乐记》存疑探讨之一 |
梁厚意
|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10
|
礼乐之伦理性与政治性 |
李戏鱼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
|
|
11
|
群声之主 众乐之师——古筝艺术漫谈 |
孙焕英
|
《福建艺术》
|
1997 |
2
|
|
12
|
朱丽亚的音乐之星──记男高音歌唱家宋波 |
陈楚伊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1998 |
1
|
|
13
|
从“知之、好之、乐之”看班主任的专业化 |
陈灵娟
|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0 |
0 |
|
14
|
奏乐之乐 |
杨燕迪
|
《音乐爱好者》
|
1996 |
1
|
|
15
|
群声之主 众乐之师——古筝艺术漫谈 |
孙焕英
|
《音乐爱好者》
|
1998 |
1
|
|
16
|
乐之道 非“常道”——浅析观众为什么觉得“你”娱乐? |
张建华
|
《视听》
|
2009 |
0 |
|
17
|
知之·好之·乐之──听《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有感 |
何天明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8
|
破有别必怨的偏见 添哀景写乐之情趣 |
张润生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9
|
星海音院校园 民乐之花盛开 |
余德育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20
|
安乐之家——记鄞县横涨基督教安乐园 |
俞旭燕
|
《天风》
北大核心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