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58
篇文章
<
1
2
…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涛《画语录》与古典书论耦合及当代启示
1
作者
杨青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关于石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绘画及绘画理论上,针对其绘画理论对书法影响的研究尚不多。结合《画语录》的产生背景,把其与古代书法理论比较,指出两者在源头关系、技法认识、终极审美境界等方面存在的共通之处,并提出《画语录》对当下书...
关于石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绘画及绘画理论上,针对其绘画理论对书法影响的研究尚不多。结合《画语录》的产生背景,把其与古代书法理论比较,指出两者在源头关系、技法认识、终极审美境界等方面存在的共通之处,并提出《画语录》对当下书法创作在技与法、尘与俗等方面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画论
书论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书论中的生生之思
2
作者
张广村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古代书论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易经》又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无形中对其余经典形成一种理论的关照。儒家、道家思想的生成都曾深受易学影响。因此,易学思想无形中成为古代书论重要的理论源头...
古代书论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易经》又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无形中对其余经典形成一种理论的关照。儒家、道家思想的生成都曾深受易学影响。因此,易学思想无形中成为古代书论重要的理论源头之一。《易经》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是其“生生”思想,《易经》生生之哲思的哲理影响到了书法的发生论、创作论、审美论的基本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书论
“生生美学”
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宋人书论中的“法”
3
作者
陶承英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1]“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2]这是前人对晋、唐、宋时代总体书风的概括。后世论书者多津津乐道于宋书之“意”,而于宋人书论中的“法”关注较少。其实,宋代的书家和书论家对书法之“法”颇...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1]“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2]这是前人对晋、唐、宋时代总体书风的概括。后世论书者多津津乐道于宋书之“意”,而于宋人书论中的“法”关注较少。其实,宋代的书家和书论家对书法之“法”颇多深刻的见解,这些思想既存留在他们的书论当中,亦传达于其书作之上,启示着后世对“法”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论
结字
书风
尚韵
书法
宋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杨慎书论中的字法观
4
作者
刘红梅
李珂
《中国书画》
2024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所说的“字法”,指与笔法、墨法、章法并称的“结构”,习惯上也称“结字”“结体”,或称“间架”,是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字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画构成,随着字形、字态千变万化的需要,点画之间的组合也有着疏密、粗细、正欲、高低...
本文所说的“字法”,指与笔法、墨法、章法并称的“结构”,习惯上也称“结字”“结体”,或称“间架”,是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字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画构成,随着字形、字态千变万化的需要,点画之间的组合也有着疏密、粗细、正欲、高低、方圆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点画之间的排列组合,或者说是线条之间的排列组合要合乎传统,在传统中找到依据,这就是结字的基本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字
排列组合
结体
书论
墨法
点画
汉字笔画
基本法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古代书论中的笔法观
5
作者
张思颖
《书法赏评》
2024年第1期43-44,共2页
在学书中,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的延续和革新来表现文字的形态、气韵和意境。笔法观作为古代书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以执笔之法和运笔之法使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使得书法作品达到新的艺术审美高度。“落笔成点,引点成线”的不同行...
在学书中,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的延续和革新来表现文字的形态、气韵和意境。笔法观作为古代书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以执笔之法和运笔之法使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使得书法作品达到新的艺术审美高度。“落笔成点,引点成线”的不同行笔方法,对构成帖、碑一派的书法风貌有着直接作用,备受历代文人书家的重视和讲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书论
笔法观
运笔
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魏晋时期书论之用笔及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6
作者
张耘溪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7期41-43,共3页
两汉魏晋时期的书论中,关于用笔的指导对今人研习书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人习书对其进行传承及创新,从而使各代风格在当今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文献古籍回顾相关研究,概括不同时期书法理论著作所传达的用笔方法,分析当代书...
两汉魏晋时期的书论中,关于用笔的指导对今人研习书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人习书对其进行传承及创新,从而使各代风格在当今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文献古籍回顾相关研究,概括不同时期书法理论著作所传达的用笔方法,分析当代书法对古书论的传承,包括临帖、创作、教育等,并结合当代书法作品和社会环境阐述创新方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书法
书论
书法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献古籍
临帖
传承及创新
创新方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苏轼书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锦辉
刘永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q...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书论
传统
书论
传统文论
道家思想
自然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意·道:苏轼文论、画论、书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旷浩源
雷东阳
何云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通过几对范畴"神、形"、"意、法"、"道、艺"来探讨苏轼文论、书论、画论的同构。"传神"本是绘画理论的概念范畴,苏轼将之运用于对文学和书法的阐发,提出"传作者之神(人品)"的理论。...
通过几对范畴"神、形"、"意、法"、"道、艺"来探讨苏轼文论、书论、画论的同构。"传神"本是绘画理论的概念范畴,苏轼将之运用于对文学和书法的阐发,提出"传作者之神(人品)"的理论。同时以人论艺,提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认为观书如观诗,观诗如观画,观人即观书。就"意"与"法"而言,苏轼出于对独立自由的艺术精神的重视,崇尚"意",同时注重"意"与"法"的辩证关系。而在"文"、"艺"与"道"的关系上,苏轼强调"艺"与"道"的"两本""两进"的原则,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论
书论
画论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释古代书论中的“势”
被引量:
5
9
作者
方建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古代书论中的“势”主要有三种含义:一为法度,如蔡邕《九势》里的九“势”;二为“势”的四要素, 即运动、力、速度、趋向;三为文体名,如《四体书势》的四篇文章题目里的“势”。三义之中,以第二种含义最为常见,以第三种含义出现最晚。
关键词
书法
书论
势
法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韵——黄庭坚书论的核心思想
被引量:
4
10
作者
邹建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韵是黄庭坚书论的核心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韵通论书画诗文;将"怒"、"渴"之美纳入韵的审美体系;把人品、学养视为"韵胜"的重要审美标准。黄庭坚对韵的极力标举,不仅拓展了韵的审美内涵,提升了书...
韵是黄庭坚书论的核心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韵通论书画诗文;将"怒"、"渴"之美纳入韵的审美体系;把人品、学养视为"韵胜"的重要审美标准。黄庭坚对韵的极力标举,不仅拓展了韵的审美内涵,提升了书法的审美意境,突显了书法的生命意识,而且体现了黄庭坚对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相统一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书论
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法”与“古意”:中国古代书论范畴“古”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2
11
作者
周睿
《艺术探索》
2016年第5期42-46,共5页
中国古代书论范畴"古"在运用中主要体现为两个维度,一是作为创作论的"古法",二是作为作品形态及风格论的"古意"。书论中对"古法"的具体理解包含帖学古法与碑学古法,二者都饱含了自然启示的天...
中国古代书论范畴"古"在运用中主要体现为两个维度,一是作为创作论的"古法",二是作为作品形态及风格论的"古意"。书论中对"古法"的具体理解包含帖学古法与碑学古法,二者都饱含了自然启示的天文之章与天才创造的人之精华。书论一方面尚古、摹古、师古,另一方面也贯穿了变古创新的辩证思想。"古意"包含多种审美意蕴,主要包括:古劲、古厚与古茂;奇古、古逸;古质、古拙;古雅、高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论
范畴
古
古法
古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熹读书论的“现在时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徐雁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5期82-85,共4页
朱熹夫子(1130—1200年)凡享71年的生命历程,其中为官不到10年,从事讲学和著述长达40年,其在人才培养上的贡献和儒家学术领域的建树,主要是在福建期间做出的。八闽的山水滋养了这位祖籍徽州的学者,他对于福建文教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朱熹夫子(1130—1200年)凡享71年的生命历程,其中为官不到10年,从事讲学和著述长达40年,其在人才培养上的贡献和儒家学术领域的建树,主要是在福建期间做出的。八闽的山水滋养了这位祖籍徽州的学者,他对于福建文教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朱门弟子在福建多达164人,其中建阳就有99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现在时
书论
生命历程
学术领域
人才培养
福建
学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王世贞文论与书论的相似性联系
被引量:
1
13
作者
熊沛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3,共4页
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重要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之一,也是有明一代最出色的书法理论家之一。比较王世贞的文论与书论,不难发现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美学观点上的共通性,而且在思维模式、理论体系及创作心态上也有着极为相似的联系。
关键词
王世贞
文论
书论
相似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书论范畴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
1
14
作者
周睿
傅志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本文梳理了中国书论范畴的层次与结构,融汇体验美学、解释学、语言哲学等中西思想资源,结合多年范畴研究经验,提出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体验、共通感、对话精神、历史思维、语言智慧和学派角度,借此提撕书论范畴的历史线索和演变内涵...
本文梳理了中国书论范畴的层次与结构,融汇体验美学、解释学、语言哲学等中西思想资源,结合多年范畴研究经验,提出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体验、共通感、对话精神、历史思维、语言智慧和学派角度,借此提撕书论范畴的历史线索和演变内涵,在建构丰实有序的书论范畴知识体系时,也不失其灵动性、开放性与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论
范畴
结构
研究方法
体验美学
解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代三家书论述略
被引量:
1
15
作者
高华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89,共6页
梁代袁昂、萧衍、庾肩吾三家书论 ,互有异同。袁昂的《古今书评》与萧衍的《书评》内容相近而观点有异 ;萧衍的书论与庾肩吾的《书品》形式不同而美学趣味相同。梁代三家书论的异同 ,说明梁代美学发展的特点或趋势 ,是“趋新”时尚下的...
梁代袁昂、萧衍、庾肩吾三家书论 ,互有异同。袁昂的《古今书评》与萧衍的《书评》内容相近而观点有异 ;萧衍的书论与庾肩吾的《书品》形式不同而美学趣味相同。梁代三家书论的异同 ,说明梁代美学发展的特点或趋势 ,是“趋新”时尚下的“折中”或“折中”趋势下的“趋新”,反映了南北朝后期中国的文艺美学已出现“古质”、“工夫”与“今妍”、“天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代
书论
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汉代书论窥探敦煌汉简的“民间性”
被引量:
1
16
作者
史忠平
马国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敦煌汉简的"民间性"问题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以往人们在从汉代教育、官吏选拔制度等因素讨论此问题时,忽略了汉代的书法理论。然而,当我们直面历史,回到当初的文化语境时,汉代书论告诉我们:对于书法的各种定性似乎是不...
敦煌汉简的"民间性"问题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以往人们在从汉代教育、官吏选拔制度等因素讨论此问题时,忽略了汉代的书法理论。然而,当我们直面历史,回到当初的文化语境时,汉代书论告诉我们:对于书法的各种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所谓官方书法、文人书法、民间书法之间的界限也是比较模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书论
敦煌汉简
民间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洛蜀会同”与南宋理学书论
被引量:
1
17
作者
邱世鸿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7,共5页
南宋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内圣之学”发展到极致已暗含道学向心学的转型。“洛蜀会同”促进了理学的普及,对书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书法批评中伦理批评模式,其影响波及元明清,意义尤为深远。
关键词
洛蜀会同
理学
书论
伦理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雄健笔力:朱子书论与文论审美旨趣之契合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杨万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9-34,45,共7页
朱子哲学思想中有着强烈的尊阳抑阴倾向,他认为君子人格的形成源于其对天地清刚之气的禀赋。因此,他论文艺也推崇阳刚之美,具体表现为对书法与诗文劲健雄浑笔力的提倡。朱子论文艺常与主体人品相关联,他认为劲健雄浑的笔力是创作主体君...
朱子哲学思想中有着强烈的尊阳抑阴倾向,他认为君子人格的形成源于其对天地清刚之气的禀赋。因此,他论文艺也推崇阳刚之美,具体表现为对书法与诗文劲健雄浑笔力的提倡。朱子论文艺常与主体人品相关联,他认为劲健雄浑的笔力是创作主体君子型人格、高逸胸次与慷慨气节之体现,文风关乎世风,所以对文艺劲健笔力的推崇可扭转萎靡世风,从而振起士人精神。朱子的文艺思想是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只有打破各艺术门类分离研究的现有格局,采取融通与交叉的研究方法,才能深入把握其整体文艺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理学思想
雄健笔力
书论
文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钱钟书论《老子》
被引量:
3
19
作者
张隆溪
《中国文化》
2007年第2期16-27,共12页
在中文学术著作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此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选取《易》、《诗》、《左传》、《史记》、《老子》、《列子》等多部中国古代典籍,分列条目,逐一评点,而各条目之间并无系统的结构和明显的逻辑联系...
在中文学术著作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此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选取《易》、《诗》、《左传》、《史记》、《老子》、《列子》等多部中国古代典籍,分列条目,逐一评点,而各条目之间并无系统的结构和明显的逻辑联系,看来似乎是传统笔记的写法。但此书又打通中西,旁征博引,不仅引用中国历代各类著作,而且从西方典籍中采取可资借鉴参照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书论
学术著作
古代典籍
《管锥编》
《左传》
《史记》
《列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象审美在古典文论与书论边缘中的契合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晓斌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美学命题,同样也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古典文论及书论中涉及大量意象、意境的论述,使之形成了文论与书论在意象审美观中的契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极为特殊的现象。将意象置于传统文...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美学命题,同样也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古典文论及书论中涉及大量意象、意境的论述,使之形成了文论与书论在意象审美观中的契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极为特殊的现象。将意象置于传统文论与书论的边缘语境中,融汇文论与书论的共通之处,能够理清意象审美在传统文论与书论中的契合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传统文论
书论
意象审美观
契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涛《画语录》与古典书论耦合及当代启示
1
作者
杨青
机构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
文摘
关于石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绘画及绘画理论上,针对其绘画理论对书法影响的研究尚不多。结合《画语录》的产生背景,把其与古代书法理论比较,指出两者在源头关系、技法认识、终极审美境界等方面存在的共通之处,并提出《画语录》对当下书法创作在技与法、尘与俗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石涛
画论
书论
启示
分类号
J292.26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书论中的生生之思
2
作者
张广村
机构
鲁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基金
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生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3&ZD280)
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古代书论命题话语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3YJC760155)
全国科技名词委2023年度项目“古代书法理论术语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B2023015)阶段性成果。
文摘
古代书论思想源自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易经》又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之一,因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无形中对其余经典形成一种理论的关照。儒家、道家思想的生成都曾深受易学影响。因此,易学思想无形中成为古代书论重要的理论源头之一。《易经》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之一是其“生生”思想,《易经》生生之哲思的哲理影响到了书法的发生论、创作论、审美论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
古代
书论
“生生美学”
思想
Keywords
ancient calligraphy theory
“philosophy of life”
thought
分类号
B08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宋人书论中的“法”
3
作者
陶承英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出处
《中国书画》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文摘
“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1]“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2]这是前人对晋、唐、宋时代总体书风的概括。后世论书者多津津乐道于宋书之“意”,而于宋人书论中的“法”关注较少。其实,宋代的书家和书论家对书法之“法”颇多深刻的见解,这些思想既存留在他们的书论当中,亦传达于其书作之上,启示着后世对“法”的认知。
关键词
书论
结字
书风
尚韵
书法
宋人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杨慎书论中的字法观
4
作者
刘红梅
李珂
机构
周口技师学院
周口市美术馆
出处
《中国书画》
2024年第4期31-33,共3页
文摘
本文所说的“字法”,指与笔法、墨法、章法并称的“结构”,习惯上也称“结字”“结体”,或称“间架”,是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字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点画构成,随着字形、字态千变万化的需要,点画之间的组合也有着疏密、粗细、正欲、高低、方圆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点画之间的排列组合,或者说是线条之间的排列组合要合乎传统,在传统中找到依据,这就是结字的基本法则。
关键词
结字
排列组合
结体
书论
墨法
点画
汉字笔画
基本法则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古代书论中的笔法观
5
作者
张思颖
机构
聊城大学
出处
《书法赏评》
2024年第1期43-44,共2页
文摘
在学书中,通过笔法、字法、章法的延续和革新来表现文字的形态、气韵和意境。笔法观作为古代书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以执笔之法和运笔之法使书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使得书法作品达到新的艺术审美高度。“落笔成点,引点成线”的不同行笔方法,对构成帖、碑一派的书法风貌有着直接作用,备受历代文人书家的重视和讲求。
关键词
古代
书论
笔法观
运笔
创作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魏晋时期书论之用笔及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6
作者
张耘溪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7期41-43,共3页
文摘
两汉魏晋时期的书论中,关于用笔的指导对今人研习书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人习书对其进行传承及创新,从而使各代风格在当今时代迸发出崭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文献古籍回顾相关研究,概括不同时期书法理论著作所传达的用笔方法,分析当代书法对古书论的传承,包括临帖、创作、教育等,并结合当代书法作品和社会环境阐述创新方向,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当代书法
书论
书法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献古籍
临帖
传承及创新
创新方向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苏轼书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锦辉
刘永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摘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关键词
苏轼
书论
传统
书论
传统文论
道家思想
自然之法
Keywords
Su Shi's calligraphy theory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theory
traditional culture
Taoism
natural law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意·道:苏轼文论、画论、书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旷浩源
雷东阳
何云波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05-107,共3页
文摘
通过几对范畴"神、形"、"意、法"、"道、艺"来探讨苏轼文论、书论、画论的同构。"传神"本是绘画理论的概念范畴,苏轼将之运用于对文学和书法的阐发,提出"传作者之神(人品)"的理论。同时以人论艺,提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认为观书如观诗,观诗如观画,观人即观书。就"意"与"法"而言,苏轼出于对独立自由的艺术精神的重视,崇尚"意",同时注重"意"与"法"的辩证关系。而在"文"、"艺"与"道"的关系上,苏轼强调"艺"与"道"的"两本""两进"的原则,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
苏轼
文论
书论
画论
比较研究
分类号
I0-15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释古代书论中的“势”
被引量:
5
9
作者
方建勋
机构
苏州教育学院艺术系
出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文摘
古代书论中的“势”主要有三种含义:一为法度,如蔡邕《九势》里的九“势”;二为“势”的四要素, 即运动、力、速度、趋向;三为文体名,如《四体书势》的四篇文章题目里的“势”。三义之中,以第二种含义最为常见,以第三种含义出现最晚。
关键词
书法
书论
势
法度
Keywords
calligraphy
theories about calligraphy
Shi
standard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韵——黄庭坚书论的核心思想
被引量:
4
10
作者
邹建利
机构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8,共4页
文摘
韵是黄庭坚书论的核心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韵通论书画诗文;将"怒"、"渴"之美纳入韵的审美体系;把人品、学养视为"韵胜"的重要审美标准。黄庭坚对韵的极力标举,不仅拓展了韵的审美内涵,提升了书法的审美意境,突显了书法的生命意识,而且体现了黄庭坚对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相统一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
黄庭坚
书论
韵
Keywords
Huang Tingjian, commenting on books, rhyme
分类号
J292.2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法”与“古意”:中国古代书论范畴“古”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
2
11
作者
周睿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艺术探索》
2016年第5期42-46,共5页
文摘
中国古代书论范畴"古"在运用中主要体现为两个维度,一是作为创作论的"古法",二是作为作品形态及风格论的"古意"。书论中对"古法"的具体理解包含帖学古法与碑学古法,二者都饱含了自然启示的天文之章与天才创造的人之精华。书论一方面尚古、摹古、师古,另一方面也贯穿了变古创新的辩证思想。"古意"包含多种审美意蕴,主要包括:古劲、古厚与古茂;奇古、古逸;古质、古拙;古雅、高古。
关键词
书论
范畴
古
古法
古意
Keywords
Calligraphy Theories
Category
Crassicar
Classical Methodology
Classical Aesthetic Significance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读书论的“现在时分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徐雁
机构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出处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年第5期82-85,共4页
文摘
朱熹夫子(1130—1200年)凡享71年的生命历程,其中为官不到10年,从事讲学和著述长达40年,其在人才培养上的贡献和儒家学术领域的建树,主要是在福建期间做出的。八闽的山水滋养了这位祖籍徽州的学者,他对于福建文教的回报也是巨大的。朱门弟子在福建多达164人,其中建阳就有99人。
关键词
朱熹
现在时
书论
生命历程
学术领域
人才培养
福建
学者
分类号
K24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王世贞文论与书论的相似性联系
被引量:
1
13
作者
熊沛军
机构
肇庆学院文学院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摘
王世贞是明代中后期重要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之一,也是有明一代最出色的书法理论家之一。比较王世贞的文论与书论,不难发现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美学观点上的共通性,而且在思维模式、理论体系及创作心态上也有着极为相似的联系。
关键词
王世贞
文论
书论
相似性
Keywords
Wang Shizhen
literary theory
calligraphic theory
similarity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书论范畴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
1
14
作者
周睿
傅志源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书论范畴集解》(20BF100)阶段性研究成果
南京艺术学院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梳理了中国书论范畴的层次与结构,融汇体验美学、解释学、语言哲学等中西思想资源,结合多年范畴研究经验,提出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包括体验、共通感、对话精神、历史思维、语言智慧和学派角度,借此提撕书论范畴的历史线索和演变内涵,在建构丰实有序的书论范畴知识体系时,也不失其灵动性、开放性与生命活力。
关键词
书论
范畴
结构
研究方法
体验美学
解释学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代三家书论述略
被引量:
1
15
作者
高华平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4-89,共6页
文摘
梁代袁昂、萧衍、庾肩吾三家书论 ,互有异同。袁昂的《古今书评》与萧衍的《书评》内容相近而观点有异 ;萧衍的书论与庾肩吾的《书品》形式不同而美学趣味相同。梁代三家书论的异同 ,说明梁代美学发展的特点或趋势 ,是“趋新”时尚下的“折中”或“折中”趋势下的“趋新”,反映了南北朝后期中国的文艺美学已出现“古质”、“工夫”与“今妍”、“天然”
关键词
梁代
书论
美学
Keywords
Liang Dynasty
calligraphic theory
easthetics
分类号
J292.1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汉代书论窥探敦煌汉简的“民间性”
被引量:
1
16
作者
史忠平
马国俊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甘肃省画院
出处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7-79,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07EF81)
文摘
敦煌汉简的"民间性"问题向来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以往人们在从汉代教育、官吏选拔制度等因素讨论此问题时,忽略了汉代的书法理论。然而,当我们直面历史,回到当初的文化语境时,汉代书论告诉我们:对于书法的各种定性似乎是不存在的,所谓官方书法、文人书法、民间书法之间的界限也是比较模糊的。
关键词
汉代
书论
敦煌汉简
民间性
分类号
G30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洛蜀会同”与南宋理学书论
被引量:
1
17
作者
邱世鸿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7,共5页
文摘
南宋是理学的成熟时期,“内圣之学”发展到极致已暗含道学向心学的转型。“洛蜀会同”促进了理学的普及,对书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奠定了书法批评中伦理批评模式,其影响波及元明清,意义尤为深远。
关键词
洛蜀会同
理学
书论
伦理批评
Keywords
Luo Su Hui Tong Confucianism Book Remark Ethic Comment
分类号
B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健笔力:朱子书论与文论审美旨趣之契合
被引量:
1
18
作者
杨万里
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9-34,45,共7页
文摘
朱子哲学思想中有着强烈的尊阳抑阴倾向,他认为君子人格的形成源于其对天地清刚之气的禀赋。因此,他论文艺也推崇阳刚之美,具体表现为对书法与诗文劲健雄浑笔力的提倡。朱子论文艺常与主体人品相关联,他认为劲健雄浑的笔力是创作主体君子型人格、高逸胸次与慷慨气节之体现,文风关乎世风,所以对文艺劲健笔力的推崇可扭转萎靡世风,从而振起士人精神。朱子的文艺思想是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因此只有打破各艺术门类分离研究的现有格局,采取融通与交叉的研究方法,才能深入把握其整体文艺观。
关键词
朱子
理学思想
雄健笔力
书论
文论
Keywords
Zhu Xi
Neo-confucianism
power of writing brushes
calligraphy theories
literarytheories
分类号
I206.09 [文学—中国文学]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钱钟书论《老子》
被引量:
3
19
作者
张隆溪
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
出处
《中国文化》
2007年第2期16-27,共12页
文摘
在中文学术著作里,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此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选取《易》、《诗》、《左传》、《史记》、《老子》、《列子》等多部中国古代典籍,分列条目,逐一评点,而各条目之间并无系统的结构和明显的逻辑联系,看来似乎是传统笔记的写法。但此书又打通中西,旁征博引,不仅引用中国历代各类著作,而且从西方典籍中采取可资借鉴参照的材料。
关键词
《老子》
书论
学术著作
古代典籍
《管锥编》
《左传》
《史记》
《列子》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象审美在古典文论与书论边缘中的契合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晓斌
机构
曲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文摘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美学命题,同样也是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审美标准之一。古典文论及书论中涉及大量意象、意境的论述,使之形成了文论与书论在意象审美观中的契合,这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极为特殊的现象。将意象置于传统文论与书论的边缘语境中,融汇文论与书论的共通之处,能够理清意象审美在传统文论与书论中的契合点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边缘
传统文论
书论
意象审美观
契合
Keywords
edge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theory of calligraphy
imagery aesthetic standard
fit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涛《画语录》与古典书论耦合及当代启示
杨青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古代书论中的生生之思
张广村
《枣庄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宋人书论中的“法”
陶承英
《中国书画》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杨慎书论中的字法观
刘红梅
李珂
《中国书画》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析古代书论中的笔法观
张思颖
《书法赏评》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两汉魏晋时期书论之用笔及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张耘溪
《文学艺术周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苏轼书论的美学思想
张锦辉
刘永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神·意·道:苏轼文论、画论、书论的比较研究
旷浩源
雷东阳
何云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考释古代书论中的“势”
方建勋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韵——黄庭坚书论的核心思想
邹建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古法”与“古意”:中国古代书论范畴“古”的两个维度
周睿
《艺术探索》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朱熹读书论的“现在时分析”
徐雁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王世贞文论与书论的相似性联系
熊沛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书论范畴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周睿
傅志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梁代三家书论述略
高华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汉代书论窥探敦煌汉简的“民间性”
史忠平
马国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洛蜀会同”与南宋理学书论
邱世鸿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雄健笔力:朱子书论与文论审美旨趣之契合
杨万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钱钟书论《老子》
张隆溪
《中国文化》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意象审美在古典文论与书论边缘中的契合
王晓斌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