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逻辑事理关系混乱的句群
1
作者 宋海英 《语文知识》 2002年第12期40-41,共2页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之所以动人,不仅由于它的意义,也还因为它那委婉而讽的进谏方法。②这样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邹忌并没有板起面孔,摆出义正词严的态度,反之,却以与徐公比美,妻妾评议之闺房琐事出之。
关键词 逻辑事理关系 句群 语法 中学 语文 《纳谏与止诱》
下载PDF
论复句语义的三种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学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83-90,共8页
0 引言 0.1 复句中小句与小句的关系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主要是关联词语来表示的。在现代汉语复句中,每一个关联词语都具有一系列的语义特征,每一组关联词语在语义特征上同异交叉反映了现代汉语复句系统中关联词语的联系和区别。... 0 引言 0.1 复句中小句与小句的关系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主要是关联词语来表示的。在现代汉语复句中,每一个关联词语都具有一系列的语义特征,每一组关联词语在语义特征上同异交叉反映了现代汉语复句系统中关联词语的联系和区别。关联词语的语义性质和语义特征往往是不同层面意义的反映。例如通常所说的并列、递进、选择、因果、条件、转折等等都属于句法层次,同时又反映语义关系。复句的分类实质上是关联词语的分类。因此对复句的语义分析,除了意合句外,主要是对构成复句的关联词语框架的分析,包括在这个框架中插入小句的分析,以及把整个复句放到话语中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句语义 小句 关联词语 事理关系 认识关系 三种关系 心理关系 语义特征 三个平面 语义中心
下载PDF
再论复句语义的三种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学成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3-37,共5页
事理关系、认识关系和心理关系是在复句的语义平面上分析出来的三种基本语义关系。三种关系是分析复句的三个不同角度,又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它们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分。文章指出,在分析复句句式时必须从语法分析的二个平面去考察三种... 事理关系、认识关系和心理关系是在复句的语义平面上分析出来的三种基本语义关系。三种关系是分析复句的三个不同角度,又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它们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分。文章指出,在分析复句句式时必须从语法分析的二个平面去考察三种关系.分层次地揭示复句句式的语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理关系 认识关系 心理关系
下载PDF
思辨性文本解读的一些共通性问题
4
作者 詹丹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第8期45-50,共6页
教材中的思辨性文本,主要包括议论文和部分带有说理性的其他类文本。思辨性文本的解读有一些共通性,主要应从辨析关键概念、揭示因果逻辑入手。而“即事明理”的传统说理特色,需要对事与理的关系有分层的剖析,并在发现文本问题中,把解... 教材中的思辨性文本,主要包括议论文和部分带有说理性的其他类文本。思辨性文本的解读有一些共通性,主要应从辨析关键概念、揭示因果逻辑入手。而“即事明理”的传统说理特色,需要对事与理的关系有分层的剖析,并在发现文本问题中,把解读的问题意识代入自身,进而发现自身思维的盲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性文本 概念 逻辑 事理关系 问题意识
下载PDF
识字教学漫谈(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得斗 《甘肃教育》 1998年第3期24-25,共2页
识字教学漫谈(二)刘得斗四、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汉字是“智能型”文字,其量多形繁,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学”,“非下苦功不可”。识字教学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析形解义、因义记形,建立音义形的牢固联系(此法主要适用... 识字教学漫谈(二)刘得斗四、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汉字是“智能型”文字,其量多形繁,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学”,“非下苦功不可”。识字教学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析形解义、因义记形,建立音义形的牢固联系(此法主要适用于单个汉字的教学);联想类聚、按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教学 形声字 汉字笔画 小学语文 分析法 一形多义 事理关系 偏旁部首 合体字 汉字特点
下载PDF
试评初中教材中的复句知识短文
6
作者 万代铭 周元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87-89,共3页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中五册中的《相关·相承·相反》(即“复句(一)”)难讲,但大多数所针对的只是它的某些提法和复句中并列、承接、递进、转折的提法互有交叉。从这几年该教材的修订情况看,上述意见并未“击中要害”。结果片面...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中五册中的《相关·相承·相反》(即“复句(一)”)难讲,但大多数所针对的只是它的某些提法和复句中并列、承接、递进、转折的提法互有交叉。从这几年该教材的修订情况看,上述意见并未“击中要害”。结果片面强调逻辑事理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即使将来完全按复句的分类编写了,恐怕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教材的两篇复句知识短文,虽属同一指导思想编写的,但在阐述复句(二)《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句 知识短文 逻辑事理 关联词语 解决问题 初中教材 指导思想 排除法 事理关系 转折
下载PDF
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下)
7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下)(试用)(二)语法知识应用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教学词类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类词的特点,以便准确使用。(1)确切理解、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对表达语义至关重要。这... 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下)(试用)(二)语法知识应用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教学词类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类词的特点,以便准确使用。(1)确切理解、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对表达语义至关重要。这几类词,使用频率高,要注意理解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法教学 实施意见 关联词语 中心语 句子 基础学科 句式 形容词 事理关系 人民英雄
下载PDF
注重文字题教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8
作者 魏淑媛 《辽宁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37,共2页
“文字题”故名思意是用文字叙述的题,它能简单、直接、明了地反映着数量关系。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文字题是继式题之中,启应用题之前,它是由式题向应用题转化过渡的桥梁。 从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上看,文字题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需... “文字题”故名思意是用文字叙述的题,它能简单、直接、明了地反映着数量关系。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文字题是继式题之中,启应用题之前,它是由式题向应用题转化过渡的桥梁。 从学生认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上看,文字题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需要;是丰富学生数学语言的需要;是面向大多数,后继学习的需要。总之,无论从小学的数学,还是到中学的代数,或从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难易程度上,无不体现着文字题的重要作用。所以,文字题教学不可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题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 分析法 应用题 数学语言 形式化 文字叙述 思考方法 事理关系
下载PDF
多重复句的疏密分析法
9
作者 王宝龙 《语文知识》 1996年第9期51-52,共2页
所谓多重复句的疏密分析法,是找多重复句层次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找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具体地说:通过多重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的分析比较,弄清分句之间关系的疏密,找出两个分句之间逻辑事理关系的最疏之处,这就是多重复... 所谓多重复句的疏密分析法,是找多重复句层次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找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具体地说:通过多重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的分析比较,弄清分句之间关系的疏密,找出两个分句之间逻辑事理关系的最疏之处,这就是多重复句第一个层次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复句 分析法 关系比较 事理关系 分析比较 三层次 孔乙己 逻辑事理 井列 方法
下载PDF
A Discussion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Agen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 Participators
10
作者 WANG Zhaobing WANG Zhe WEI F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4期22-23,共2页
This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agency on three participators of universities, agency, and agency personnel. It is pointed out those personnel agency of the... This thesis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agency on three participators of universities, agency, and agency personnel. It is pointed out those personnel agency of the current period is mainly transforming fi'om "personnel relations agency" to "household register relation affiliation" in terms of initial system design inten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existing university personnel agency system, so as to elimin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n all pa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VERSITY Personnel agency AGENCY Participator
下载PDF
Themes i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nking: 1950s-2000s
11
作者 Fuad Madarisa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8期580-587,共8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brief overview of bo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SR) and rural development (RD) ideas since the last 50 years. It aims a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both (CSR and RD) thought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brief overview of bo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SR) and rural development (RD) ideas since the last 50 years. It aims at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both (CSR and RD) thoughts, and searches an initiative to exp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Using secondary data from libraries studies, the progress of each thought will be identified to find out its advantages and weaknesses. The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timeline perspectives come up with the conjunction idea of sustainability. In order to be more sustainable in development, then, the idea of CSR--as a tool for gaining sustainability in RD--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social business" approach. Here, there is a change in the time of taking decision about profit from "the last to the first". The paper contains four sub-topics: (1) definition and progress of CSR; (2) change in RD themes; (3) CSR, RD and social business; and (4) transformation of CSR to social busines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CSR to social business should include following agenda: (1) tailoring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o the local context; (2) providing resources, horizon and commitment; and (3) encouraging further innovation. This new position requires a shift in corporate law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CSR) rural development (RD) social business
下载PDF
试谈“飞上海”等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 被引量:80
12
作者 郭继懋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37-346,共10页
本文从表义规律、结构性质、语体特点、形成原因方面观察"飞上海"这类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指出这种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在事理关系上含有一个语义成分"谓",由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成的句子不是基本句,不及物动词带宾... 本文从表义规律、结构性质、语体特点、形成原因方面观察"飞上海"这类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指出这种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在事理关系上含有一个语义成分"谓",由不及物动词带宾语构成的句子不是基本句,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主要出现于比较随意的口语中,采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主要动机是追求省力。本文对带宾语是否足以使不及物动词变为及物动词也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及物动词 带宾语 基本句 事理关系 八卦掌 形成原因 句子 词汇意义 表达方式 动词词义
原文传递
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到实践主体的深化
13
作者 刘强 《前沿》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 由于西方哲学中认识和实践都被置于认识论中分析,实践没有在理论上被单独讨论的视角。这就留下了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必然是一个主体的这种和事实错位的现象。如果能将实践主体作为一个在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行事者予以关注,那么事理关系与理论逻辑的相同及不同方面,理论指导的必要性与现实诸因素的合理对接和恰当掌握,对象的发展变化与理论的前行延伸,实践主体的素质与可控及调整,实践过程的计划与验证都将提上考察研究议程。这会使认识的发展更接近事实。只有还原马克思将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对人的需要和价值判断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现实社会生活才能走出理论困境而使人们的实践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实践哲学 实践主体 认识主体 事理关系 理论逻辑
原文传递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从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0-99,共2页
知识迁移,是指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客观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去学习、分析、理解、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作了如下几点探索:... 知识迁移,是指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所产生的客观影响;知识迁移能力,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去学习、分析、理解、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技能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作了如下几点探索: 一、因素原理迁移。所谓因素原理迁移,是指学习过程中,知识间的诸多因素具有共同特点而产生普遍的概念或原理、规律;学习、掌握了这些普遍的概念、原理、规律,可以作为认识其它类似知识的基础。如新的知识在材料性质、知识联系及学习目的、方法等方面越是相同或相似,则前一个知识越是对后一个知识发生迁移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知识对比,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原理、共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迁移能力 语文教学 中学生 原理 学习过程 事理关系 共同特点 《伶官传序》 新技能 《秋声赋》
原文传递
中学语法教学实施意见(试用)(续)
15
作者 北京市"中学语法教学研究"课题组 《教育科学研究》 1995年第2期5-10,共6页
关键词 中学语法教学 实施意见 关联词语 中心语 基础学科 句子 形容词 事理关系 白杨树 语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