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3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禺《日出》“戏剧二版”之谜——兼及新文学作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改本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意义
1
作者 段美乔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较高社会、政治地位的新文学作家,其作品大多存在重大修订,版本情况颇为复杂。尽管现当代离我们如此之近,但一些版本资料已经进入到一个说不清楚的阶段。同时学界对这一时期的修改本大多采用“忽略不计”的态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较高社会、政治地位的新文学作家,其作品大多存在重大修订,版本情况颇为复杂。尽管现当代离我们如此之近,但一些版本资料已经进入到一个说不清楚的阶段。同时学界对这一时期的修改本大多采用“忽略不计”的态度。本文通过对围绕曹禺《日出》“戏剧二版”的诸多疑问的讨论,力图展现诸修订版本生成过程背后隐含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闻出版机构以及文化组织结构的变动,探讨新文学作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改本的文学史、文化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日出》“戏剧二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修改本
下载PDF
不囿山水 画慰劳者——赵望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生作品赏析
2
作者 郑宇薇 《书画世界》 2023年第9期21-26,共6页
作为从20世纪上半叶到下半叶不断践行旅行写生作画的代表人物,赵望云早在1926年至1942年间,就身体力行,从北京西郊开始,前往东北、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创作了众多描绘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写生作品。赵望云以“来自田间”的身份... 作为从20世纪上半叶到下半叶不断践行旅行写生作画的代表人物,赵望云早在1926年至1942年间,就身体力行,从北京西郊开始,前往东北、河北、河南、内蒙古等地,创作了众多描绘最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的写生作品。赵望云以“来自田间”的身份“到民间去”,看尽平民生活,踏遍乡野田间,从民间疾苦到战时萧条,所绘无不饱含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生作品 赵望云 民间疾苦 生活场景 旅行写生 北京西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作品赏析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阜阳专区传染病防治研究——基于档案和地方志
3
作者 余昌芹 《新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4-58,63,共6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阜阳专区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建立健全卫生防疫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开展了疫苗接种、防疫知识宣教、环境卫生治理等多项工作。经过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一些常见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阜阳专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 新中国成立初期,阜阳专区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在建立健全卫生防疫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开展了疫苗接种、防疫知识宣教、环境卫生治理等多项工作。经过干部和群众的不懈努力,一些常见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阜阳专区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主要有两条:其一,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政治保证;其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阜阳专区 传染病防治 党的领导 人民群众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周边外交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庆 张萍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8-142,共5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对如何处理周边国家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求同存异,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耐心释疑解惑,传递睦邻友好诚意;倡导和平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正义事业,支持邻国民族解放运动,倡导平等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对如何处理周边国家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求同存异,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耐心释疑解惑,传递睦邻友好诚意;倡导和平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坚持正义事业,支持邻国民族解放运动,倡导平等原则,与周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供无私援助,与邻国共同发展。其周边外交实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相互尊重的理念、和平协商的方式、互利合作的形式、包容谅解的态度等方面。毛泽东的周边外交实践不仅开创了中国周边和平外交的新局面,而且明确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毛泽东 周边外交 思想与实践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对东北工业基地的经略与建设 被引量:8
5
作者 傅颐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64,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从中国工业化的长期建设、工业的合理布局、国防安全等方面经略和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在民主革命后期,党中央即已充分重视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工业基础。建国初到“一五”期间,中央将东北地区确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从中国工业化的长期建设、工业的合理布局、国防安全等方面经略和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在民主革命后期,党中央即已充分重视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工业基础。建国初到“一五”期间,中央将东北地区确定为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基地。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对东北的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50年代末至60年代,为改变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态,中央进一步确定了由沿海向内地纵深发展的部署,同时统筹兼顾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在经略东北的同时,带动内地工业更好地发展。“三五”期间,由于国家基建投资重点转向“三线”地区,东北工业基地的改造和巩固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东北工业基地 工业化 工业经济 技术创新
下载PDF
不可忘却的一段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汉对比研究成果回顾 被引量:6
6
作者 许高渝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9,33,共4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汉对比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这一时期对比研究的特点。
关键词 英汉对比研究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语音 语法 构词 词汇
下载PDF
关于五六十年代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思和 李平 《唯实》 CSSCI 1999年第10期64-67,共4页
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50年代以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通过几十年的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1949年以后宣传现代革命史的重要内容,马背上的英雄也成了时代的骄子.新生的政权理所当然地要求文学为政... 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在50年代以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通过几十年的战争才建立起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成为1949年以后宣传现代革命史的重要内容,马背上的英雄也成了时代的骄子.新生的政权理所当然地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要求作家们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观点来反映中国现代战争史,并通过艺术形象向读者宣传、普及有关新政权从形成到建立的历史知识.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上直截了当地呼吁作家:“假如说,在全国战争正在剧烈进行的时候,有资格记录这个伟大战争场面的作者,今天也许还在火线上战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题材小说 五六十年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文化规范 文学创作 战争小说 审美模式 英雄人物 作家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下载PDF
文化和镜语的商业性延续——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的再认识 被引量:7
8
作者 赵卫防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41,共5页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出了激增的繁荣局面,但并不是一种创新层面的深层次繁荣,其在文化和电影语言上更多地是对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商业层面的延续。这种商业延续性不仅体现在作为这一时期主流的现实题材影片方面,还表...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出了激增的繁荣局面,但并不是一种创新层面的深层次繁荣,其在文化和电影语言上更多地是对1949年之前中国电影商业层面的延续。这种商业延续性不仅体现在作为这一时期主流的现实题材影片方面,还表现于旧武侠片、戏曲艺术片等其他类型片上。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延续和固守,这一时期的香港还没有形成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电影产业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镜语 商业性 电影文化 现实题材 武侠片 戏曲艺术片
下载PDF
文学精神与文学经典——以战后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为例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万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81,共6页
文学经典的价值维度中,文学精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悲剧精神及其衍生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五四后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核心。悲剧精神的深化,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达到的高度。如将战后海峡两岸文学纳入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研究视... 文学经典的价值维度中,文学精神始终是最重要的一环,而悲剧精神及其衍生的批判精神构成了五四后中国文学精神的某种核心。悲剧精神的深化,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达到的高度。如将战后海峡两岸文学纳入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整体研究视野之中,可清楚看出:正是文学的悲剧精神、批判精神在解决文学与政治、传统与现代的紧张性对峙矛盾中,延续了“五四”后中国文学典律构建的命脉,而它的失落也造成了经典性的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文学精神 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
下载PDF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海荣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85,共9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倾心于土地包产到户。究其原因,除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外,这一制度还具备潜在的心理调节功能。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普遍倾心于土地包产到户。究其原因,除了良好的经济绩效外,这一制度还具备潜在的心理调节功能。具体地讲,在高度集中化的经营管理体制下,包产到户一方面矫正了合作化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较为扭曲的社会心理;另一方面赋予了农民某种程度的"身心自由",起到了类似社会"减压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农民 包产到户 社会心理分析
下载PDF
南下影人、文学改编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电影对现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进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3,共9页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 “二战”后,随即发生国共内战,大批大陆居民涌入当时的英殖民地香港,香港地区人口从1945年的60万,一路攀升到1961年的300万,①其中也包括了大批电影人,东西方冷战格局很快造就了香港政治局面的复杂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这些南下影人也分成“自由影人”和“进步影人”两大文化阵营。1950年,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外地电影输入暂行办法》,加强管制1949年以前无限制政策下输入的香港电影,1952年新中国政权加强管制香港电影的输入;而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批准在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注册成员所制作的影片才能输入台湾,如此看来,电影公司立场必须先明确,才能有生存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文学经典化 中国现代 文学改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国政府 1950年
下载PDF
地方戏的移植改编:从扬剧《百岁挂帅》到京剧《杨门女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戏曲改革运动个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炼红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245,共14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杨家将戏曲改编,其进路之一是从老戏《十二寡妇征西》的凄苦悲怆,一转而为扬剧《百岁挂帅》的悲中见壮,再转而为京剧《杨门女将》的慷慨激昂。其间,地方戏特有的传奇色彩和浪漫想象,“人民性”的乐观和坚韧,以及中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杨家将戏曲改编,其进路之一是从老戏《十二寡妇征西》的凄苦悲怆,一转而为扬剧《百岁挂帅》的悲中见壮,再转而为京剧《杨门女将》的慷慨激昂。其间,地方戏特有的传奇色彩和浪漫想象,“人民性”的乐观和坚韧,以及中国文化中“家国一身”且又“轻家重国”的精神传统,加之当时极力宣扬民族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意识形态,在在不容许有丝毫悲惨气息和异质成分的干扰而暗淡其光芒。于是各种历史、现实的政治文化因素在此际会,共同促成了“爱国主义”思想主题和艺术境界在京剧《杨门女将》中的“完美”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杨门女将》 戏曲改编 地方戏 改革运动 中国戏曲 京剧 扬剧 个案 移植
下载PDF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卫生改革运动中的政治与性别——重读茹志鹃的《静静的产院》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传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8,共11页
茹志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通常被评论界按照题材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叙述已逝的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一类是书写正在发生的社会主义建设。①如果说《百合花》是茹志鹃追忆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名篇佳作,那么《静静的产院》则是茹志... 茹志鹃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通常被评论界按照题材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叙述已逝的革命战争年代的生活,一类是书写正在发生的社会主义建设。①如果说《百合花》是茹志鹃追忆革命战争年代生活的名篇佳作,那么《静静的产院》则是茹志鹃记录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代表作。茹志鹃曾选用"静静的产院"②作为她第二部小说集的名字,小说发表以后茅盾、侯金镜、魏金枝、王西彦等著名作家评论家都做出了点评,冰心还为此写出了独立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茹志鹃 《文艺报》 天津人民出版社 《人民文学》 《百合花》 盛英 王西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下载PDF
论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晓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9-113,共5页
论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丁晓原中国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滥觞于30年代。40年代是报告文学理论的奠基与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从总体而言,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活跃的。此间发表有百余篇的研究文字,... 论五六十年代报告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丁晓原中国的报告文学理论研究滥觞于30年代。40年代是报告文学理论的奠基与发展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从总体而言,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活跃的。此间发表有百余篇的研究文字,大大超过了已有的累计。活跃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干预生活 文学理论 五六十年代 文学性 文学真实性 刘白羽 基本形 报告文学研究 典型性
下载PDF
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机遇的展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詹于虹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文章以独特的全球视野,分析了20世纪五六十年 代中国具备现代化发展机遇的依据,指出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的建立是后发展的中国现代化机遇展现的基础;两大阵 营的对立和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是后发展的中国把握现 ... 文章以独特的全球视野,分析了20世纪五六十年 代中国具备现代化发展机遇的依据,指出强有力的中央政 权的建立是后发展的中国现代化机遇展现的基础;两大阵 营的对立和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是后发展的中国把握现 代化机遇的良好外部环境;而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以及西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移,是后发展的中国迈向现 代化的有利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 现代化 后发展 发展机遇
下载PDF
从《诗朵》到《好望角》——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的历史脉络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稀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51,共7页
提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谈台湾者多,谈香港者少。谈香港现代主义者,多数仅仅讨论刘以鬯的《酒徒》,延及《文艺新潮》。事实上,香港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第一手报刊资料,试图系统... 提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谈台湾者多,谈香港者少。谈香港现代主义者,多数仅仅讨论刘以鬯的《酒徒》,延及《文艺新潮》。事实上,香港五六十年代现代主义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笔者查阅了大量的第一手报刊资料,试图系统追溯十年间香港现代主义的历史脉络,梳理香港现代主义小说、诗歌、批评、翻译诸文类的展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现代主义 五六十年代
下载PDF
周恩来与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科技战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霁堂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7-31,共5页
周恩来对我国五六十年代三大科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改造旧科技人才的途径和培养新科技力量的方法方面,论述了改造旧科技人才和培养新科技力量战略;从向外国学习和自主创新方面,论述了学习苏联科学技术战略;从实行... 周恩来对我国五六十年代三大科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改造旧科技人才的途径和培养新科技力量的方法方面,论述了改造旧科技人才和培养新科技力量战略;从向外国学习和自主创新方面,论述了学习苏联科学技术战略;从实行科学国家主义,密切协作、合理分工,创建科技动力机制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五六十年代 科学技术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体制化 旧知识分子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科技人才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下载PDF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台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小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勋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3-98,共6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该时期女性作家正是经由"私领域"的琐碎书写,在男性家国大叙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自我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一片天空。她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突围了家国政治下传统温婉女性的定位,并解构了该时期男性笔下的家国图景,具有鲜明的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叙述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台湾五六十年代
下载PDF
革故鼎新:五六十年代“苏联电影”创作考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汝勇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共3页
"苏联电影"在"完成的革命"中诞生,是"一种社会主义的、人民的、多民族的先进艺术。"可以说,多种功能、多面角色是"苏联电影"特有的基因。不过,也正是因此,"苏联电影"辉煌的背后也一直潜隐着来自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忧患。20世... "苏联电影"在"完成的革命"中诞生,是"一种社会主义的、人民的、多民族的先进艺术。"可以说,多种功能、多面角色是"苏联电影"特有的基因。不过,也正是因此,"苏联电影"辉煌的背后也一直潜隐着来自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忧患。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电影"因为"解冻"而进入了一个从世界观到技艺、思想到艺术、内容到形式等均有重要突破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苏联电影 革故鼎新 创作 社会主义 多民族 多面角 世界观
下载PDF
在“遮蔽”和“热议”中生存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生态环境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小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7-35,共9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浪漫主义处境尴尬,发展艰难。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发展屡屡受挫,没有形成优势传统资源"当代";进入20纪世50年代,长期遮蔽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光影中,处于"无名"状态;"两结合&qu...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浪漫主义处境尴尬,发展艰难。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发展屡屡受挫,没有形成优势传统资源"当代";进入20纪世50年代,长期遮蔽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光影中,处于"无名"状态;"两结合"口号提出后,浪漫主义"有名"且备受关注,但没有获得健康发展的自由空间。在特殊的社会理论语境中,浪漫主义艰难生存,其核心内容几被抽空,并填塞了海量的社会政治内容,流行其间的革命浪漫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蔽” “热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浪漫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