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0年代京派作家的“忆往”与“怀人”
1
作者 凌云岚 杨早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4,共9页
1980年代初,重回文学场域的现当代作家纷纷开启了回忆叙事。其中,京派作家如沈从文、萧乾、卞之琳等人,各自在不同的驱动下展开了回忆书写,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和故人的怀念,构成了“忆往”与“怀人”书写系列,其中既有对个体经历的回溯,... 1980年代初,重回文学场域的现当代作家纷纷开启了回忆叙事。其中,京派作家如沈从文、萧乾、卞之琳等人,各自在不同的驱动下展开了回忆书写,他们对往事的回忆和故人的怀念,构成了“忆往”与“怀人”书写系列,其中既有对个体经历的回溯,也有对过往历史的建构。京派作家的回忆叙事既有某种共通性,也有因各自不同的写作心态和现实境遇,而产生的歧义性言说。更重要的是,在19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京派作家的忆往与怀人之作,展示了个体的回忆叙事如何最终成为更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资源与社会资源,参与并影响此后的文学史图景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记忆 忆往 怀人
下载PDF
京派文学都市文化空间属性的还原与思考
2
作者 龙其林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现在人们谈到京派文学时,除了想到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派”“海派”之争外,便是将充满东方情调、融汇诗情画意于一体的乡风民俗书写与京派文学建立联系,京派文学俨然成为乡土抒情小说及古典式浪漫的代名词。在一些知名的中国现代文... 现在人们谈到京派文学时,除了想到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派”“海派”之争外,便是将充满东方情调、融汇诗情画意于一体的乡风民俗书写与京派文学建立联系,京派文学俨然成为乡土抒情小说及古典式浪漫的代名词。在一些知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京派文学也以其乡土色彩被研究者进行强调。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强调了京派小说对于宗法农业社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京派文学 乡风民俗 吴福辉 京派小说 乡土色彩 乡土抒情小说 钱理群
下载PDF
孟河京派颜系学术传承与创新
3
作者 郭萍 林志健 +1 位作者 闫玉琴 张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孟河京派颜系作为孟河医派在京的重要支流,在京传承近70年,已成为北方地区特色学术流派之一。本文聚焦于国医大师颜正华和首都名中医张冰这两位孟河京派颜系的核心人物,以国医大师颜正华、首都名中医张冰为线索,通过梳理其学术脉络、明... 孟河京派颜系作为孟河医派在京的重要支流,在京传承近70年,已成为北方地区特色学术流派之一。本文聚焦于国医大师颜正华和首都名中医张冰这两位孟河京派颜系的核心人物,以国医大师颜正华、首都名中医张冰为线索,通过梳理其学术脉络、明晰其传承谱系、凝练其学术特色,深入探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展示其“医-药-研-教”全方位发展创新模式。希望能够通过展现学术传承特色,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京派 学术思想 颜正华 张冰 医-药-研-教
下载PDF
张秀亚:从“大龙河畔”出发的京派传人
4
作者 刘秀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1,90,共9页
作为1940年代的京派文学“新秀”,张秀亚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传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传统,创作与批评成就斐然。京派传承对张秀亚在台湾地区的“美文”传统开拓及民族散文范式建构实践同样影响深远。张秀亚的文学经验及成... 作为1940年代的京派文学“新秀”,张秀亚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传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传统,创作与批评成就斐然。京派传承对张秀亚在台湾地区的“美文”传统开拓及民族散文范式建构实践同样影响深远。张秀亚的文学经验及成就为以流派视角审视现代文学传统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两岸文学互动提供了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秀亚 京派文学 散文 左翼 《在大龙河畔》 抒情
下载PDF
京派作家的文化观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勇 艾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京派作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团体,在实际创作中也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学术界对京派的研究长期存在着激烈争议。但他们拥有相似的文化观,这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性观、古典审美情结和中立包容、沉稳宽厚的文化姿态三方面。其中这种文... 京派作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团体,在实际创作中也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学术界对京派的研究长期存在着激烈争议。但他们拥有相似的文化观,这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性观、古典审美情结和中立包容、沉稳宽厚的文化姿态三方面。其中这种文化姿态的形成受到了学院文化和北平文化的双重滋养。正确把握和理解这种独特的文化观,为我们认识京派作家的整体性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依据;同时也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京派作家本身的蕴含与风格,认识其历史定位及现实影响,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京派文学 文化观
下载PDF
clo3D软件模拟和优化京派旗袍的肩袖结构研究
6
作者 梁雨诗 《丝网印刷》 2024年第6期44-47,共4页
为优化京派旗袍的肩袖结构,研究加入肩斜和腋下分量两种方法,以优化京派旗袍腋下褶量堆积的问题,再通过添加腋下插片和腋下插角两种方式,解决因此导致的手臂活动量损失的问题,并使用clo3D软件模拟和呈现优化的过程和结果。
关键词 京派旗袍 肩袖结构 优化 clo3D软件
下载PDF
论京派小说的风貌和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严家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10,共10页
京派是三十年代在周作人、沈从文的影响下活动于北平的一个文学流派。京派小说具有独特的风貌: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作为一种抒情写意小说,将写实、记“梦”、象征熔于一炉;总体风格上平和、淡远、隽永;语言简约、古朴、活... 京派是三十年代在周作人、沈从文的影响下活动于北平的一个文学流派。京派小说具有独特的风貌: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作为一种抒情写意小说,将写实、记“梦”、象征熔于一炉;总体风格上平和、淡远、隽永;语言简约、古朴、活泼、明净。京派小说思想性质上属于现代,并非“向后看”‘;艺术上不仅有现实主义,更有较重的浪漫主义成份,甚至还接受了现代主义的某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京派小说 京派作家 废名小说 作品 凌叔华 萧乾 “梦” 汪曾棋 抒情写意
下载PDF
“桥”的意象与京派文学 被引量:2
8
作者 阎开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8,共12页
在京派文学的意象系列中,“桥”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审美情趣的符号化意象。它既凝结着作家对男女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又包含着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同时还启示了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跳跃思路和风格。而所有这一切,... 在京派文学的意象系列中,“桥”是一个具有鲜明特征和独特审美情趣的符号化意象。它既凝结着作家对男女爱情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又包含着他们对世界与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探索,同时还启示了他们进行文学创作的跳跃思路和风格。而所有这一切,不仅表现了京派作家对桥意象的中外文化积淀的继承和吸收,而且也表现了他们对这个意象内涵的增加和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文学 “桥” 意象 京派作家 审美情趣 鲜明特征 文学创作 文化积淀 符号化 学思
下载PDF
京派小说的残缺家庭模式及其美学意蕴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进才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论文认为京派小说在意义指涉上渲染爱的温馨、呈现生命的坚韧、寄予死亡的沉思 ,从京派作家悲剧传达的独特方式探询残缺家庭小说蕴涵的忧郁的悲剧美学特质 ,并把京派小说残缺家庭母题置于 2 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背景下考察其美学上的意... 论文认为京派小说在意义指涉上渲染爱的温馨、呈现生命的坚韧、寄予死亡的沉思 ,从京派作家悲剧传达的独特方式探询残缺家庭小说蕴涵的忧郁的悲剧美学特质 ,并把京派小说残缺家庭母题置于 2 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的背景下考察其美学上的意义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小说 残缺家庭 美学意蕴 京派作家 悲剧美学
下载PDF
“京派”作家群及其人性观照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生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39-142,共4页
"京派"文学的历史研究和批评认识,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和辩驳,但从一些常见的批评文字和文学史著述中发现,仍然有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和余地。首先是"京派"文人圈子和"京派"作家群的关系;其次是大多数"... "京派"文学的历史研究和批评认识,已经有了许多成果和辩驳,但从一些常见的批评文字和文学史著述中发现,仍然有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和余地。首先是"京派"文人圈子和"京派"作家群的关系;其次是大多数"京派"作家,尤其是废名、沈从文、芦焚等作家体现了特别的乡土特色,但"京派"作家真正深层的价值认同是在艺术和生活审美中追求人性关怀的文学立场和人文情怀。在追求人性自由、生命美好这一整体的审美精神中,又各自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追求和艺术特色。他们把对生活的审美情怀和生命的积极乐观,灌注在自己细密而蕴藉的作品文字里,赋予文学诸多优美和深沉的东西。而且这种共同形成的不自觉追求和人文情怀,可能融化在所有"京派"作家的生命价值和审美创造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文人 京派”作家群 乡土特色 人性关怀 审美
下载PDF
“京派”“海派”“谪京派”之争考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艺红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5,共9页
1934年前后发生的“京海之争”,是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论争之一。此次论争看起来热闹非凡、涉及面广,实际上参与论战的各方立场皆有不同,他们对于“京派”“海派”的定义可谓言人人殊,意见并不统一。然... 1934年前后发生的“京海之争”,是1930年代的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论争之一。此次论争看起来热闹非凡、涉及面广,实际上参与论战的各方立场皆有不同,他们对于“京派”“海派”的定义可谓言人人殊,意见并不统一。然而在后来的研究中,对“京派”“海派”概念的界定及其成员的划分多沿用在1930年代论争之初就模糊不清的说法,以致众说纷纭,甚而有盲目扩大各派阵营、夸大其对立之势。细析萧乾的原文,“谪京派”极可能是“嫡京派”一词之误排,故与“谪京派”相关的论说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海派 京派 京海之争
下载PDF
赵树理与“京派”文人比较谈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林晓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0-122,共3页
一、从一本书和一篇文章说起 1932年,周作人在北平辅仁大学演讲新文学的源流,同年由人文书店将演讲稿整理出版,即《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系统地建立了他反对载道主义的文学史发展模式,标举的是明代公安、竞陵两派的文学主张及创... 一、从一本书和一篇文章说起 1932年,周作人在北平辅仁大学演讲新文学的源流,同年由人文书店将演讲稿整理出版,即《中国新文学源流》一书,系统地建立了他反对载道主义的文学史发展模式,标举的是明代公安、竞陵两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便造成了中国的文学史。”我们且不谈这位京派文学健将主张的偏颇之处,他的这番论述显然是从历史的考察中为京派文学寻找源渊凭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赵树理 中国新文学 文人 文学主张 京派文学 辅仁大学 整理出版
下载PDF
从京派到新京派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郁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京派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新京派延续了旧京派的诸多传统,属于新康德主义遗产的一部分。张中行、汪曾祺、宗璞等都借用了这些遗产,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书写。新京派与左翼传统不再是对立的,实际上许多领域有交叉的地方,并且具有开... 京派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研究的产物,新京派延续了旧京派的诸多传统,属于新康德主义遗产的一部分。张中行、汪曾祺、宗璞等都借用了这些遗产,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书写。新京派与左翼传统不再是对立的,实际上许多领域有交叉的地方,并且具有开放性。随着一些先锋作家的转向,新京派呈现出可观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京派 “苦雨斋” 张中行 汪曾祺
下载PDF
后期京派与审美乌托邦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仁政 《语文知识》 2008年第4期12-17,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因其不同的文学追求可以划分为“前期京派”和“后期京派”两个派别,前期京派以周作人、废名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文学上的趣味主义,后期京派以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审美乌托邦的文学追求,...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因其不同的文学追求可以划分为“前期京派”和“后期京派”两个派别,前期京派以周作人、废名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文学上的趣味主义,后期京派以沈从文、朱光潜为代表,主体价值观念为审美乌托邦的文学追求,二者具有不同的文学和文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京派 后期京派 趣味主义 审美鸟托邦
下载PDF
《京派文学批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京派文学 京派批评家 审美批评
下载PDF
京派及地域文学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勇 李春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36,共7页
地域文学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这一问题中还有很多关系并未梳理清楚。京派文学界定的歧义恰恰说明了文学流派及地域文学形成和发展的种种复杂因素。文学流派与地域文学更重要的资源是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地域性与全球性的复杂关... 地域文学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这一问题中还有很多关系并未梳理清楚。京派文学界定的歧义恰恰说明了文学流派及地域文学形成和发展的种种复杂因素。文学流派与地域文学更重要的资源是文化,它们之间存在着地域性与全球性的复杂关系、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多层互动、文学性与文化性的多重交叉。地域文学的研究空间和着重点,应该向文化方面拓展,应该更关照文化的复杂性所形成的意义,既不能就文学谈文学,也不能简单地把地域文化看作是地域文学的惟一参照,文化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地域文学 地域文化 全球性
下载PDF
序跋:透析京派的一个副文本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伟 张菁 周泉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42-46,共5页
京派序跋作为副文本,在内容上,一面指向"书里边",一面指向"书外边",京派诸多方面皆在其中有所反映。结合热拉尔·热奈特副文本理论,京派序跋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作家文事交往的见证;作家思想历程的载... 京派序跋作为副文本,在内容上,一面指向"书里边",一面指向"书外边",京派诸多方面皆在其中有所反映。结合热拉尔·热奈特副文本理论,京派序跋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叙述:作家文事交往的见证;作家思想历程的载体;深度批评的实践篇章;文学论争的在场语域。京派序跋,为深化京派研究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副文本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序跋 副文本 周作人 沈从文 热拉尔·热奈特
下载PDF
孟河京派治疗泄泻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伟龙 张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本文针对泄泻的治疗比较孟河京派与孟河医派用药的异同,梳理孟河京派用药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基于与孟河京派有传承关系的各代医家治疗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医家常用单味药频次... 目的:本文针对泄泻的治疗比较孟河京派与孟河医派用药的异同,梳理孟河京派用药特色的传承与发展。方法:基于与孟河京派有传承关系的各代医家治疗泄泻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应用关联规则、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各医家常用单味药频次、药物组合频次、治疗泄泻通用药物、孟河京派特色用药等,并梳理形成孟河用药传承脉络。结果:京派医家擅用白术治疗泄泻,高频药物组合为"茯苓,白术""茯苓,陈皮""茯苓,薏苡仁",置信度为1的关联规则为"龙骨→牡蛎"。结论:孟河京派对前人经验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治疗泄泻的用药更趋平和,且尤重脾胃,形成了独特的用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京派 @ 颜正华 用药规律 泄泻 经验 传承
下载PDF
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临床用药经验传承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伟龙 张冰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 孟河医派在近代中医药领域影响深远,医家已遍布全国。其中第四代传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继承人坚持传承,不忘创新,在北京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诊疗体系——孟河京派。文章针对眩晕的治疗,总结了费伯雄、马培之等孟河前辈滋肾柔肝、祛痰定风、顺气和中等临证经验,结合京派代表人物颜正华教授及其学术传承人张冰教授潜镇浮阳、兼护脾胃的用药思路,梳理了孟河京派治疗眩晕的经验传承特色,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京派 眩晕 颜正华 张冰
下载PDF
“京派”文学的文化底蕴——从老舍创作的文化品格说起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118,共7页
老舍是“京派”文学的经典代表,是北京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北京文化不仅是老舍真切的人生记忆,而且是他热切追求的生命理想;他从对人的态度、满人的秉性及市民的宗教精神诸方面揭示了北京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底蕴;老舍作品对北京文化的准确... 老舍是“京派”文学的经典代表,是北京文化精神的守望者。北京文化不仅是老舍真切的人生记忆,而且是他热切追求的生命理想;他从对人的态度、满人的秉性及市民的宗教精神诸方面揭示了北京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底蕴;老舍作品对北京文化的准确阐释确立了“京味”文学的价值和地位,并以此见出北京文化及其发展对老舍小说及“京味”文学的影响和制约。然而,“京派”并不等于“京味”,“京派”有着更为宽厚与深刻的文化意蕴,认识这一点对当今北京文化与文学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 “京味” 老舍 文化底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