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9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之超越性——基于发展历程比较
1
作者 边培瑞 华启和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24期88-92,共5页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形式,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别。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比较的视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三重超越。在本...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形式,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既有共通之处,也有相异之别。基于中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比较的视域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三重超越。在本体论维度,人与自然辩证统一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在价值论维度,人民至上的生态理性超越了资本至上的经济理性;在实践论维度,共谋全球生态建设超越了生态帝国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从冲突走向融合: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的四种形态
2
作者 张志云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是中外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古典哲学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命题。通过上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史进行审视观照,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且是中外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古典哲学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命题。通过上述理论视域对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史进行审视观照,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由冲突对抗逐步走向协调和解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出现了四种对应的形态,即远古时期听命于自然的“自然中心主义”,农业时期依存于自然的“天地与我并生”,工业化时期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信息化时期尊重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天人合一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性反思与现代化重构
3
作者 周庆 《理论导刊》 2024年第12期88-95,115,共9页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中大致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的狭隘朴素孕育、资本主义的异化矛盾前进、共产主义的和谐共生发展三个阶段。在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历史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祛除了人与自... 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进程中大致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的狭隘朴素孕育、资本主义的异化矛盾前进、共产主义的和谐共生发展三个阶段。在资本逻辑主导的世界历史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逻辑祛除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蒙昧,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发展,“生产—消费”的异化达到资本逻辑主导人与自然内在张力的极限,人与自然关系走向了绝对的对立。因此,人类社会永续发展迫切需要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性反思与现代化重构。中国式现代化场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与自然的现代化建构提供了有益经验,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观是本质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价值原则,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物质基础,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人与自然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础
4
作者 韩东旭 杨凡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8-24,共7页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乃至人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来源。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由此可见,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乃至人的发展问题的重要思想来源。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由此可见,研究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形成过程,厘清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尤为重要。总体上看,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超越意识内在性“圆圈”以确立现实的人的本质基础;二是超越抽象的精神劳动和感性直观以确立感性活动即实践基础;三是超越唯心辩证法以确立唯物辩证法基础。以“三个超越”来阐释和说明马克思对西方近代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重建,为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奠定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人的本质 感性活动 唯物辩证法
下载PDF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范式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解读——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线索
5
作者 刘晓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显性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解读人与...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贯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的显性问题,其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彰显人与自然的本真样态;资本主义制度悖谬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异化;人类中心主义特质指证人与自然的最终走向。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难以有效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回应了时代问题,超越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下载PDF
否定之否定:从中西对比中看中国式现代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
6
作者 李晓雅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5期84-91,共8页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遵循和谐—对立—和谐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西方现代化以“理性”战胜自然,否定了前现代化时期受低生产力水平限制和“神”干预的人与自然朴素共生的初级和谐,却将人与自然置于资本增殖体系中,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国... 人与自然关系发展遵循和谐—对立—和谐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西方现代化以“理性”战胜自然,否定了前现代化时期受低生产力水平限制和“神”干预的人与自然朴素共生的初级和谐,却将人与自然置于资本增殖体系中,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模式进行了辩证扬弃,将人与自然关系从资本增殖体系中解放出来,以“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超越人与自然二元对立,以“绿色发展”超越“黑色发展”,是人与自然辩证共生的高级和谐,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整体性文学绘图——读《大湖消息》
7
作者 马媛慧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以地理空间熔铸美学境界,以身体力行测量生态人心。”《大湖消息》荣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并非偶然,其在写作意识、文本构成、作品风格等方面展示出文学绘图的整体性建构。《大湖消息》的写作立足深刻的地方意识和处所意识并... “以地理空间熔铸美学境界,以身体力行测量生态人心。”《大湖消息》荣膺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并非偶然,其在写作意识、文本构成、作品风格等方面展示出文学绘图的整体性建构。《大湖消息》的写作立足深刻的地方意识和处所意识并更突破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美学境界 整体性建构 文本构成 写作意识 地理空间 人与自然关系 作品风格
下载PDF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现实意蕴
8
作者 李彤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4期130-132,共3页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认为由于异化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实践则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共产主义能够使人与自然达...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从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马克思认为由于异化的问题,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而实践则是人与自然之间联系的桥梁,共产主义能够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在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十七年”文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宇 洪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1,共8页
"十七年"主流文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非单纯的生态伦理所能有效阐释的,而须对其如何获得表述及表述背后复杂的知识背景加以探究。一方面,人视自然为他者,将二元对立的战争文化心理引渡至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在精神与技术两个层... "十七年"主流文学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并非单纯的生态伦理所能有效阐释的,而须对其如何获得表述及表述背后复杂的知识背景加以探究。一方面,人视自然为他者,将二元对立的战争文化心理引渡至人与自然关系领域,在精神与技术两个层面上对抗和征服自然;另一方面,自然参与对"祖国"与"人民"两个现代集体主体的构建,自然风景隐喻民族国家的整体形象,并具有建立民族国家普遍认同的功能。总体而言,"十七年"文学缺乏对现代性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并未给自然独立价值留有的足够空间,也少有自在、非功利的自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人与自然关系 文化逻辑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透视——兼论生态伦理学的存在 被引量:8
10
作者 佑素珍 王南湜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根据人类活动的具体样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划分为实践、认识和审美三个层面。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面在不同时代的变动及其关系的考察 ,指出 :今天环境危机的发生就在于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面的失调。从道德领域出发 ,要解决... 根据人类活动的具体样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划分为实践、认识和审美三个层面。本文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面在不同时代的变动及其关系的考察 ,指出 :今天环境危机的发生就在于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面的失调。从道德领域出发 ,要解决危机 ,就需要在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面之中增加一种道德维度 ,从而使三个层面保持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伦理学
下载PDF
生态·实践·历史: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维视角——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水华 冯丽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6,共4页
早期马克思高度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生态、实践和历史三个不同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这种统一关系的社会实践基础,提出了人类利用自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指明... 早期马克思高度关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生态、实践和历史三个不同视角较全面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这种统一关系的社会实践基础,提出了人类利用自然所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指明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和方向,认为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从而建立起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对象性关系 实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4
12
作者 臧乐源 张胜生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考臧乐源张胜生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这与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密切相关。在我国,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并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现在,我们已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 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思考臧乐源张胜生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这与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密切相关。在我国,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环保工作,并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现在,我们已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和办法,环境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 自然 生态系统 审美原则 整体原则 自然保护 伦理思考 大气质量 动植物
下载PDF
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寓言--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古舟子咏》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秀兰 吴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1-133,共3页
追溯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始和谐、分离对立到反思后的重新和解三个阶段,被誉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生态寓言"的《古舟子咏》就是这一发展历程的写照。这部微缩的人与自然关系史既是历史的总结... 追溯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原始和谐、分离对立到反思后的重新和解三个阶段,被誉为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生态寓言"的《古舟子咏》就是这一发展历程的写照。这部微缩的人与自然关系史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人类违逆自然的一个教训。通过发掘诗中承载的历史,探寻《古舟子咏》中的生态意识,可以了解诗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原始和谐 分离对立 重新和解 生态伦理
下载PDF
多业态生产:人与自然关系重归和谐的可行方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康隆 吴合显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5-89,共5页
在企业结构分工日趋单一、企业与企业结构分工高度苛细化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人们都习惯于将企业理解为生产高规格单一产品的经济实体,但若抛开习惯性偏见,重新解读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都会很自然地注意到在一个生产实体中,多样化的产业... 在企业结构分工日趋单一、企业与企业结构分工高度苛细化的今天,当代社会的人们都习惯于将企业理解为生产高规格单一产品的经济实体,但若抛开习惯性偏见,重新解读古今中外的历史文献,都会很自然地注意到在一个生产实体中,多样化的产业并存反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常态。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多业态产业的生态价值,总会发现这样的生产结构恰好是摆脱生态危机、重塑人地关系和谐的可行方式,同时也不会削弱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业态 人与自然关系 和谐 生态危机
下载PDF
环境危机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中华 徐媛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态势。人们不得不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认为,从天地生相联系的角度来思考和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在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的全球性环境危机,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态势。人们不得不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认为,从天地生相联系的角度来思考和调整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在考虑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同时,从社会制度层面来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危机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人关系 和谐共处
下载PDF
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帆 李金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7-393,共7页
生态危机不能简单地归为文化危机,因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自工业革命以来,文化的发展一直就表现为重科学而轻人文,随着人文文化的日益边缘化,相伴随的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恶化,所以生态危机实质上更应该... 生态危机不能简单地归为文化危机,因为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自工业革命以来,文化的发展一直就表现为重科学而轻人文,随着人文文化的日益边缘化,相伴随的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恶化,所以生态危机实质上更应该是人文危机,从这个意义而言,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由此而言,解决生态危机的文化路径也就是构建新的文化:生态文化,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文化,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人与自然关系 尺度 生态文化 生态危机
下载PDF
“自然价值”辨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多重视角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作者认为,应该从人类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强调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意义,拓展人对自然的精神文化占有,依据“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的理念,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应超越人类局部的和暂时的利益限制,“无以人灭天”,... 作者认为,应该从人类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强调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意义,拓展人对自然的精神文化占有,依据“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的理念,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应超越人类局部的和暂时的利益限制,“无以人灭天”,从人走向人与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要避免自然主义对人的意义的消融,从人类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采取合理的方式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自然对人的多方面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价值 生态价值 环境价值 生态伦理学 生态系统 工具价值 自然中心主义 自然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海金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化关系、对象性关系,对自然的过分攫取会导致自然的报复,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应遵循客观规律等重要观点的同时,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在... 马克思、恩格斯在明确提出、系统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化关系、对象性关系,对自然的过分攫取会导致自然的报复,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应遵循客观规律等重要观点的同时,还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所起的作用作了专门的论述,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和反映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影响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从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等科学论断。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人与社会关系 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下载PDF
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循环经济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会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构筑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当代诉求,也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应当变革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
关键词 人与自然关系 循环经济 和谐 经济增长方式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刍议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维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文军 吕军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9-200,共2页
阐述了以人为本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经过了天本、物本和人本3个阶段。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有机自然观。以人为本包含3个原则:合理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与自然关系 合理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 创造性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