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管理学人性假设的新思考”——兼论“人性善”和“人性恶”
1
作者 黄金枝 窦琳琳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从伏羲《易》是“己”以及“天人合一”,皆可窥见“人”的分量。尽管传统文化在字面上未提“人性假设”,但“人”贯穿于儒、释、道、易。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梳理管理学文献,得出大凡涉及研究传统... “人”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和精髓,从伏羲《易》是“己”以及“天人合一”,皆可窥见“人”的分量。尽管传统文化在字面上未提“人性假设”,但“人”贯穿于儒、释、道、易。人性假设是管理学的基础,梳理管理学文献,得出大凡涉及研究传统文化的“人性假设”时,将人性假设研究归于且止于“人性善”和“人性恶”之辩。从本体上讲,若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性假设研究仅止步于此,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人”的误读和错读。本文借由王阳明之见来破解“人性善”和“人性恶”之辩之惑。发掘出儒、释、道、易中的“人性假设”之宏阔,并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人性假设与当代管理学人性假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性善与人性恶 人性假设 “一”
下载PDF
人性恶的再现:《蝇王》汉译本对比研究
2
作者 程汝佳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433-441,共9页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一篇展示人性本恶的小说。1985年的陈瑞兰译本是国内首个译本。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龚志成译本的《蝇王》。本文对比分析龚志成译本和陈瑞兰译本在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情节处理三个方面是...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一篇展示人性本恶的小说。1985年的陈瑞兰译本是国内首个译本。同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龚志成译本的《蝇王》。本文对比分析龚志成译本和陈瑞兰译本在语言风格、人物形象、情节处理三个方面是否在译文中再现人性恶的主题。在语言风格上,龚志成译本偏向学术化和正式化,陈瑞兰译本的简洁化更直接展现人性恶这一主题。在人物形象上,龚志成译本刻画人物鲜明,而陈瑞兰译本人物刻画层面稍微有些不立体。在情节处理上,龚志成译本更成功地渲染了紧张的氛围。总的来看,虽然龚志成译本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够简洁直白表现人性恶主题,但在人物刻画和情节处理方面更为完善,所以龚志成译本更好再现人性恶这一主题。Lord of the Flies is a novel written by the English writer William Golding that demonstrates the innate evil of human nature. The translation in 1985 by Chen Ruilan was the first in China. In the same year,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published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of Lord of the Flies.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whether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and Chen Ruilan’s translation reproduce the theme of innate evil in the translation in three aspects: language style, characterization, and plot treatment. In terms of language style,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tends to be more academic and formalized, while Chen Ruilan’s translation is more concise and directly shows the theme of innate evil. In terms of characterization,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portrays characters vividly, while Chen Ruilan’s characterization is slightly less three-dimensional. In terms of plot treatment,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is more successful in rendering a tense atmosphere. On the whole, although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is not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enough to show the theme of innate evil in terms of language style, it is more perfect in characterization and plot treatment, so Gong Zhicheng’s translation is better in reproducing the theme of innate ev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王》 人性恶 龚志成 陈瑞兰
下载PDF
人性恶视角下我国腐败犯罪的再分析及其有效治理 被引量:6
3
作者 贺曙敏 李锡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1,共6页
人性是本恶的。人性本恶乃是犯罪,包括腐败犯罪,发生的深刻根源。人性原恶中的物欲、权欲、性欲与腐败犯罪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遏制腐败犯罪的有效对策应当是抑恶扬善。为此,要牢固树立人性恶的思想观念,自觉采取抑制人... 人性是本恶的。人性本恶乃是犯罪,包括腐败犯罪,发生的深刻根源。人性原恶中的物欲、权欲、性欲与腐败犯罪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遏制腐败犯罪的有效对策应当是抑恶扬善。为此,要牢固树立人性恶的思想观念,自觉采取抑制人性恶的对抗措施,坚持与人为善,不断完善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恶 腐败犯罪 物欲 权欲 性欲
下载PDF
“人性恶”与法治——一个形而上学的视角 被引量:41
4
作者 里赞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以形而上学的视角 ,探讨了对人性的不同判断可能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人性恶”的理论前置与近代西方法治文明之间的关系 ,并且指出 ,我国的法治前景能否可瞻可欲 ,关键在于能否以历史为鉴 ,以先进为师 ,充分认识人性之恶 ... 本文以形而上学的视角 ,探讨了对人性的不同判断可能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人性恶”的理论前置与近代西方法治文明之间的关系 ,并且指出 ,我国的法治前景能否可瞻可欲 ,关键在于能否以历史为鉴 ,以先进为师 ,充分认识人性之恶 ,在制度安排 ,首先是政治架构的安排上以防恶为首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 形而下 本体论 人性 人性恶 人治 法治
下载PDF
《蝇王》人性恶主题中隐含的赎救主题 被引量:11
5
作者 管建明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121-124,共4页
在《蝇王》中,戈尔丁在揭示人性恶主题的同时,也将赎救的主题隐含其中。同时,由于赎救主题的存在,人性恶主题的揭示又在辩证的意义上逆向地指明了人性趋向至善、人类精神获得拯救的道路。
关键词 《蝇王》 戈尔丁 人性恶主题 赎救主题
下载PDF
“罪”与“兽性”:《红字》与《蝇王》人性恶主题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桂金 邢雪晶 《文教资料》 2008年第33期30-32,共3页
对人性的探讨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关注的主题.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和英国小说家戈尔丁的<蝇王>都表达了关于人性恶的主题,指出"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此外,二者都使用了原罪的原型来揭示人性本恶,但... 对人性的探讨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关注的主题.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和英国小说家戈尔丁的<蝇王>都表达了关于人性恶的主题,指出"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此外,二者都使用了原罪的原型来揭示人性本恶,但他们对人性并不是完全悲观失望,都指出了人性中亦有善的一面,并且表达了抑恶扬善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蝇王》 人性恶 原罪 扬善
下载PDF
对“人性善”与“人性恶”争论的反思——兼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忠宝 王丽梅 《宁夏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60-63,共4页
人性善与人性恶争论的实质是对人的本性、本质的认识。无论是性善论、性恶论抑或是不善不恶论,都预先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认为人有一个不变的本性。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马克思的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为我们深入剖... 人性善与人性恶争论的实质是对人的本性、本质的认识。无论是性善论、性恶论抑或是不善不恶论,都预先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认为人有一个不变的本性。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以及马克思的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为我们深入剖析人的本性、本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人性恶 社会关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国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1,共5页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赵国祥在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方面,有一种和"人性善"假设极其对立的假设,这就是"人性恶"假设。"人性恶"假设相对于"人性善"假设来说,把人性定义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对人性的假设,从其发展过程来... 中国古代“人性恶”假设与管理赵国祥在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方面,有一种和"人性善"假设极其对立的假设,这就是"人性恶"假设。"人性恶"假设相对于"人性善"假设来说,把人性定义到另一个极端。这种对人性的假设,从其发展过程来看,它萌芽于商鞅(约公元前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恶 中国古代 荀子 利害关系 管理原则 韩非子 管理体制 管理方法 化性起伪
下载PDF
康德“人性中的根本恶”与荀子“人性恶”之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瑾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康德认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既有"善的秉赋"也有"恶的倾向",恶源自于质料及经验性杂多对理性的干扰,改恶迁善应当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将基于理性的道德法则置于基于质料的自爱或幸福法则之上,并以... 康德认为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既有"善的秉赋"也有"恶的倾向",恶源自于质料及经验性杂多对理性的干扰,改恶迁善应当进行"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将基于理性的道德法则置于基于质料的自爱或幸福法则之上,并以道德(宗教)信仰保证德福一致及道德律的践行。与康德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不同,荀子认为"生而好利"的基于欲望的自然天性决定了人性本恶,后天"化性起伪"的方式着重于以圣人、师长为主导的礼义教化。康德偏重先验分析的自由意志与荀子着重经验教化的方式都有助于人的道德自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人性中的根本 荀子 人性恶
下载PDF
“人性恶”假设与个人自律——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内在悖谬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剑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3,共4页
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对"人性恶"假设的推崇并不能掩盖其对个人自律的渴求。虽然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辩护者们对于在"人性恶"假设下个人自律何以可能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论证,但是,如果追寻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人性... 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对"人性恶"假设的推崇并不能掩盖其对个人自律的渴求。虽然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辩护者们对于在"人性恶"假设下个人自律何以可能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论证,但是,如果追寻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人性恶"假设及其内在逻辑,则其对个人自律的渴求将难免走向自我消解和存在着内在阻滞。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在"人性恶"假设与对个人自律的渴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悖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恶 个人自律 自由主义政治理论
下载PDF
人性恶假设的宪政思考——自由与权力的平衡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柏顺 姚小波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宪政是基于性恶假设的产物,对宪政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人权的保障,二是强调建立有限政府,强调保障人权和限制政府是宪政理论解决自由主义困境的方法和手段,调和了自由与权力的矛盾,宪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宪政是基于性恶假设的产物,对宪政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人权的保障,二是强调建立有限政府,强调保障人权和限制政府是宪政理论解决自由主义困境的方法和手段,调和了自由与权力的矛盾,宪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主要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宪法处于名义上的最高地位,二是权力分配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恶 宪政 自由 权力
下载PDF
荀子与西方“人性恶”理念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伟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0-94,共5页
中国的人性善与西方的人性恶理念都影响了政治体制的设计。西方人性恶的理论在古希腊、近代、现代都有充分的论述。中国一直是人性善理念统治思想界,荀子人性恶是例外。荀子与西方人性恶的理念二者有不同推论,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关键词 荀子 人性恶 政治体制 区别
下载PDF
论荀子的“人性恶”及“隆礼”、“重法”思想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卫星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0-34,共5页
对人性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 ,由于人性上的唯物观和平等观 ,他又认为人性不但应当改造而且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人性改造理论的基础上 ,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对当时及后世... 对人性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荀子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 ,由于人性上的唯物观和平等观 ,他又认为人性不但应当改造而且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人性改造理论的基础上 ,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对当时及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人性恶 隆礼 重法 性善论 唯物观 平等观
下载PDF
论人性恶与民法理念——从民事权利行使角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峰 《兰州学刊》 2003年第4期132-133,共2页
本文以“人性恶”这个形而上的命题为基础 ,从民事权利行使的角度 ,对民法相关基本理念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民法理念根源于“人性恶” ,并与民事权利行使紧密联系 ,对后者的指导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性恶 民法理念 民事权利 诚实信用理念
下载PDF
试析巴金小说《家》中的“人性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向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8-20,共3页
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 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家》 人性恶
下载PDF
人性恶与人性的重塑——论荀子礼法思想的核心内涵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健 康治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87-92,共6页
荀子的人性恶论源于对战国功利主义思潮现象的反思,以此为逻辑起点,荀子构建了一个礼法之治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虽然重在国家治理,但最终目的是要以礼法改造和重塑人性,重建价值信仰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荀子礼法思想的等级性已经... 荀子的人性恶论源于对战国功利主义思潮现象的反思,以此为逻辑起点,荀子构建了一个礼法之治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虽然重在国家治理,但最终目的是要以礼法改造和重塑人性,重建价值信仰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荀子礼法思想的等级性已经被现代平等理念所代替,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重建信仰,在我国当前的文化建设中仍是需要深入探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礼法思想 人性恶 人性重塑
下载PDF
从人性恶之假设认识法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覃英 《理论观察》 2009年第3期80-81,共2页
人性之恶的假设为我们认识法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因为人性恶,所以需要用带有强制性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是调节人的行为的主要手段;人性之恶多源于人的欲望,很多欲望是人生存所必须的,所以法律要符合人性,赋予人必要的权利;... 人性之恶的假设为我们认识法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因为人性恶,所以需要用带有强制性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是调节人的行为的主要手段;人性之恶多源于人的欲望,很多欲望是人生存所必须的,所以法律要符合人性,赋予人必要的权利;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满足人们欲望的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有限性发生了矛盾。由于人性恶,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必然会相互争斗,造成社会混乱,阻碍社会发展,所以法律必须限制权利和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恶 法律 权利 权利和权力的限制
下载PDF
论汉密尔顿的法治思想:以人性恶为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邹国勇 杨灵一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受人性恶思想的影响,汉密尔顿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张成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他提出了联邦主义理论,积极推动召开制宪会议,为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捍卫美国的独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他在吸收洛克、孟德斯鸠分权思想的基础... 受人性恶思想的影响,汉密尔顿在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后,主张成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他提出了联邦主义理论,积极推动召开制宪会议,为美国联邦宪法的批准、捍卫美国的独立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尤其是他在吸收洛克、孟德斯鸠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的三权分立与制衡等法治理论成为美国治国安邦的政治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密尔顿 人性恶 联邦主义 美国联邦宪法 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
下载PDF
人性与政治——人性恶与隆礼重法内在的契合性
19
作者 王敏 朱永华 《克拉玛依学刊》 2010年第3期14-15,共2页
人性与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奠基于不同的人性哲学判断,先秦哲学家们提倡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原则。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苟子基于其人性恶的判断论证了其隆礼重法治国原则与方略的合理性。虽然人性有恶的一面,但通过礼义法度... 人性与政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奠基于不同的人性哲学判断,先秦哲学家们提倡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原则。作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苟子基于其人性恶的判断论证了其隆礼重法治国原则与方略的合理性。虽然人性有恶的一面,但通过礼义法度来化性起伪,可以使人具有理想的道德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苟子 人性恶 隆礼重法 化性起伪
下载PDF
人性恶的象征符号——莫言《檀香刑》中的赵甲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周聚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4-37,共4页
赵甲是一个集恶魔、人渣、杀人机器于一体的刽子手形象。他身上的种种恶行,充分展示出那个黑暗社会的罪恶,表现出深刻的人性异化主题。他将像阿Q、丙崽等形象一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非常独特的形象,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这一个”。
关键词 赵甲 人性恶 象征符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