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8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她的沉沦》和《半生缘》女性人物命运比较研究
1
作者 罗雨秋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6期13-16,共4页
妙是缅甸作家加尼觉玛玛礼的中长篇小说《她的沉沦》中在世俗和时代压迫下沉沦的软弱女性形象,反映了缅甸的时代社会特征、女性意识。顾曼桢是张爱玲长篇小说《半生缘》中在悲惨困境里顽强反抗的悲剧女性形象,是新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 妙是缅甸作家加尼觉玛玛礼的中长篇小说《她的沉沦》中在世俗和时代压迫下沉沦的软弱女性形象,反映了缅甸的时代社会特征、女性意识。顾曼桢是张爱玲长篇小说《半生缘》中在悲惨困境里顽强反抗的悲剧女性形象,是新时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人物身份和命运的安排上,这两部同时代作品在情节和人物设定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本文将对这两部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命运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两位作者女性意识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命运 女性意识觉醒 《半生缘》 顾曼桢 悲剧女性形象 张爱玲 人物身份 沉沦
下载PDF
民间故事中灾祸记忆装置的选择与形成——以火灾对人物命运的转变作用为例
2
作者 王硕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第17期80-82,共3页
民间故事中存在着诸多母题变体,其中不同于灾害的灾祸母题变体与“人”的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是建立在集体记忆基础上、可以作用于个人的祸害与苦难,在民间故事中起着改变人物命运等重要作用,成为置入民间故事中的记忆装置。看似为非常... 民间故事中存在着诸多母题变体,其中不同于灾害的灾祸母题变体与“人”的概念联系得更为紧密,是建立在集体记忆基础上、可以作用于个人的祸害与苦难,在民间故事中起着改变人物命运等重要作用,成为置入民间故事中的记忆装置。看似为非常事件的灾祸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点,还有着其正常解析,是故事逻辑、生活逻辑和心理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祸母题变体 记忆装置 人物命运
下载PDF
论海岩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3
作者 耿欣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8-111,共4页
海岩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悲剧美。海岩作品人物命运的悲剧性特色的形成大都是因为自身的“偶然”原因而走上悲剧的道路,悲剧性的根源在于人物命运的冲突,人性的冲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突。海岩独特的悲剧情结使他的小说充满震撼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海岩 人物命运 悲剧性
下载PDF
一曲咏叹两岸人物命运的悠长浩歌与悲歌 评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的大型话剧《过海》
4
作者 汪守德 《福建艺术》 2023年第5期52-56,共5页
一内地和中国台湾的长久分离,给两岸同胞造成了巨大的苦痛,使之对团聚也充满了极为殷切的期待。已经有多样文艺样式和体裁,及数量众多的作品,从政治的、思想的、人生的和情感的各种角度,对这一社会题材和生活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动人的开... 一内地和中国台湾的长久分离,给两岸同胞造成了巨大的苦痛,使之对团聚也充满了极为殷切的期待。已经有多样文艺样式和体裁,及数量众多的作品,从政治的、思想的、人生的和情感的各种角度,对这一社会题材和生活内容进行了深入而动人的开掘、反映和表现,这些倾注创作者们灼烫激情和过人才思的作品,能时常给人以强有力的冲击和感染,并引起人们在心灵深处的久久思索。在今天海峡两岸仍处于一水悬隔、骨肉分离的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命运 艺术剧院 文艺样式 骨肉分离 海峡两岸 社会题材 中国台湾 心灵深处
下载PDF
文化选择与人物命运——浅析伍慧明小说《骨》的人物形象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红 王广粉 《船山学刊》 2006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文化选择是困扰海外华人与华裔的一个焦点话题,华裔作家伍慧明在小说《骨》中通过对华人移民利昂一家人在美国不同命运的展示,为这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建构了一个理想的文化选择:不唯任何一种文化所独尊,努力寻找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 文化选择是困扰海外华人与华裔的一个焦点话题,华裔作家伍慧明在小说《骨》中通过对华人移民利昂一家人在美国不同命运的展示,为这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建构了一个理想的文化选择:不唯任何一种文化所独尊,努力寻找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选择 《骨》 伍慧明 人物形象 人物命运 小说 海外华人 华裔作家
下载PDF
人物命运与作家的宿命 被引量:2
6
作者 仵埂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文学史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家,因其令人争相阅读的大著而享誉文坛。人们兴致勃勃地钻进作家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中,为故事里的人物感动或者悲哀,或者以此为鉴,反思自省。但是我们很少想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作家之间的命运关联。尽管... 文学史上,那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家,因其令人争相阅读的大著而享誉文坛。人们兴致勃勃地钻进作家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中,为故事里的人物感动或者悲哀,或者以此为鉴,反思自省。但是我们很少想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作家之间的命运关联。尽管我们知道小说是虚构,小说家言,本不足信。作家在故事中构筑的人物梦魇般的离奇命运,不过虚构尔。然而,有意味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命运 作家 宿命 小说家 故事 文学史 虚构 悲哀
下载PDF
“大历史”背后的人物命运——读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昕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6年第10期251-254,共4页
一由于中国社会过去30年的剧烈变迁,使得很多书籍获得了与其学术贡献并不绝对匹配的影响力。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万历十五年》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这倒不是要贬低这本历史性小说的学术价值和作者做学问的严谨性。... 一由于中国社会过去30年的剧烈变迁,使得很多书籍获得了与其学术贡献并不绝对匹配的影响力。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万历十五年》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这倒不是要贬低这本历史性小说的学术价值和作者做学问的严谨性。该书本来就是介于学术著作和商业性写作之间,"不伦不类",出版后也遭遇了海内外知识分子群体"毁誉参半"的回应。然而,吊诡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仁宇 美籍华裔 知识分子群体 人物命运 申时行 学术贡献 假公营私 以人为镜 南京都察院 影视文本
下载PDF
《雪国》人物命运与川端康成的悲观虚无思想 被引量:6
8
作者 李贻桂 汪盛春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雪国》集中体现川端康成的悲观虚无思想。主人公岛村一方面寻求官能刺激,一方面追求虚幻的情感,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驹子和叶子身上,最终从叶子的死亡上获得心灵的悟彻。川端康成本人坎坷的命运奠定了他的悲观虚无的思想基调,他的思想... 《雪国》集中体现川端康成的悲观虚无思想。主人公岛村一方面寻求官能刺激,一方面追求虚幻的情感,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驹子和叶子身上,最终从叶子的死亡上获得心灵的悟彻。川端康成本人坎坷的命运奠定了他的悲观虚无的思想基调,他的思想的形成受到日本古典文学和佛学的熏陶,并受到时代的影响。陷入思想岐途的川端康成美的追求的最终幻灭,其悲剧性的宿命终结也是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国》 人物命运 川端康成 悲观虚无思想 文学评论 日本 古典文学 佛学 小说
下载PDF
略论人物命运的美学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潜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人物命运是由围绕着某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关系所决定的独特的经历、遭遇,是通过“偶然事件”暗示的“内在联系”。情节、性格描写纳入命运的轨迹,才产生丰厚和深刻的文学美学意义:命运演变超越作家的主观意愿,往往就是审美创造的超妙... 人物命运是由围绕着某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关系所决定的独特的经历、遭遇,是通过“偶然事件”暗示的“内在联系”。情节、性格描写纳入命运的轨迹,才产生丰厚和深刻的文学美学意义:命运演变超越作家的主观意愿,往往就是审美创造的超妙境界,命运的美学意义得到充分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意义 人物命运 性格 情节 文学美学 叙事文学 人物描写
下载PDF
四季变化与人物命运——浅谈《最蓝的眼睛》中时间安排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慧岩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期22-24,共3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在时间的安排上采取秋冬春夏的写作顺序,生动地揭示了人物的命运及其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黑人小女孩佩克拉这一悲惨人物形象,呼吁黑人团体应从精神上摆脱被奴役地位,获得真正的平等。
关键词 小说《最蓝的眼睛》 时间安排 人物命运内心世界
下载PDF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人物命运的多维度解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桂林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7期204-205,共2页
《喧哗与骚动》这本小说之中向人们启示了康普生家族衰败与当时社会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以此来引发小说主角凯蒂与其社会价值产生冲突,且在此情况下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对其十分冷漠,各自为营。甚至凯蒂的哥哥与母亲为了利益丝毫不顾及亲... 《喧哗与骚动》这本小说之中向人们启示了康普生家族衰败与当时社会各种思想价值观念,以此来引发小说主角凯蒂与其社会价值产生冲突,且在此情况下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对其十分冷漠,各自为营。甚至凯蒂的哥哥与母亲为了利益丝毫不顾及亲人之情冲凯蒂伸出了罪恶之手,最终导致凯蒂命运的悲剧与人生的沦丧。本文阐述了《喧哗与骚动》这本小说之中凯蒂、康普生夫人和昆丁、杰生的不同性格与命运,并以此解读当时社会中的各种思想价值及人物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人物命运 多维度
下载PDF
儒道佛文化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
12
作者 张剑钊 曹萌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9-53,共5页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多方面的模式化倾向,除背景设置、情节结构、场面描写等模式外,还有一种特别值得重视的模式,即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作品人物的命运结局,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即成仙得道、加官进爵、...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中,体现出多方面的模式化倾向,除背景设置、情节结构、场面描写等模式外,还有一种特别值得重视的模式,即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在古代通俗小说中,作品人物的命运结局,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即成仙得道、加官进爵、报应祸身并带有突出的模式化倾向。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模式的出现,其成因并不仅在于小说自身发展方面,诸多创作模式的产生还与其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社会思潮、文学思潮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有密切关系。上述三种小说人物命运结局模式形成中,最为直接且有力的影响因素应该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研究小说人物命运结局安排方面所体现出的模式,描述说明古代通俗小说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层关系,对于从新角度考察和认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了解古代通俗小说艺术发展的某些意蕴和深层根据,以及揭示通俗小说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物命运结局模式 影响
下载PDF
借人物命运演时代变迁——李碧《关中道情》解读
13
作者 姚维荣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75-78,共4页
近几年,长篇小说创作十分繁荣,每年问世一千多部,让人目不暇接,难以选择。丙戌初冬,偶然看到李碧的《关中道情》,犹如在杂树丛生的林莽中发现了一株枝繁叶茂、花团锦簇。
关键词 李碧 作家 长篇小说 关中道情 渭水 人物命运
下载PDF
叩问成功的真谛——电影《立春》人物命运的文化启示
14
作者 刘想如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9-39,共1页
通常所谓的成功,指的是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能力与付出做出一番成就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电影《立春》表现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临时,小城镇的青年人积极走出本土,到大都市去寻梦的故事。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王彩... 通常所谓的成功,指的是一个人凭着自己的能力与付出做出一番成就而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接受。电影《立春》表现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临时,小城镇的青年人积极走出本土,到大都市去寻梦的故事。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王彩玲及其他几个人物的命运变化,较为深刻地触及了人们文化观念中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何为成功,又如何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立春》 人物命运 成功 文化观念
下载PDF
略论人物命运的美学意义
15
作者 沈潜 《兰州学刊》 2003年第6期171-173,共3页
人物命运是由围绕着某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关系所决定的独特的经历、遭遇 ,是通过“偶然事件”暗示的“内在联系”。情节、性格描写纳入命运的轨迹 ,才产生丰厚和深刻的文学美学意义 ;命运演变超越作家的主观意愿 ,往往就是审美创造的... 人物命运是由围绕着某个人的社会的、自然的关系所决定的独特的经历、遭遇 ,是通过“偶然事件”暗示的“内在联系”。情节、性格描写纳入命运的轨迹 ,才产生丰厚和深刻的文学美学意义 ;命运演变超越作家的主观意愿 ,往往就是审美创造的超妙境界 ,命运的美学意义得到充分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美学 叙事文学 人物性格 人物命运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平原上的孤独守望者——解析毕飞宇小说《玉米》《平原》的人物命运
16
作者 郑雅匀 《文教资料》 2008年第30期35-37,共3页
从<玉米>到<平原>,可以看作是当代作家毕飞宇创作的一个有机延伸,两部小说都是作家自言的为70 年代人而写的书.但是它震撼的是不同时代人们的心灵.在平原上热切而又孤独的守望,但命运,永远给不出一个美好的答案.
关键词 女性 《玉米》 《平原》 人物命运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小说《家园》的人物命运探析
17
作者 吴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98-99,共2页
文学总会给倾注更多的关注在弱势群体身上,身为黑人的托尼·莫里森则将笔触伸向黑人种族,在她的十部长篇小说中,通过宠儿、秀拉等等黑人形象向世人诉说被遗忘、被伤害的人们的自我觉醒,正如昆德拉所说的小说是在人的存在被现代性危... 文学总会给倾注更多的关注在弱势群体身上,身为黑人的托尼·莫里森则将笔触伸向黑人种族,在她的十部长篇小说中,通过宠儿、秀拉等等黑人形象向世人诉说被遗忘、被伤害的人们的自我觉醒,正如昆德拉所说的小说是在人的存在被现代性危机所掩盖时的一种探索自我存在的工具一样,托尼·莫里森通过小说探索当今社会黑人存在的命运,作品中独特的思想、深刻的见解,使得2012年《家园》一书出版之初就获得全世界的关注和好评。本文通过分析《家园》一书中弗兰克和茜最终的命运,探讨黑人对于自己烙上痕迹的命运是如何处理的,以期丰富文学史的人物形象。[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家园 人物命运
下载PDF
《白鹿原》中的人物命运与历史反思
18
作者 李爱华 《文教资料》 2013年第19期6-7,共2页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陈忠实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奠基之作,它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白鹿原》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史诗,蕴涵丰厚的文化信息。它在许多方面...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陈忠实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奠基之作,它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白鹿原》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史诗,蕴涵丰厚的文化信息。它在许多方面超越了当代同类作品的局限,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和伸拓。作者力求站在一个超越的立场,努力在更真实的层面上,展现历史生活的本来面貌,叙述人物的悲欢离合、生死沉浮,揭示中国历史的恒久性本质,使这部小说成为民族的“秘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人物命运 历史反思
下载PDF
浅析《醒世姻缘传》人物命运与作者的儒家情怀
19
作者 张丽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37-138,共2页
《醒世姻缘传》以转世轮回、因果报应作为叙事框架,真实反映的却是社会家庭之事,是要借佛教的惩戒匡正儒家的伦理纲常,扭转世风人情,以儒家道德评价标准,作者设计了众多人物命运。通过小说人物命运也让读者窥视到了作者心中的道德标尺,... 《醒世姻缘传》以转世轮回、因果报应作为叙事框架,真实反映的却是社会家庭之事,是要借佛教的惩戒匡正儒家的伦理纲常,扭转世风人情,以儒家道德评价标准,作者设计了众多人物命运。通过小说人物命运也让读者窥视到了作者心中的道德标尺,以及这儒家道德标尺所导致的局限性和人物情节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报应 人物命运 儒家道德
下载PDF
烛泪几时休——《圣火》的人物命运象征寓意系统与主题
20
作者 周德清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湖北青年作家刘茂林的近作《圣火》 ,是国内首部以师范教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通过分析《圣火》中人物命运的象征寓意系统 ,从而发掘《圣火》主题意蕴的丰富性、深刻性和复杂性 ,是解读和阐释这部小说的钥匙。
关键词 《圣火》 人物命运 象征寓意系统 主题意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