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8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造地球卫星VLBI观测的相对论时延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捍卫 郑勇 杜兰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理论研究表明,VLBI观测技术将为空间目标的监测提供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对高空和深空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精度监测定位。以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非旋转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为基础,推导了人造地球卫星地面VLB... 理论研究表明,VLBI观测技术将为空间目标的监测提供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对高空和深空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精度监测定位。以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非旋转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为基础,推导了人造地球卫星地面VLBI观测的相对论时间延迟模型,给出了一个通用的解析表达式式(14),这一公式严格解析且无误差,建议采用本公式。同时详细地讨论了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各种舍掉项的量级估计,并详细给出了时间延迟理论模型的计算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VLBI观测 相对论 时间延迟 坐标转换关系 空间目标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对地球自转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美红 杨翠红 李传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共4页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卫星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当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0-7时地球自转动惯量增加量为原来的10-5,而当卫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0-20时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加量为原来的10-18,即人造地球卫星的数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时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及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改变微乎其微,由此引起的科里奥利力的变化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转动惯量 角速度
下载PDF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被引量:5
3
作者 郝艳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2,共4页
在美苏冷战背景下,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了美国人的危机感。美国人认为美国太空技术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和科研体制的不足,实行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体现在三个方面:国会通过1958年... 在美苏冷战背景下,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了美国人的危机感。美国人认为美国太空技术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和科研体制的不足,实行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美国高等教育改革体现在三个方面:国会通过1958年《国防教育法》,从而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联邦政府出台"基础研究理想"的科学政策,加强了对大学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美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 美国高等教育 改革
下载PDF
描述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四元数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奎武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6,2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描述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方法,分析了已有方法在求解空间拦截与交会问题时遇到的困难。通过用四元数描述轨道坐标系空间方位的途径,把四元数引入描述卫星轨道运动的参数体系,用矢量导数转换的方法求出了卫星绝对加速度在轨道... 简要介绍了描述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的方法,分析了已有方法在求解空间拦截与交会问题时遇到的困难。通过用四元数描述轨道坐标系空间方位的途径,把四元数引入描述卫星轨道运动的参数体系,用矢量导数转换的方法求出了卫星绝对加速度在轨道坐标系内的表达式,得出了包含四元数在内的卫星质心的空间运动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轨道 运动方程 四元数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及位置的预报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具奎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86-90,共5页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及位置的预报薛具奎(物理系)作者简介薛具奎,男,31岁。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物理,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篇;中图分类号P123.... 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及位置的预报薛具奎(物理系)作者简介薛具奎,男,31岁。198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物理,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8篇;中图分类号P123.46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规律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轨道 位置 运动规律
下载PDF
太空中相继升起近80颗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庆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大耀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6年第3期1-10,共10页
回顾了中国自主发展人造地球卫星的历程,以此庆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
关键词 中国 人造地球卫星 历程 回顾
下载PDF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纪实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畅 来肖华 陈琛 《中国航天》 2020年第4期27-32,共6页
伟大号召自力更生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组织召开了"关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伟大号召自力更生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0月13日,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组织召开了"关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座谈会"。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在会上对这颗卫星进行了高度评价,与会专家就发射人造卫星的意义、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中国也要发射人造卫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 中国科学院 赵九章 钱学森 自力更生 中科院 苏联
下载PDF
改变社会的人造地球卫星──纪念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40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庞之浩 《国际太空》 1997年第10期1-10,共10页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发展史 应用卫星 技术试验卫星
下载PDF
坚持自主创新 大力推进中国空间事业科学发展——写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之际
9
作者 杨保华 李开民 《航天工业管理》 2010年第4期15-19,共5页
1970年4月24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太空响起了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至此,中华民族迎来了进军太空时代的新纪元!
关键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 科学发展 空间事业 自主创新 发射 中华民族
下载PDF
从人造地球卫星到载人飞船——质的跨越
10
作者 戚发轫 《航天器工程》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比较了载人飞船与人造地球卫星的区别,介绍了载人飞船相对于人造卫星的特殊要求和技术跨越之处。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飞船 技术跨越 人造卫星
下载PDF
关于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佳轨道(Ⅲ)
11
作者 竺苗龙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2期23-29,共7页
本文详细地论证了[3]中有关的问题并改进了有关结论的一些错误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 最佳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
下载PDF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与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12
作者 郝艳萍 《教育文化论坛》 2012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冷战背景下,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了美国的危机感。美国认为美国太空技术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的落后和科研体制的不足,实行了美国高等教育改革。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教育改革 美国 苏联 科研体制 技术落后 危机感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及向心力
13
作者 严文 《昌吉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6-97,共2页
本文讨论了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和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关键词 运行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 曲率半径 万有引力 向心力 大学教育 物理教学
下载PDF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4
作者 赵洋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年第4期2-2,共1页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一枚洲际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Sputnik 1)。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外形呈球形,直径0.58米,质量83.6千克。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一枚洲际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Sputnik 1)。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外形呈球形,直径0.58米,质量83.6千克。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可不停地发出频率分别为20.005及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一颗 无线电发射机 航天发射场 运载火箭 拜科努尔 两台 洲际导弹 频率 外形
下载PDF
铸就勇于创新的航天丰碑——纪念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三十周年
15
作者 栾恩杰 《中国航天》 2000年第5期3-4,14,共3页
1970年4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深途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回荡大地,整个中华神州沸腾了,中国成功地自行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 1970年4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深途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回荡大地,整个中华神州沸腾了,中国成功地自行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中华民族划时代的伟大成就。伴随着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世人面前崭露头角,而且迅速地发展壮大。现在我国的航天事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世界航天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并且培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为我们铸就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航天事业 东方红一号 人造地球卫星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问题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明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1年第6期39-41,共3页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的轨道变换问题历来是人造地球卫星这一节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在本节中的个别细节问题上常出现不清楚的地方,导致理解错误,本文对卫星发射问题结合数学推理就两个方面做一些探究说明。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卫星发射 问题探究 理解错误 数学推理 教学 学生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绶观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9年第6期433-440,共8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的重力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云耳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1-53,46,共4页
本文分析了人造地球卫星在不同运行高度所受重力的变化情况,并与地球引力作比较,讨论了赤道轨道卫星的受力及运动情况,对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 重力 地球引力 参考系 赤道轨道卫星
下载PDF
人造地球卫星太阳翼在轨道环境中转动惯量变化的研究
19
作者 崔天煜 金咸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49-251,256,共4页
人造地球卫星在轨道环境中 ,由于向阳面和背阴面的温差引起太阳翼变形 ,使得对于星体的转动惯量改变。用有限元方法 ,计算了 1 0种工况下太阳翼的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变化。导出的结果 ,对于人造地球卫星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人造地球卫星控制 太阳翼 转动惯量 有限元法
下载PDF
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60周年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真 《国际太空》 2017年第9期40-41,共2页
2017年10月4日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60周年纪念日。1957年10月4日,人造地球卫星-1(Sputnik-1,又称斯普特尼克-1)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它是苏联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成功发射开启... 2017年10月4日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60周年纪念日。1957年10月4日,人造地球卫星-1(Sputnik-1,又称斯普特尼克-1)在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它是苏联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也是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成功发射开启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科努尔发射场 人造地球卫星 世界 航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