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创一格 陶铸千古——伊秉绶书法风格浅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庞鸥 《书画世界》 2007年第2期14-18,共5页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云:"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①.……
关键词 伊秉绶 邓石如 刘墉 书法风格 隶书 八分书 书体
下载PDF
正大拙拙多古意——读伊秉绶行书轴
2
作者 徐东树 黄小我 《福建艺术》 2013年第6期55-55,共1页
才子宋湘有诗云:“非我实媚公,父老祝我口”,他所表白的对象是伊秉绶,也大抵是两百多年前的惠州士民的心情。不仅惠州,扬州人对曾救万民于重涝的伊秉绶爱戴竞逾所前,把伊和欧阳修、苏东坡、王土祯奉为“四贤”并祀。值得一提的是... 才子宋湘有诗云:“非我实媚公,父老祝我口”,他所表白的对象是伊秉绶,也大抵是两百多年前的惠州士民的心情。不仅惠州,扬州人对曾救万民于重涝的伊秉绶爱戴竞逾所前,把伊和欧阳修、苏东坡、王土祯奉为“四贤”并祀。值得一提的是,伊生前偶见惠州邑人立伊公祠,即令撤去,认为自己忪惺愧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行书 古意 惠州 欧阳修 苏东坡 爱戴
下载PDF
承传·变古·出新——伊秉绶、何绍基隶书比较及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楼晓勉 《美术大观》 2009年第9期26-27,共2页
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此后,伴随着楷书的崛起,行草书的兴盛,隶书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直至清代,由于金石学在考据学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且金石学与书法的结合,最终导致了碑学书法的兴起,从而打破了帖学书法的长期垄断,使古老... 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此后,伴随着楷书的崛起,行草书的兴盛,隶书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直至清代,由于金石学在考据学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且金石学与书法的结合,最终导致了碑学书法的兴起,从而打破了帖学书法的长期垄断,使古老的隶书获得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伊秉绶 何绍基 承传 鼎盛时期 金石学 行草书
下载PDF
伊秉绶隶书空间美之管窥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静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37-39,65,共4页
伊秉绶隶书的独特风格,主要来自其独特的空间构架。伊氏对隶书“内部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着意处理,表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空间美的自觉追求,其艺术成就达到了出乎自然的高度。伊氏的隶书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书... 伊秉绶隶书的独特风格,主要来自其独特的空间构架。伊氏对隶书“内部空间”及“外部空间”的着意处理,表现出他对书法艺术空间美的自觉追求,其艺术成就达到了出乎自然的高度。伊氏的隶书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书法史的发展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隶书 空间美 书法风格 章法 艺术观念
下载PDF
伊秉绶隶书赏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翠蓉 《文物世界》 2013年第3期72-73,共2页
伊秉绶(清乾隆十九年一嘉庆二十年,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任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太守等官。嘉庆三年,伊秉绶以出色的业绩入... 伊秉绶(清乾隆十九年一嘉庆二十年,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任为广东惠州知府、扬州太守等官。嘉庆三年,伊秉绶以出色的业绩入选府道备员,后外放为广东惠州知府。在惠州知府任上时,有循吏的美名。所谓“循吏”,是指那些通晓法律,在贯彻实施时遵从原则,兼原则性与灵活性于一身的中庸、中正的为官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赏析 隶书 宁化县 知府 惠州 原则性 嘉庆
下载PDF
对伊秉绶隶书线条美的几点体会
6
作者 周静 《昌吉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7-49,共3页
在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大力提倡碑学的时代。在汉碑的研究及隶书创作中伊秉绶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这一点成为大多数书法研究者的共识 ,康有为亦谓其为集隶书之大成者。然对其丰富美质的细致深入的研究 ,似乎并不多见。笔者不揣浅陋 ,... 在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大力提倡碑学的时代。在汉碑的研究及隶书创作中伊秉绶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这一点成为大多数书法研究者的共识 ,康有为亦谓其为集隶书之大成者。然对其丰富美质的细致深入的研究 ,似乎并不多见。笔者不揣浅陋 ,就伊氏隶书的线条美感从方圆、曲直、粗细、笔画两端的丰富变化、齐整与参差、平滑与迟涩、动与静、力度、立体感、虚与实等九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诠释伊氏运用艺术的辩证思维将其书艺达到的空前艺术高度 ,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伊秉绶 隶书 线条美 书法艺术
下载PDF
简析伊秉绶隶书的“中和”之美 被引量:1
7
作者 林云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4期40-41,共2页
一直以来,汉字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汉字独创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被誉为无形的舞、无言的诗、无声的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涌现了大批的书法字体,像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 一直以来,汉字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汉字独创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被誉为无形的舞、无言的诗、无声的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涌现了大批的书法字体,像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以及柳公权的“柳体”。作为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伊秉绶在书法方面虽没有自成一派,但是其隶书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风格和感染力,也可谓是中华文明史上的艺术瑰宝。尤其是其隶书中呈现出的一种对“中和”之美的追求,更是值得当代所有书法家借鉴,故而文章主要立足伊秉绶的书法成就,对其隶书中包含的“中和”之美进行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隶书 书法成就 “中和”之美
下载PDF
伊秉绶隶书创作的空间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水荣 《中国书画》 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
在清代中期碑学浓厚的氛围里,一大批从事隶书创作的书家相继出现,构成了一个气势浩大的隶书创作群体,被称为汉代之后隶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早在康有为眼里,就把伊秉绶放到清代书家最为重要的地位:"本朝书有四家,皆集古大成以为楷:... 在清代中期碑学浓厚的氛围里,一大批从事隶书创作的书家相继出现,构成了一个气势浩大的隶书创作群体,被称为汉代之后隶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早在康有为眼里,就把伊秉绶放到清代书家最为重要的地位:"本朝书有四家,皆集古大成以为楷:集分书之成,伊汀州也。"本文主要从伊秉绶隶书创作的空间来解读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群体 伊秉绶 隶书 清代中期 康有为 碑学
下载PDF
伊秉绶书风形成之因管窥
9
作者 连长生 《中国西部科技》 2007年第7期38-40,共3页
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 伊秉绶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隶书气魄宏大、风格独特、影响久远,成为清朝隶书成就最高的大师之一。探讨伊氏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研究其艺术生成的内外原因,对学习伊秉绶书法,弘扬客家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环境、思想观念、取法师承以及锐意创新四个方面来研究其书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伊秉绶 书法艺术 形成原因
下载PDF
伊秉绶及其书法艺术
10
作者 何岩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2年第9期86-87,共2页
伊秉绶,清代著名书法家,篆、隶、楷、行草皆善,在当时名家林立的书坛中独树一帜。他一生勤奋,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而在这些传世作品之中,隶书和行草居多,篆书和楷书次之。伊秉绶对隶书有开拓性的创新,隶书也代表着其书法的最高成就,... 伊秉绶,清代著名书法家,篆、隶、楷、行草皆善,在当时名家林立的书坛中独树一帜。他一生勤奋,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而在这些传世作品之中,隶书和行草居多,篆书和楷书次之。伊秉绶对隶书有开拓性的创新,隶书也代表着其书法的最高成就,因此他也就成为了清代碑学中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清代碑派书法的发展中居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当时的书法界,尤其是广东书坛深受伊秉绶书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伊秉绶 书法作品 传世作品 代表人物 隶书 书法家 清代
下载PDF
对伊秉绶隶书线条美的几点认识
11
作者 周静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本文就伊氏隶书的线条美感,从方圆、曲直、粗细、笔画两端的丰富变化、齐整与参差、平滑与迟涩、动与静、力度、立体感、虚与实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伊氏运用艺术的辩证思维将其书艺达到了空前的艺术高度,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伊秉绶 隶书 线条美
下载PDF
伊秉绶的人格精神与书法美学追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昱衡 《书画艺术》 2018年第1期40-49,2,共10页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人格精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经世济民、积极用世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刚直抗厉、忠君爱国、仁义爱民的品质。此种儒家人格精神魅力对其书法艺术创作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考察伊...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人格精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经世济民、积极用世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刚直抗厉、忠君爱国、仁义爱民的品质。此种儒家人格精神魅力对其书法艺术创作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笔者通过考察伊秉绶的人格精神在其书法中的体现,从而把握其书法美学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人格精神 书法美学
下载PDF
大成集汉隶 一代开书风--伊秉绶书法浅析
13
作者 郭舒 《美术大观》 2011年第10期33-35,共3页
宁化县坐落在闽西北山区武夷山脉南麓,这里曾是中原汉民族几度南迁的中转歇脚地,孕育着客家文化的形成,享有"客家祖地"之称。此地物产丰茂、地灵人杰,文化渊源悠远,书画艺术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宋之郑文宝以篆书见长,其《峄山刻石》巍... 宁化县坐落在闽西北山区武夷山脉南麓,这里曾是中原汉民族几度南迁的中转歇脚地,孕育着客家文化的形成,享有"客家祖地"之称。此地物产丰茂、地灵人杰,文化渊源悠远,书画艺术更是对其情有独钟:宋之郑文宝以篆书见长,其《峄山刻石》巍然屹立,乃见华彩;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瘿瓢黄慎更以一支秃笔著称,书画俱领风骚;较黄慎后67年又有一名贤杰出生于此,这便是一代书坛巨擘的伊秉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汉隶 书法 书风 客家文化 书画艺术 西北山区 文化渊源
下载PDF
宁化的伊秉绶和苏东坡“古砚”
14
作者 王宜椿 《福建史志》 2005年第5期44-45,共2页
走进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大厅,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文物中,老远就可看到显目的位置上放着一方古砚,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苏东坡“德有邻堂”名砚。借问这方名砚如何“落户”在边远的宁化县城,这还得从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伊秉绶当年如何发现此... 走进福建省宁化县博物馆大厅,在众多琳琅满目的文物中,老远就可看到显目的位置上放着一方古砚,这就是名闻遐迩的苏东坡“德有邻堂”名砚。借问这方名砚如何“落户”在边远的宁化县城,这还得从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伊秉绶当年如何发现此砚,仿制此砚,将真砚带回了宁化老家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 伊秉绶 古砚 博物馆 宁化县 福建省 书法家
下载PDF
伊秉绶书法艺术展作品选登
15
作者 伊秉绶 《艺苑》 2017年第4期57-59,共3页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惠州知府、扬州知府。喜绘画、能治印、工诗文、擅书法,又精于理学,建丰湖书院,著有《留春草堂集》。伊秉绶为官一生,以“...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官刑部主事、惠州知府、扬州知府。喜绘画、能治印、工诗文、擅书法,又精于理学,建丰湖书院,著有《留春草堂集》。伊秉绶为官一生,以“廉吏善政”著称,所到之处“下车问苦”“体恤民情”。在惠州丰湖书院,庶民曾建生祠敬之;在扬州,民众在“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这是一位典型的集儒家传统“修齐治平”思想和杰出才艺于一身的正统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博物馆馆藏 书扇 宁化县 物物 画楼 颜真卿 七言 行书 尚书
下载PDF
伊秉绶及其书法艺术
16
作者 林小云 《福建艺术》 2008年第3期54-55,共2页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墨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人称"伊汀洲"。其父伊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实录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伊秉绶自幼聪敏嗜...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晚号墨庵,福建汀州宁化县人,人称"伊汀洲"。其父伊朝栋,字用侯,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光实录寺卿,精研程朱之学,著有《南窗丛记》、《赐研斋集》等行世,伊秉绶自幼聪敏嗜学,秉承家学渊源,16岁进宁化县学,26岁中乡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汉隶 结体 书法艺术 隶书 八分书 书体
下载PDF
“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伊秉绶书法艺术展研讨会综述
17
作者 景献钰 《福建艺术》 2017年第5期41-42,共2页
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宁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伊秉绶书法艺术展研讨会于2017年7月27日在福建博物院隆重举行。这是自2011年以来,福建省文化厅在全国范围内先行探索闽籍书画名家... 由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美术馆、福建博物院、宁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伊秉绶书法艺术展研讨会于2017年7月27日在福建博物院隆重举行。这是自2011年以来,福建省文化厅在全国范围内先行探索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主题书画系列活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工程 艺术展 伊秉绶 研讨会综述 书画 名家 书法 福建省
下载PDF
双子同芳——伊秉绶、林则徐书法特展在福州举行
18
作者 福建文艺网 《福建艺术》 2019年第2期64-64,共1页
“双子同芳——伊秉绶、林则徐书法特展”于1月28日至2月25日在林则徐纪念馆左海厅开展。本此展览以“双子同芳”为主题,以追慕二位先贤之高尚人格,传承弘扬他们高迈的艺术精神,明晰福建书法史乃至清代书法史的渊源脉络。
关键词 书法史 林则徐 伊秉绶 福州 高尚人格 艺术精神 传承弘扬 纪念馆
下载PDF
福建省文化厅“闽籍书画名家抢救工程”——伊秉绶书法艺术展作品选登
19
《福建艺术》 2017年第5期F0002-F0002,I0001-I0004,F0003,F0004,共7页
本次展览共展出伊秉绶隶书、行书作品近八十件,殊迹纷呈,文墨共晖,是全国十四省、十七家博物馆和社会藏家的倾情巨献。
关键词 伊秉绶 作品选登 抢救工程 艺术展 文化厅 福建省 书法 名家
下载PDF
伊秉绶书法的儒学气
20
作者 陈新元 《艺苑》 2017年第4期52-53,共2页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主要取法于与儒家思想有直接渊源的汉碑,并揉进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李东阳的帖学笔意、韵味,形成了气势恢宏而又平和含蓄、雄强稳健而又柔和自然、威武庄严而又温和敦朴、开阔舒畅而又严谨端庄、内... 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隶书主要取法于与儒家思想有直接渊源的汉碑,并揉进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李东阳的帖学笔意、韵味,形成了气势恢宏而又平和含蓄、雄强稳健而又柔和自然、威武庄严而又温和敦朴、开阔舒畅而又严谨端庄、内气鼓荡而又平静自如、苍茫浑厚而又滋润古雅的"中和"之美,而这种高度的"中和"之美是儒家思想在其书中的深层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秉绶 书法 儒学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