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孤独式的悲剧——《野草莓》中伊萨克医生的悲剧探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青丽 《电影评介》 2014年第7期47-49,共3页
《野草莓》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经典之作.影片以一种梦幻式复调的结构形式,通过伊萨克医生的几个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垂暮之年的惊醒,是以梦境中死亡的威胁让他在接受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之前的灵魂的惊醒.影片中那黑白... 《野草莓》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经典之作.影片以一种梦幻式复调的结构形式,通过伊萨克医生的几个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垂暮之年的惊醒,是以梦境中死亡的威胁让他在接受一生中最大的荣耀之前的灵魂的惊醒.影片中那黑白交错的画面,处处给人以冷漠、死亡与无力感,爱的缺乏让人们都陷入了一种心灵无处安放或根本就不想去安放的绝境. 有人说影片中有导演自己的影子,对爱的渴求,对亲情的质疑,对天主教的质疑.也许是的.因为我相信如果对这种生活没有一点经验是不会拍出这么深刻的作品的.下面想探讨一下作品中伊萨克医生冷漠的根源,或者说产生悲剧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萨克 野草莓 电影大师 伯格曼 百年孤独 探因 复调 无力感 精神分析法 独自一人
下载PDF
“有百年历史的社区大学非常少见,我们是其中之一”——专访河滨城市学院代理校长伊萨克
2
作者 孙献涛 曹尔寅 董德 《留学》 2014年第21期70-72,共3页
留学在中国已经开始分化。一部分高收入家庭仍然希望孩子出国读名校,另一部分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则开始务实地选择留学方案,其中先读社区大学,再伺机转入名校,被视为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以河滨城市学院为代表的美国社区大学正在张开臂... 留学在中国已经开始分化。一部分高收入家庭仍然希望孩子出国读名校,另一部分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则开始务实地选择留学方案,其中先读社区大学,再伺机转入名校,被视为一种曲线救国的策略。以河滨城市学院为代表的美国社区大学正在张开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大学 伊萨克 城市学院 高收入家庭 新地标 社区学校 国际教育交流 加州大学系统 教育理念 大学
下载PDF
“伊萨克事件”始末 被引量:3
3
作者 苗普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102-113,共12页
道光十年秋,清朝新疆地方政府在反击浩罕侵犯胜利的同时,发生了参赞大臣诬陷阿奇木伯克伊萨克的冤案。本文通过对冤案缘起、各当事人奏折和口供分析,勾画了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扎隆阿制造冤案的过程。
关键词 新疆 浩罕 道光帝 伊萨克 扎隆阿
原文传递
伊萨克和布罗诺的神父
4
作者 裴显亚 约纳斯.李 《外国文学》 1984年第9期48-50,共3页
从前,在赫格兰有个渔民,叫伊萨克。 一天,他出去想钓比目鱼,觉得鱼钩上有个重东西,他拉起钓线一看,是一只高统靴。 “真怪,”他说。 他坐着看了好半天,觉得那靴子象是他弟弟的。
关键词 伊萨克 神父 教堂 靴子 比目鱼 上帝 东西 钓线 基督教 渔民
原文传递
伊萨克·牛顿:从炼金术到铸币局
5
作者 明日 《新产经》 2012年第4期78-79,共2页
科学家伊萨克·牛顿爵士不仅是一名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理论的物理学天才。他还是一名炼金术的狂热爱好者。科学家伊萨克·牛顿爵士不仅是一名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理论的物理学天才。他还是一名炼金术的... 科学家伊萨克·牛顿爵士不仅是一名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理论的物理学天才。他还是一名炼金术的狂热爱好者。科学家伊萨克·牛顿爵士不仅是一名被苹果"砸"出万有引力理论的物理学天才。他还是一名炼金术的狂热爱好者--他一直相信点石成金的可能,不论是采取化学冶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萨克 炼金 伪造货币 苏美尔人 不谙世事 洛恩 金融投机 金本位制度 蒙塔古 拍卖价格
原文传递
伊萨克·巴别尔小说两篇
6
作者 伊萨克.巴别尔 马海甸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98,共3页
杜杜我在H军医院当护理兵。一天早上,C将军——医院监督——亲自带来一位年轻的姑娘,建议让她当看护。她当然被采用了。新护士人称小不点杜杜,她是将军的情妇。晚上则到小餐馆跳舞。她步法柔和、黏性、协调、优美,但带一点舞娘的棱角。... 杜杜我在H军医院当护理兵。一天早上,C将军——医院监督——亲自带来一位年轻的姑娘,建议让她当看护。她当然被采用了。新护士人称小不点杜杜,她是将军的情妇。晚上则到小餐馆跳舞。她步法柔和、黏性、协调、优美,但带一点舞娘的棱角。为了要见她,我就到小餐馆去。她的技巧探戈跳得极好,我要说,它纯洁地带着模糊温驯的热情。她尊敬医院里的所有伤兵,有如女仆般照料他们。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别尔 伊萨克
原文传递
流散之旅:巴别尔在西方的传播变迁
7
作者 王树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0-126,共7页
20世纪俄国著名小说家、犹太作家伊萨克.巴别尔在西方的流散之旅曲折不断,大致经历了1920—1950年代传播的发端期、1950—1980年代传播的深入期、20和21世纪之交传播的综合期3个阶段,体现了西方对巴别尔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传播路径的... 20世纪俄国著名小说家、犹太作家伊萨克.巴别尔在西方的流散之旅曲折不断,大致经历了1920—1950年代传播的发端期、1950—1980年代传播的深入期、20和21世纪之交传播的综合期3个阶段,体现了西方对巴别尔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传播路径的变迁,一方面反映出西方学界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独到眼光,体现出隐蔽的意识形态考量和思想文化诉求;另一方面为其学理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丰富了作家的鲜活形象,提升了其世界性声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萨克.巴别尔 传播变迁 骑兵军 敖德萨故事
下载PDF
低头找幸福
8
作者 张麟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0年第11期54-55,M0002,共3页
伊萨克·狄斯里犁曾说:"行动不一定每次都带来幸运,但坐而不行,一定无任何幸运可言。"确实如此,幸运与行动密不可分。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我一直行动着,也一直幸运着,低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一靑湿稚嫩--在呵护... 伊萨克·狄斯里犁曾说:"行动不一定每次都带来幸运,但坐而不行,一定无任何幸运可言。"确实如此,幸运与行动密不可分。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我一直行动着,也一直幸运着,低头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职业幸福。一靑湿稚嫩--在呵护中自由生长2002年初夏,刚满20周岁的我从平湖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杭州市天长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分配 师范学校 伊萨克 自由生长 低头 幸福 幸运 杭州市
下载PDF
解析阿尔贝尼斯《西班牙组曲》op.47节奏形态的民族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童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4期102-107,共6页
本文以节奏形态这一音乐构成的重要元素为出发点,选取阿尔贝尼斯《西班牙组曲》op.47,解析其节奏形态,及其对于表现西班牙音乐风格民族性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节奏形态 西班牙音乐 民族性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西班牙组曲》op.47
下载PDF
“伯格曼现象”的艺术启示——评《野草莓》的现代魅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式宪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4-140,共7页
人们曾说,爱与死,这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在“新瑞典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里,这个永恒主题被赋予一种现代的魅力,他把人们的感受提升到对人的现代生存价值进行哲学沉思的境界;同时,在叙事形态上,他第一个将文学的“意识流... 人们曾说,爱与死,这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在“新瑞典派”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里,这个永恒主题被赋予一种现代的魅力,他把人们的感受提升到对人的现代生存价值进行哲学沉思的境界;同时,在叙事形态上,他第一个将文学的“意识流”手法引入银幕,形成一种把梦幻、回忆同现实融汇到一起的奇特结构。这样,《野草莓》就成了西方现代电影的开山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萨克 野草莓 开山之作 意识流 现代电影 中国电影 影片 电影艺术 世界电影 五十年代
下载PDF
浅析阿尔贝尼兹的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风格及作品《海港》的演奏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荳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6-59,共4页
一位作曲家的伟大以及他真正的独创性,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如何接受民族传统中的精华。伊萨克·阿尔贝尼兹是首先在自己的创作中把本国丰富的民间音乐和高度的专业技巧融合起来,从而把本国的音乐艺术带上国际舞台的西班牙作曲家。
关键词 作品创作 民族风格 阿尔贝 民间音乐 伊萨克 专业技巧 持续音 德彪西 即兴性 触键
下载PDF
从格拉纳达平原走向世界的“西班牙”——浅析阿尔贝尼斯钢琴曲La Vega
12
作者 陈彤 毛肄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63-66,共4页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是19世纪西班牙钢琴民族乐派奠基人之一,其极富民族色彩与想象力的钢琴音乐创作,把当时的伊比利亚钢琴音乐创作推向了巅峰。创作于1897年的钢琴作品La Vega不仅是阿尔贝尼斯超越传统民族音乐创作手法、将民族音...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是19世纪西班牙钢琴民族乐派奠基人之一,其极富民族色彩与想象力的钢琴音乐创作,把当时的伊比利亚钢琴音乐创作推向了巅峰。创作于1897年的钢琴作品La Vega不仅是阿尔贝尼斯超越传统民族音乐创作手法、将民族音乐融入现代音乐结构的初次尝试,同时也是其音乐创作迈入成熟风格的开始,更是其走向伟大的《伊比利亚》组曲之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 钢琴曲La VEGA 民族音乐 现代音乐
下载PDF
反省莫等风前残烛,改变莫怕垂垂老矣——评电影《野草莓》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幸泉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2期144-145,共2页
电影《野草莓》讲述了一位冷酷自私的老学者伊萨克在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回忆起自己沉重的往事,逐渐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或许任何人都无法忍受孤独地死亡,更别说如果你是一位地位极高的老学者,明天就要去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电... 电影《野草莓》讲述了一位冷酷自私的老学者伊萨克在回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的途中,回忆起自己沉重的往事,逐渐走上了自我救赎的道路。或许任何人都无法忍受孤独地死亡,更别说如果你是一位地位极高的老学者,明天就要去母校接受荣誉学位。电影不是简简单单的影像,而是对人生、艺术、哲学的隐含,电影《野草莓》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有对人性的窥探、艺术的理解、哲学的体现。下面就通过《野草莓》的影评,来探索我们熟知又陌生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回忆 梦境 伊萨克
下载PDF
徘徊在血性与人性之间——析巴别尔《红色骑兵军》中的哥萨克形象及情结
14
作者 程顺溪 《职大学报》 2012年第4期56-58,共3页
伊萨克·巴别尔在其代表作《红色骑兵军》塑造了一类特殊的人物形象——作为骑兵军主体的哥萨克们。他们不仅是这本小说的核心人物形象,而且也集中展示了巴别尔的独特之处,本文拟以此小说集为文本,具体分析其中的哥萨克形象及其情结。
关键词 伊萨克·巴别尔 骑兵军 哥萨克 形象
下载PDF
《机械姬》:人工智能=更完美的人类?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东尼·莱恩 费米 《电影世界》 2015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当南森和京子开始诡谲地起舞,他们的节奏精准地天衣无缝,你不禁会感觉跳舞动作是否也可以被下载,就像软件一样。如果完美是不人性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制造"出弗雷德·阿斯泰尔? "机械姬"艾娃(艾丽西卡·维坎德饰)不仅有... 当南森和京子开始诡谲地起舞,他们的节奏精准地天衣无缝,你不禁会感觉跳舞动作是否也可以被下载,就像软件一样。如果完美是不人性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制造"出弗雷德·阿斯泰尔? "机械姬"艾娃(艾丽西卡·维坎德饰)不仅有漂亮的脸蛋,脑子也一样好使:金属丝网的圆脑袋之下是精致的脖颈,透过它我们可以到蓝色二极管的幽光,以及机械肌肉的动态。再往下仍然维持着这样的模式。她的胸部被得体地包起来,而其他部位,例如腿和腹部,都是透明的,在她内脏的部位全是发光的线圈和金属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森 金属丝网 弗雷 金属环 伊萨克 银翼杀手 跑出去 阿斯 凯莱 孤独者
下载PDF
优秀译文选登
16
作者 张渠成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06年第12期49-49,共1页
霍金父母的家位于伦敦北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牛津被认为是生育下一代较为安全的地方。当他八岁时,他的家搬到了伦敦北部20英里外的圣奥尔本斯。十一岁时,史蒂芬上了当地的学校,之后升入牛津大学——他父亲的母校。
关键词 牛津大学 广义相对论 剑桥大学 霍金 译文 宇宙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伊萨克 学习数学 伦敦
下载PDF
阿尔贝尼斯——从流浪儿到音乐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若笛 《音乐爱好者》 1998年第1期69-69,共1页
说起伊萨克·阿尔贝尼斯(.860一1909),人们便马上会想到他那著名的钢琴组曲《伊比利亚》和《Ⅰ)大调探戈》、 这位西班牙作曲家幼时也为钢琴神童,4岁时便在巴塞罗那的音乐会上崭露头角,锋芒不逊当年的莫扎特以后他常由父亲陪... 说起伊萨克·阿尔贝尼斯(.860一1909),人们便马上会想到他那著名的钢琴组曲《伊比利亚》和《Ⅰ)大调探戈》、 这位西班牙作曲家幼时也为钢琴神童,4岁时便在巴塞罗那的音乐会上崭露头角,锋芒不逊当年的莫扎特以后他常由父亲陪着在国内各地演出,舟次登台总穿着法国禁卫队式样的制服,腰挂佩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贝尼斯 音乐家 《伊比利亚》 音乐会 大提琴协奏曲 音乐厅 椅子 钢琴组曲 伊萨克 上舞台
下载PDF
阿尔贝尼斯《海港》的风格特征与演奏分析
18
作者 王玉果 《音乐时空》 2014年第16期115-115,114,共2页
《伊比利亚组曲》是西班牙著名民族乐派代表人伊萨克·阿尔贝尼斯的巅峰之作。本文以第二首作品《海港》为研究对象,简析其音乐特色与演奏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他的作品风格与西班牙民族音乐及印象主义音乐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伊萨克·阿尔贝尼斯 钢琴音乐 钢琴演奏 西班牙音乐
下载PDF
罗西尼:《偷东西的喜鹊》
19
作者 汪启璋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90-92,共3页
1817年1月罗西尼赴米兰,他签有合同将为斯卡拉剧院写一部歌剧,他对待这一任务极其谨慎,因为米兰听众对于他以前所写的歌剧没有好感。他们怀疑作曲家是否能写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认为他已满足于他在罗马和那不勒斯所获得的成就。3月初罗... 1817年1月罗西尼赴米兰,他签有合同将为斯卡拉剧院写一部歌剧,他对待这一任务极其谨慎,因为米兰听众对于他以前所写的歌剧没有好感。他们怀疑作曲家是否能写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认为他已满足于他在罗马和那不勒斯所获得的成就。3月初罗西尼已准备就绪,即将开始工作,他将根据提供给他的任何台本写作歌剧,首演定于5月底,对罗西尼来说,写作时间是异乎寻常的长。事实上,这部歌剧使罗西尼取得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胜利。也许是因为音乐中无所不有一哀伤、欢乐、悲剧、喜剧——老少咸宜,也许是因为新颖独特的东西以人人易懂的方式出现;总之,歌剧中处处取悦听众。序曲以击鼓开始(剧中两个重要人物是自战场返回的士兵),它是罗西尼最生动、最辉煌的序曲之一,与罗西尼的其他歌剧相比,这首序曲的音乐与歌剧的联系较多。幕启时的场景是一个富裕农民法勃里齐奥的庭院。一只喜鹊停栖在一个打开的笼子内。为法勃里齐奥干活的村民因为主人的儿子吉阿奈托将从战场上返回而兴高采烈,皮波也在其中。样样事情都在轻松愉快地进行着,突然有个声音叫着皮波的名字。这一虚无缥渺的声音原来出自喜鹊之口。露茜娅问喜鹊,吉阿奈托将和谁结婚,喜鹊很痛快地回答:“尼奈塔”。露茜娅认为这样的婚姻是不匹配的、异想天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西尼 喜鹊 歌剧 写作时间 富裕农民 伊萨克 音乐 村长 作曲家 准备就绪
下载PDF
历史的经典和悲剧性的历史人物——《先知三部曲》编辑手记
20
作者 刘庸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4-95,共2页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外有二:一是被人为地奉为经典,此类经典古今中外皆有之;二经流年历史之冲刷,受历代学人之磨砺,其论其据,立而不倒,且愈磨愈坚,愈刷愈固,日渐被奉为经典。我认为,此类经典———也许是我学识浅薄,视野狭...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不外有二:一是被人为地奉为经典,此类经典古今中外皆有之;二经流年历史之冲刷,受历代学人之磨砺,其论其据,立而不倒,且愈磨愈坚,愈刷愈固,日渐被奉为经典。我认为,此类经典———也许是我学识浅薄,视野狭窄———不多,特别是在我较为熟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洛茨基 先知三部曲 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 理论思考 伊萨克 档案开放 剧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图书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