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1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疗民生新闻短视频化传播研究
1
作者 肖鑫 《记者摇篮》 2025年第1期81-83,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医疗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传播的必要性和影响。首先,它强调了短视频在吸引观众方面的独特魅力,包括视觉吸引力、信息传递速度和社交分享特性。其次,它指出了短视频传播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参与的促... 本文深入探讨了医疗民生新闻的短视频化传播的必要性和影响。首先,它强调了短视频在吸引观众方面的独特魅力,包括视觉吸引力、信息传递速度和社交分享特性。其次,它指出了短视频传播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参与的促进等积极影响。再次,它还提到了短视频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异同,包括信息呈现方式、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等方面的差异。最后,它强调了制作者需要采取的策略,包括加强视觉和创意呈现、精简和重点突出以及与社交媒体平台整合等方面。希望能为读者加深对医疗民生新闻短视频化传播的理解,并为后续的研究讨论提供合理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民生新闻 短视频化 传播研究
下载PDF
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传播研究的融通互鉴:目标、挑战和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莉 郭文青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7期17-21,共5页
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传播研究的融通互鉴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现实需要,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学科交叉的人才储备和平台建设的不足,对彼此领域内研究成果的生搬硬套和工具化利用,以及在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不平衡性和... 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传播研究的融通互鉴有助于服务国家战略和现实需要,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学科交叉的人才储备和平台建设的不足,对彼此领域内研究成果的生搬硬套和工具化利用,以及在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不平衡性和缺乏精准性等。因此,有必要在推动二者之间的交叉互通时,以二者同为交叉学科的发展共性为背景,互鉴学术成果;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抓手,强化现实需求;以二者各自的典型对象和重大问题为起点,做到有的放矢,并坚守以中国自主学科体系为底色,避免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怪圈。由此,二者的融通互鉴才能有“径”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国际传播研究 融通互鉴 国家战略
下载PDF
“心理防御”脉络中的瑞典传播研究发展及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3
作者 纪莉 黄夏歆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思维的影响,“心理防御”话语体系塑造了北欧国家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以瑞典为例,细描“心理防御”话语体系如何在瑞典传播学研究发展中发挥影响,以及瑞典媒介与传播学研究学科设立与发展过程中对“... 受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思维的影响,“心理防御”话语体系塑造了北欧国家媒介与传播研究的学术话语体系。以瑞典为例,细描“心理防御”话语体系如何在瑞典传播学研究发展中发挥影响,以及瑞典媒介与传播学研究学科设立与发展过程中对“心理防御”研究传统继承、转向与再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这一特定区域国别的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的研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美国的传播学研究对瑞典的传播学研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其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格局与基础;另一方面,瑞典“心理防御”体系的传播学研究又体现出瑞典在现代传播学研究中的发展特色,也体现出瑞典传播学研究的主体性特征,从而为研究北欧传播学研究的发展特点与学术贡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心理防御视角理解瑞典传播学发展逻辑,也对理解全球应对信息战或混合战的区域策略具有强烈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防御 宣传 媒介和传播研究 瑞典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国际传播研究:理论建构、议题拓展与方法升维
4
作者 沈国麟 朱家辉 《对外传播》 CSSCI 2024年第12期24-28,共5页
回顾和梳理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发现该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区域国别研究交叉融合。在区域国别视角的指引下,国际传播研究正在经历理论视角与价值取向的转型、学术研究议题的拓展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升维。基于此,区域... 回顾和梳理2024年中国国际传播研究,发现该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区域国别研究交叉融合。在区域国别视角的指引下,国际传播研究正在经历理论视角与价值取向的转型、学术研究议题的拓展和方法论的进一步升维。基于此,区域国别研究启发中国国际传播研究者勇于深入情境化的域外田野中,不断挖掘新现象、发展新问题,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想象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崛起中的中国校准时空坐标,推动国际传播话语权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研究 区域国别学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智能传播研究自主知识体系
5
作者 匡文波 姜泽玮 《青年记者》 2024年第3期23-26,共4页
智能传播既是当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与行业动态中的热点,同时也彰显着中国传媒界的特色与旨趣。本文基于对中国智能传播研究过去十年经验的回顾与反思,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宏观语境与时代目标,分析中国智... 智能传播既是当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与行业动态中的热点,同时也彰显着中国传媒界的特色与旨趣。本文基于对中国智能传播研究过去十年经验的回顾与反思,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宏观语境与时代目标,分析中国智能传播研究的内生障碍与未来进路,阐释智能传播研究同媒介化、智能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智能传播研究与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关联,指出中国智能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需要重点面向实践化、自主化与体系化,以此增强中国智能传播研究的实质性理论进展及其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播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 自主知识体系 人工智能技术
下载PDF
东南亚华侨华人报业及其文化(文学)传播研究(1900—1949)——以客家华侨报刊为重点研究
6
作者 周晓平 徐秋雅 《嘉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华侨以居住在东南亚国家为大多数。先驱们经历了辛酸的“过番”之后,历经几代人的拼搏,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为了求得进一步发展,海外华侨力求在文化、经济、政治诸方面不断巩固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地位。在文化方面,广大海外华侨积极... 中国华侨以居住在东南亚国家为大多数。先驱们经历了辛酸的“过番”之后,历经几代人的拼搏,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为了求得进一步发展,海外华侨力求在文化、经济、政治诸方面不断巩固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地位。在文化方面,广大海外华侨积极发展报业,加强中国与华侨所在东南亚聚居国家的文化(文学)交流。他们利用报刊、杂志宣传自己的爱国思想。扩大对外、对内交流。在海外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如文学、艺术、历史、民俗等。也把东南亚诸国的思想文化传播到中国。它不断加强了海外与内地的各种沟通与链接,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就得到了东南亚广大华侨的广泛支持。尤其,广大客家华侨积极发展报业,为支持中国革命与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华侨 报业与文化 客家华侨报业 传播研究
下载PDF
基于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7
作者 陈燕 夏颂涵 《艺术评鉴》 2024年第4期177-182,共6页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为例,在对其项目概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梳理,归结出了其特有的四种传播模式... 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以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为例,在对其项目概况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现状进行梳理,归结出了其特有的四种传播模式:代表性传承人及艺人传承的原真保护传播模式、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模式、大众传承的文化传播模式、产业创新的传播模式。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困境,并从加大非遗音乐传播人才的培养、完善非遗音乐传播渠道、提升非遗音乐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打造非遗音乐传播特色、加强非遗文化权益保护五个方面,对渝东南地区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研究
下载PDF
短视频赋能农业文化传播研究
8
作者 张思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0028-0031,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短视频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眼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短视频在赋能农业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的出现为农业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短视频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眼球。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短视频在赋能农业文化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它的出现为农业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首先分析了短视频赋能农业文化传播的背景,其次对短视频赋能农业文化传播的内容、形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短视频赋能农业文化传播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农业文化 传播研究
下载PDF
中美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研究视角差异——对《新闻与传播研究》与《传播季刊》近十年选题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袁会 《青年记者》 2011年第3Z期21-22,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大陆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自1986年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构想后,我国研究人员开始从国外"取经",将外国的传播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传播实践,产...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大陆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自1986年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构想后,我国研究人员开始从国外"取经",将外国的传播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传播实践,产生了一大批丰硕的研究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的传播学研究理论和方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是传播学研究体系极其发达、完善的国家。本文选取中美两大传播学术期刊作为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新闻与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 传播理论 二次传播 新闻传播研究 传播研究方法 传播实践 新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黄河文化的当代传播研究——评《黄河文化传播与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10
作者 殷耀琦 曹天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5-I0005,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内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精神面貌也更加奋发昂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精神面貌 当代传播研究 话语体系构建 自信自强 原创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社交货币视角下MBTI在青年社交中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岩松 《新闻世界》 2024年第8期12-14,共3页
传播技术发展赋予了青年全新的社交模式,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作为青年追求高效和精准交友的社交货币受到大量追捧,MBTI凭借文本形式多样化,传播过程游戏化以及测试反馈精准等特点成为青年社交新型模式。但无论使用哪一种交友... 传播技术发展赋予了青年全新的社交模式,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作为青年追求高效和精准交友的社交货币受到大量追捧,MBTI凭借文本形式多样化,传播过程游戏化以及测试反馈精准等特点成为青年社交新型模式。但无论使用哪一种交友模式,青年在享受MBTI带来的社交便利的同时,也需警惕其带来的刻板印象与社交鄙视链等弊端。任何交友都需传播双方抱着平等友善的态度,才能为彼此创造更多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货币 MBTI测试 青年社交 传播研究
下载PDF
唐代中日书法文化的传播、交融及其价值——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系列之一
12
作者 朱天曙 石放 《中国书画》 2024年第7期14-19,共6页
日本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由来已久。《汉书·地理志》中最早记载了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2)《隋书·东夷传》说日本上古“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 日本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由来已久。《汉书·地理志》中最早记载了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2)《隋书·东夷传》说日本上古“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中国汉字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西晋时期。西晋太康六年(285),百济博士王仁应天皇邀请来到日本,担任皇子冤道稚郎子的老师,王仁用《论语》和《千字文》作为苑道稚郎子学习的教材。严绍先生认为,这是关于汉字传入日本的最早文献确切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字文》 历史文化渊源 百济 西晋太康 《汉书·地理志》 国际传播研究 文化的传播 中日书法
下载PDF
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传播研究的路径反思
13
作者 王金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5,共10页
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的传播已有九十余年的历程,近年来,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的传播研究整体逐渐呈现难以系统推进的趋势。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传播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体量大,给诗学传播的言说路径带来了挑战;诗歌属性... 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的传播已有九十余年的历程,近年来,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的传播研究整体逐渐呈现难以系统推进的趋势。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传播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体量大,给诗学传播的言说路径带来了挑战;诗歌属性等重要观点的论争、传播史料考证以及史料的现代阐释等问题,亦引发研究路径的反思。首先,本体与现象内外结合的研究路径,反映了诗学传播研究的内外划分理念,尽管这种研究路径对诗歌文体要素的开掘还不足,但其对中国新诗在英语世界的可译性、如何译等问题中的文体要素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开端作用。其次,诗学论争与广义式实证的研究路径,体现了对中国新诗西方传播基础理论层面和实证研究的重视,但是也难免会局限研究的问题域,束缚诗学规律的探寻。再次,史料爬梳与散点分析的研究路径,显示了基础性研究路径的基石作用,但是这种在起点上的徘徊也不免会限制研究主体的研究视域及路径思索。接续三种研究路径,进一步挖掘诗学传播与数智人文以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智慧和潜力,探索既有诗学意蕴又有创新性的多元路径,或许能够破解中国新诗在海外英语世界传播研究的困局,打开新的诗学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传播研究 路径反思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山西水文化研学科普传播研究初探
14
作者 白芸蔓 《经济师》 2024年第12期156-157,160,共3页
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山西水文化的科普传播进行研究初探,通过分析全省水文化的发展概况,合理审视全省在迈向生态文明过程中水资源承担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研学视角,依托“引黄系列”水利工程为线索,提出以水利工程为载体的... 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山西水文化的科普传播进行研究初探,通过分析全省水文化的发展概况,合理审视全省在迈向生态文明过程中水资源承担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研学视角,依托“引黄系列”水利工程为线索,提出以水利工程为载体的水文化建设对全民科普传播及市场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水文化 研学科普 山西引黄研学 传播研究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突破与创变探索——评《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研究》
15
作者 许湘波 常庆星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1期I0006-I000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舆论传播和信息集散的主要平台。受此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日益丰富,不仅方便了公众意愿和价值诉求的表达,还为公众情绪的宣泄提供...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信息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舆论传播和信息集散的主要平台。受此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渠道日益丰富,不仅方便了公众意愿和价值诉求的表达,还为公众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传播的匿名性和快速性也使得这种传播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很容易成为各类不良信息的“助推器”和“放大器”,对新时期的舆论格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从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创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式,积极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由高晓虹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研究》一书,对党的新闻宣传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与社会治理的时代需求,提出了新兴媒介环境下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研究 互联网传播 公众情绪 新兴媒介 新闻宣传 舆论格局 公众意愿 舆论传播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华夏传播研究前后看——从《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说起
16
作者 王笋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162-167,共6页
《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对整个华夏传播研究进行了梳理,行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指出了华夏传播研究“向后看”与“向前看”的研究取向。华夏传播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因此华夏传播研究的前后看问题理应在横向对比、纵向梳理的视角... 《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对整个华夏传播研究进行了梳理,行文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指出了华夏传播研究“向后看”与“向前看”的研究取向。华夏传播要立足本土、面向全球,因此华夏传播研究的前后看问题理应在横向对比、纵向梳理的视角下展开。从中西文化比较视域出发,对华夏传播研究进行反思,华夏传播研究向后看与向前看的现实意义在于:从向后看中找华夏传播研究应遵循的学术传统,关注先秦文化,从联系中把握“做”,保持中国学术传统赓续,保持华夏传播研究特色;从向前看中望未来,将历史作为中介,用一种整体观、共同体观照见华夏传统、关注当下,进而从历史中把握华夏传播研究的未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传播研究学术史》 华夏传播 中西比较
下载PDF
游记视域下城市游憩文化符号传播研究综述
17
作者 李秦鑫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75-77,共3页
该文作者以游记为历史参照,通过梳理现代城市游憩的发展进程与脉络,发现传统游记之于现代游憩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景观设计、审美表达等,需要通过观照社会变迁、政治法规、地域经济、公众文化修养等因素具体解读,以为现代城市游憩研... 该文作者以游记为历史参照,通过梳理现代城市游憩的发展进程与脉络,发现传统游记之于现代游憩的文化内涵、表达形式、景观设计、审美表达等,需要通过观照社会变迁、政治法规、地域经济、公众文化修养等因素具体解读,以为现代城市游憩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标本。线索上,该文以时间与空间为演进基准,以文化符号为支撑,从图像和文化两个方面剖析个体在“游”文化中的物境、情境与意境,尝试整合分析现代城市游憩的发展现状与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城市游憩 文化符号 传播研究
下载PDF
融媒体背景下舞蹈传播研究
18
作者 刘鑫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现代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建设,并带动了各个媒体形式的融合,呈现出明显的融媒体发展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能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更多渠道,显著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 现代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建设,并带动了各个媒体形式的融合,呈现出明显的融媒体发展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能够为信息的传递提供更多渠道,显著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逐渐反映出了人们更高的精神文明层面需求。舞蹈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艺术形式,好的舞蹈作品能够带给人们更大的精神情感享受,以及传递出正确的信息和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也需要利用好融媒体渠道进行传播与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舞蹈艺术的生命力,让更多人能够看到舞蹈艺术,喜欢上舞蹈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舞蹈 传播研究
下载PDF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19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下属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四川省社会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四川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承担并开发广播电视课题及项目;策划并实...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下属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四川省社会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四川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承担并开发广播电视课题及项目;策划并实施广播电视节目资源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新闻与传播研究 事业法人 专业研究机构 资源开发利用 四川省 社会科学
下载PDF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20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下属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四川省社会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四川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承担并开发广播电视课题及项目:策划并实...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11月,为四川广播电视台下属独立事业法人单位,是四川省社会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四川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承担并开发广播电视课题及项目:策划并实施广播电视节目资源开发利用;主办《西部广播电视》和承办《西部广播影视》两本杂志;协助做好四川省广播电视学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有计划承担全省广播电视人才培训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广播影视 事业法人 专业研究机构 资源开发利用 四川省 秘书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