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书论释读与实践——以《草诀百韵歌》为例
1
作者
张多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4-96,共3页
歌诀是古代书论的一种形式,多为诗歌体裁的诀要,小者数言,大至百韵。《草诀百韵歌》是一本流传日久、影响深远的阐释基本草法的歌诀,它以五言韵语写成,其叙说通俗,易于领会,颇宜于初学。文章从该歌诀具体文辞入手,对其阐释草书的基础理...
歌诀是古代书论的一种形式,多为诗歌体裁的诀要,小者数言,大至百韵。《草诀百韵歌》是一本流传日久、影响深远的阐释基本草法的歌诀,它以五言韵语写成,其叙说通俗,易于领会,颇宜于初学。文章从该歌诀具体文辞入手,对其阐释草书的基础理论加以探究,旨在阐明"草书最为难,龙蛇竞笔端"的书写要领。并结合草书点画的基本构成、草书结体的差异变化、草书创作的灵活借用等几个方面,对草书加以分析研究,为习书者提供多角度掌握草书的门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书论
草诀百韵歌
草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书论的形象和感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毅华
《汉字文化》
2018年第7期88-90,共3页
传统书论的形象和感性元素充斥在几乎所有的古代书法理论文献中。从审美分析到技法阐述都以形象和感性为常态。古人设象言美,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揭示书法的美学价值,使得这种审美阐释方式不仅能激发读者的主动体验,也为种种个性化的...
传统书论的形象和感性元素充斥在几乎所有的古代书法理论文献中。从审美分析到技法阐述都以形象和感性为常态。古人设象言美,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揭示书法的美学价值,使得这种审美阐释方式不仅能激发读者的主动体验,也为种种个性化的体悟和阐释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思维空间。充分显示了传统书论的真知和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美学
传统书论
形象和感性
原文传递
传统书论中的“远”
3
作者
嵇绍玉
《书法》
2019年第9期140-141,共2页
唐孙过庭《书谱》"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在书法审美上功崇位高,"自远"成为一束圣洁之光,始终在书家和赏析者心头闪耀。"远"作为哲学范畴,其实先秦诸论早有擅场。《道德经》中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唐孙过庭《书谱》"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在书法审美上功崇位高,"自远"成为一束圣洁之光,始终在书家和赏析者心头闪耀。"远"作为哲学范畴,其实先秦诸论早有擅场。《道德经》中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在老子看来,"远"与"大"皆为"道"之同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谱》
孙过庭
书法审美
传统书论
《道德经》
哲学范畴
书家
原文传递
传统书论"力"陈述的指向与归宿
4
作者
嵇绍玉
《书法》
2022年第3期60-61,共2页
一传统书论中,"力"是与"气""势"等相骈偭的常见词汇,一般就是指书法艺术所显示的力量。但对"力"话语陈述,却出现截然不同分歧。一种是"尚力派",认为力显神凝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精髓...
一传统书论中,"力"是与"气""势"等相骈偭的常见词汇,一般就是指书法艺术所显示的力量。但对"力"话语陈述,却出现截然不同分歧。一种是"尚力派",认为力显神凝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精髓,某种意义上书法艺术就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行迹记录。譬如汉蔡邕在他《九势》中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九势》
传统书论
艺术形式美
笔墨
陈述
原文传递
论苏轼书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锦辉
刘永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q...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书论
传统书论
传统
文论
道家思想
自然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书法的形式构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沃兴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185,共4页
形式构成的理念把作品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点画结体和章法都既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因此强调兼顾,既注重它们本身的表现,又强调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但是由于『目不能二视而明』,我们只能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而且不得不偏重构成...
形式构成的理念把作品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点画结体和章法都既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因此强调兼顾,既注重它们本身的表现,又强调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但是由于『目不能二视而明』,我们只能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而且不得不偏重构成,这是被时代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构成
传统书论
创新
原文传递
与古为徒,汲古开今——论“宗唐说”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7
作者
毛润洋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12期49-53,共5页
“与古为徒,汲古开今”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赵孟坚在其书论中所传达的“宗唐说”美学思想与之有着共同意义。他提出的“学书要由唐入晋”“骨格,书法之祖”等书学思想,为当时日益僵化的书坛带来了一股新风。而在当下,当...
“与古为徒,汲古开今”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赵孟坚在其书论中所传达的“宗唐说”美学思想与之有着共同意义。他提出的“学书要由唐入晋”“骨格,书法之祖”等书学思想,为当时日益僵化的书坛带来了一股新风。而在当下,当代书法创作存在脱离传统、风格僵化等问题,“宗唐说”等传统书论秉持崇古思想,提出书法应溯源追流、合时而作的精辟见解,对今天书坛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唐说
传统书论
崇古思想
当代
书法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书论释读与实践——以《草诀百韵歌》为例
1
作者
张多强
机构
北华大学文学院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4-96,共3页
基金
2012年度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传统书学理论指导下的书法教育实践研究"(JLSJY2012Z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歌诀是古代书论的一种形式,多为诗歌体裁的诀要,小者数言,大至百韵。《草诀百韵歌》是一本流传日久、影响深远的阐释基本草法的歌诀,它以五言韵语写成,其叙说通俗,易于领会,颇宜于初学。文章从该歌诀具体文辞入手,对其阐释草书的基础理论加以探究,旨在阐明"草书最为难,龙蛇竞笔端"的书写要领。并结合草书点画的基本构成、草书结体的差异变化、草书创作的灵活借用等几个方面,对草书加以分析研究,为习书者提供多角度掌握草书的门径与方法。
关键词
传统书论
草诀百韵歌
草书
Keywords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Cao Jue Bai Yun Ge
Cursive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书论的形象和感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毅华
机构
太原学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18年第7期88-90,共3页
基金
2016山西省教育厅哲社科一般项目"傅山草书的当代文化价值研究"阶段成果(编号2016260)
文摘
传统书论的形象和感性元素充斥在几乎所有的古代书法理论文献中。从审美分析到技法阐述都以形象和感性为常态。古人设象言美,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揭示书法的美学价值,使得这种审美阐释方式不仅能激发读者的主动体验,也为种种个性化的体悟和阐释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思维空间。充分显示了传统书论的真知和灼见。
关键词
书法美学
传统书论
形象和感性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书论中的“远”
3
作者
嵇绍玉
机构
不详
出处
《书法》
2019年第9期140-141,共2页
文摘
唐孙过庭《书谱》"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在书法审美上功崇位高,"自远"成为一束圣洁之光,始终在书家和赏析者心头闪耀。"远"作为哲学范畴,其实先秦诸论早有擅场。《道德经》中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在老子看来,"远"与"大"皆为"道"之同义。
关键词
《书谱》
孙过庭
书法审美
传统书论
《道德经》
哲学范畴
书家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传统书论"力"陈述的指向与归宿
4
作者
嵇绍玉
机构
不详
出处
《书法》
2022年第3期60-61,共2页
文摘
一传统书论中,"力"是与"气""势"等相骈偭的常见词汇,一般就是指书法艺术所显示的力量。但对"力"话语陈述,却出现截然不同分歧。一种是"尚力派",认为力显神凝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精髓,某种意义上书法艺术就是书家驾驭笔墨力量的行迹记录。譬如汉蔡邕在他《九势》中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九势》
传统书论
艺术形式美
笔墨
陈述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苏轼书论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锦辉
刘永丰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文化与艺术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19,共5页
文摘
作为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苏轼不仅精通诗词、文赋,而且擅长书法、绘画。他重视书法创作理论,其书论集中在他的书画品评题跋文中。这类文章大都篇制短小,率性而发,兴会所至,不经意而为之,蕴藏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苏轼崇尚"自然天成",认为书家应注重作书的心态,而不能刻意去追求字的"形";他重视"师法"前人,认为书法创作的出新必须以"宗法"为基础,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融入书者的人格品性,力求达到"书如其人"的境界;与之相应,书法鉴赏者也须具备卓越的见识、高深的造诣以及求实的精神,并坚持"书以人重"的原则。
关键词
苏轼
书论
传统书论
传统
文论
道家思想
自然之法
Keywords
Su Shi's calligraphy theory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theory
traditional culture
Taoism
natural law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书法的形式构成
被引量:
1
6
作者
沃兴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185,共4页
文摘
形式构成的理念把作品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认为点画结体和章法都既是整体的又是局部的,因此强调兼顾,既注重它们本身的表现,又强调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但是由于『目不能二视而明』,我们只能在兼顾的基础上有所偏重,而且不得不偏重构成,这是被时代文化的特征所决定的。
关键词
形式
构成
传统书论
创新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与古为徒,汲古开今——论“宗唐说”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7
作者
毛润洋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年第12期49-53,共5页
文摘
“与古为徒,汲古开今”是中华传统文化繁荣不息的必经之路,赵孟坚在其书论中所传达的“宗唐说”美学思想与之有着共同意义。他提出的“学书要由唐入晋”“骨格,书法之祖”等书学思想,为当时日益僵化的书坛带来了一股新风。而在当下,当代书法创作存在脱离传统、风格僵化等问题,“宗唐说”等传统书论秉持崇古思想,提出书法应溯源追流、合时而作的精辟见解,对今天书坛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宗唐说
传统书论
崇古思想
当代
书法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书论释读与实践——以《草诀百韵歌》为例
张多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统书论的形象和感性
李毅华
《汉字文化》
2018
1
原文传递
3
传统书论中的“远”
嵇绍玉
《书法》
2019
0
原文传递
4
传统书论"力"陈述的指向与归宿
嵇绍玉
《书法》
2022
0
原文传递
5
论苏轼书论的美学思想
张锦辉
刘永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书法的形式构成
沃兴华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7
与古为徒,汲古开今——论“宗唐说”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毛润洋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