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元宇宙的伦理隐忧及其消解之策——基于伯格曼的技术哲学视角
1
作者 王苇琪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121-132,共12页
教育元宇宙是元宇宙技术与教育相互建构下的创新性成果,也是未来网络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它突破了时空边界与物理条件的限制,开拓了超越现实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然而教育元宇宙也隐藏着伦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师生虚拟... 教育元宇宙是元宇宙技术与教育相互建构下的创新性成果,也是未来网络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它突破了时空边界与物理条件的限制,开拓了超越现实的教育情境,让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然而教育元宇宙也隐藏着伦理风险,主要体现在师生虚拟主体性的膨胀、教师角色的边缘化以及学生真实生命体验的遮蔽,从伯格曼的技术哲学角度来看,教育元宇宙处于“装置”的范式之下,它会否定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在场参与性,将教育异化为学习消费,使教育目的与手段分离。但人在“装置”面前并非无能为力,通过对现实中身体主体的关照,以“聚焦物”连接人与教育情境,并鼓励师生对教育实践的“在场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教育元宇宙的伦理风险,实现教育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伦理风险 伯格曼 技术哲学
下载PDF
伯格曼“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解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傅畅梅 陈凡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3-28,共6页
伯格曼受库恩"范式"思想的启发,把"范式"的思想应用于技术,认为技术凝结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技术的"范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技术的"范式"结构是"装置范式"。"装置... 伯格曼受库恩"范式"思想的启发,把"范式"的思想应用于技术,认为技术凝结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技术的"范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现代技术的"范式"结构是"装置范式"。"装置范式"的技术本质观超越了海德格尔"座架"的思想,实现了从对技术抽象的形而上学层面的研究到以技术经验层面的研究,认为我们可以对现代技术有所作为,从而为发展聚焦的技术提供一种可能选择。解析"装置范式"技术本质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合理性,可以为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技术范式提供启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范式 伯格曼 本质 现代技术
下载PDF
伯格曼的技术哲学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3
作者 舒红跃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6,F004,共5页
伯格曼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技术哲学家之一。他通过"器具范式""聚焦物"、"聚焦活动"等概念,论证和说明现代技术在改善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他同时还把对技术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分析... 伯格曼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技术哲学家之一。他通过"器具范式""聚焦物"、"聚焦活动"等概念,论证和说明现代技术在改善人们生活的过程中具有本质上的局限性。他同时还把对技术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分析与对技术的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分析结合起来,试图全面地把握技术和当代生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技术哲学 “器具范式” “聚焦物” “聚焦活动”
下载PDF
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平平 郭素萍 徐莹 《全科护理》 2019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放射治疗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康复新液外... [目的]探讨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90例放射治疗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予以康复新液外喷预防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预防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SAS、SDS、SF-36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观察组干预后SAS、SDS、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率高达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应用于放射治疗皮肤损伤肿瘤病人,可有效降低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改善病人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病人总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疗法 皮肤损伤 伯格曼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康复新液 护理
下载PDF
伯格曼的人文主义科学观及其技术融合 被引量:2
5
作者 漆捷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3-348,共6页
伯格曼的科学观是从人文主义视角探讨科学本质及其解释方法,他认为科学是通过微观层面揭示事物本质并获得可实证、可检验结果。其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兼容理论,既包括科学属性的研究对象,也包括非科学属性的诗性、生活语言、道德体验等人... 伯格曼的科学观是从人文主义视角探讨科学本质及其解释方法,他认为科学是通过微观层面揭示事物本质并获得可实证、可检验结果。其科学实在论是一种兼容理论,既包括科学属性的研究对象,也包括非科学属性的诗性、生活语言、道德体验等人文因素;科学解释世界的方法呈现多元化;技术实践活动基于科学理论展开,科学与技术融合的重要方式是形成为公众所接受的新世界观。通过系统考察伯格曼科学观及其与技术的关系,讨论其理论的重要启示,并从科学实在论的涵盖范围、科学与技术关系等方面分析其观点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科学观 实在论 技术
下载PDF
浅谈侯麦、伯格曼和塔尔可夫斯基的特写镜头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海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5-36,共2页
本文对候麦、伯格曼和塔尔可夫斯基三位欧洲电影大师同时代的三部影片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克拉之膝》《呼喊与低语》和《镜子》中对特写镜头的不同审美态度和处理方式,进而提出特写镜头在不同的艺术家手中呈现出的审美功能的差别,以... 本文对候麦、伯格曼和塔尔可夫斯基三位欧洲电影大师同时代的三部影片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克拉之膝》《呼喊与低语》和《镜子》中对特写镜头的不同审美态度和处理方式,进而提出特写镜头在不同的艺术家手中呈现出的审美功能的差别,以及电影语言在不同文本状态下表达意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写 候麦 伯格曼 塔尔可夫斯基
下载PDF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 被引量:1
7
作者 位梦华 《中国青年科技》 2002年第6期32-34,共3页
生物学家伯格曼把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而且越接近圆形。这就是伯格曼法则。
关键词 伯格曼法则 北极 生物 个体体积 外形 圆形 寒冷气候
下载PDF
伯格曼技术哲学核心思想探析
8
作者 贾丽丽 谷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7-39,共3页
伯格曼技术哲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技术本质的研究,他提出"器具范式"、"聚焦物"等概念,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将技术哲学从单纯形而上推向了对伦理、政治,乃至日常生活的分析,试图全面把握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点... 伯格曼技术哲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技术本质的研究,他提出"器具范式"、"聚焦物"等概念,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将技术哲学从单纯形而上推向了对伦理、政治,乃至日常生活的分析,试图全面把握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特点和现代技术本质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技术哲学 器具范式 聚焦物
下载PDF
找寻真爱的人——谈电影大师伯格曼
9
作者 赵然 付国春 《电影评介》 2010年第3期27-27,共1页
传统的观念认为伯格曼是一个极其冷漠的人,他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多年不能消除,他不断的结婚离婚,这位看似孤独冷漠的老人内心燃烧着炙热的火苗。他穷其毕生的精力都在追寻"爱"。
关键词 伯格曼
下载PDF
伯格曼电影表达和戏剧经验的关系探研
10
作者 徐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68,共3页
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和戏剧创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伯格曼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分析发现,伯格曼的电影呈现和戏剧经验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戏剧创... 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和戏剧创作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于伯格曼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通过分析发现,伯格曼的电影呈现和戏剧经验之间可谓是互为表里。戏剧创作是其电影艺术的思想原动力和方法实践场,同时,电影技术的发展补充、完善排遣着他对戏剧艺术的思虑。伯格曼对这两种艺术的熟稔,使得戏剧和电影可以在其创作中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神奇而通达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电影 戏剧
下载PDF
银海遐思录(之三)——追思英格玛·伯格曼
11
作者 郑雪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6,共3页
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艺术电影之翘楚、"作者电影"的旗手,为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2007年的逝世,被人们称为"欧洲人文电影时代的最后落幕"。所谓"伯格曼现象"值得我们加以探讨。
关键词 伯格曼现象 作者电影 "戏剧的电影"与"电影的电影"
下载PDF
被操纵与记录的婚姻生活 评法国野驴剧团《伯格曼小姐》
12
作者 翟月琴 《上海戏剧》 2023年第5期10-11,F0004,共3页
法国野驴剧团的《伯格曼小姐》,改编自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编剧作品《私谈》。故事讲述的是中年女性安娜厌倦了婚姻生活,爱上了比自己小10余岁的年轻人。与那些经典小说里的女性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或者海丝特·白兰的命运... 法国野驴剧团的《伯格曼小姐》,改编自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编剧作品《私谈》。故事讲述的是中年女性安娜厌倦了婚姻生活,爱上了比自己小10余岁的年轻人。与那些经典小说里的女性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或者海丝特·白兰的命运不同,经历着折磨与痛苦的安娜并没有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与毁灭相比,从生活之镜照见真实的自我心理状态,才是这部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伯格曼 婚姻生活 故事讲述 中年女性 心理状态 经典小说 小姐
下载PDF
基督教背景下伯格曼电影中的神话思维
13
作者 张宇 《艺术科技》 2016年第2期98-99,共2页
出生于瑞典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的一系列重要影片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天地,展示出了电影艺术的新手法,对于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影视语言的革新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创了"主观电影"和"哲... 出生于瑞典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的一系列重要影片开辟了电影表现的新天地,展示出了电影艺术的新手法,对于现代电影艺术的发展和影视语言的革新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开创了"主观电影"和"哲理电影"的先河。由于伯格曼受个人成长环境的影响,他的电影总是充斥着宗教意味,也使其作品有了其他导演作品所不具备的宗教内涵。本文将讨论宗教背景下的伯格曼电影,探寻基督教文化和伯格曼电影之间的关系,解读伯格曼电影中蕴含的神话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电影 基督教文化 现代性
下载PDF
伯格曼·观摩会·NOC
14
作者 金陵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第9期19-19,共1页
乔纳森·伯格曼是翻转课堂的先驱者之一,他与亚伦·萨姆斯最早开始翻转课堂,两人也是Flipped Learning Network(翻转学习网)的共同创办者。今年4月18日晚,伯格曼从台湾飞来上海,准备参加两天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翻转课... 乔纳森·伯格曼是翻转课堂的先驱者之一,他与亚伦·萨姆斯最早开始翻转课堂,两人也是Flipped Learning Network(翻转学习网)的共同创办者。今年4月18日晚,伯格曼从台湾飞来上海,准备参加两天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翻转课堂+国际高峰论坛"。应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邀请,我们与伯格曼有机会聊起翻转课堂。据伯格曼介绍,现在美国翻转课堂主要发生在中学。他们出了五本书,涉及数学、科学、历史、英语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NOC 教育杂志社 学习网 乔纳森 信息技术 自主学习 教学视频 国际高峰论坛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爱比死更冷——伯格曼电影《野草莓》影片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哲含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期48-49,共2页
《野草莓》这部影片以一个死亡预兆的梦境作为情绪开端,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个爱与生命的故事。梦与现实交错展开的一条旅途,终点通向代表着终身成就奖的领奖会场。中途发生的事情与老旧的记忆(梦境)交缠,主人公伊萨克对人生和爱的反思,... 《野草莓》这部影片以一个死亡预兆的梦境作为情绪开端,向我们展示的却是一个爱与生命的故事。梦与现实交错展开的一条旅途,终点通向代表着终身成就奖的领奖会场。中途发生的事情与老旧的记忆(梦境)交缠,主人公伊萨克对人生和爱的反思,在面对终极的人生价值评估面前,面对人生的终点面前袒露出了最直白的恐慌,执著的爱,残酷的不爱,和孤寂苦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莓》 伯格曼 角色分析
下载PDF
现代人精神困惑的影像志:解读伯格曼的《第七封印》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丁 黄卓 《天府新论》 2019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针对将伯格曼的《第七封印》诠释为对时代危机的影像化,对存在主义思潮的艺术化和以影像的方式阐释对伊壁鸠鲁式生活之向往等的观点,本文将《第七封印》置于伯格曼所秉持的"电影如果不是一种记录,就是一种梦幻"电影哲学视域... 针对将伯格曼的《第七封印》诠释为对时代危机的影像化,对存在主义思潮的艺术化和以影像的方式阐释对伊壁鸠鲁式生活之向往等的观点,本文将《第七封印》置于伯格曼所秉持的"电影如果不是一种记录,就是一种梦幻"电影哲学视域下进行考察,从而得出《第七封印》是一部深深植根于伯格曼早年的家庭生活和西方文化传统,以个体寻求"上帝之面"为主线,以五种寻求进路依次展开为背景,以揭示现代人身处"不确定性"时代的宗教困惑为内容,以探索现代社会中的宗教存在样态为目的的艺术作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第七封印》 精神困惑 电影哲学 宗教
下载PDF
阿尔伯特·伯格曼和中国 被引量:2
17
作者 卡尔·米切姆 陈雨晴(译)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8,共5页
美国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又译作“鲍尔格曼”“波哥曼”)从未到过中国,他只在作品中数次提及中国。美国在伯格曼的哲学体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其家乡蒙大拿州密苏拉市。美国主要技术哲学家中,讨论度最低、作品被... 美国技术哲学家阿尔伯特·伯格曼(又译作“鲍尔格曼”“波哥曼”)从未到过中国,他只在作品中数次提及中国。美国在伯格曼的哲学体系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其家乡蒙大拿州密苏拉市。美国主要技术哲学家中,讨论度最低、作品被译成中文数量最少的,伯格曼是其中之一。伯格曼独特的技术哲学思想值得引起中国学者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他对技术物质文化弊病的诊断以及为此开出的药方,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同样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尔格曼 伯格曼 阿尔伯特 技术哲学家 蒙大拿州 技术哲学思想 哲学体系 借鉴意义
下载PDF
解读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
18
作者 程鲲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7-79,共3页
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从主体的自我认知障碍到主体间性的冲突与对立,充分揭示了主体的人格成因以及人物在对峙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并进一步阐释语言媒介在交流困境中,因为纠缠着欲望... 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伯格曼电影《沉默》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深入剖析,从主体的自我认知障碍到主体间性的冲突与对立,充分揭示了主体的人格成因以及人物在对峙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并进一步阐释语言媒介在交流困境中,因为纠缠着欲望的不确定性而无法准确传递信息的现实,提醒人们正确对待交流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沉默》 精神分析 交流
下载PDF
从宗教三部曲看伯格曼的宗教思想变化
19
作者 许欢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43-44,共2页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有影...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以简约的影像风格、沉郁的理性精神和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索,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纳入严肃哲学话题的人物之一。他以强烈的个人风格所奠定的瑞典电影的理性精神至今仍有影响。他以独特的思考和姿态,反映了西方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过渡中人们关于信仰的坚持——质疑——否定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他拍摄的"宗教三部曲"体现出伯格曼宗教思想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宗教三部曲 宗教思想
下载PDF
沉思与博弈:伯格曼电影《第七封印》
20
作者 杨亦骄 关大我 《戏剧之家》 2015年第5X期136-,共1页
近年来,对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解读众说纷纭,作为"圣三位一体"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影片充满了宗教气质,并以银幕书写了关乎于生存与死亡、当下与永恒的思索,伯格曼以他挣扎的宗教信仰思考着人生,这样的沉思与博弈以隐喻的方式... 近年来,对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解读众说纷纭,作为"圣三位一体"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影片充满了宗教气质,并以银幕书写了关乎于生存与死亡、当下与永恒的思索,伯格曼以他挣扎的宗教信仰思考着人生,这样的沉思与博弈以隐喻的方式呈现,尤其体现在他的电影《第七封印》中。《第七封印》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伯格曼的思想,对伯格曼来说,他的一生亦是一种对生命的思考与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格曼 第七封印 救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