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假淋巴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新民 王明亮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表现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及其临床资料,MR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病灶平扫信号特点,动态增强特征等。结果:6个病例共7个病... 目的:探讨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表现及其相关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假性淋巴瘤的MRI及其临床资料,MR图像分析内容包括病灶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病灶平扫信号特点,动态增强特征等。结果:6个病例共7个病灶,5例单发,1例含2枚病灶;7枚病灶均呈类圆形结节,平均大小为1.9cm,MRI平扫T1WI均为低信号,T2WI2枚略高信号、5枚呈中等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动态增强7枚病灶呈“快进快出”强化模式;6枚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厚环形强化;1枚病灶表现为不均匀强化;2枚病灶外见尖角状强化并向外延伸;1枚病灶内可见血管穿通征。6例病例肝门及腹膜后均未见淋巴结肿大、未见腹腔积液,未见远处转移。结论:肝脏假性淋巴瘤临床罕见,体积较小,多呈类圆形,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及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 假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CT诊断鼻咽部假性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厚艺 张伟国 高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病例男,14岁。因"打鼾、鼻阻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打鼾,鼾声较小,无夜间憋醒。白天无倦怠。患者一直未正规诊疗,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黄褐色脓痰,痰中带少量血丝,睡眠较差。专科检查:双侧后鼻孔见粉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 病例男,14岁。因"打鼾、鼻阻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打鼾,鼾声较小,无夜间憋醒。白天无倦怠。患者一直未正规诊疗,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黄褐色脓痰,痰中带少量血丝,睡眠较差。专科检查:双侧后鼻孔见粉红色新生物,表面光滑,新生物悬于咽后壁,咽后壁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 假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皮肤假性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与基因重排的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玲 张理涛 吴景良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对28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组)和10例扁平苔藓(对照组)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皮损中CD3、CD20及CD45RO的表达情况,并应用PCR检测T细胞受体(TC... 目的:探讨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对28例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组)和10例扁平苔藓(对照组)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皮损中CD3、CD20及CD45RO的表达情况,并应用PCR检测T细胞受体(TCR)-γ和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CPL组真皮浅层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其中以CD3及CD45RO阳性表达为主的共13例,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膜,为T细胞CPL;以CD20阳性表达为主的共15例,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膜或细胞浆,为B细胞CPL。TCR-γ基因重排时,CPL组与对照组中出现smear带的分别为8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IgH基因重排时,CPL组和对照组出现smear带者均为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2)。结论:CPL组织真皮浅层内主要表达CD3、CD45RO的T细胞和表达CD20的B细胞;TCR-γ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鉴别CPL良恶性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淋巴瘤 皮肤肿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 抗原 T细胞 免疫球蛋白重链 基因重排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淋巴结炎性假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
4
作者 黎金庆 邹继珍 +4 位作者 董玉君 李竞贤 李渊 周家琴 武淑兰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5期380-381,F003,共3页
关键词 淋巴结炎性 病理特征 误诊 误治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肺假性淋巴瘤一例
5
作者 徐勋华 王夏武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引岁.2个月M体榆透视发现右上肺阴影,无咳嗽、咳痰.无咯血、胸痫、胸闷.无畏寒、发热等症状。
关键词 假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NK/T细胞淋巴瘤一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蕊 漆学良 +3 位作者 雷浪 张明 丁卫江 涂江龙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PCNSL)是指发生于脑、脊髓、脑脊膜等处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组织肿瘤,无系统性淋巴瘤的表现,约占颅内恶性肿瘤的3%[1],多为B细胞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面...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PCNSL)是指发生于脑、脊髓、脑脊膜等处的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组织肿瘤,无系统性淋巴瘤的表现,约占颅内恶性肿瘤的3%[1],多为B细胞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多见于面部中线结构附近,而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者较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淋巴瘤 淋巴 T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肺炎性假瘤4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德芬 杨鸿春 董丽华 《临床肺科杂志》 1999年第3期221-222,共2页
肺炎性假瘤是由某些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肺内瘤样病变。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易与肺癌、肺结核相混淆,当以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我院自1978年~1997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4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5例肺炎性假瘤男... 肺炎性假瘤是由某些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肺内瘤样病变。临床表现和X线征象易与肺癌、肺结核相混淆,当以病理检查为确诊依据。我院自1978年~1997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4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5例肺炎性假瘤男性12例,女性33例。男女之比为1:2.75。年龄20~63岁。其中【50岁31例,】50岁14例。主要为咳嗽,咯血痰、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性 临床病理分析 神经内分泌肿 特异性炎症 良性肿 病理检查 肺穿刺 胸正侧位片 假淋巴瘤 X线征象
下载PDF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误诊为淋巴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8
作者 符志龙 李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1期4187-4188,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疾病/病理学 假淋巴瘤/诊断 淋巴/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9
作者 杨竟博 王晶晶 +1 位作者 马勇 陶智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例肺内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行气管分叉和肺内病灶薄层扫描检查12例,其余行常规胸部CT检查1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30例肺内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行气管分叉和肺内病灶薄层扫描检查12例,其余行常规胸部CT检查18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可见多发或单发肺肿块、结节,其中可见空洞4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8例,病灶边缘表现为磨玻璃样或者棉絮状25例;合并双肺多发栗粒结节6例,合并双肺磨玻璃样变或细网状结构20例;同时,肺假性淋巴瘤8例,主要以空气支气管征为主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为主要表现,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肺淋巴结影像表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往往合并肺间质变、肺内斑片影,应该及时行病理检查,减少漏诊或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假淋巴瘤 淋巴
下载PDF
双能量CT对结直肠癌区域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雪君 赵卫 +2 位作者 郑凌琳 张帆 杨亚英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扫描后碘图中碘浓度及碘图CT值(Overlay值)在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分别将双能量动、静脉期增强扫描图像调入双能后处理软件"Liver V...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扫描后碘图中碘浓度及碘图CT值(Overlay值)在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炎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分别将双能量动、静脉期增强扫描图像调入双能后处理软件"Liver VNC",测量局域淋巴结实性部分的动、静脉两期的CT强化值、碘浓度及Overlay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检出105枚局域淋巴结,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56枚,反应性增生49枚。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动、静脉期强化CT值分别为(32.67±11.99)、(38.30±14.65)、(35.48±13.55)和(37.08±15.57)HU;碘浓度分别为(1.58±0.81)、(3.17±1.07)、(1.85±0.90)和(3.56±1.38)mg/mL;Overlay值分别为(35.41±14.66)、(59.58±21.20)、(41.19±14.74)和(65.52±21.46)HU。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之间动静脉期碘含量及Overlay值及动脉期强化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强化CT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动静脉碘浓度诊断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3.2%,AUC为0.895)。结论:动脉期碘浓度结直肠癌转移淋巴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的影像鉴别诊断价值优于动、静脉期的于Overlay值及强化C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 淋巴 假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副肿瘤性天疱疮纵隔肿物CT及PET/CT二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岑国荣 关键 张皓钦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5-827,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1,男,42岁,反复口腔糜烂2个月,全身红斑、丘疹20余天。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糜烂并加重。外院诊断为“扁平苔藓”。体查:全身红斑、丘疹、颜面红肿,伴瘙痒。患者自起病以来偶有气促,无发热、畏寒。精神、睡眠、... 病例资料患者1,男,42岁,反复口腔糜烂2个月,全身红斑、丘疹20余天。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口腔糜烂并加重。外院诊断为“扁平苔藓”。体查:全身红斑、丘疹、颜面红肿,伴瘙痒。患者自起病以来偶有气促,无发热、畏寒。精神、睡眠、食欲较差,有便秘,小便正常,近2个月体重减轻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假淋巴瘤 树突状细胞肉 滤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及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冲 李霄 +4 位作者 李海 贡其星 李扬 王震 张智弘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和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行HE和免...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和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ALT1基因,采用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分析克隆性基因重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MALT淋巴瘤,肿瘤结节状浸润汇管区,浸润及包绕周围肝组织并融合成结节或片状,多量小胆管陷入、散布其间伴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围绕增生的淋巴滤泡,主要为中心细胞样和单核样B细胞,其中1例可见簇状上皮样组织细胞.瘤细胞CD20和PAX5阳性,不表达CD5、CD23、CD10、bcl-6及cyclin D1.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病灶呈境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其中1例可见部分纤维包膜.小胆管仅见于病灶周边,且缺乏淋巴上皮病变.淋巴组织增生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缺乏明显异型性和单核样B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增生的淋巴组织由B细胞和T细胞混合.Ig基因重排检测发现,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呈单克隆性B细胞增生,而在2例假性淋巴瘤示多克隆性增生.FISH检测发现2例MALT淋巴瘤存在MALT1基因断裂.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结论 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假性淋巴瘤均属肝脏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两者具有重叠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互为首要鉴别诊断.综合分析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有助于区分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 淋巴 B细胞 边缘区 假淋巴瘤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毛面和光面乳房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可可 穆大力 《医学综述》 2019年第4期752-757,共6页
假体隆乳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乳房整形美容手术。根据表面纹理类型,乳房假体主要分为毛面假体和光面假体。在临床应用中,有关毛面假体和光面假体的使用以及长期安全性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毛面假体在降低包膜挛缩率、防止假体破裂、减少皮... 假体隆乳术是目前最常见的乳房整形美容手术。根据表面纹理类型,乳房假体主要分为毛面假体和光面假体。在临床应用中,有关毛面假体和光面假体的使用以及长期安全性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毛面假体在降低包膜挛缩率、防止假体破裂、减少皮肤起皱、防止移位以及减少再手术等方面有优势,然而,其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光面假体。目前假体隆乳术后并发症仍较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改善这一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乳房 术后并发症 包膜挛缩 乳房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下载PDF
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 被引量:3
14
作者 印洪林 周晓军 +1 位作者 孟奎 孙咏梅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2例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 ,常规石蜡切片 ,HE、抗酸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光镜观察。结果 患者均系 1岁婴儿 ,无免疫缺陷疾病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史 ,出生 1... 目的 探讨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 2例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 ,常规石蜡切片 ,HE、抗酸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 ,光镜观察。结果 患者均系 1岁婴儿 ,无免疫缺陷疾病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史 ,出生 1个月后接种卡介苗。临床表现 :腋下淋巴结结节性肿大伴发热 ,病理表现 :淋巴结内梭形细胞束状或席纹状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增生的毛细血管 ,形成梭形细胞假瘤。抗酸染色显示病变内大量分支杆菌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梭形细胞Mac387和溶菌酶强阳性、S 10 0阴性。结论 在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患者 (如AIDS)和婴儿接种卡介苗后 ,可以发生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该病应与淋巴结的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确诊对其治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 MSP 非肿性病变 鉴别诊断 病理
原文传递
回盲部假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15
作者 张崇广 明菊梅 张印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55-55,共1页
患者女,37岁,主因阑尾切除术后2年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9年6月9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部一包块伴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烧,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考虑为“腹腔异物”,即来我院就诊以“右下腹包块”收住院。入院... 患者女,37岁,主因阑尾切除术后2年右下腹疼痛2个月于2009年6月9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部一包块伴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烧,在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考虑为“腹腔异物”,即来我院就诊以“右下腹包块”收住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查体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淋巴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回盲部
原文传递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16
作者 张攀 杨大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486-488,共3页
自1997年首例乳房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reast implant associated—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BIA—ALCL)被报道以来,乳房假体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e large cell lymphoma,ALCL)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整... 自1997年首例乳房假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reast implant associated—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BIA—ALCL)被报道以来,乳房假体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e large cell lymphoma,ALCL)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整形外科专家及肿瘤学家的重视。2011年,美国FDA发布通告称假体隆乳有可能导致ALCL。目前为止,已有近200病例被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体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ALK- 慢性炎症 细菌 遗传易感性
原文传递
Pseudolymphoma of the liver associated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被引量:8
17
作者 Toshihide Okada Hiroshi Mibayashi +7 位作者 Kenkei Hasatani Yoshiaki Hayashi Shigetsugu Tsuji Yoshibumi Kaneko Masashi Yoshimitsu Takashi Tani Yoh Zen Masakazu Yamagish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6期4587-4592,共6页
We report a case of two pseudolymphomas of the liver in a 63-year-old Japanese woman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One of the lesions was found incidentally during a medical examination,presenting as a 10 mm hypodens... We report a case of two pseudolymphomas of the liver in a 63-year-old Japanese woman with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One of the lesions was found incidentally during a medical examination,presenting as a 10 mm hypodense nodule that revealed hyperdensity in the early phase and hypodensity in the late phase in computed tomography(CT)after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Retrospectively,the 10 mm nodule had first been discovered as a 4 mm nodule during CT 4 years previously.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enhanced MRI revealed another 4 mm hyperintense nodule in segment 6 in addition to the 10 mm hyperintense nodule in segment 7.CT during arterial portography revealed two hypointense nodules.Findings with other imaging modalities such as ultrason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and hepatic angiography were consistent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ight posterior segmentectomy was performed,and the lesions were microscopically diagnosed as pseudolymphoma.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only 31 other cases of this disease have ever been reported,with a highly asymmetrical male:female ratio of 1:9.7.Although we could find only one case of transformation of hepaticpseudolymphoma into lymphoma in the liver,the exact nature of development from benign pseudolymphoma to malignant lymphoma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and cases of hepatic lymphoma need to be followed carefu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diseases PseudoIymphoma Primarybiliary cirrhosis
下载PDF
肺淋巴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宋伟 李丽萍 严洪珍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 研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 (LPD)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5例肺淋巴增生性疾病 (2 5例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 ,12例行胸部CT检查 ,13例行气管分叉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 ,1例行胸部MR检查 )的影像、临床与病理所见。结... 目的 研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 (LPD)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5例肺淋巴增生性疾病 (2 5例行X线胸片、腹部B超或CT检查 ,12例行胸部CT检查 ,13例行气管分叉和肺内病灶体层检查 ,1例行胸部MR检查 )的影像、临床与病理所见。结果  2例肺假性淋巴瘤表现为进展缓慢的含支气管气像的双肺多发大片浸润实变 ,无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 4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LYG)的胸部影像表现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和肿块 ,2例病变内可见低密度 ,1例可见支气管气像 ,3例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1例初期未见 ,而在晚期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大量胸腔积液。 1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AILD)均有肺门、纵隔多组淋巴结肿大 ,伴有双肺小结节网状改变 10例 ,少、中量胸腔积液 5例 ,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 2例 ,肺内单发或多发斑片或实变 8例 ,其中 4例证实有明确的继发感染。3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的胸部表现为边界光滑的前纵隔肿块 ,1例表现为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 15例AILD患者有肝脾肿大 ,8例AILD患者有明确的腹腔淋巴结肿大 ,1例LYG有肝脾肿大 ,1例巨大淋巴结增生病有肝脾及腹腔淋巴结肿大 ,其余患者腹部B超或CT正常。结论 虽然肺淋巴增生性疾病各类型的临床与影像表现各有特点 ,最终仍需依靠活检病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生性疾病 影像学表现 淋巴样肉芽肿病 假淋巴瘤 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放射摄影术
原文传递
肺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小伟 贺生亮 +3 位作者 陈德 马敏杰 韩彪 张瑜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0期719-719,共1页
患者 男,61岁,2011年12月12日主因行胸部CT平扫检查时发现右肺下叶阴影入院,体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IgG30.00g/L,余正常。风湿全套检查示nRNP抗体、抗Sm抗体呈弱阳性,余未见异常。头颅+胸部+上腹部CT平扫检查示右肺下叶肿块... 患者 男,61岁,2011年12月12日主因行胸部CT平扫检查时发现右肺下叶阴影入院,体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IgG30.00g/L,余正常。风湿全套检查示nRNP抗体、抗Sm抗体呈弱阳性,余未见异常。头颅+胸部+上腹部CT平扫检查示右肺下叶肿块影,密度均匀,轮廓不规则,边缘毛刺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淋巴瘤 淋巴组织
原文传递
肝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增生^(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
20
作者 赵小二 陈伶俐 +2 位作者 纪元 曾蒙苏 王明亮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399-405,共7页
目的 探讨肝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增生(RLH)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并经手术标本或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肝RLH... 目的 探讨肝反应性淋巴样组织增生(RLH)的^(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双时相显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1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并经手术标本或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肝RLH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60.4±3.7)岁.观察肝RLH的^(18)F-FDG PET/CT显像表现,分别测量及计算病灶长径、病灶与邻近肝脏的CT值、早期显像及延迟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肝本底SUVmax、滞留指数(RI).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7例肝RLH患者中,71.4%(5/7)患者为单发病灶、28.6%(2/7)患者为多发病灶,共11个病灶,均位于肝包膜下,其形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模糊,长径5.5~19.2(14.9±1.2)mm.CT平扫结果显示,11个病灶密度均匀,其中2个病灶呈等密度,9个病灶呈低密度,其CT值为(42.1±3.1)HU,低于邻近肝实质的CT值(55.9±1.5)HU,且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P<0.001).^(18)F-FDG PET/CT显像结果显示,63.6%(7/11)病灶的^(18)F-FDG摄取高于肝实质,其中85.7%(6/7)病灶延迟显像的SUVmax升高,14.3%(1/7)病灶延迟显像的SUVmax降低,早期、延迟显像病灶的SUVmax分别为6.2±0.4和6.8±0.7,RI为12.2%(8.9%,15.5%);36.4%(4/11)病灶的^(18)F-FDG摄取低于或邻近肝实质,延迟显像病灶的SUVmax无明显变化,早期、延迟显像病灶的SUVmax分别为2.2±0.4和2.1±0.4.结论 肝RLH病灶多位于肝包膜下,呈均匀稍低密度灶,边界模糊.^(18)F-FDGPET/CT显像显示多数病灶^(18)F-FDG高摄取,少数病灶呈等摄取或低摄取,延迟显像SUVmax多升高,多发病灶^(18)F-FDG摄取相近或相差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