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9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 被引量:9
1
作者 杜祖贻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2,共8页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儒学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其实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有限,因此儒家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而蒙不美之名。作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究将之支离化,再加上近世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以致本来代表中华民族经验与智能的学说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难以实践的碎文剩义。本文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中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开绝学的使命:将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使世人研习之、认识之,为社会发展新的生命力;并使此一贯彻人本精神的深厚思想,得与西方哲学宗教分庭抗礼,推动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原本儒家学说 官僚版儒家学说 西化儒家学说 学术化儒家学说 华人 华人社会 中华文化
下载PDF
论儒家学说与现代企业文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乐忠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且辐射到日本、东南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深入研究儒学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双面影响,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儒学置于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大环境中,着眼于历史演化和中外比较,全面探讨儒学和企业文...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力量,且辐射到日本、东南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深入研究儒学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双面影响,很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儒学置于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大环境中,着眼于历史演化和中外比较,全面探讨儒学和企业文化渊源关系,将儒学浓重的人情观念予以扬弃,使之“硬化”;将儒学从封建伦理道德唯上是从的禁锢中解救出来,加以“泛化”,才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为构建人本主义现代企业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现代企业文化 硬化 泛化
下载PDF
论儒家学说群性文化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毛庆耆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15,共5页
首次提出了用以考察文化本质的群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两个概念。认定两千年作为中国文化理论形态的儒家学说属群性文化,道家学说属个性文化。在近二百年受到疑惑、批判、冷落的儒家学说,此前有过两千年被尊重和信奉的历史。当代西方学者看... 首次提出了用以考察文化本质的群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两个概念。认定两千年作为中国文化理论形态的儒家学说属群性文化,道家学说属个性文化。在近二百年受到疑惑、批判、冷落的儒家学说,此前有过两千年被尊重和信奉的历史。当代西方学者看重道家,是因为西方一贯的个性文化与道家吻合;而且资本社会人的异化严重,欲以道家思想济其穷。儒家学说与唯物史观有相通之处。当前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理当重新重视、继承儒家,亦可吸收道家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道家学说 群性文化 个性文化 资本异化与道家
下载PDF
儒家学说中的道和道统 被引量:2
4
作者 梁韦弦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27,共6页
儒家学说中关于天道、地道、人道和中庸之道的认识,体现着曾经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原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儒家学说中的道统是由圣人构成的承载和传续道的系统... 儒家学说中关于天道、地道、人道和中庸之道的认识,体现着曾经对我们民族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原则,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也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儒家学说中的道统是由圣人构成的承载和传续道的系统,其中寄托着儒家学者的价值理想,其本义是将儒家学者追求的真理和正义作为最高的是非标准置于君权之上。关于儒家道统说的认识涉及到对于中华远古史及古代文化传统的认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道统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中的音乐存在论阐释——音乐作品的存在与存在方式 被引量:2
5
作者 龚妮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中国人有着独特的重感悟的思维方式,主客体相互沟通,将音乐看成是“心”与“音”浑然统一的整体。音乐是“声”、“音”、“乐”、“意”的复合体,音乐作品的存在是由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所构成的。音乐存在的感性特...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中国人有着独特的重感悟的思维方式,主客体相互沟通,将音乐看成是“心”与“音”浑然统一的整体。音乐是“声”、“音”、“乐”、“意”的复合体,音乐作品的存在是由这四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所构成的。音乐存在的感性特征———运动性、表演性、聆听性都浑然地体现在表情性、自娱性与空灵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儒家学说 存在 存在方式
下载PDF
当代企业文化视野中的儒家学说 被引量:1
6
作者 纪光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5-97,共3页
当代企业文化视野中的儒家学说纪光欣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部分,它所蕴含的广博而深刻的思想以及由它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儒家学说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 当代企业文化视野中的儒家学说纪光欣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体部分,它所蕴含的广博而深刻的思想以及由它积淀而成的民族文化心理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价值。儒家学说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野 儒家学说 企业文化 当代企业 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 文化管理 “民为邦本” 价值观 团队意识
下载PDF
论先秦儒家学说对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静 余应坤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8-20,共3页
在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为其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理论支持。从比较研究中发现,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在对待人的自立自修、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既有相符度也... 在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为其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理论支持。从比较研究中发现,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在对待人的自立自修、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既有相符度也有差异性。爱默生在先秦儒家学说的影响下,对东方和西方人类文化进行了选择性取舍,为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个人主义 儒家学说 相符 差异
下载PDF
儒家学说对传统婚育观念和家庭伦理关系影响探讨——兼论对儒学几个观念的理解和再释 被引量:2
8
作者 顾鉴塘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5年第5期51-56,共6页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讨论了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传统婚育观念和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妇女地位的影响,就儒家的“仁”与“礼”、“忠”与“孝”、“富”与“教”几种观念以及儒家提倡的和谐观与阴阳观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传统婚育观念 家庭伦理关系 传宗接代 早婚早育
下载PDF
“位”在儒家学说中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青莲 《理论月刊》 2006年第2期58-60,共3页
《周易》中提出了“位”的观念,“位”不仅仅在于其在卦爻中的抽象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意义。“有位”使儒家的政道与治道具有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得位”在于对“时遇”的灵活把握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守位”是儒... 《周易》中提出了“位”的观念,“位”不仅仅在于其在卦爻中的抽象性,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个儒家学说中的社会意义。“有位”使儒家的政道与治道具有了其正当性与合法性,“得位”在于对“时遇”的灵活把握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守位”是儒家以人道治国,推行仁政及维护社会秩序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位 得位 守位 “位” 儒家学说
下载PDF
中国儒家学说对近代欧洲文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罗卿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z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儒家学说 欧洲 重农思想 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儒家哲学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拓展——儒家学说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覃晓晗 《咸宁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0-121,共2页
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同时也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充分地从儒家学说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关键词 儒家学说 思想政治教育 拓展 新领域
下载PDF
儒家学说与近代宁波帮经营管理思想
12
作者 张真柱 单佳平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宁波帮人士在近代创业中经过自身顽强拼搏 ,冲破重重困难 ,百折不挠 ,经久不衰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与其深谙儒家学说的精华 ,对之加以继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形成自己成功的管理思想密不可分。
关键词 儒家学说 宁波帮 经营管理思想 近代 创业
下载PDF
《内经》与儒家学说注重阳气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秀云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9,共2页
运用比较学方法 ,将《内经》与儒家学说代表作《春秋繁露》两书中相关内容从 3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内经》与儒家学说皆注重阳气的主导作用 ,基本观点较为一致。但在运用该观点分别解释不同学科领域的事物和现象时 ,却有本质的... 运用比较学方法 ,将《内经》与儒家学说代表作《春秋繁露》两书中相关内容从 3方面加以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内经》与儒家学说皆注重阳气的主导作用 ,基本观点较为一致。但在运用该观点分别解释不同学科领域的事物和现象时 ,却有本质的区别。《内经》注重阳气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并强调阴阳互根互用的辩证关系 ;而儒家学说则片面强调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 ,借以论证封建社会君主的统治地位和封建道德及其伦常秩序的合理性。因此 ,《内经》重视阳气与儒家学说的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儒家学说 注重阳气 比较学
下载PDF
儒家学说在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爱明 《天津商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儒家学说对企业管理起重要作用。中国企业管理者应该继承儒家思想优秀传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关键词 儒家学说 企业管理 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
下载PDF
今日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祖贻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共7页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也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前有"五四",后有"文革",儒学一时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其实有限,因此不应负... 儒家学说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主流,也代表华人的传统,因此,当社会出了问题,便归咎于儒家思想。百年来,前有"五四",后有"文革",儒学一时成为攻击摧毁的对象。魏晋以后,儒学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其实有限,因此不应负起社会封建腐败的全责。讲者认为,由孔、孟、荀集大成的儒家思想,经过历代官僚将之政治化、塾师将之教条化、学者将之支离化,再加上现代中外学者将之西方化,使本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经验与智慧不断被消磨损耗,沦为难以理解的碎文剩义。讲者首先列举论证,肯定正统儒家学说的现代意义,继而提出复兴儒学的具体方案,并倡议华人社会的有识之士,负起继往圣兴绝学的使命:把优秀的中华文化重新定位,而为世人认识,为社会发展新生命;并使此一贯彻人本精神的伟大思想,足与西方哲学与宗教分庭抗礼,推动新时代人类文明的进步.本文为作者2002年在新加坡由《联合早报》和国立大学艺术中心与中文系联办的"吴德耀文化讲座"所作的讲演。教育家昊德耀教授(1915-1994)生前服膺中华文化,阐扬儒学于海隅南疆,不遗余力,居功至伟,本讲即为纪念昊教授而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学说 力量 中华文化 《联合早报》 儒家思想 2002年 “五四” “文革” 基层社会 中华民族 现代意义 华人社会 重新定位 社会发展 人本精神 西方哲学 艺术中心 国立大学 人类文明 儒学 集大成 政治化 教条化 西方化
下载PDF
论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与儒家学说的关系
16
作者 李华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5,共8页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与儒家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一学说受到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五德终始说吸收了孔孟天命观思想中君权神授、前兆迷信等思想,把它作为帝王政治的前提,为新兴帝王的出现找到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五... 邹衍的五德终始说与儒家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一学说受到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五德终始说吸收了孔孟天命观思想中君权神授、前兆迷信等思想,把它作为帝王政治的前提,为新兴帝王的出现找到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五德终始说还在帝王统一九州所采取的制度——“五德”制度中对社会制度中的正朔、服色、度数、音律、政术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安排了一种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力求达到“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的效果。邹衍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与孟子等儒家代表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推理方法,改为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把从今至古,从天上、水中到地上的万物神灵全部容纳于自己的理论之中,把天道与人事结合了起来,建构了一座雄伟的理论大厦,成为一种著名的政治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五德终始说 儒家学说
下载PDF
试论孔子儒家学说的易学根源
17
作者 高新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2-96,共5页
《周易》的文化精神深刻启迪和影响了孔子儒家学说的产生和形成。《周易》的文化精神是孔子儒家学说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孔子"忠恕""仁爱"为本的民本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深... 《周易》的文化精神深刻启迪和影响了孔子儒家学说的产生和形成。《周易》的文化精神是孔子儒家学说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思想文化背景。孔子"忠恕""仁爱"为本的民本思想与《周易》是一脉相承的。孔子的学说和思想深深根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原典《周易》,它是《周易》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孔子 儒家学说 忠恕 易学 仁爱 民本思想 文化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 根源
下载PDF
儒家学说的衰微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创立
18
作者 武育香 《理论建设》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学说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即与中国实际、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取代儒家学说,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是五四运动以来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学说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即与中国实际、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取代儒家学说,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是五四运动以来思想进程的必然结果。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儒家学说衰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创立的历史,清醒地告诉人们:中国需要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但不可能再以儒教治国,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是中国哲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中国 马克思主义哲学 儒家学说
下载PDF
自然理性的迷误——论18世纪中叶前西方启蒙思想家对儒家学说的主流认识
19
作者 卿文光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18世纪中叶前的西方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赞赏,其哲学基础和根据是他们所信奉的自然理性概念。在精神领域中,自然理性概念实际只是一种停留在主观意识中的抽象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不是真正的道德,它不知道真正的道德须以自由意识为前... 18世纪中叶前的西方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赞赏,其哲学基础和根据是他们所信奉的自然理性概念。在精神领域中,自然理性概念实际只是一种停留在主观意识中的抽象的道德意识。这种道德不是真正的道德,它不知道真正的道德须以自由意识为前提,故这些启蒙思想家对儒家思想的本质和传统中国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理性 启蒙思想家 儒家学说 道德意识 儒家思想 知道 根据 赞赏 西方 实际
下载PDF
读《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
20
作者 李锐 《西部学刊》 2015年第11期35-36,共2页
徐少华先生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专著《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内容包括"郭店楚简考析"、"上博楚简研究"和"清华竹简探论"。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解决了大量与楚国地理... 徐少华先生由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专著《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内容包括"郭店楚简考析"、"上博楚简研究"和"清华竹简探论"。不仅为自己开辟了一个学术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解决了大量与楚国地理相关的聚讼纷纭的学术难题,还体现了其研究方法的成熟——从文本到思想,从考据到义理,是乾嘉汉学之后更进一步的汉宋兼采的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 徐少华 文本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