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户庄 马明德 +2 位作者 周振宇 常亮 田艳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发病部位、治疗方法及结果、随访结果、免疫组化表型等,将上述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发病部位为外上象限所占比例高达50.00%(P<0.05);均给予乳腺癌根治术并实施术后化学药物辅助治疗;5年无病生存率(83.33%)与死亡率(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为(-)表型(P<0.05)。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特点为ER、PR、Her-2受体三阴性表达,患者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特点,降低误诊、漏诊记录使患者获得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表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对鼻腔淋巴瘤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吉庆明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鼻腔是结外常发生淋巴瘤的部位之一。为探讨鼻腔淋巴瘤的形态学改变及临床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临床随访对42例鼻腔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治疗方法和预后的研究。结果发现鼻腔恶性淋巴瘤以NK/T细胞淋... 目的鼻腔是结外常发生淋巴瘤的部位之一。为探讨鼻腔淋巴瘤的形态学改变及临床特点及临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临床随访对42例鼻腔恶性淋巴瘤进行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治疗方法和预后的研究。结果发现鼻腔恶性淋巴瘤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21例),其次是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9例),以及其他类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粘膜相关淋巴瘤(3例),浆细胞肉瘤(1例),粒细胞肉瘤(2例)。结论鼻腔可发生的淋巴瘤种类较多,其生物学行为存在较大差异,各类淋巴瘤其免疫表型各有其特点,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和鉴别诊断要点,同时是临床治疗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恶性淋巴瘤 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化表型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探讨
3
作者 温勇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分析患者肿瘤的组化表型和临床特征,同...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腺样囊性癌免疫组化表型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4例乳腺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分析患者肿瘤的组化表型和临床特征,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取预后信息。结果 10例乳腺腺样囊性癌均为女性,均因发现乳腺法包块就诊,3例行单纯乳腺切除术,4例行包乳手术,3例实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所研究患者均在治疗后获得随访资料,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活,术后3年出现胸壁复发2例,其余患者未出现远处转移或复发,有46枚腋窝淋巴结被清扫出。10例患者的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均为阴性表达,有5例患者的Her-2呈-^+的阴性表达,其余5例患者行FISH检测后Her-1(++)无过度表达。除了2例患者的Ki-67为25%的阳性外,其余患者的表达均<10%,在所有患者中,ECD及Bcl-2均为阳性表达。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一般不会表达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及Her-2,然而ECD和Bcl-2常常是高表达,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表型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后肾腺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慧勤 郭德玉 +4 位作者 章容 赵友光 阎晓初 于冬梅 柳凤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47-2050,共4页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本所近年诊断的2例MA手术切除标本,结合相关临床资料(从病史中摘取)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2例大体均为类圆形灰白色肿块,大小各...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的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常规病理、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本所近年诊断的2例MA手术切除标本,结合相关临床资料(从病史中摘取)分析其病理特点。结果2例大体均为类圆形灰白色肿块,大小各约1、4cm,有薄层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组织学上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特点:瘤细胞较小,核大质少,无异型性,呈规则的小管、小团状及肾小球样等结构排列。免疫组化分析:Vimentin阳性,WT1阳性或部分阳性,CK灶性阳性,CD57有1例散在和小灶性阳性,另1例片状强阳性,EMA、CK7、CgA、CD10均为阴性。2例均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其中1例在同一肾脏的另一部位还有肾细胞癌。结论作为WHO分类中一种少见的良性肾肿瘤类型,MA在形态学上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特点,免疫表型表现为WT1、CD57、Vimentin、CK多有表达,其中Vimentin恒定出现,WT1、CD57、CK表达强度和范围各有不同,而EMA、CK7、CgA、CD10多无表达;要注意与Wlims瘤、肾乳头状细胞癌、后肾腺纤维瘤等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肾腺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表型特征
下载PDF
TURP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经验探讨
5
作者 赵芳敏 胡学 +1 位作者 袁静萍 陈丽霞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中的体会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医养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病理诊断中心自2021年1月1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共计1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标本,对其中6例前列腺偶发癌进...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中的体会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医养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病理诊断中心自2021年1月1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共计1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标本,对其中6例前列腺偶发癌进行病理学检查,辅以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主诉均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前列腺MRI均提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切除增生病灶以解除尿路梗阻症状,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前列腺腺泡腺癌,其肿瘤成分占比均≤5%:5例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其中1例合并导管腺癌;另1例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5=8分。免疫表型:肿瘤成分均显示基底细胞p63、CK5/6、34βE12缺失,P504s有5例阳性,1例阴性表达。结论因前列腺增生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组织,由于标本零碎,肉眼难于识别微小病灶,碎组织选择全部取材包埋制片,必要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协助诊断,以提高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织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使前列腺肿瘤得以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前列腺腺泡腺癌 前列腺偶发癌 免疫组化表型
下载PDF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庞玲娟 李汝瑶 +2 位作者 秦蓉晖 林汉良 陈小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儿左上颌骨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的CK、S-100、Syn、NF、GFAP、HMB45、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含两种主要成份:立方形上皮样细...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儿左上颌骨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细胞的CK、S-100、Syn、NF、GFAP、HMB45、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含两种主要成份:立方形上皮样细胞和神经母细胞。上皮样细胞呈腺管、腺泡样或条索状、片状,胞浆内含(中枢神经)黑色素颗粒。神经母细胞呈巢状,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神经微丝。免疫组化显示:神经母细胞Syn(+),S-100(+),GFAP(+),NF(+),上皮样细胞CK(+),K i67(+)阳性细胞约占5%-10%,HMB45(-)。结论: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是非常罕见的肿瘤,是属于PNET类肿瘤的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的表现,属于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 免疫组化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智 朱克宇 +1 位作者 康凯夫 林汉良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20-122,i0012,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者的左锁骨上区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细胞的CK、EMA、vimentin、SMA、myoglobin、desmin、S_100、CD99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有...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EH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患者的左锁骨上区肿物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并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瘤细胞的CK、EMA、vimentin、SMA、myoglobin、desmin、S_100、CD99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有完整包膜,由梭形细胞、脂肪细胞灶和上皮细胞巢构成。上皮细胞呈网格状,实体性或腺管样排列;梭形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呈编织状、车辐状分布,细胞具有较长的梭形细胞核及较空亮的胞质,少数梭形细胞呈肌细胞样具有嗜酸性胞质,类似纤维细胞或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分化良好,呈灶状分布于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岛之间。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CK弥漫强(+),大部分梭形细胞SMA(+)、myoglobin弱(+),少数梭形细胞vimentin(+),上皮细胞vimentin、desmin、S_100、CD34和CD99(-)。结论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是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应与双向性滑膜肉瘤、恶性神经鞘瘤、皮肤附件或涎腺起源的混合瘤、胸腺脂肪瘤以及梭形细胞胸腺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性错构瘤性胸腺瘤 免疫组化表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白信花 郝彦勇 +1 位作者 武艳 孙岩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2488-2489,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病理镜下特点、相关免疫组化表型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原发性乳腺DLBCL患者,按WHO(2008年)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表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WHO分类DLBC... 目的:分析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病理镜下特点、相关免疫组化表型及预后。方法:收集6例原发性乳腺DLBCL患者,按WHO(2008年)恶性淋巴瘤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表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WHO分类DLBCL,5例为非生发中心B细胞(非GCB)型,1例为GCB型。1例GCB型患者随访47个月仍存活;1例非GCB型患者存活18个月;另1例非GCB型患者治疗后4个月出现淋巴结多处累及,2年后出现脑转移,2年2个月后死亡;还有1例非GCB型患者治疗6个月后淋巴结多处累及,23个月后死亡;2例失访。结论:原发性乳腺DLBCL少见,免疫组化表型大部分为非GCB型,其预后与免疫组化表型有关,非GCB型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乳腺淋巴瘤 免疫组化表型
下载PDF
鼻腔及鼻咽部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静 李海 薛强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 观察鼻咽和鼻腔部位NK/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资料。方法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 NK/T淋巴瘤组织结构特点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增生,大片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浸润,免... 目的 观察鼻咽和鼻腔部位NK/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资料。方法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 NK/T淋巴瘤组织结构特点为多形性淋巴细胞增生,大片的凝固性坏死和血管浸润,免疫组化表达CD3、CD45和CD56阳性。结论 NK/T淋巴瘤是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原发性肿瘤,结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部癌 鼻咽部癌 NK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学特点 免疫组化表型
下载PDF
女性下生殖道的浅表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10
作者 黄文斌 陈洁宇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下生殖道 女性 浅表性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免疫组化表型 外阴阴道 相对特异性 软组织肿瘤 间叶性肿瘤 解剖部位 临床病理 宫颈阴道 类肿瘤 病变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11
作者 白信花 薄音 +1 位作者 冷继红 郝彦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1期56-58,共3页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于涎腺起源的腺样囊性癌的非常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ACC形态学具有异质性并组织结构模式多样化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或良性病变。现将对我院诊治的9例乳腺... 乳腺腺样囊性癌(ACC)是一种组织学上类似于涎腺起源的腺样囊性癌的非常罕见的乳腺低度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ACC形态学具有异质性并组织结构模式多样化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癌或良性病变。现将对我院诊治的9例乳腺腺样囊性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加深对乳腺腺样囊性癌的认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腺样囊性癌 临床病理特征 病理分析 低度恶性肿瘤 组织结构模式 免疫组化表型 良性病变 文献复习
下载PDF
ALK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分析
12
作者 李晓琴 何欣 +7 位作者 康雅琼 罗雁 宋丽娟 李婷玉 王登科 李晓梅 刘芳 张小芸 《甘肃医药》 2020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结合我科诊断的1例ALK+LBCL,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常淋巴...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大B细胞淋巴瘤(ALK+LBC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结合我科诊断的1例ALK+LBCL,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弥漫/窦内生长,呈巢、片状或黏附性生长,肿瘤细胞中等偏大,由较一致的大免疫母细胞样/浆细胞样细胞组成,细胞核圆形,有单一大圆核仁,核分裂象易见,胞浆丰富,嗜碱性或嗜双色性,可见不典型的多核瘤巨细胞。免疫表型:LCA、CD38、CD138、Mum-1、EMA、BcL-2、ALK、CD10、Oct-2、Bob-1及lambda均阳性;CD20、Pax-5、CD79a、CD3、CD2、Bcl-6、CD34、CD43、CD7、CD8、CD4、CD30、CD56和kappa均阴性。FISH检测ALK基因断裂和EML4-ALK融合基因,BcL2融合基因、Bcl-6分离基因和C-myc分离基因均阴性;EBER检测阴性。结论:ALK+LBC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罕见类型,主要见于青年男性,具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表型和分子遗传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表型 荧光原位杂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黄晓赤 罗克枢 +1 位作者 吴蓉宜 赵剑萍 《四川肿瘤防治》 200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变性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结合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例23岁女性患者在半年内先后发生结肠肿...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变性质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型,结合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1例23岁女性患者在半年内先后发生结肠肿瘤和乳腺肿瘤。HE切片显示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肠壁和乳腺组织,瘤细胞有异型性和核分裂,并伴有显著的梭形细胞特征。免疫表型显示瘤细胞CD45++,CD20++,CD45RO-,CD30-,Vim+,Des-,SMA-,S-100-,CK-,EMA-。患者1年内死于肿瘤。结论本例梭形细胞变异型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在缺乏免疫组化标记的情况下易误诊为肉瘤或低分化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梭形细胞 变异型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特征 组织形态特征 免疫组化表型 免疫组化标记 诊断要点 病变性质 临床预后 乳腺肿瘤 结肠肿瘤 女性患者 乳腺组织 肿瘤细胞 HE切片 细胞特征 免疫表型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上皮-肌上皮癌 被引量:23
14
作者 Seethala R R Barnes E L +2 位作者 Hunt J L 刘飞飞(摘译) 张仁亚(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上皮-肌上皮癌 组织学特点 免疫组化表型 临床病理学 形态学特征 皮脂腺分化 多形性腺瘤 细胞角蛋白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伴高级别转化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力 张世英 +4 位作者 袁静萍 何惠华 严丹丹 李莹 陈芳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9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CC)伴高级别转化(HGT-ACC,A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HGT-A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HGT-ACC区域,肿瘤细胞核明显增大、核染色质增多增粗或核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肿瘤性...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CC)伴高级别转化(HGT-ACC,AC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例HGT-A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HGT-ACC区域,肿瘤细胞核明显增大、核染色质增多增粗或核空泡状、核仁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及肿瘤性坏死。免疫组化:HGT-ACC区域,p63表达明显减少至消失,示双向分化消失,同时Ki67指数明显增高。结论HGT-ACC较为罕见,其组织学主要表现为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和肿瘤性坏死,相比以实性结构为主的腺样囊性癌,预后较差。无论高级别转化比例的多少,只要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因此应当广泛取材。HGT-ACC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临床工作中可参照Seethala等提出的组织学形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高级别转化 病理性特征 免疫组化表型 去分化
下载PDF
鼻腔淋巴瘤1例和文献分析
16
作者 郭邓微 宜若男 +1 位作者 高英 刘涛 《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 2020年第2期5-12,共8页
目标:提高对鼻腔淋巴瘤的认识及其确诊率,总结鼻腔淋巴瘤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中年男性鼻腔淋巴瘤患者资料,同时进行相关病例以及文献分析。结果:该患者以“间断鼻塞1月余”之主诉... 目标:提高对鼻腔淋巴瘤的认识及其确诊率,总结鼻腔淋巴瘤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中年男性鼻腔淋巴瘤患者资料,同时进行相关病例以及文献分析。结果:该患者以“间断鼻塞1月余”之主诉入院,副鼻窦CT显示1) 右侧上窦及鼻腔内软组织密度,和上颌内侧壁骨质吸收:考虑为鼻息肉,请结合镜检。2) 左侧下鼻甲肥大,鼻道阻塞。诊断:1) 鼻腔肿物待诊2) 慢性–鼻鼻窦炎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拒绝术前鼻腔肿物活检以明确肿物性质,并签署拒绝治疗同意书。择期行经鼻内镜下行鼻腔肿物切除术 + ESS术,术后常规肿物病检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为NK/T细胞淋巴瘤。结论:鼻腔肿物应尽早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与肿物活检,早期明确诊断,若明确鼻腔淋巴瘤,应结合相关放化疗方式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鼻腔淋巴瘤 CT断层扫描 免疫组化表型
下载PDF
囊性肾瘤和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一组34例病例详细的临床病理分析并提出使用肾上皮间质肿瘤(REST)作为统一的术语(英)
17
作者 Julia Turbiner 王文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19-219,共1页
关键词 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 囊性肾瘤 病例来源 病理分析 临床 嗜酸性细胞 中年女性 免疫组化表型
下载PDF
脊髓乳头状肿瘤2例报告
18
作者 Mobley B 徐庆中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28-228,共1页
脊髓髓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不足10%,大多是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本文报告2例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型比较特殊的脊髓髓内乳头状肿瘤。例1,7岁。胸段脊髓髓内肿瘤。外科切除后3年复发,先后在腰段脊髓、小脑、颞叶和颈静脉孔部位... 脊髓髓内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不足10%,大多是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本文报告2例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型比较特殊的脊髓髓内乳头状肿瘤。例1,7岁。胸段脊髓髓内肿瘤。外科切除后3年复发,先后在腰段脊髓、小脑、颞叶和颈静脉孔部位发现转移。初次手术病理诊断:乳头型室管膜瘤。颞叶肿瘤出现后再手术,组织学诊断与胸段脊髓髓内肿瘤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髓内肿瘤 乳头状肿瘤 乳头型室管膜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免疫组化表型 星形细胞瘤 组织学诊断 腰段脊髓
下载PDF
结外型 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文献复习
19
作者 李亚男 王红梅 曲冰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89-92,共4页
探讨结外型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怀柔医院病理科2016年01月至2021年12月的4例RDD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表现和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男性2例,女性2例,... 探讨结外型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怀柔医院病理科2016年01月至2021年12月的4例RDD患者临床资料、组织学表现和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32~56岁。肿瘤分别位于颅内、腮腺及皮下。肉眼观肿物切面灰白、灰黄相间。镜下可见增生的组织细胞、浆细胞与淋巴细胞,部分组织细胞胞浆内吞噬的细胞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免疫组化S100、CD68阳性,CD1α阴性。结论 结外型RDD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容易被误诊及漏诊,需要与炎症性疾病、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瘤等鉴别,特征性的病理学表现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AI-DORFMAN病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表型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of mismatch repair genes:A screening tool for predicting mutator phenotype in liver fluke infection-associate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20
作者 Upama Liengswangwong Anant Karalak +4 位作者 Yukio Morishita Masayuki Noguchi Thiravud Khuhaprema Petcharin Srivatanakul Masanao Mi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3期3740-3745,共6页
AIM: To clarify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DNA mismatch repair (MMR) system in carcinogenesis of liver fluke infection-associate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METHODS:... AIM: To clarify possible contributions of DNA mismatch repair (MMR) system in carcinogenesis of liver fluke infection-associate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assay. METHODS: A total of 29 ICC samples, which had been assessed for genomic instability by a PCR-based method, were used for study. They were examin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to demonstrat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wo MMR genes, hMSH2 and hMLH1. Results obtained were compared with their mutator phenotype assessed previously. RESULTS: Either hMSH2 or hMLH1 protein was obviously expressed in 28 of 29 (96.6%) ICC samples. Positive nuclear localization of hMSH2 or hMLH1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86.2% (25/29) or 93.1% (27/29) ICC cases, respectively, while their negative nuclear reactivity was only detected in 13.8% (4/29) or 6.9% (2/29) ICC cases analyzed,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ur study, probably for the first time, showed through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hMSH2 and hMLH1 gene that DNA MMR system does not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liver fluke infection-associatedcholangiocarcinogenesis. These results confirm previous findings on mutational status of these genes assessed through a PCR-based method.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has proven to be an effective and sensitive approach for screening MMR deficiency regardless of somatic inactivation or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of hMSH2 and/or hMLH1 gene. Furthermore, immunohistochemistry is more advantageous compared to mutator phenotyping assay in terms of simplicity, less time consuming and cost effectiveness for screening possible involvements of target MMR genes in tumori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fluke infection CHOLANGIOCARCINOMA Mismatch repair HMSH2 HMLH1 IMMUNOHISTOCHEMISTRY MSI Mutator phenotyp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