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9篇文章
< 1 2 1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状态的量效研究
1
作者 文艺 高天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0,I0033-I0036,共8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取90只6^8周龄SPF级雌性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对照(AIT)组、...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选取90只6^8周龄SPF级雌性NOD.H-2^(h4)小鼠,随机分为正常(NC)组、对照(AIT)组、补中益气汤高剂量(BZH)组、补中益气汤中剂量(BZM)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BZL)组、亚硒酸钠(SS)组,共6组,每组15只。BZH组每日予以16.38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BZM组每日予以8.19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BZL组每日予以4.10 g·kg^(-1)补中益气汤灌胃,SS组每日予以0.26 mg·kg^(-1)亚硒酸钠片灌胃,NC组及AIT组每日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8周后,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TSH及脾脏IL-10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表面MHC-II及CD80、CD86、CD40分子表达,以及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结果(1)HE染色可见AIT组小鼠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显著,各治疗组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均有所恢复,其中BZM组小鼠每日灌胃8.19 g·kg^(-1)补中益气汤效果最为显著。(2)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TgAb、TSH水平发现,AIT组小鼠血清TgAb较NC组显著升高,其余各治疗组均能够降低小鼠血清TgAb水平,其中BZH组效果最为明显,但BZH组与BZM剂量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NC组相比,其余组小鼠血清TSH均有所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AIT组小鼠脾脏IL-10分泌较NC组降低,其余各治疗组均能够升高脾脏IL-10的分泌水平,与TgAb结果相似,BZH组效果最为明显,但BZH组与BZM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AIT组小鼠较NC组比较脾脏DCs表面因子CD40、CD80、CD86及MHC-Ⅱ表达升高,脾脏T细胞Th17/Treg水平升高,各治疗组脾脏DCs表面因子水平降低,Th17/Treg水平降低。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降低AIT小鼠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改善甲状腺组织病理损伤,降低DCs表面CD80、CD86、CD40及MHC-II的表达,促进IL-10的分泌,维持Th17/Treg轴平衡,延缓AIT发生。推荐小鼠最佳灌胃剂量为9.18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Th17/Treg
下载PDF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志琦 李明皓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80,共6页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严重影响受者生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是预防排斥反应的重要手段,但其存在毒性作用,以及会增加全身感染、肿瘤复发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在成功肝移植手术之前,如何对受者实施个体化免疫耐受诱导,实现术后免疫抑制... 肝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严重影响受者生存,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是预防排斥反应的重要手段,但其存在毒性作用,以及会增加全身感染、肿瘤复发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在成功肝移植手术之前,如何对受者实施个体化免疫耐受诱导,实现术后免疫抑制药完全或早期撤退,仍然是器官移植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耐受性树突状细胞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临床试验初显成效。本文就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特征、参与重塑肝脏免疫微环境的机制及其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移植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药 细胞因子 共刺激分子 交叉修饰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争议
3
作者 胡林慧 王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5-879,共5页
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目前针对慢性HBV感染提倡更广泛筛查、更积极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但“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观点。部分专家认为免疫耐受期患者肝脏免疫微环境稳... 为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目前针对慢性HBV感染提倡更广泛筛查、更积极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但“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患者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尚无统一观点。部分专家认为免疫耐受期患者肝脏免疫微环境稳定,疾病进展可能小,且治疗效果不佳,不建议启动抗病毒治疗;而另有多项研究提示免疫耐受期患者肝脏仍存在炎症损伤,有疾病进展风险,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成本效益高,因此部分专家建议对免疫耐受期患者应积极启动抗病毒治疗。本文对慢性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的定义、抗病毒治疗的利弊进行文献综述,并基于既往文献进行初步的系统分析,以增加对慢性HBV感染免疫耐受期是否抗病毒治疗的证据积累,为未来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规范临床诊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耐受 治疗学
下载PDF
“癌-胚”免疫耐受新机制
4
作者 熊俞婧 鲁星妤 陈丽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9-799,共1页
妊娠与肿瘤,两种似乎毫不相关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却共享着相同的免疫耐受机制。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免疫耐受对于机体而言是有害的,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及对免疫疗法耐药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妊娠而言,免疫耐受对于同种半异体物的胎儿... 妊娠与肿瘤,两种似乎毫不相关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却共享着相同的免疫耐受机制。肿瘤细胞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免疫耐受对于机体而言是有害的,是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及对免疫疗法耐药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妊娠而言,免疫耐受对于同种半异体物的胎儿是有益的,保证胎儿的发育与妊娠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免疫疗法 基因突变 肿瘤免疫逃逸 病理过程 妊娠 胎儿 肿瘤细胞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免疫耐受期的肝脏病理学特点
5
作者 王园园 徐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肝脏病理学特点,了解其对疾病进展和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免疫耐受期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甲组(<2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免疫耐受期肝脏病理学特点,了解其对疾病进展和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免疫耐受期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甲组(<20岁,n=23),乙组(20~<30岁,n=24)与丙组(≥30岁,n=23)。3组均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肝脏病理学检查。比较3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HBV-DNA水平及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结果3组HBsAg、HBeAg、ALT、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年龄段慢性HBV感染患者免疫耐受期的肝脏病理学特点差异不显著,虽可能存在一些细微差异,但不足以对疾病的进展和治疗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耐受 临床特征 肝脏病理学
下载PDF
妊娠期子宫内膜微生物群和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慧琪 单书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01-0005,共5页
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对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和炎症介质调节为基础。妊娠期免疫系统必须经历复杂的适应,同时保护母亲和胎儿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同时抑制母体免疫反应,防止对同种异体胎儿的潜在排斥反应。对胎儿抗原的免疫... 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对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和炎症介质调节为基础。妊娠期免疫系统必须经历复杂的适应,同时保护母亲和胎儿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同时抑制母体免疫反应,防止对同种异体胎儿的潜在排斥反应。对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和炎症介质调节为基础。最近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微生物群可能在围孕期和怀孕后期以非常动态的方式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因此,生态失调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本综述总结了子宫微生物群、母体免疫反应以及临床生殖和产科结局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免疫耐受 怀孕 子宫内膜微生物群 炎症介质
下载PDF
肝移植免疫耐受诱导及监测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念 高霖逍 龚建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376-378,388,共4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显著减少,然而现有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广泛抑制,导致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建立能够减少或...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显著减少,然而现有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广泛抑制,导致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了患者的术后生存率。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建立能够减少或停止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因此,如何促进免疫耐受尽早建立,以及如何识别免疫耐受状态从而指导免疫抑制剂的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从肝移植免疫耐受的机制、诱导方案以及监测潜在的可耐受状态的生物学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剂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亮 吕翼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6期4-7,共4页
外周免疫耐受是指在外周免疫器官中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在遇到抗原后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如何诱导、维持、打破外周免疫耐受将为多种疑难杂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本文就外周免疫耐受的发现过程,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形成、维持和破坏及... 外周免疫耐受是指在外周免疫器官中成熟的T细胞和B细胞在遇到抗原后不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如何诱导、维持、打破外周免疫耐受将为多种疑难杂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本文就外周免疫耐受的发现过程,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形成、维持和破坏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免疫耐受 器官移植 自身免疫 过敏
下载PDF
myPKFiT®软件辅助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者免疫耐受诱导治疗的病例报告
9
作者 张宇晶 刘毕欧 +4 位作者 平超强 张媛媛 范鹏 田虹 洪珞珈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6期276-282,共7页
免疫耐受诱导(ITI)治疗是清除血友病A患者体内抑制物的一线治疗方案,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FⅧ)开启ITI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剂量调整是个性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FⅧ的药代动力学(PK)参数可用于评估患者ITI治疗是否达到完全耐受... 免疫耐受诱导(ITI)治疗是清除血友病A患者体内抑制物的一线治疗方案,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FⅧ)开启ITI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及剂量调整是个性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FⅧ的药代动力学(PK)参数可用于评估患者ITI治疗是否达到完全耐受,对抑制物滴度进行有效的监测。myPKFiT®软件是中国首个支持血友病PK指导的管理软件,也是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的FⅧ个体化剂量指导软件,本病例报告中的两例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者,探索性采用myPKFiT®软件对其ITI治疗方案进行疗效评估和剂量调整,提示了PK指导在ITI治疗中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抑制物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 myPKFiT 免疫耐受诱导治疗
下载PDF
Dectin-1过表达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小鼠心脏移植物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轶西 宋飞玉 +1 位作者 郭义文 曾志贵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4-1000,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Dectin-1基因对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阐明Dectin-1基因抑制DCs成熟活化发挥免疫学功能的机制及对小鼠心脏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骨髓干细胞诱导形成DCs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采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 目的:探讨过表达Dectin-1基因对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阐明Dectin-1基因抑制DCs成熟活化发挥免疫学功能的机制及对小鼠心脏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小鼠骨髓干细胞诱导形成DCs后进行体外培养扩增,采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标签的腺病毒载体将Dectin-1基因转染至DCs,经过Dectin-1基因修饰的未成熟DCs (imDCs)为DC-Dectin-1组,同时设未经病毒转染的DCs组和转染GFP (DC-GFP)组,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腺病毒转染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DCs中Dectin-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脂多糖(LPS)刺激前后各组DCs表型、功能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 (IL-12)水平。建立同种异体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为DCs组、DC-GFP组和DC-Dectin-1组,于移植术后第1、3和5天分别输入DCs、DC-GFP和DC-Dectin-1,移植术后第7天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脏移植物病理形态表现,TUNEL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心脏移植物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各组小鼠心脏移植物中位存活时间(MST)。结果:经基因修饰的Ad5F35载体可提高Dectin-1基因转染效率,转染后GFP可持续在DCs中表达。LPS刺激前,DCs、DC-GFP和DC-Dectin-1组细胞中CD40、CD80、CD86和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表达水平均较低,呈现imDCs表型;与LPS刺激前比较,LPS刺激后DCs组和DC-GFP组细胞中CD40、CD80、CD86和MHC-Ⅱ表达水平升高,呈现成熟DC表型,而DC-Dectin-1组细胞中CD40、CD80、CD86和MHC-Ⅱ表达水平仍较低。LPS刺激前,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和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刺激后,与DCs组和DC-GFP组比较,DC-Dectin-1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2水平明显降低(P<0.05)。移植术后第7天,与DCs组和DC-GFP组比较,DC-Dectin-1组小鼠心脏移植物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排斥反应表现明显减轻,TUNEL染色呈阳性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与DCs组和DC-GFP组比较,DC-Dectin-1组小鼠术后心脏移植物MST明显延长(P<0.01)。结论:Dectin-1基因可抑制未成熟DCs在LPS作用下的成熟和活化,减弱其抗原提呈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MST,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TIN-1 基因转染 树突状细胞 心脏移植物 免疫耐受
下载PDF
槲皮素对自然流产小鼠模型母胎免疫耐受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长盛 辛兴涛 +1 位作者 贺守第 谭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 SA)动物模型的影响,从免疫耐受调节的角度探讨槲皮素对SA的免疫机制。方法 将雌性CBA/J小鼠与雄性BALB/c小鼠合笼交配建立正常妊娠模型,为正常组,共6只;将雌性CBA/J小鼠与雄性DBA/2小...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自然流产(spontaneous abortion, SA)动物模型的影响,从免疫耐受调节的角度探讨槲皮素对SA的免疫机制。方法 将雌性CBA/J小鼠与雄性BALB/c小鼠合笼交配建立正常妊娠模型,为正常组,共6只;将雌性CBA/J小鼠与雄性DBA/2小鼠合笼交配建立SA模型,24只SA模型小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地屈孕酮组、低浓度槲皮素组、高浓度槲皮素组,每组6只。第1天起,地屈孕酮组[3.75 mg/(kg·d)]、低浓度槲皮素组[300 mg/(kg·d)]、高浓度槲皮素组[600 mg/(kg·d)]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助溶剂,1次/d。第14天,脱颈处死小鼠,计算孕鼠的流产率;ELISA法检测血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γ-干扰素(interferon-γ, IFN-γ)、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56+CD16+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CD19+CD5+B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HE染色观察子宫蜕膜组织结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流产率及TNF-α、IFN-γ水平升高(P<0.01),外周血CD3-CD56+CD16+NK细胞、CD19+CD5+B细胞、CD4+T细胞比例升高(P<0.01);IL-10、E2、P水平和CD8+T细胞比例下降(P<0.01);子宫蜕膜组织结构紊乱,胞浆空泡变增加,血管数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地屈孕酮组、低浓度槲皮素组、高浓度槲皮素组流产率及TNF-α、IFN-γ水平下降(P<0.01),外周血CD3-CD56+CD16+NK细胞、CD19+CD5+B细胞、CD4+T细胞比例下降(P<0.01),IL-10、E2、P水平和CD8+T细胞比例上升(P<0.01);低浓度槲皮素组、高浓度槲皮素组的子宫蜕膜组织结构清晰,血管数量增加,组织间质水肿减少、胞浆空泡变减少。与地屈孕酮组比较,低浓度槲皮素组、高浓度槲皮素组流产率及IL-10、P水平明显升高(P<0.01),CD8+T细胞明显降低(P<0.01);子宫蜕膜组织结构稍紊乱,胞浆空泡变少量增加,血管数量减少。结论 槲皮素能改善SA动物模型的流产率及蜕膜组织结构,可能与调节NK细胞、T细胞、B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自然流产 免疫耐受 小鼠 NK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下载PDF
工程化调节性T细胞调控机体免疫耐受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12
作者 郑思睿 廖健洪 +4 位作者 陈泽 潘宏 黄遵楠 郑明彬 蔡林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1271,共11页
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机体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高效、安全、可控地调节机体免疫,在自身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等炎症疾病的治疗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治疗脱靶和功能表型不稳定给Tregs的临床应用带... 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机体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能够高效、安全、可控地调节机体免疫,在自身免疫疾病及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等炎症疾病的治疗应用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治疗脱靶和功能表型不稳定给Tregs的临床应用带来巨大挑战。生物医学工程改造策略不仅能够促进Tregs主动靶向与炎症趋化,还可维持Tregs叉头盒蛋白p3(Foxp3)在炎症环境中的表达稳定性,持续发挥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本文详述Tregs的免疫调节机制,并对生物医学工程化改造的Tregs在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等炎症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旨在启发和促进Tregs免疫过继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排斥
下载PDF
超小剂量FⅧ诱导血友病A伴FⅧ抑制物患者免疫耐受8例临床观察
13
作者 范憬超 蔡力生 +6 位作者 王丽丽 周昭贵 刘泽林 王缨 蔡云 杨仁池 杜新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6期260-265,共6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者免疫耐受诱导(ITI)的方法,尝试寻找适合我国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中型/重型血友病A患者用APTT标准曲线一期法测定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C),用Bethesda法定量测定FⅧ抗体;抑制物滴度>0.6 BU/mL的患... 目的探讨血友病A伴抑制物患者免疫耐受诱导(ITI)的方法,尝试寻找适合我国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对中型/重型血友病A患者用APTT标准曲线一期法测定凝血因子Ⅷ(FⅧ)活性(FⅧ:C),用Bethesda法定量测定FⅧ抗体;抑制物滴度>0.6 BU/mL的患者停用FⅧ制剂,待FⅧ抑制物阴性(<0.6 BU/mL)后用超小剂量FⅧ(初始剂量1~2.5IU·kg^(-1)·d^(-1))联合地塞米松±利妥昔单抗进行ITI治疗。结果8例伴FⅧ抑制物患者,3例患者获得完全耐受,2例患者达到部分耐受,3例诱导失败患者转为传统剂量FⅧ(50 IU/kg,隔天1次)ITI治疗,获得完全耐受。结论使用超小剂量FⅧ进行ITI治疗的有效率可达62.5%,该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社会及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抑制物 免疫耐受诱导(ITI) 重组人凝血因子Ⅶ(FⅦa)
下载PDF
ICOSL/ICOS在母胎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梅娇琪 杨晓惠 +2 位作者 李蒙勇威 马燕琳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3期1831-1835,共5页
共信号分子指细胞表面的配体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向细胞内传递刺激或抑制信号,来调节免疫反应的一类分子。共信号分子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共信号分子也参与了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共信号分子... 共信号分子指细胞表面的配体与T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向细胞内传递刺激或抑制信号,来调节免疫反应的一类分子。共信号分子在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共信号分子也参与了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共信号分子的异常会导致母胎免疫耐受失衡从而引起复发性流产、子痫等妊娠并发症。ICOSL/ICOS是共刺激信号的配体和受体,通过参与T细胞分化、Th1、Th2细胞因子分泌调节母胎免疫耐受。因此,本文就ICOSL/ICOS结构、母胎界面中的分布及其在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调节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共信号分子异常引起的妊娠并发症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ICOSL/ICOS 免疫耐受 TH1 TH2
下载PDF
口腔鳞癌VEGF诱导树突状细胞致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肖涛 贺一家 +3 位作者 朱瑶萍 郝峰瑶 陈艳 王志勇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04-211,共8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向免疫耐受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树突状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向免疫耐受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树突状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DC)、VEGF组(DC中加入外源性VEGF)、共培养组(DC与SCC7细胞共培养)及抗VEGF组(DC与SCC7细胞共培养后加入VEGF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DC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为了检测DC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将实验分为5组:空白组(T细胞)、对照组(T细胞+DC)、VEGF组(T细胞+DC+VEGF)、共培养组(T细胞+DC+SCC7细胞上清)及抗VEGF组(T细胞+DC+SCC7上清+VEGF抗体),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检测;分别应用Western blot、real time PCR及FCM检测各组DC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 ligand 1,PD⁃L1)的表达情况;收集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诱导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与肿瘤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T细胞+DC)、IDO抑制剂组(T细胞+DC+IDO抑制剂)、抗PD⁃L1组(T细胞+DC+PD⁃L1抗体)及联合用药组(T细胞+DC+IDO抑制剂+PD⁃L1抗体);小鼠荷瘤模型中观察IDO抑制剂及抗PD⁃L1抗体对瘤体大小及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EGF组、共培养组和抗VEGF组DC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均有所降低;但是,抗VEGF组DC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稍高于VEGF组及共培养组。VEGF组及共培养组DC刺激T细胞增殖显著弱于对照组,而抗VEGF组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有所恢复。与对照组相比,VEGF组、共培养组DC中IDO和PD⁃L1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而抗VEGF组DC中IDO和PD⁃L1的表达均有所下调。IDO抑制剂组、抗PD⁃L1组和联合用药组DC表面CD86、CD11C表达、刺激T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联合用药组升高最明显。小鼠体内荷瘤实验结果显示,IDO抑制剂组、抗PD⁃L1组和联合用药组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其中联合用药组瘤体缩小最为显著;3组小鼠的脾脏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所升高。结论OSCC微环境中的VEGF通过刺激IDO和PD⁃L1的表达,抑制DC的成熟分化,使其向免疫耐受型DC转化,从而促进肿瘤局部免疫耐受微环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子翰 彭军 冀学斌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有关,其中T细胞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功能异常、辅...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有关,其中T细胞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功能异常、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失衡等。因此诱导免疫耐受是ITP治疗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抑制蛋白酶体的活性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为ITP提供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蛋白酶体抑制剂在ITP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机制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库普弗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耀权 轩娟娟 +3 位作者 张继翔 陈凯歌 陈国勇 魏思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901-3909,共9页
背景:肝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免疫耐受的建立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库普弗细胞在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及促进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综述库普弗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背景:肝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长期免疫耐受的建立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库普弗细胞在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及促进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综述库普弗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建立肝移植免疫耐受提供参考思路。方法:第一作者于2021年12月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1970年1月至2021年12月相关文献,以“Kupffer cells,liver transplantation”为英文检索词,以“库普弗细胞、肝移植”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7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库普弗细胞是驻留在肝脏内的巨噬细胞,其表面存在包括补体受体、Toll样受体和其他病原体识别受体在内的多种特异性受体和结合位点,能够快速响应组织环境的变化,根据需要呈现不同的细胞表型,即M1型和M2型库普弗细胞,而肝移植免疫耐受与M2型库普弗细胞关系密切。(2)库普弗细胞通过细胞吞噬、细胞极化、抗原呈递、细胞膜蛋白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机制在移植后免疫耐受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目前已有的库普弗细胞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已发现多种库普弗细胞中的细胞因子和非特异性因子可能与移植后免疫耐受关联,主要包括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和黏蛋白结构域4、F1型清道夫受体、抗原钙网蛋白、蛋白二硫键异构酶、抑制组蛋白脱乙酰酶11、热休克蛋白、X-box结合蛋白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34、补体、凋亡因子Fas-FasL、Toll样受体、前列腺素、转化生长因子β和干扰素γ。(4)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构建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有助于深入探究库普弗细胞不同功能对肝移植后免疫耐受建立的影响。(5)在临床应用方面,通过对移植物病理分析、移植物中库普弗细胞因子表达、基因检测及供者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式,可预测及促进免疫耐受的建立,但未来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普弗细胞 巨噬细胞 肝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机制研究 肝脏疾病 器官移植
下载PDF
PM2.5短期暴露诱导免疫耐受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韩冰 赵卓华 +3 位作者 申玉霞 张言 徐妍 张媛(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22-2125,2131,共5页
目的:建立PM2.5短期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探讨PM2.5的“暴露时间窗”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完全弗氏佐剂混合MOG35-55免疫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构建EAE模型。对EAE小鼠进行PM2.5短期暴露... 目的:建立PM2.5短期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探讨PM2.5的“暴露时间窗”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完全弗氏佐剂混合MOG35-55免疫6周龄雌性C57BL/6小鼠构建EAE模型。对EAE小鼠进行PM2.5短期暴露,每天观察小鼠临床发病情况。组织学分析结合流式细胞术评估PM2.5短期暴露影响疾病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EAE小鼠临床评分显示,PM2.5短期暴露可显著延迟疾病发生发展。与对照组相比,PM2.5短期暴露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观察到炎症和脱髓鞘显著减少。PM2.5短期暴露小鼠中枢及外周中激活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及致病性Th17细胞比例显著降低,有效抑制了CNS及外周炎症。结论:短期暴露于PM2.5环境对EAE小鼠病情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细胞过度活化、诱导免疫耐受实现,阐明其机制可为自免疫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细颗粒物 神经炎症 脱髓鞘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艾炜 刘源 +1 位作者 薛峰 夏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8-295,共8页
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是指在肝移植受者中通过各种方式停用免疫抑制剂,且受者肝功能长期维持稳定。目前,实现免疫耐受的方法包括被动免疫耐受、主动操作性免疫耐受和诱导性免疫耐受,多项临床试验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相比成人,儿童肝... 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是指在肝移植受者中通过各种方式停用免疫抑制剂,且受者肝功能长期维持稳定。目前,实现免疫耐受的方法包括被动免疫耐受、主动操作性免疫耐受和诱导性免疫耐受,多项临床试验证明了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相比成人,儿童肝移植受者具有更好的免疫耐受潜质,特别是活体肝移植受者,但预测个体能否达到免疫耐受仍是一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儿童受者免疫耐受的特点、免疫耐受的诱导、操作性免疫耐受、诱导性免疫耐受及受者筛选与耐受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降低患儿的免疫抑制剂总体暴露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肝移植 免疫耐受 操作性免疫耐受 诱导性免疫耐受 被动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剂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庆贤 沈芝君 +2 位作者 林红满 陈海 叶桂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5例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实验组73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0.1 g/次,1次/d,口服,治疗24周;实验组给...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5例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实验组73例。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片,0.1 g/次,1次/d,口服,治疗24周;实验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拉米夫定,前4周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5 mIU/(m2·次),1次/2 d,肌内或皮下注射,4周后加用拉米夫定片,0.1 g/次,1次/d,口服,持续治疗8周,然后停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仅单用拉米夫定片(用药剂量不变),继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转阴率和HBV-DNA转阴率,以及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实验共脱落3例。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的ALT水平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1)不同时间点ALT水平无差异(F=0.214,P=0.505);(2)对照组与实验组ALT水平无差异(F=0.301,P=0.422);(3)两组ALT水平变化趋势无差异(F=0.147,P=0.721)。实验组治疗后24周的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总有效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一过性减少、发热、腹泻、头痛,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腹泻、头痛。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免疫耐受期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疗效更佳,但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时会产生白细胞一过性减少,停药后症状消失,可根据患儿情况酌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重组人干扰素Α-2B 拉米夫定序贯治疗 儿童 免疫耐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