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948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圣外王的期盼:中国古代君德论及其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记录 刘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7,共10页
中国古代君德论起源于殷周,发展于两汉,兴盛于唐,繁荣于两宋,变革于明末清初,一脉相承而内容不断丰富。君德的内容包含了君主的德性、器识、才智、能力等诸多因素,主要体现在君主个人修养以及施政过程中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 中国古代君德论起源于殷周,发展于两汉,兴盛于唐,繁荣于两宋,变革于明末清初,一脉相承而内容不断丰富。君德的内容包含了君主的德性、器识、才智、能力等诸多因素,主要体现在君主个人修养以及施政过程中如何处理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方面。完善君德的方式主要有经筵讲读、皇储教育、家训教化、大臣谏诤、史书褒贬。古代君德论特征鲜明,君主地位的尊崇、历史的教训与现实的需要是君德论的起点,儒家“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理论是君德论的思想基础,读经观史,以经为则、以史为鉴是完善君德的重要手段,“致君尧舜”是君德修养的重点。古人已经形成了一套围绕君主而展开的关于君德修养的理论体系。同时也要看到,古人讨论君德,既存在“师道”与“君道”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没有进行制度层面的反思,反映的只是一种泛道德化的政治伦理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德论 君主修养 帝王学 内圣外王 历史教育
下载PDF
《周易》蒙卦与宋代理学的内圣外王观念——以《程氏易传》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刘增光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以程颐《程氏易传》为主的宋代义理派易学对蒙卦的注解,产生于宋代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现实中。通过考察程颐以及其他理学家对于《周易》蒙卦的注解,可以发现,蒙卦就是宋代理学内圣外王观的凝缩。宋儒学以至圣的内圣观和师道立... 以程颐《程氏易传》为主的宋代义理派易学对蒙卦的注解,产生于宋代帝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现实中。通过考察程颐以及其他理学家对于《周易》蒙卦的注解,可以发现,蒙卦就是宋代理学内圣外王观的凝缩。宋儒学以至圣的内圣观和师道立则天下治的外王观都可以透过对于蒙卦的分析、阐释展现出来,这既和唐代中期以来的师道复兴运动有关,又关涉道学宗主周敦颐的引导。程颐就对蒙卦《彖传》解释文字中的“蒙以养正”赋予了修养工夫的理学化解释,而对蒙卦六五爻和九二爻关系之解释,则体现了他对宋代政治的构想和期望。理学从本体论和人性论对教化之本源的追溯,是儒学发展的一大转折。如果说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是“政治型儒学”的话,那么理学则是“教化型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卦 程颐 理学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论马一浮的内圣外王思想与现代儒学的走向
3
作者 朱晓鹏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9-19,共11页
马一浮全盘继承了传统儒学以“内圣外王”为其基本宗旨的理论传统。然而面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现代新儒学对“内圣外王”的追求所遭遇的巨大困难,马一浮以其对原始儒学的彻底回归,独树一帜地强调了以六艺之学为内圣外王之学的基... 马一浮全盘继承了传统儒学以“内圣外王”为其基本宗旨的理论传统。然而面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现代新儒学对“内圣外王”的追求所遭遇的巨大困难,马一浮以其对原始儒学的彻底回归,独树一帜地强调了以六艺之学为内圣外王之学的基本内涵,并以内圣涵摄外王,从而重建了以体认自性为中心的内圣外王之学。马一浮的这种内圣外王观不仅正好回避了现代新儒学所面临的从“老内圣”如何开出“新外王”的难题,为现代儒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以精神境界的完满和超越为主要价值追求的未来走向,而且对于寻求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现真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一浮 内圣外王 儒学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融合
下载PDF
经世的庄子与庄子的经世——论钟泰对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开显
4
作者 郭敬东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82-93,271,共13页
历代解庄、注庄者在诠释庄子思想时,多将庄子视为岩穴之士,而忽略了其思想中所具有的经世之志与治理主张。钟泰则通过对《庄子》文本的分析,在梳理庄子形象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庄子思想中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照。他认为《庄子》内... 历代解庄、注庄者在诠释庄子思想时,多将庄子视为岩穴之士,而忽略了其思想中所具有的经世之志与治理主张。钟泰则通过对《庄子》文本的分析,在梳理庄子形象变迁的基础上,指出了庄子思想中所具有的忧患意识与现实关照。他认为《庄子》内七篇完整地阐发了庄子本人的内圣外王之道:《逍遥游》阐明了内圣外王之道的价值指向,《齐物论》为内圣外王之道奠定了认识论基础,《养生主》指出了内圣外王之道的修养工夫,《人间世》则阐发了内圣外王之道的实践智慧,《德充符》则诠释了内圣外王之道的内在关联,《大宗师》与《应帝王》则论述了内圣外王之道的实施路径。以此内七篇为基础,钟泰分别细致剖析了庄子内圣之学与外王之道的具体含义,彰显了庄子经世思想的内在逻辑,为理解庄子治道思想开显了政治哲学视域下的诠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泰 庄子 内圣外王
下载PDF
中国式领导力:修己安人、内圣外王之道
5
作者 孔云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5,共9页
古代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皇”“帝”“王”“霸”等四种典型的治理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思想和管理智慧,结合西方现代领导力理论,可创造性地提炼出中国式领导力。中国式领导力是以中华优秀传... 古代中国在实践中形成了“皇”“帝”“王”“霸”等四种典型的治理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思想和管理智慧,结合西方现代领导力理论,可创造性地提炼出中国式领导力。中国式领导力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的治理思想“内圣外王”之道为主体内容和框架,强调领导者“修己安人”,即内在道德修养(内圣之法)与外在治理能力(外王之道)两相结合、内外兼修、协调发展,并符合现代组织发展要求的领导和管理之道。中国式领导力是“内圣”与“外王”的阴阳平衡之道,要求领导者知行合一,强调“修己以敬”的内管理与“安人安百姓”的外管理相互结合,其整体模型为领导者提供了清晰具体的进阶次第。中国式领导力融通古今、中西结合,充分展现文化自信,凸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领导力 修己安人 内圣外王 领导思想 领导智慧
下载PDF
王艮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现实意义
6
作者 王璐瑶 王纪波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3126-3134,共9页
“内圣外王”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重要话题,明代儒者王艮在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内圣外王”思想。王艮从身本论出发,充分发挥阳明的“良知说”,构建了“内圣外王”之修养工夫的理论体系,他强调一个人必须“... “内圣外王”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的重要话题,明代儒者王艮在继承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内圣外王”思想。王艮从身本论出发,充分发挥阳明的“良知说”,构建了“内圣外王”之修养工夫的理论体系,他强调一个人必须“修身立本”而“内圣”,进而“处为天下万世师”而实现外王。在“内圣外王”之道的指导下讲学修身,其目的是教育民众,改善社会秩序,对晚明的学术思想和社会风气影响很大。即使到了现代社会,王艮“内圣外王”的思想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The concept of “Inner Sage, Outer King” is a significant theme within Confucianism and, more broadly, throughout the entirety of Chinese philosophy. Wang Gen, a scholar of the Ming Dynasty, developed his own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rinciple while drawing upon the foundational ideas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 Beginning with the notion of the inherent self, Wang Gen adeptly elaborated on Wang Yangming’s theory of “innate knowledge,” thereby construct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ultiv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ner Sage, Outer King.” He emphasized that an individual must first “cultivate oneself and establish a solid foundation,” thereby achieving inner sanctity, which subsequently enables one to “become a teacher for the myriad people of the world” and realize the outer kingship. Guided by the doctrine of “Inner Sage, Outer King,” Wang Gen’s teachings aimed to educate the populace and improve societal order, significantly influencing the intellectual discourse and social ethos of the late Ming period. Remarkably, even in modern times, Wang Gen’s “Inner Sage, Outer King” philosophy continues to wield considerable guiding influ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艮 内圣外王 身本论
下载PDF
“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对青年人格塑造的启示
7
作者 李超 《哲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2585-2590,共6页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对于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塑... 儒家修身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理想人格是促进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应有之义。儒家修身思想中蕴含的“内圣外王”的修身目标,对于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通过对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信念、求实态度、家国情怀的阐述梳理,在把握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时代蕴涵和对儒家修身思想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道德修养、知识技能和责任担当三个层面,阐述儒家修身思想对于当代青年理想人格塑造的价值运用,为儒家修身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青年理想人格塑造提供有益参考。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self-cultivation, as the core part of Confucianism, is rich in content and has profound influence. It still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day. Cultivating ideal personality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s the due obligation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youth. The “Inside the Saint and Outside the King” self-cultivation goal embedded in Confucian thought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haping of young people’s ideal personal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article expounds and clarifies the Confucian ideal of “Inside the Saint and Outside the King”, its practical attitude, and patriotic sentim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ntemporary youth’s ideal personal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ought.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value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ought in shap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contemporary yout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oral cultiv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ment. This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ought, and the shaping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of contemporary youth in the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 青年
下载PDF
“内圣外王”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勤耘 罗家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12-18,共7页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 儒家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位的人文精神,其核心是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与塑造,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一核心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特征,不仅对传统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源流之一,而且对我们今天重塑新的理想人格以及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民族精神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内圣外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新探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怀承 姚站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内圣外王"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活的灵魂。"内圣"可比拟一个民族之精神、灵魂气质或整个国民之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文化精神素质;"外王"可谓表现于外之社会风气、社会国民士气及其开拓之国富民强... "内圣外王"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活的灵魂。"内圣"可比拟一个民族之精神、灵魂气质或整个国民之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文化精神素质;"外王"可谓表现于外之社会风气、社会国民士气及其开拓之国富民强、综合国力之景象。内圣化对于现代组织而言可谓一种深厚的组织内凝力、高度的自觉融合境界;组织的内质对应的外观将是一个有至高信誉、良好形象、创造惊人效益的强大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时代价值 活的灵魂
下载PDF
对儒家“内圣外王”的追问 被引量:4
10
作者 柴文华 张收 《齐鲁学刊》 CSSCI 2021年第6期5-11,共7页
"内圣外王"首见于《庄子》,乃是经过从孔子开始的历代儒者所构建而成的儒家所传之道。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在内圣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及运思理路不一致,其内圣之道各有其特色也难分轩轾;而在外王方面,儒家圣人更为积极... "内圣外王"首见于《庄子》,乃是经过从孔子开始的历代儒者所构建而成的儒家所传之道。道家圣人与儒家圣人在内圣方面由于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及运思理路不一致,其内圣之道各有其特色也难分轩轾;而在外王方面,儒家圣人更为积极主动地关注现实政治和社会民生,其外王之道更加丰富和壮大。儒家的"内圣"与"外王"以"身"为坐标,用力方向有别,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但二者实际上是一体的,统一在圣人这一理想人格上。立足当代视域可以看出,儒家的"内圣外王"包含历史合理性和现实生命力,构成我们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宝贵思想资源,同时亦有历史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儒家 道家 圣人
下载PDF
《庄子·天下篇》与内圣外王之道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4-476,共23页
《庄子·天下篇》之关切并不在于六家学说的本来面目,其对六家的评述实际上指涉了"内圣外王"之道这一中国政教生活最为核心的问题。通过"道术"与"方术"之辩,庄子揭示出从方术中开出道术的可能性。道... 《庄子·天下篇》之关切并不在于六家学说的本来面目,其对六家的评述实际上指涉了"内圣外王"之道这一中国政教生活最为核心的问题。通过"道术"与"方术"之辩,庄子揭示出从方术中开出道术的可能性。道术的通达要求天道(神)、地道(明)与王道、圣道四者的连接与整合。《天下篇》在"神明圣王"的大视域下将人分为七类,揭示了政教文明的人性基础。在这七类人中,惟有圣人能够通达天人,承担圣王的事业。因此在人类的政教文明系统中,圣人具有中枢性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天下篇》 圣人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论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被引量:17
12
作者 萧汉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23-30,共8页
从《庄子》的《齐物论》到《天下》 ,再到《天道》的主要段落中 ,可以看出庄子内圣外王之道思想的逻辑发展过程。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主要特征是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出发点 ,并汲取儒家的仁义说与人伦观 ,以及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部分思... 从《庄子》的《齐物论》到《天下》 ,再到《天道》的主要段落中 ,可以看出庄子内圣外王之道思想的逻辑发展过程。庄子内圣外王之道的主要特征是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出发点 ,并汲取儒家的仁义说与人伦观 ,以及法家、阴阳家等学派的部分思想 ,最后又以道家的因顺自然为归宿。庄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是庄子有关道术之全体大用思想的完整体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内圣外王 素王
下载PDF
内圣外王之道与当代新儒学重建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8,共10页
明清以降,儒学由于内部蜕变和外部多次冲击变成了"游魂",面临着现代转型。儒学的核心结构是内圣外王,其渊源是古代圣王。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中圣王不再,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整合圣与王,提出完整的内圣外王之道。此后在不同历史阶... 明清以降,儒学由于内部蜕变和外部多次冲击变成了"游魂",面临着现代转型。儒学的核心结构是内圣外王,其渊源是古代圣王。春秋战国时期,现实中圣王不再,原始儒家在理论上整合圣与王,提出完整的内圣外王之道。此后在不同历史阶段或侧重外王,或侧重内圣,但内圣外王之道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儒学现代转型的逻辑起点是如何对内圣外王进行现代诠释和转换,港台和大陆新儒家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也存在很大争议。在今天儒学全面复兴的过程中,还应以内圣外王为基本结构重建当代新儒学,为此作者提出了彰明仁道、修身为本、思想整合、社会儒学、制度建构的思路,即以儒家中和之道整合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社会儒学,上升到内圣外王之道,以重建圆融、圆满的新儒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王 内圣外王 现代转型 当代新儒学 重建
下载PDF
“内圣外王”的重新阐释:一种“心理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中教 李润洲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内核和儒学的精神实质,对于构建国人精神家园、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内圣外王"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资本的理论,从"文化挪移"、"精神对照"、"理...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内核和儒学的精神实质,对于构建国人精神家园、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内圣外王"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资本的理论,从"文化挪移"、"精神对照"、"理一分殊"的视角发现心理资本与"内圣外王"具有一定的蕴涵关系、对照关系、相似关系。心理资本与"内圣外王"的结合研究既可以促进心理资本研究的本土化和"内圣外王"思想的现代性诠释,也可以促进中国学术研究的世界话语权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内圣外王 精神逻辑 理一分殊
下载PDF
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建跃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7,共6页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存在三个诠释维度:即道德要求与政治效果的维度、道德修养与政治地位的维度、道德本体与政治制度的维度。这三个维度渐次演进,为思考道德与政治关系的问题提供了立体化的参照系。比较分析三个维度的立论... 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存在三个诠释维度:即道德要求与政治效果的维度、道德修养与政治地位的维度、道德本体与政治制度的维度。这三个维度渐次演进,为思考道德与政治关系的问题提供了立体化的参照系。比较分析三个维度的立论旨趣以及它们对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定位,可以发现儒家为确保善治从而对为政主体提出道德要求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而通过权衡各个维度的理论得失,则可知在道德进入政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避免德性的僭越,又要注意避免德性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道德 政治 政治哲学
下载PDF
“内圣外王”思想的源流及发展历程探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宁陶 谢有长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18-21,共4页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理想... "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有着现实的社会政治背景。孔子是内圣外王思想的奠基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孟子强调在仁且智的内在道德修养方面铸造"圣人"理想人格,而荀子则强调"圣人"理想人格的外在的社会事功。继先秦之后,内圣外王思想在以后的历史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这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汉唐、宋元明清、近代和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理想人格 形成 发展
下载PDF
儒、道、法的“内圣外王之道”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可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39,56,共5页
先秦儒、道、法三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可分别概括为"智仁合一"、"明德合一"、"德功合一",并可归为两种路向——"外学知识"(儒)、"内修心性"(道、法)。古代儒学发展的最高... 先秦儒、道、法三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可分别概括为"智仁合一"、"明德合一"、"德功合一",并可归为两种路向——"外学知识"(儒)、"内修心性"(道、法)。古代儒学发展的最高阶段宋明理学在总体上是"内修"与"外学"兼顾,但到阳明"龙场顿悟"之后,两种路向融为一体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 智仁合一 明德合一 德功合一
下载PDF
全球化视域中的儒家内圣外王之道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万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5期1-11,共11页
全球化使得普世价值的本土化和本土经验的普世化问题日益彰显。儒家的内圣外王能否建设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近代以来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儒家的内圣外王始终是统一的,构成儒家丰富... 全球化使得普世价值的本土化和本土经验的普世化问题日益彰显。儒家的内圣外王能否建设现代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是近代以来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相较于西方的理性精神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儒家的内圣外王始终是统一的,构成儒家丰富的文化资源。其内圣思想不仅是伦理学,更是天道人心的贯通。外王作为内圣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内圣依据。这种智慧结构在近代却遭受到严重危机。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儒家从内圣到外王政治考虑,包含着不同于西方民主发展的特质。如果说西方的民主问题实质上是权力的合法性问题,那么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则在于如何给最高权力以限制。我们拥有丰富的内圣和外王资源,理应在合理参照西方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传统文化 内圣外王 民主
下载PDF
从“化性起伪”到“隆礼重法”——荀子内圣外王思想初探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3,共5页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礼法学说构成了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内涵。从"化性起伪"到"隆礼重法",再到"尽伦尽制"的圣王理想,荀子的内圣外王思想不但将儒家的内圣之学和外... "化性起伪"的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礼法学说构成了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内涵。从"化性起伪"到"隆礼重法",再到"尽伦尽制"的圣王理想,荀子的内圣外王思想不但将儒家的内圣之学和外王之道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而且还使儒家对道德与政治、内圣与外王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思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道德 政治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试论黄老政治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39,共15页
"内圣外王之道"集中体现了道家尤其是黄老政治哲学的根本旨趣,其理论结构包括交互融摄的"主术"和"心术"两个方面。"主术"包括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而君臣关系和圣人何为的理论原则更值得讨论。&... "内圣外王之道"集中体现了道家尤其是黄老政治哲学的根本旨趣,其理论结构包括交互融摄的"主术"和"心术"两个方面。"主术"包括理论原则和具体方法,而君臣关系和圣人何为的理论原则更值得讨论。"心术"的涵义也比较复杂,其中内蕴的心性论因素最耐人寻味也最值得发掘。黄老学派的身国同构理论颇值得注意,因为它反映出政治哲学与心性论之间的理论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圣外王之道 主术 心术 身国同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