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1959—1961年农业危机的主因:对林毅夫假说的定量检验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国杰 翟欣翔 郝清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林毅夫认为,关于中国1959—1961年农业危机主因的传统解释与经验事实不符,而应该以博弈论的观点解释这次危机,并归因于"一次性博弈"。笔者对这一假说予以严格的定量检验。结果表明,特定的农作政策是这一阶段农业危机的主因,... 林毅夫认为,关于中国1959—1961年农业危机主因的传统解释与经验事实不符,而应该以博弈论的观点解释这次危机,并归因于"一次性博弈"。笔者对这一假说予以严格的定量检验。结果表明,特定的农作政策是这一阶段农业危机的主因,同时自然灾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总要素生产率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定量检验 林毅夫假说
下载PDF
验证《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农业危机》中的博弈论假说——以及人民公社制度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定量测算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开智 赵芝俊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1,共8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林毅夫在《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农业危机》一文中提出了博弈论假说,介绍了其他传统假说和林毅夫在原文中使用的检验的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定量度量制度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方法... 本文简要概述了林毅夫在《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农业危机》一文中提出了博弈论假说,介绍了其他传统假说和林毅夫在原文中使用的检验的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能够定量度量制度因素对农业产出影响的方法,并对1959—1961农业危机成因的竞争性假说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全要素生产率 林毅夫 定量验证 博弈论假说 人民公社制度 集体化 中国 农业产出影响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危机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元琪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2004年第9期15-19,共5页
一、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农业领域的推行过程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政策包括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私有化以及减少国家干预和国家开支等内容,这些政策在世界农业领域的推行主要是由美国农业跨国公司推动的.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 发展中国家 农业危机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政策 农业生物技术 资本主义 资源危机
下载PDF
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演绎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 被引量:2
4
作者 渠桂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1,共7页
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是在国家控制力极强、乡村社会自治性极弱的政治格局下,基层民众被迫执行国家一系列非理性政策的结果。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表现为单方面的国家权力下沉态势,地方社会的自治性不断削弱。随着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 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是在国家控制力极强、乡村社会自治性极弱的政治格局下,基层民众被迫执行国家一系列非理性政策的结果。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表现为单方面的国家权力下沉态势,地方社会的自治性不断削弱。随着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深度,二者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挤压与被挤压的极端不对等关系。在此状态下,国家权力极度扩张而发生非理性的行为,乡村社会"缓冲地带"消融,面对外界的过度索取失去免疫力,无力抵抗,最终酿成农业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全能主义国家政权 乡村自治
下载PDF
农业危机的生物学实质与自由基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华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1-34,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至少包括水分短缺、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环境污染、植物病害等,这些威胁因子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其中任一因子的恶性发展都足以导致地区性农业生产濒临绝境。世...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威胁至少包括水分短缺、土地沙漠化与盐碱化、环境污染、植物病害等,这些威胁因子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其中任一因子的恶性发展都足以导致地区性农业生产濒临绝境。世界上约有1/3地区为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干旱、高温、强光是其主要特征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生物学 自由基 代谢
下载PDF
非洲的生态条件与农业危机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清硕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0-11,45,共3页
举世皆闻的非洲农业危机,其最深刻的根源之一,是农业自然资源贫乏。 非洲人口在暴涨。非洲大陆土地辽阔,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0人,但各地的实际密度差别很大。西苏丹以及沿几内亚海岸的潮湿热带区域、维多利... 举世皆闻的非洲农业危机,其最深刻的根源之一,是农业自然资源贫乏。 非洲人口在暴涨。非洲大陆土地辽阔,约有3000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20人,但各地的实际密度差别很大。西苏丹以及沿几内亚海岸的潮湿热带区域、维多利亚高原、东非的许多高地,卢旺达—乌隆迪,以及刚果附近和尼亚萨兰的人口是非洲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非洲人口24年内翻了一番,1980—1985年人口以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条件 农业危机 非洲
下载PDF
试论20世纪30年代的农业危机——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汪效驷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出现了急性、全面、深刻的危机。1932-193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出现了惨烈的景象。这场危机是近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极度衰弱的集中表现,是生产不足和生产过剩相交织的危机,其破坏... 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出现了急性、全面、深刻的危机。1932-193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出现了惨烈的景象。这场危机是近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极度衰弱的集中表现,是生产不足和生产过剩相交织的危机,其破坏程度极其严重,它留给我们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30年代 农业危机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载PDF
中国近代的农业危机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庆平 《中国农史》 1985年第4期54-62,共9页
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其经济在清代的康、雍、乾时期,曾出现过可以同汉唐盛世相比美的繁荣局面。但进入嘉道时期之后,由于统治者横征暴敛,以及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和压迫的加深,这时的社会经济已处于江河日下、渐次衰落的境地了。特别是... 一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其经济在清代的康、雍、乾时期,曾出现过可以同汉唐盛世相比美的繁荣局面。但进入嘉道时期之后,由于统治者横征暴敛,以及地主阶级对农民剥削和压迫的加深,这时的社会经济已处于江河日下、渐次衰落的境地了。特别是作为当时国民经济基本经济部门的农业,更已陷入了危机之中。广大农村已普遍出现了“其得以暖不号寒、丰不啼饥而可以卒岁者,十室之中,无二三焉”的困窘状态。及至近代,中国的农业危机,则继而进一步发展,并始终存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危机 发展过程 经济危机 国民经济 社会经济 农村 剩余农产品 经济部门 中国近代
下载PDF
宋元泉州的农业危机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四达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5-23,共9页
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宋元泉州犹如一个突出于海面的工商小岛。通过考察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自宋代以来泉州的农业经济即因“人稠山谷瘠”,“就耕无地辟”而陷入粮食危机与就业危机之中。在大力加强农田基本... 在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宋元泉州犹如一个突出于海面的工商小岛。通过考察泉州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自宋代以来泉州的农业经济即因“人稠山谷瘠”,“就耕无地辟”而陷入粮食危机与就业危机之中。在大力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仍无法摆脱农业困境的情况下,泉民敢于冲破“务本”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利用宋政府开放的外贸政策,抓住“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历史机遇,扬长避短、发展工商,开创了贸—工—农式的经济发展道路,终于使地方经济实现了结构性的转变:即由以农为主、工商为辅的传统经济转化为以农业为辅助、以工商为主体、以外贸为核心的港口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地方经济发展 泉州 宋元时期
下载PDF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农业危机及应对之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丽丽 韩佳利 《西伯利亚研究》 2023年第3期67-81,共15页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但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政府首先着手解决的农业问题却成为帝俄晚期经济发展的短板。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农业危机爆发,国际粮价下跌影响了俄国小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亚历山大三世执政后,为了...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但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政府首先着手解决的农业问题却成为帝俄晚期经济发展的短板。19世纪80年代初,世界农业危机爆发,国际粮价下跌影响了俄国小农业生产者的利益。亚历山大三世执政后,为了巩固统治,极力推行反改革政策,不仅忽视农业发展,还使农奴制改革遗留的诸多矛盾更加激化,从而加速了农业危机的发生。在广大欧俄地区,农业转型陷入僵局,粮食歉收频发,农民大量破产。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农业困境迫使俄国统治阶层重新审查农业政策,围绕缓解人地矛盾和增加资金投入问题,官员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最终都未能彻底化解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农业政策 农业危机
下载PDF
广西农业危机和摆脱危机的对策论战与举措实践
11
作者 徐建生 刘克祥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76,共20页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广西农业危机,是全国农业危机的一个典型,形成和爆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经济掠夺。广西省当局为了摆脱危机,探寻出路,约请专家实地考察,提供决策依据,并以"广西经济出路"为主题发起征文,...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广西农业危机,是全国农业危机的一个典型,形成和爆发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经济掠夺。广西省当局为了摆脱危机,探寻出路,约请专家实地考察,提供决策依据,并以"广西经济出路"为主题发起征文,在报刊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论战。参加者形成多个派别,提出了多种解决危机的办法,有的主张十分彻底,强调只有赶走帝国主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消灭土豪劣绅和买办阶级,"以社会主义为归宿",才能克服危机,振兴广西经济,从根本上消除产生危机的根源。土地革命播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只是还处于思想认知层面,而广西省府的振兴措施则限于技术范围,收效有限,摆脱危机、彻底消除危机根源的历史使命,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经济掠夺 入不敷出 大论战 土地革命 共耕社
下载PDF
农民自杀与印度农业危机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晓黎 《社会观察》 2011年第7期70-71,共2页
2009年,印度每30分钟就有一个农民自杀。1995-2009年间,印度有241679名农民自杀。农民现在变成了印度最高危的职业,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事先张扬"的自杀事件印度电影《自杀现场直播》(Peepli Live)讲述了一个卑微小人物因自杀卷入... 2009年,印度每30分钟就有一个农民自杀。1995-2009年间,印度有241679名农民自杀。农民现在变成了印度最高危的职业,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事先张扬"的自杀事件印度电影《自杀现场直播》(Peepli Live)讲述了一个卑微小人物因自杀卷入政治和媒体漩涡的荒谬故事:布迪亚和那塔是印度北部农村毕布里的一对兄弟。为了给老母亲治病,他们用家里的地作抵押向银行贷了款,如今还不上款,土地面临被银行拍卖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电影 自杀事件 农民 农业危机 2009年 现场直播 小人物 银行
下载PDF
工业化进程中的我国农业危机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翠军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8-11,共4页
随着资本、技术等工业化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聚集,农业呈现出新型危机特征。这种危机不是农民生活质量下降或者生活无保障,而是在农业工业化的诱导下,农民通过资源和劳动力的输出获得了高于经营农业的收入,因而渐渐失去对农业的信心。输... 随着资本、技术等工业化生产要素在农业领域聚集,农业呈现出新型危机特征。这种危机不是农民生活质量下降或者生活无保障,而是在农业工业化的诱导下,农民通过资源和劳动力的输出获得了高于经营农业的收入,因而渐渐失去对农业的信心。输入农村的新型生产要素和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并不为农民所掌握和使用,农民丧失了主动权和自我主宰能力,在农业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范式的推动下,农业被产业链条排挤了,农业的基础性和社会稳定功能丧失,农业的功能性危机也随之产生。对危机的化解需要在工农业本质的差异中寻找适当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业化 农业危机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如何应对农业危机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力 《中国牧业通讯》 2004年第7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危机 农业产业危机 农业生态危机 农村社会危机 成因 “三农”问题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科技手段 经济手段 宣传手段
下载PDF
清代山东地区的人地矛盾与农业危机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百亮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48-54,共7页
清代山东是个农业大省,但是农业时常处于危机之中,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制度。然而随着清代山东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人口也随之增多,传统农业的产出,耕地的开垦以及人口增长的速度,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 清代山东是个农业大省,但是农业时常处于危机之中,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土地制度。然而随着清代山东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人口也随之增多,传统农业的产出,耕地的开垦以及人口增长的速度,造成人地之间的矛盾,结果使农业危机进一步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口 耕地 农业危机
下载PDF
马克思农业生态思想视域下的农业危机研究
16
作者 李繁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30-37,共8页
农业危机的实质是农业生态危机,即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所带来的危机。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包括区域间配置失衡和"代际"间的配置失衡。农业生态要素的区域间配置通过农产品贸易的方式实现,但人类往往由于受利益原则的驱使... 农业危机的实质是农业生态危机,即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所带来的危机。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包括区域间配置失衡和"代际"间的配置失衡。农业生态要素的区域间配置通过农产品贸易的方式实现,但人类往往由于受利益原则的驱使而使农产品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出现农业生态要素配置的失衡;当代人为自身利益掠夺式使用农业生态要素的做法会损害后代人所拥有的农业生态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农业生态要素配置失衡导致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因此,消除农业危机的关键是要消除农业生态危机,调节农业生态要素的不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农业生态要素 农业生态危机
下载PDF
台湾新一轮农业危机的探索
17
作者 单玉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5期307-309,350,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国际化、岛内政治生态失衡、政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台湾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农民收入增幅减少,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问题再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对台湾新一轮农业问题的特征、成因和对策措施进行了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国际化、岛内政治生态失衡、政经矛盾加剧的背景下,台湾农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农民收入增幅减少,农业发展滞后,农业问题再次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文章对台湾新一轮农业问题的特征、成因和对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农业危机 成因 农产品进口管理 知识农业 农产品运销现代化
下载PDF
19世纪后期美国农业危机成因探析
18
作者 刘自强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19世纪晚期在美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爆发了持续二三十年的农业危机。造成这次农业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而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联邦政府的土地、财政金融政策等也对这次农业危机的发生... 19世纪晚期在美国农业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爆发了持续二三十年的农业危机。造成这次农业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盲目扩大生产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而垄断资本的控制和剥削、联邦政府的土地、财政金融政策等也对这次农业危机的发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农业危机 市场机制 垄断资本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危机理论的现实意义
19
作者 朱解放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94,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然没有出现全面性的农业危机,但农业危机已初见端倪。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就具有非常重...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虽然没有出现全面性的农业危机,但农业危机已初见端倪。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危机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农业危机理论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农业危机
20
作者 石成林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9-12,22,共5页
我国农业到底是处于正常增长阶段,还是已经踏进了象征着危机的“地雷区”?目前,在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笔者是同意后一种结论的,因此,试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关键词 农业危机 农业生产 农业投入 协调发展 危机周期 城乡经济 农村 农业增长 所有制改革 农业总产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