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活动对农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一个条件过程模型的检验
1
作者 王晓宇 周璐 《山东体育科技》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以湖北省黄冈市农村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幼儿电脑游戏使用程度量表》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中的7个分量表,考察了体育活动对农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留守经...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以湖北省黄冈市农村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幼儿电脑游戏使用程度量表》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中的7个分量表,考察了体育活动对农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及留守经历于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1)直接和中介效应。体育活动对农村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464,P<0.001);屏幕暴露在两者关系中的部分中介作用成立(β=0.153),置信区间为(0.106,0.213)。(2)调节效应。体育活动和留守经历的交互项对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不显著(P>0.05);体育活动和留守经历的交互项对屏幕暴露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167,P<0.01);屏幕暴露和留守经历的交互项对社会性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93,P<0.01),留守经历同时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后半路径。研究结论:(1)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可以通过全民健身政策深层次全方位引导,带动农村地区普罗大众的健身热情,让运动与健康成为农村儿童社会学习的媒介,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健康发展。(2)监护人应充分发挥其模范和监督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农村儿童的体育健康意识,并且严格把控电子屏幕媒体的使用时间预防社会性发展障碍的发生。(3)父母应该正确地运用屏幕媒体与农村留守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结合隔代监护提高总体监护力;当地政府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将留守儿童教育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城乡发展要打破二元壁垒,保障劳动力合理流动,正确引导农民工融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 社会性发展 屏幕暴露 留守经历 农村儿童
下载PDF
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与其成年后工资收入
2
作者 黄方清 何勤英 吴卓越 《南方人口》 CSSCI 2024年第4期27-38,共12页
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可能对其成年后就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基于CFPS2010-2020共6期数据,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儿童时期非认知能力对其工资收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10-12岁的非认知能力,12-15岁的非... 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可能对其成年后就业成就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使用工具变量法,基于CFPS2010-2020共6期数据,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儿童时期非认知能力对其工资收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10-12岁的非认知能力,12-15岁的非认知能力对成年工资收入的影响更大,儿童非认知能力对男性和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提高更有利。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通过教育选择效应、职业筛选效应以及社会资本效应促进其成年工资收入的提高。这表明,重视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其成年就业成就,更快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 农村劳动力 成年工资收入 工具变量法
下载PDF
父母冲突、负面情绪与农村儿童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基于一般紧张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梦雪 柴宇 夏一巍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2期84-93,62,共11页
以一般紧张理论为框架,通过分析来自16所乡村小学的2498份问卷调查数据,探讨父母冲突如何通过影响农村儿童的负面情绪导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父母冲突与NSSI行为发生的概率之间,抑郁和焦虑展现出显著的中介作用,... 以一般紧张理论为框架,通过分析来自16所乡村小学的2498份问卷调查数据,探讨父母冲突如何通过影响农村儿童的负面情绪导致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父母冲突与NSSI行为发生的概率之间,抑郁和焦虑展现出显著的中介作用,而当将儿童NSSI的发生频率作为因变量时,抑郁仍然展现出显著的中介作用,焦虑的中介作用不再显著。本研究的结论不仅支持了一般紧张理论对NSSI的解释力,而且具有直接的政策意义:一方面,通过改善父母关系可以降低农村儿童NSSI的发生率;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父母冲突对农村儿童NSS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冲突 负面情绪 NSSI 一般紧张理论 农村儿童
下载PDF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4
作者 冯晓鑫 罗孟祥 黄成毅 《教育进展》 2024年第2期1396-1401,共6页
近年来农村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家长思想和行动,坚持农村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提出对策。保障农村... 近年来农村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更好地解决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本文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分析农村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家长思想和行动,坚持农村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提出对策。保障农村儿童的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给农村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需要层次理论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发展的资源累积机制及群体差异——基于两省两校农村儿童调查数据的研究
5
作者 崔宝琛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3期124-150,164-166,共30页
投资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发展既是儿童获得长期社会保护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乡村振兴未来人力资本供给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湖北省和安徽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发展调查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了这部分儿童的发展资源拥有情况及... 投资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发展既是儿童获得长期社会保护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乡村振兴未来人力资本供给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湖北省和安徽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发展调查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了这部分儿童的发展资源拥有情况及发展资源如何协同作用于儿童发展结果。研究发现:(1)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尤其是有留守经历儿童面临发展资源匮乏的困境,无任何一项发展资源的有留守经历儿童占比远超无留守经历儿童,拥有全部发展资源的占比远低于无留守经历儿童,但在发展资源拥有量的中等偏高水平上,有留守经历儿童的情况又略好于无留守经历儿童;(2)就儿童积极发展来看,7岁后开始留守的儿童对发展资源更敏感,发展资源对其积极发展的累积机制表现为“正加速模式”,而对于无留守经历儿童和其他发展阶段开始留守的儿童,发展资源对积极发展的累积机制表现为“线性模式”;(3)就儿童亲社会行为来看,无论是有留守经历儿童还是无留守经历儿童,发展资源对亲社会行为的累积机制均表现为“线性模式”。基于此,应从推动儿童福利走向全面普惠,优化儿童福利政策目标定位,完善儿童积极发展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促进儿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 积极发展 亲社会行为 发展资源 累积机制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6
作者 董振 《西部学刊》 2024年第8期5-8,共4页
通过《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甘肃省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运用SPSS2.0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甘肃省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二)甘肃省农村儿童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状态,身体症状表现明显;(三)甘肃... 通过《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甘肃省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运用SPSS2.0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甘肃省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二)甘肃省农村儿童长期处于焦虑情绪状态,身体症状表现明显;(三)甘肃省农村儿童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的症状很严重;(四)甘肃省农村儿童女生在情绪方面的极度焦虑性比男生严重。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认真落实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学生家长必须积极支持并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己也必须提高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心理健康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农村儿童多维健康贫困测度研究
7
作者 奉祁薇 易姝颖 车艺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多维健康贫困的现状、特征,为治理农村儿童健康贫困提供参考。[方法]采取A-F法,基于CFPS 2020年数据,从收入、健康禀赋、健康环境、健康保障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健康贫困进行测度及分解。[结果]当K=0.3时,全国多维健... [目的]了解儿童多维健康贫困的现状、特征,为治理农村儿童健康贫困提供参考。[方法]采取A-F法,基于CFPS 2020年数据,从收入、健康禀赋、健康环境、健康保障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对健康贫困进行测度及分解。[结果]当K=0.3时,全国多维健康贫困发生率(H)为18.77%;收入维度对健康贫困的贡献率为32.37%;西部地区的多维健康贫困指数(M)、健康贫困发生率(H)、多维健康贫困剥夺强度(A)分别为0.122、23.31%、52.32%;与女童相比,男童M、H、A分别高出0.016、2.04%、2.95%;健康保障及疾病风险冲击对幼儿期儿童的健康贫困贡献率最大,分别为26.77%、3.43%。[结论]我国农村儿童健康贫困较为严峻,收入不足是主要原因;西部地区、男童更容易陷入健康贫困;与其他年龄段相比,低龄儿童更可能因为缺乏医疗保险而发生健康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儿童 健康贫困 相对贫困 多维测度 A-F双重临界值法
下载PDF
社会工作视域下农村儿童主任队伍培养研究
8
作者 刁慧 《市场周刊》 2024年第23期172-174,190,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制度和能力两条主线对农村儿童主任的发展提升路径进行探析。在制度层面:不断加强儿童主任工作的顶层设计,既要明确儿童主任的职业身份和职责,又要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与制度保障体系;在能力层面:注重培养专业价值...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制度和能力两条主线对农村儿童主任的发展提升路径进行探析。在制度层面:不断加强儿童主任工作的顶层设计,既要明确儿童主任的职业身份和职责,又要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与制度保障体系;在能力层面:注重培养专业价值与专业能力,既要内化价值观、提升专业价值能力,又要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不仅关注儿童主任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注重制度环境的优化和完善,以期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推动农村儿童主任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为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主任 制度 能力
下载PDF
亲子依恋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彭泽 孙佳俊 刘振龙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4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探讨农村儿童亲子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农村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自尊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对52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结果发现,农村儿童出现品行、同伴关系、亲社会行... 目的探讨农村儿童亲子依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农村儿童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自尊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对52名农村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结果发现,农村儿童出现品行、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自尊问题和亲子关系问题的比例分别为23.08%、76.92%、44.23%、46.15%和38.00%。亲子依恋得分与情绪症状、品行、多动呈负相关,与同伴交往、自尊呈正相关。结论农村儿童的同伴关系问题、亲社会行为不足与品行问题较为突出。亲子依恋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并能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亲子依恋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全民阅读背景下农村儿童阅读现状及推广策略研究
10
作者 高旗兵 《云南图书馆》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农村儿童阅读推广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儿童还面临阅读环境不完善、阅读条件有限、缺乏阅读指导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现状展开分析,在这些问题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阅读环境,统筹... 农村儿童阅读推广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儿童还面临阅读环境不完善、阅读条件有限、缺乏阅读指导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现状展开分析,在这些问题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阅读环境,统筹协调农村儿童阅读资源,创造农村儿童阅读推广队伍,建立农村阅读推广体系,切实推进农村儿童阅读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村儿童阅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阅读 农村儿童阅读推广
下载PDF
校本教育干预对农村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洁 刘莉 彭亚拉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分析校本教育干预对农村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的改善作用,为制定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17年使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江西省石城县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54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n=230)和对照组(n=316)进行... 目的分析校本教育干预对农村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的改善作用,为制定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2017年使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江西省石城县2所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54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n=230)和对照组(n=316)进行随机干预试验,对干预组儿童开展5 d的营养与食品安全校本教育干预,干预结束后和结束1年后分别采用双重差分法比较两组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差异,对校本教育干预的长短期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校本教育干预结束和结束1年后,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儿童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得分分别提高了6.601和4.64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校本教育对三年级学生的干预效果优于其他年级学生,对留守学生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非留守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校本教育干预对提高农村儿童的营养与食品安全认知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均显著,对小学三年级的干预效果最佳,对改善农村儿童在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家庭教育,保护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营养与食品安全 健康教育 校本教育 随机干预试验
下载PDF
我国农村儿童阅读素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川鄂1014名农村儿童的调研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璞妮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文章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维度提出影响农村儿童阅读素养的研究假设,引入性别、年级、留守状态等调节变量,构建农村儿童阅读素养影响模型,并通过四川、湖北两省1014名农村儿童的问卷调研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阅读自... 文章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维度提出影响农村儿童阅读素养的研究假设,引入性别、年级、留守状态等调节变量,构建农村儿童阅读素养影响模型,并通过四川、湖北两省1014名农村儿童的问卷调研对研究假设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阅读自我效能、阅读兴趣、阅读期望、教师支持、同伴影响对农村儿童阅读素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参与对农村儿童阅读素养无显著影响,据此提出我国农村儿童阅读素养培育建议,即价值引领,激发阅读内生动力;多方协同,共同促进阅读关怀;强化指导,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阅读素养 影响因素 阅读推广
下载PDF
“托管循环”模式助力农村儿童阅读推广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学聚 李玉鹏 黄振江 《菏泽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托管循环”模式是提升农村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存在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难以得到保障、农家书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地区整体缺乏阅读气氛和环境等问题。成立乡镇图书联盟、整合乡镇图书资源、... “托管循环”模式是提升农村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存在农村小学图书资源难以得到保障、农家书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地区整体缺乏阅读气氛和环境等问题。成立乡镇图书联盟、整合乡镇图书资源、丰富“托管循环”图书资源、建立统一的乡镇文献资源管理平台、加强农家书屋建设是实行图书“托管循环”模式的重要举措,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区域内图书资源共享、大幅提高农村儿童图书资源总量和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管循环”模式 农村儿童 阅读推广 图书联盟
下载PDF
负性情绪对农村儿童学业成就的影响:自闭特质的调节作用
14
作者 武厚 李小山 刘建平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探究农村儿童的负性情绪(抑郁、焦虑)、自闭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采用泛自闭症表型问卷、儿童抑郁量表、主观学业成就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对1047名农村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自闭特质儿童的抑郁情... 为探究农村儿童的负性情绪(抑郁、焦虑)、自闭特质与学业成就的关系,采用泛自闭症表型问卷、儿童抑郁量表、主观学业成就量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对1047名农村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高自闭特质儿童的抑郁情绪和社交焦虑情绪显著性高于低自闭特质儿童;低自闭特质儿童的学业成就显著性高于高自闭特质儿童。(2)农村儿童的抑郁情绪、自闭特质与学业成就均有显著负相关;自闭特质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3)自闭特质在抑郁和学业成就之间起调节作用;而自闭特质在社交焦虑和学业成就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果揭示了农村儿童抑郁情绪对学业成就的负性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低自闭特质农村儿童中更为明显,这为探究提升农村儿童学业成就的新途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农村儿童 学业成就 自闭特质
下载PDF
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村儿童数字阅读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成因与行动路径研究——以浙江省嘉善县为例
15
作者 刘畅 费晗璐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5,共10页
随着数字化媒体发展,新阅读模式不断解构传统文学阅读体系,认知能力不足的农村儿童更容易陷入浅层化、娱乐化的误区。在农村居民整体数字阅读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农村儿童的数字化素养培育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选取浙江省嘉善县农... 随着数字化媒体发展,新阅读模式不断解构传统文学阅读体系,认知能力不足的农村儿童更容易陷入浅层化、娱乐化的误区。在农村居民整体数字阅读意识薄弱的情况下,如何完成农村儿童的数字化素养培育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选取浙江省嘉善县农村地区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导向,采用民族志、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总结农村儿童数字阅读素养发展现状,从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个层面提出农村儿童数字阅读素养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数字阅读素养 农村儿童 嘉善县
下载PDF
低年级农村儿童的视屏时间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16
作者 马欢 王明怡 《中国校外教育》 2023年第1期71-80,共10页
随着农村儿童对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的增多,电子产品的使用现状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值得关注。通过问卷法,调查了426名小学一至三年级农村儿童电子产品使用情况与执行功能的水平,探讨视屏时间与执行功能这一高级认知能力之间的具体关系。... 随着农村儿童对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的增多,电子产品的使用现状及其对认知能力的影响值得关注。通过问卷法,调查了426名小学一至三年级农村儿童电子产品使用情况与执行功能的水平,探讨视屏时间与执行功能这一高级认知能力之间的具体关系。结果发现,大多数低年级农村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娱乐和学习的视屏时间在1小时以下,无论平时还是周末,娱乐视屏时间都显著多于学习视屏时间;家长娱乐和学习的视屏时间与儿童的娱乐和学习视屏时间具有密切关系;儿童平时或周末的娱乐视屏时间与其执行功能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在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娱乐的时间后,儿童平时或周末的学习视屏时间与其执行功能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如果要更好地发挥电子产品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影响,应合理控制儿童的娱乐视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学习视屏时间 娱乐视屏时间 执行功能
下载PDF
打破手机之困:农村儿童的精神生活之困和出路
17
作者 孙敏 《今日教育》 2023年第6期10-11,共2页
网络时代智能手机成为农村儿童寻求外界“玩伴”、满足情感“共鸣”、获得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根本上讲,“被手机困住的农村儿童”背后隐藏着农村儿童精神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客观现实,通过手机建构虚拟“生活”成为多数农村... 网络时代智能手机成为农村儿童寻求外界“玩伴”、满足情感“共鸣”、获得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根本上讲,“被手机困住的农村儿童”背后隐藏着农村儿童精神需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的客观现实,通过手机建构虚拟“生活”成为多数农村儿童寻求精神寄托、发泄情绪、获得认同的重要途径。那么,农村儿童的精神生活到底面临怎样的时代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儿童 精神寄托 智能手机 网络时代 重要载体 时代困境
下载PDF
教师关怀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家校共育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叶晓梅 曹晓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8-112,共15页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KHB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从家校共育视角分析了教师关怀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依据大五人格理论框架下的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倾性衡量非认知能...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和KHB中介效应检验的方法,从家校共育视角分析了教师关怀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依据大五人格理论框架下的尽责性、宜人性、神经质、开放性和外倾性衡量非认知能力,研究发现:家长主观感知的教师关怀能显著改善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发展;家长接触到的客观教师关怀会对农村儿童的非认知能力产生差异化影响。具体来看,教师的学习关怀对农村儿童的外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显著改善其神经质;心理关怀能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宜人性和尽责性;交友关怀能显著提升农村儿童的外倾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关怀会影响父母教养方式而对农村儿童非认知能力产生影响,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父母对孩子的反应和要求这两个机制共同实现的,相较于父母要求,父母对子女需求反应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关怀 非认知能力 农村儿童 大五人格
下载PDF
农村儿童数字阅读现状及基层图书馆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铃 徐军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第6期83-91,96,共10页
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从农村儿童的阅读态度、数字阅读频率、数字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工具、数字阅读地点、数字阅读平台、数字阅读内容以及家长对待儿童数字阅读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儿童数字阅读现状。文章提出4点对策:开展广泛合作,联... 文章采用实地调查法,从农村儿童的阅读态度、数字阅读频率、数字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工具、数字阅读地点、数字阅读平台、数字阅读内容以及家长对待儿童数字阅读态度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儿童数字阅读现状。文章提出4点对策:开展广泛合作,联动多方主体参与农村儿童数字阅读;发挥资源优势,丰富农村儿童数字阅读内容;加强平台建设,提供多元化数字阅读方式;积极参与,深入指导农村儿童数字阅读推广对象,以期有效推动农村儿童数字阅读服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 农村儿童 调研分析 基层图书馆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手机网络对农村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战辉 《少年儿童研究》 2023年第2期4-14,共11页
中国基层社会正在经历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网络社会崛起的时代变迁,农村儿童受到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双重社会化机制的影响。城镇化变迁加速传统社会化环境解体和主体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转向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虚拟社会... 中国基层社会正在经历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网络社会崛起的时代变迁,农村儿童受到现实社会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双重社会化机制的影响。城镇化变迁加速传统社会化环境解体和主体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转向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虚拟社会化环境由于缺乏家庭、学校等社会化主体的有效监督和引导,加剧了农村儿童的手机网络依赖,对农村儿童的社会交往、身心健康、学习兴趣等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破坏了个体的正常社会化秩序。转型期需要从现实社会化和虚拟社会化两方面来重构农村儿童社会化支持系统,为农村儿童社会化营造良好的现实社会生活环境和网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手机网络 农村儿童 社会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