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1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黄龙背斜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1
作者 何登发 邹松 +5 位作者 于波 包洪平 毛丹凤 魏柳彬 井向辉 石婧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2-624,共13页
研究克拉通内构造变形对于揭示克拉通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应用钻井与高精度反射地震资料,剖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黄龙背斜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黄龙背斜发育在渭北隆起东端... 研究克拉通内构造变形对于揭示克拉通的构造属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油气勘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应用钻井与高精度反射地震资料,剖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黄龙背斜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研究表明,黄龙背斜发育在渭北隆起东端,是一长18 km、宽15 km的短轴状背斜,地层起伏幅度达200 ms;黄龙背斜自长城系往上至三叠系均具有相似的背斜形态;它是在燕山期基底断层复活而形成的断层传播褶皱背斜;黄龙背斜区内东西向与南北向剖面控制的缩短分别为70 m和90 m,缩短量较小,指示该部位处于燕山期冲断变形的前锋部位,变形即将终止。黄龙背斜响应于周缘构造边界挤压作用,是克拉通内部的基底正断层反转而在沉积盖层形成的褶皱背斜,因地层能干性差异发生了分层剪切。黄龙背斜是一个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背斜 构造几何学 构造运动学 克拉通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
下载PDF
集料几何学特性对PRMC抗压强度和损伤过程的影响
2
作者 尹海鹏 李有堂 +1 位作者 李武强 黄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231,共10页
集料几何学特性是影响颗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复合材料性能精确设计的理论基础。以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particle-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PRMC)为研究对象,采用PFC和3D MAX联合创建了精细的数字集料,... 集料几何学特性是影响颗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复合材料性能精确设计的理论基础。以颗粒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particle-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PRMC)为研究对象,采用PFC和3D MAX联合创建了精细的数字集料,分析集料综合几何学特性对PRMC动态损伤特性的影响,进一步细化并分离出集料单一几何学特征,通过分级替换不同粒径的圆形集料研究集料单一几何学特性对PRMC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料几何学特性影响原始微损伤的分布,引导裂纹的扩展并最终决定PRMC的压缩破坏模式,并且压缩破坏过程存在典型的随机损伤特性;集料的形状、棱角和纹理通过降低集料间的流动性提高PRMC的抗压强度,而集料骨架系统需要在分形维数、级配级数、最大粒径和最大最小粒径比之间寻求最佳参数组合来提高PRMC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料 几何学特性 复合材料 力学特性 损伤 抗压强度
下载PDF
图像学视角下圆明园西洋楼几何学设计方法探源
3
作者 朱翊纶 朱建宁 +1 位作者 曹新 周学军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55-161,共7页
西洋楼建筑群是圆明园对西欧园林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仿建。众多学者已经对其营建历程、图像材料、植物景观等进行了研究,但对更为本源的设计方法还未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其作为中外园林对比研究的一个典型实例,通过现存较为可靠的西洋楼铜... 西洋楼建筑群是圆明园对西欧园林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仿建。众多学者已经对其营建历程、图像材料、植物景观等进行了研究,但对更为本源的设计方法还未深入探讨。本研究将其作为中外园林对比研究的一个典型实例,通过现存较为可靠的西洋楼铜版画及历史文献、图片资料等进行图像学研究,并结合已有资料及实地考察,对其运用的几何学造园方法的设计进行了剖析。得到了如下结论:西洋楼建筑群在尺规作图、建造技术、透视分析、要素组织、画法表现多个方面运用几何学方法进行了设计。本研究探究了当时西方几何学对中国本土园林建造技术、设计原则、典型要素应用等情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西洋楼 图像学 几何学 设计理论
下载PDF
历史性与目的论--论《几何学的起源》中的“原初创建”
4
作者 严文杰 《德国哲学》 2024年第1期195-209,272,共16页
《几何学的起源》是探索胡塞尔晚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考察几何学原初意义的生成与流传是其核心主题。胡塞尔认为原初意义的持存是几何学在历史中得以可能的根本保证,而意义的“原初创建”既包含日生日成,又具有一种内在目的论的指引... 《几何学的起源》是探索胡塞尔晚期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考察几何学原初意义的生成与流传是其核心主题。胡塞尔认为原初意义的持存是几何学在历史中得以可能的根本保证,而意义的“原初创建”既包含日生日成,又具有一种内在目的论的指引。因而,理解这一“具体的普遍性”将会揭示出几何学如何以原初意义继续有效,并且在新的形态中仍然是“这唯一的”几何学的全部秘密。同时,胡塞尔借助对几何学的考察,进一步对“历史性”、“目的论”以及“生活世界”等概念进行了现象学的澄清,从而凸显现象学在赋予人类历史以统一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学的起源》 原初创建 目的论 生活世界
下载PDF
“悲剧几何学”实验:斯特拉文斯基《俄狄浦斯王》音乐戏剧观念与实践“四因说”
5
作者 吴洁 杨燕迪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98-111,共14页
文章以斯特拉文斯基“悲剧几何学”概念原点,提出其音乐戏剧观念与实践“四因说”,来探讨其音乐戏剧《俄狄浦斯王》的“四因”:“起因”——基于斯氏个人“反浪漫主义”批判,探讨他为何随着历史时间轴从早期芭蕾舞剧作品转而创作这部音... 文章以斯特拉文斯基“悲剧几何学”概念原点,提出其音乐戏剧观念与实践“四因说”,来探讨其音乐戏剧《俄狄浦斯王》的“四因”:“起因”——基于斯氏个人“反浪漫主义”批判,探讨他为何随着历史时间轴从早期芭蕾舞剧作品转而创作这部音乐戏剧《俄狄浦斯王》;“外因”——论证斯氏为何而又如何在“新古典主义”阶段重新理解此剧基于悲剧主题的现代性追求;“内因”——根据斯氏“几何学”思路,分析此部作品中所设置的两个戏剧“空间”;“动因”——斯氏自身定位的“中心轴”思维如何体现戏剧的中心、表情、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俄狄浦斯王》 “悲剧几何学 “中心轴”思维
下载PDF
关于复Banach空间的几何学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培德 侯友良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0,共20页
本文介绍复Banach空间几何学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向量值调和分析、B值鞅理论的联系.文章包括以下内容:1.几个反例;2.复凸性与复凸模;3.解析Radon-Nikodym性质的分析特征;4.解析Radon-Nik... 本文介绍复Banach空间几何学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向量值调和分析、B值鞅理论的联系.文章包括以下内容:1.几个反例;2.复凸性与复凸模;3.解析Radon-Nikodym性质的分析特征;4.解析Radon-Nikodym性质的几何特征;5.几种RN性质的比较;6.PL一致凸性的鞅刻画;7.H一致凸性的鞅刻画;8.向量值Hardy与Paley不等式;9.解析UMD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空间几何学 复巴拿赫空间 几何学
下载PDF
奇妙的几何:发现几何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7
作者 闵菊绒 《科学之友》 2024年第4期88-89,共2页
几何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神奇的学科,它探索了形状、大小、位置和相对关系等与空间有关的概念。虽然几何学在数学学习中通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谈到几何学时,很多人会想到学校里的数学课程,... 几何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神奇的学科,它探索了形状、大小、位置和相对关系等与空间有关的概念。虽然几何学在数学学习中通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我们谈到几何学时,很多人会想到学校里的数学课程,那些关于线段、角度和平面的定义和定理。然而,几何学远不止于此。它与建筑、艺术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对我们理解世界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探索几何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奇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 几何学 数学课程 相互关系 日常生活 奇妙
下载PDF
黎曼几何学思想的渊源——几何、物理与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惠勇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0年第5期398-405,共8页
将几何、物理与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探究黎曼几何学思想的渊源。以空间概念的历史为切入点,分析梳理赫尔巴特哲学方法论对黎曼几何学构想的影响;揭示高斯的几何学思想与黎曼几何学的内在关联;从经典力学的Lagrange方程出发,通过变... 将几何、物理与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探究黎曼几何学思想的渊源。以空间概念的历史为切入点,分析梳理赫尔巴特哲学方法论对黎曼几何学构想的影响;揭示高斯的几何学思想与黎曼几何学的内在关联;从经典力学的Lagrange方程出发,通过变分方法,揭示了物理学与几何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曼几何学 赫尔巴特方法论 经典力学 高斯几何学思想
下载PDF
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东濮凹陷构造样式的影响 被引量:34
9
作者 漆家福 王德仁 +4 位作者 陈书平 赵衍斌 程秀申 解宸 徐政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1-459,共9页
东濮凹陷的古近系充填在由兰聊断层控制的一个复式半地堑断陷中。兰聊断层总体上为铲式断层面形态,但是沿东濮凹陷轴向断层面形态和拆离深度有明显变化。北段为浅层相对缓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面深度约9~12km;中段为浅层相对陡倾的... 东濮凹陷的古近系充填在由兰聊断层控制的一个复式半地堑断陷中。兰聊断层总体上为铲式断层面形态,但是沿东濮凹陷轴向断层面形态和拆离深度有明显变化。北段为浅层相对缓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面深度约9~12km;中段为浅层相对陡倾的铲式正断层,拆离深度约为14~16km;南段为坡坪式正断层,浅层的拆离深度约8km,深层拆离深度约11~13km。不同区段的兰聊断层在古近纪不同时期的运动学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中段的伸展量相对较大。由于兰聊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沿东濮凹陷轴向发生变化,导致凹陷的构造样式、沉积作用、石油地质条件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 几何学 运动学 兰聊断层 东濮凹陷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及知识表示 被引量:54
10
作者 钟秀琴 符红光 +1 位作者 佘莉 黄斌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7-174,共8页
文中研究了基于本体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并运用此方法获取几何学领域中的类、属性、关系及公理等;同时,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并将几何学知识转化为该领域本体,用RDF/OWL的形式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共享、可重用、可扩展... 文中研究了基于本体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并运用此方法获取几何学领域中的类、属性、关系及公理等;同时,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并将几何学知识转化为该领域本体,用RDF/OWL的形式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可共享、可重用、可扩展的几何学本体,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几何学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体系,将其应用于建立几何学知识库,可大大提高知识搜索和知识推理的效率,并为几何学专家系统、几何学信息检索、几何学教育系统、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提供智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学 本体 知识获取 知识表示 RDF(S)
下载PDF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面理化榴辉岩中变形石榴石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树桐 刘贻灿 +3 位作者 苏文 吴维平 江来利 王汝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1-337,共17页
大别山东部双河附近面理化榴辉岩中, 所有榴辉岩相矿物包括石榴石、绿辉石乃至金红石都受到强烈拉伸。用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石榴石晶体中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 包括自由位错、位错环、位错壁和位错网。拉伸石榴石的应变轴比表现为 X... 大别山东部双河附近面理化榴辉岩中, 所有榴辉岩相矿物包括石榴石、绿辉石乃至金红石都受到强烈拉伸。用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石榴石晶体中塑性变形的显微构造, 包括自由位错、位错环、位错壁和位错网。拉伸石榴石的应变轴比表现为 X> Y> Z。运动学标志如石榴石的不对称碎斑和旋转的金红石颗粒, 表明有旋转应变的作用。石榴石和金红石的福林系数分别为118 和098。所有这些都表明石榴石是在接近于平面应变的条件下形成。由于石榴石颗粒在应变前后体积未变,因此也是在简单剪切作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石榴石韧性变形要求的温度条件, 此种变形应在榴辉岩相条件下发生, 代表一次向南的逆冲作用, 经过展开后, 逆冲的方向为南西。根据石榴石的流变律, 其韧性变形的最低温度估计约为 800℃。石榴石中普遍有一组透入性破劈理, 它产生于面理化榴辉石折返后的角闪岩相早期, 形成于石榴石韧性变形之后。破劈理及其中反S形破劈理的运动指向表明有向北的滑动, 发生在主簿源复背斜形成之前; 主簿源复背斜使面理化榴辉岩的产状由倾向北改变为倾向南。根据面理化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同位素年龄, 估算出面理化榴辉岩在200~190 Ma 期间的平均垂直折返速率为9m m /a。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变形石榴石 几何学 运动学 大地构造意义
下载PDF
东营凹陷伸展断弯褶皱的构造几何学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贾东 陈竹新 +4 位作者 张惬 张逸昆 王良书 陆建军 陈小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5-302,共8页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南部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半地堑盆地。本文通过对横穿东营凹陷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发现这个半地堑盆地的伸展构造具有明显的膝折变形特征,基本上符合伸展断弯褶皱模型。由此运用伸展断弯褶皱理论,同... 东营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南部一个典型的中新生代半地堑盆地。本文通过对横穿东营凹陷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精细的构造解析,发现这个半地堑盆地的伸展构造具有明显的膝折变形特征,基本上符合伸展断弯褶皱模型。由此运用伸展断弯褶皱理论,同时按照平衡剖面原理,详细恢复了东营凹陷伸展构造的发育过程。经过对盆地内部构造变形的反复拟合和测算,我们确定了东营凹陷伸展断弯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出东营凹陷各主要裂谷阶段的地壳水平伸展量,并且将其中的背斜解释为上凹与上凸断层转折组合所形成的一个伸展背斜构造。同时采用构造几何学方法推断在白垩纪末期该地区曾经历过大约1750m厚的剥蚀作用,总伸展量可达2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伸展断弯褶皱 构造几何学 半地堑 平衡剖面
下载PDF
复杂构造解析中的几何学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8
13
作者 管树巍 李本亮 +2 位作者 何登发 汪新 John Suppe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2-739,共18页
复杂构造地区的地震反射资料并没有直观地反映出深、浅层构造的真实形态。综合地表、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应用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确定断层形态和褶皱形态在几何学上的定量关系,以达到预测地震资料较差地区的构造形态之目的,是行... 复杂构造地区的地震反射资料并没有直观地反映出深、浅层构造的真实形态。综合地表、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应用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确定断层形态和褶皱形态在几何学上的定量关系,以达到预测地震资料较差地区的构造形态之目的,是行之有效的构造解释方法。在获得解释方案后可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分析获得构造变形量、变形机制、变形过程和变形时间,进而定量模拟不同时代和不同序次台阶状逆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的叠加过程。本文提供了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准噶尔盆地南缘4个冲断带的研究实例,实例1详述了应用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开展构造精细解析的步骤;实例2从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角度探讨帕米尔北缘乌帕尔冲断带在形成过程中断层形态、褶皱形态与位移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实例3从西昆仑山前甫沙冲断带三排背斜的生长地层底界由南向北逐渐抬升的现象阐述深部台阶状逆断层的"前列式"扩展作用;实例4运用构造趋势分析解释库车前陆盆地秋里塔格背斜带中段地表背斜轴线扭曲的运动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几何学 轴面分析 构造趋势分析 前陆冲断带 中国中-西部
下载PDF
从航空重力看郯庐断裂系(渤海)及其围区构造几何学特征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文勇 周坚鑫 +6 位作者 熊盛青 郭志宏 徐剑春 周锡华 安战锋 李冰 罗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9-556,共8页
本文以我国首次试验的渤海西、南部海陆结合带航空重力测量资料为依据,探讨了郯庐断裂在渤海西、南部海域的空间展布及其围区的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1)渤海南部和西部两个明显的NNE向重力异常梯级带属于区域不同重力场的分界线,... 本文以我国首次试验的渤海西、南部海陆结合带航空重力测量资料为依据,探讨了郯庐断裂在渤海西、南部海域的空间展布及其围区的构造几何学特征。研究表明,(1)渤海南部和西部两个明显的NNE向重力异常梯级带属于区域不同重力场的分界线,分别是郯庐断裂带东支断裂(主干断裂)和西支断裂的反映;(2)郯庐主断裂东侧主要发育NE-NNE向重力异常梯级带,西侧呈现NW向、NE-NNE向、近EW向重力异常梯级带相互交错的面貌,反映了东、西两侧不同的断裂构造格局;(3)重力异常小区与异常梯级带的不同组合,反映了拉张、压缩、扭动三类构造样式;(4)不同的重力异常区、亚区、小区,反映了不同的沉积构造特征,分别对应不同的构造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重力 构造几何学 郯庐断裂系 渤海围区
下载PDF
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的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及塔北隆起的成因机制 被引量:25
15
作者 何登发 孙方原 +3 位作者 何金有 文竹 何娟 宋正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7-934,共18页
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构造变形是探究板块内部变形行为与大陆流变构造学的理想场所,断裂研究则是其主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新的地球物理与钻探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的断裂系统尤其是其北部边界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开展研究。分析表明,... 克拉通内古隆起的构造变形是探究板块内部变形行为与大陆流变构造学的理想场所,断裂研究则是其主要突破口。本文基于新的地球物理与钻探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隆起的断裂系统尤其是其北部边界断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开展研究。分析表明,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系在重磁场与反射地震剖面上具有清楚的反映,为塔北隆起的北部边界断裂,长达600 km,自西向东由温宿北断裂、温巴什断裂和野云沟断裂三段构成。该断裂系是在早奥陶世末沿基底软弱带自南向北逆冲形成的大型断层相关褶皱带基础上在前翼发生突破而形成的,加里东末期形成雏形,二叠纪末期,受南天山洋关闭的影响由北向南的强烈挤压形成自北而南的逆冲构造系统。该逆冲系统迁就原加里东期的滑脱面发育,并对原来的逆冲系统进行叠加、改造,形成一系列小断块叠加的大型背冲断裂系统,使得该断裂带基本定型。喜马拉雅期塔北隆起轴部发育张扭性断裂构造系统,该断裂系遭受左旋压扭,断裂的活动时序自东向西趋晚,具有长期演化、多期发育、继承、叠加与复合的特征。活动强度呈古生代强烈、中生代—新生代早期弱化、新生代晚期趋强的"强-弱-强"的演化趋势,在横向上呈西段强烈、东段略弱的特征。其成因主要与早奥陶世末期北昆仑洋关闭、二叠纪末期南天山洋关闭、古近纪新特提斯洋关闭引起的周缘地体与塔里木地块的碰撞拼合相关,表现出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对板内变形的强烈影响。该断裂系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带。研究其成因与演化有助于该带油气勘探的拓展,例如西秋断裂带的油气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宿北—野云沟断裂系 断裂几何学 运动学 基底滑脱断裂 塔北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步清 肖安成 +3 位作者 程晓敢 何光玉 陈汉林 杨树锋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通过露头地质调查、地震剖面解释和地层残余厚度图的分析,发现柴达木盆地北缘新生代以右行走滑冲断构造变形为主.走滑冲断构造带内的断层在平面上呈分支复合,剖面上表现为花状构造,走滑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呈不协调产出.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走滑冲断构造带 几何学 运动学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几何学、性质和生长方式 被引量:46
17
作者 崔军文 张晓卫 李朋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6,共8页
阿尔金断裂具有线性与弧形相叠加的几何学特征及强烈的时空不均一性,阿尔金断裂是一条同时具有逆冲、左行走滑和正滑复杂力学性质的巨型断裂系。走滑作用和正滑作用的主要时期分别为白垩纪-新生代和上新世-第四纪,逆冲作用则是晚古生代... 阿尔金断裂具有线性与弧形相叠加的几何学特征及强烈的时空不均一性,阿尔金断裂是一条同时具有逆冲、左行走滑和正滑复杂力学性质的巨型断裂系。走滑作用和正滑作用的主要时期分别为白垩纪-新生代和上新世-第四纪,逆冲作用则是晚古生代以来一直起主导作用的变形事件(大约305Ma以来)。阿尔金断裂的形成与其两侧地块的强烈不均一变形(阿尔金山腹地以收缩变形为主,祁连地块以逆冲扩展为主)有关,它经历了分段破裂、逐段连接和逐渐扩展的动力学过程,其形成与祁连地块中的上叠式逆冲序列和青藏高原隆升同步,随着自南而北逆冲扩展和青藏高原隆升的不断加剧,阿尔金断裂北东端点往北东方向扩展,南西端点往南西方向生长,这一运动学过程持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学 阿尔金断裂 逆冲序列 扩展 左行走滑 生长方式
下载PDF
东营凹陷主干边界断层(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成因解释 被引量:55
18
作者 漆家福 肖焕钦 张卫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2,共5页
东营凹陷是由西部和北部的伸展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复式半地堑。凹陷北部边缘的陈南断层 (带 )、西部边缘的平南断层 (带 )和高青断层等主干边界断层的产状多变。在区域尺度上 ,主干边界断层总体走向西段为北东向、中段为近东西向、东段... 东营凹陷是由西部和北部的伸展边界断层控制发育的复式半地堑。凹陷北部边缘的陈南断层 (带 )、西部边缘的平南断层 (带 )和高青断层等主干边界断层的产状多变。在区域尺度上 ,主干边界断层总体走向西段为北东向、中段为近东西向、东段为北西西向 ;在制图尺度上 ,断层面为呈波状起伏的铲式断层面 ,发育有侧向和斜向断坡。不同走向的断层在古近纪同时具有正断层位移特征 ,显示出双向伸展的构造变形格局。对主干边界断层上盘的层序充填特征及沉积中心的迁移规律的分析表明 ,始新世主干边界断层主要为北西 南东向伸展位移 ,渐新世主要为近南北向伸展位移。这种双向伸展变形的运动学特征 ,可以用区域北西 南东向引张作用和北北东向深断裂 (如郯庐断裂带 )右旋走滑诱导的近南北向引张作用的双重动力学过程叠加来加以解释。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几何学 断层位移 双向伸展构造 东营凹陷
下载PDF
断层相关褶皱的三维构造几何学分析:以川西三维地震工区为例 被引量:25
19
作者 贾东 李一泉 +1 位作者 王毛毛 李海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32-740,共9页
现有的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均基于平衡剖面原理而建立的二维几何学模型。所谓的假三维模型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二维剖面复合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尚未确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Trishear4.0和GoCad软件,分别构建一... 现有的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均基于平衡剖面原理而建立的二维几何学模型。所谓的假三维模型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二维剖面复合而成的,真正意义上的三维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尚未确立,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Trishear4.0和GoCad软件,分别构建一系列不同位移量的断层转折褶皱和三剪断层传播褶皱的二维正演剖面,将这些正演剖面按照一定的线性位移梯度平行排列,从而建立起断层转折褶皱和三剪断层传播褶皱的假三维理论模型并加以分析和讨论。进而选取川西南盆地中三维地震勘探所覆盖的邛西断层转折褶皱和盐井沟断层传播褶皱,作为真三维实际解释模型的两个实例。研究表明,邛西背斜是一个典型的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盐井沟背斜是一个典型的三剪断层传播褶皱;断层相关褶皱的假三维理论模型与实际解释模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沿背斜走向的位移梯度是控制三维构造几何学特征的基本因素,然而自然界断层面几何学的复杂多变以及岩层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是造成断层相关褶皱真三维理论模型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关褶皱 假三维理论模型 真三维解释模型 构造几何学
下载PDF
中国川西地区鲜水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潘懋 梁海华 +2 位作者 蔡永恩 闻学泽 贾晋康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7,共10页
鲜水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着重要的差别。由于这两条断裂带都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北东边界,同属川西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断裂的几何格局、活动方式和... 鲜水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和地震活动性方面既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又有着重要的差别。由于这两条断裂带都位于川滇菱形块体的北东边界,同属川西巨型左旋走滑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断裂的几何格局、活动方式和地震活动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菱形块体自北西向南东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其东部受到四川地块的阻挡使得块体边界的位移呈现由北西向南东递减的趋势,进而造成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差异。根据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已有成果,我们认为,断层的活动方式、滑动速率以及变形和变位的调整方式等运动学特征决定了两条断裂带在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特征,而这些又与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及与周围断裂的组合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对两条断裂带的对比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每条断裂有更好的理解和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几何学 运动学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