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出土材料再论《文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宁镇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6,共6页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文献材料,从引《老》、用《老》的角度,论证古本《文子》当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可以用“两次抄袭”的模型来解释。一方面是《文子》在引《老》、用《老》,另一方面《老子》本文...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文献材料,从引《老》、用《老》的角度,论证古本《文子》当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今本《文子》与《淮南子》的关系,可以用“两次抄袭”的模型来解释。一方面是《文子》在引《老》、用《老》,另一方面《老子》本文在流传的过程中,也因为《文子》的影响而发生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子》 出土文献材料 《淮南子》 成书时间 引文 《老子》 考证
下载PDF
出土材料与《楚辞》研究——汤漳平先生学术研究评介
2
作者 陈斐斐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1-38,共8页
《楚辞》是我国现存的继《诗经》之后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骚体"文学作品集,《楚辞》的阐释和研究在学术史上始终处于显学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对它倍加关注。20世纪考古发现,地下出土材料丰富,《楚辞》研究... 《楚辞》是我国现存的继《诗经》之后的一部诗歌总集,作为先秦两汉时期重要的"骚体"文学作品集,《楚辞》的阐释和研究在学术史上始终处于显学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对它倍加关注。20世纪考古发现,地下出土材料丰富,《楚辞》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领域。在继承前辈先贤智慧的同时,借助于大量的考古发现,以地下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互证互补的二重证据法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汤漳平先生自上世纪70年代末接触《楚辞》研究以来,运用二重证据法在《楚辞》语词考释、作者和作品年代的考释以及楚文化研究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多有创见,有力地推进了《楚辞》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漳平 《楚辞》研究 出土材料 考校释读 楚文化
下载PDF
浙江出土宋代青白瓷器的类型、分期与相关问题——以墓葬出土材料为中心
3
作者 张欣怡 《边疆考古研究》 2023年第1期234-249,共16页
两宋时期,青白瓷生产以江西景德镇窑为中心,技术影响至南方诸多窑场。浙江地区虽然是青瓷的传统产区,但也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青白瓷。这些青白瓷,类型多样,年代序列完整,既包括江西、福建等外地窑场的输入产品,也有浙江本地产品。以往学... 两宋时期,青白瓷生产以江西景德镇窑为中心,技术影响至南方诸多窑场。浙江地区虽然是青瓷的传统产区,但也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青白瓷。这些青白瓷,类型多样,年代序列完整,既包括江西、福建等外地窑场的输入产品,也有浙江本地产品。以往学界对于浙江地区出土青白瓷的情况不甚重视,研究多集中在瓷业遗存面貌的辨析^([1])。本文在系统收集浙江宋代墓葬、寺塔等出土青白瓷器的基础上,对其类型分期、消长变化与流布消费等问题略做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窑 青白瓷 瓷业 两宋时期 宋代墓葬 消长变化 年代序列 出土材料
原文传递
从出土材料看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
4
作者 韩英 李晨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0,共3页
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是古代户籍制度史上的关键所在。近代以来,在出土的秦汉简牍、三国吴简、敦煌吐鲁番文书等出土资料中,多有发现户籍档案。这些材料对于认识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变迁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出土户籍档案的具体考察... 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是古代户籍制度史上的关键所在。近代以来,在出土的秦汉简牍、三国吴简、敦煌吐鲁番文书等出土资料中,多有发现户籍档案。这些材料对于认识汉唐间户籍制度的变迁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对出土户籍档案的具体考察,我们可以从载体、形制、内容三个方面来认识汉唐间户籍档案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档案 出土材料 简牍
原文传递
从《说文》本义与出土材料本义的不同谈词义的引申方式
5
作者 李冬鸽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文章在考察后发现,虽然有些词的《说文》本义与出土材料本义不同,但其中大量的是二者之间有意义联系,因而不能因为二者的不同就简单认为《说文》的解释是错的。词的"本义"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反映了词义的发展,显示出词... 文章在考察后发现,虽然有些词的《说文》本义与出土材料本义不同,但其中大量的是二者之间有意义联系,因而不能因为二者的不同就简单认为《说文》的解释是错的。词的"本义"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反映了词义的发展,显示出词义的引申方式除了有词汇意义相关的形式,还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通的词源意义包蕴于两个词汇意义进而将两个词汇意义联系起来的形式,有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相通、词源意义与词汇意义重合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本义 出土材料本义 词义的引申方式 词源意义
原文传递
出土材料所见夏禹德化故事
6
作者 杨栋 《华中学术》 2020年第1期62-72,共11页
新近发现的出土材料中有大量禹的德化故事。西周至战国,德的观念不断演变,禹之德化故事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从■公盨铭文及《诗》《书》等文献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禹之德重在保民利民;《左传》《国语》则反映出春秋时期禹之德是宗... 新近发现的出土材料中有大量禹的德化故事。西周至战国,德的观念不断演变,禹之德化故事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从■公盨铭文及《诗》《书》等文献中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禹之德重在保民利民;《左传》《国语》则反映出春秋时期禹之德是宗法礼制之德和个人品格之德融合在一起;战国时期禹的传说丰富扩大,禹之德既表现为广泛流传的德政传说,又表现为丰富的个人德行故事。大量的出土材料一方面可以弥补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窥见禹传说的演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化故事 出土材料
原文传递
《内经》教学当借鉴出土古文献材料例说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鹏举 《国医论坛》 2018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内经》教学中借鉴出土古文献材料的必要性。方法:借助具体例证,揭示出土古文献材料在研读《内经》中的重要性及对《内经》教学借鉴出土古文献材料的必要性。结果:马王堆汉墓、张家山汉墓等出土古文献材料可以确证"炅&... 目的:探讨在《内经》教学中借鉴出土古文献材料的必要性。方法:借助具体例证,揭示出土古文献材料在研读《内经》中的重要性及对《内经》教学借鉴出土古文献材料的必要性。结果:马王堆汉墓、张家山汉墓等出土古文献材料可以确证"炅"为"热"的异体字,提示"地苍"极可能是由"火也"致误而来,揭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布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是说肝、肺、心、肾、脾胃分别与东、西、南、北、中相通,蕴含着肝、肺、心、肾分别与春、秋、夏、冬相通而脾胃"治中央""转味而入出""通于土气"的深意,可为教师讲授《内经》提供参考。结论:出土古文献材料在研读《内经》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教学中当借鉴出土古文献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出土古文献材料 教育教学研究
下载PDF
出土材料与传世典籍所见“四海九州之美物”合证举隅
8
作者 暨慧琳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7-292,共6页
裘锡圭先生指出,地下材料在整理先秦秦汉古籍工作中有重要作用,整理年代久远的传世古籍的时候,应该尽量利用各种地下材料,其中既包括各种古文字材料,也包括文字之外的各种有关考古资料①。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先秦两汉的文献中记载... 裘锡圭先生指出,地下材料在整理先秦秦汉古籍工作中有重要作用,整理年代久远的传世古籍的时候,应该尽量利用各种地下材料,其中既包括各种古文字材料,也包括文字之外的各种有关考古资料①。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先秦两汉的文献中记载着这样一类物产——“某地之某物”因其质量特高而闻名天下,甚至一度成为该类物品的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被广泛称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锡圭先生 先秦秦汉 闻名天下 先秦两汉 考古资料 出土材料 文学作品 传世典籍
原文传递
从出土材料论"神农与荆楚文化"
9
作者 罗琼 顾漫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4-256,F0003,共4页
神农为传说中农耕的创始人、医药的发明者,神州大地流传了许多有关神农地域文化相关的记载及传说。通过综合梳理相关文献记载,并引证近年来的出土资料新证,对神农与荆楚文化的渊源作一探究,发现神农氏的传说,在中国大陆西方和南方都有流... 神农为传说中农耕的创始人、医药的发明者,神州大地流传了许多有关神农地域文化相关的记载及传说。通过综合梳理相关文献记载,并引证近年来的出土资料新证,对神农与荆楚文化的渊源作一探究,发现神农氏的传说,在中国大陆西方和南方都有流传,恰好与农业的起源相对应。近年来湖北、湖南地区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和简帛文书,证实春秋战国时期楚地文化发达,并非传统印象中的蛮夷之地,神农与荆楚文化之渊源颇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 炎帝 荆楚文化 出土材料
原文传递
关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昭瑞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4-72,共9页
对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随葬衣物疏,近些年来有不少中外学者作过研究,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随葬衣物疏是在内地中原文化的影响之下产生的。然而更确切地说,它与内地考古发现的大量自两汉以来的遣册、镇墓文、买地券类文字是相似的,但又有一... 对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随葬衣物疏,近些年来有不少中外学者作过研究,正如人们所指出的,随葬衣物疏是在内地中原文化的影响之下产生的。然而更确切地说,它与内地考古发现的大量自两汉以来的遣册、镇墓文、买地券类文字是相似的,但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所以将内地出土材料与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进行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考古发现 衣物 孝经 出土材料 东海 早期道教 高昌 南北朝时期 内地
下载PDF
云南出土货币概述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大道 《四川文物》 1988年第5期27-33,共7页
早在明、清时代,云南已有货币出土,但均系偶然动土所获。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在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昭通桂家院子、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十余处古代墓葬群的数百座古墓或其它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古代贝币和金... 早在明、清时代,云南已有货币出土,但均系偶然动土所获。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科学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在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昭通桂家院子、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等十余处古代墓葬群的数百座古墓或其它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古代贝币和金属货币,其时代上起春秋,下迄清初。(图一) 本文拟以考古发掘出土材料为基础对云南出土货币概况作简要探索。一、出土贝币及其使用上限一、云南考古发掘出土的贝,迄今以1972年发掘的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所出者最早。该墓群的27座墓中,第1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考古发掘 石寨山 西汉中期 装饰品 火葬墓 出土材料 大理 大泉五十 新中国
下载PDF
淮安出土宋代“都统司”城砖考释
12
作者 王超 《炎黄地理》 2021年第3期95-99,共5页
南宋时期,淮安称为楚州,其地为南北水陆咽喉,金人南下之重要孔道,是宋金两国必争之地。南宋朝廷为了扼守淮安,对淮安城墙进行多次修筑。近年来,淮安在城区开发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宋代城砖,尤其发现了多种带“都统司”铭文的城砖。淮安... 南宋时期,淮安称为楚州,其地为南北水陆咽喉,金人南下之重要孔道,是宋金两国必争之地。南宋朝廷为了扼守淮安,对淮安城墙进行多次修筑。近年来,淮安在城区开发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宋代城砖,尤其发现了多种带“都统司”铭文的城砖。淮安出土“都统司”铭文城砖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晚清时期就有金石学家对出土砖文进行整理。文章在整理前人与今人采集的出土材料基础上,结合史料对“都统司”砖文进行考释,以探究南宋都统司与淮安城墙建设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金石学家 砖文 都统 南宋时期 出土材料 淮安 城墙
下载PDF
長沙五一廣場出土東漢簡牘研究綜述
13
作者 吴方浪 《简帛研究》 2021年第2期352-374,共23页
傳統兩漢歷史問題研究焦點多在西漢,對東漢特别是東漢地方行政制度關注較少。西漢出土文獻多,特别是大量西北漢簡的刊世,極大促進西漢邊郡文書行政與屯戍等問題研究;反觀東漢,出土材料相對較少,相關問題探討也多基於傳統文獻,缺少簡牘... 傳統兩漢歷史問題研究焦點多在西漢,對東漢特别是東漢地方行政制度關注較少。西漢出土文獻多,特别是大量西北漢簡的刊世,極大促進西漢邊郡文書行政與屯戍等問題研究;反觀東漢,出土材料相對較少,相關問題探討也多基於傳統文獻,缺少簡牘與文獻相印證研究。幸運的是,近年來長沙新出一批東漢簡牘,如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尚德街東漢簡牘、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等,尤其是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的出土,將有力提升東漢地方律令行政與社會治理方面研究的深度,東漢史研究相對較爲薄弱的局面也將得到較大改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簡牘 東漢 西漢 地方行政制度 研究綜述 出土文獻 出土材料 屯戍
下载PDF
解析一枚珍稀環錢——出土文獻、傳世文獻、古幣文字互證之一例
14
作者 黄錫全 《出土文献》 201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本文要討論的這枚環錢,前些年面世,我曾見過實物,中國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高價拍賣。戎畋松先生《珍泉集萃》文中曾予以介紹,據說早年出於河南封丘一帶。[1]目前收藏界一般將這枚錢文釋讀為'巉環'或'燕環'。拍賣當年,... 本文要討論的這枚環錢,前些年面世,我曾見過實物,中國嘉德2010年秋季拍賣會高價拍賣。戎畋松先生《珍泉集萃》文中曾予以介紹,據說早年出於河南封丘一帶。[1]目前收藏界一般將這枚錢文釋讀為'巉環'或'燕環'。拍賣當年,崔淳先生曾希望我對環錢銘文談點看法,考慮到銘文二字雖釋讀不存在多大問題,但如何正確理解一時難以確定,故未敢輕易發表意見。近年與董瑞先生合作《先秦貨幣匯覽》,[2]重新董理有關貨幣,思考有關問題,結合出土的新見材料,對這枚環錢有了新的認識。現將有關意見略述如下,聊供學術界、收藏界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材料
下载PDF
《出土文献的同源词族研究》出版
15
作者 本刊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共1页
河北师范大学李冬鸽教授所著《出土文献的同源词族研究》于2024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以出土材料本义与《说文》本义不同的声符为基础,尽可能穷尽地系联同声符同源词,尝试解决声符与同源词、出土材... 河北师范大学李冬鸽教授所著《出土文献的同源词族研究》于2024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以出土材料本义与《说文》本义不同的声符为基础,尽可能穷尽地系联同声符同源词,尝试解决声符与同源词、出土材料与同源词系联以及词源意义的相通等问题。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声符的《说文》本义、现有考释、出土材料本义、同源词系联、通用情况、词源谱系等几方面,系统地考证了93个同源词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词 声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词源意义 出土文献 中华书局出版 《说文》 出土材料
原文传递
关于广东先秦时期社会性质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7-70,共4页
关于广东先秦时期社会性质的思考黄静目前,关于广东先秦历史最普遍观点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财富不断分化,广东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日趋解体。在中原文化,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强烈影响下,先进的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由北... 关于广东先秦时期社会性质的思考黄静目前,关于广东先秦历史最普遍观点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财富不断分化,广东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日趋解体。在中原文化,尤其是长江流域的楚文化强烈影响下,先进的青铜器及其铸造工艺由北方传入广东,促进广东地区逐渐向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先秦时期 社会性质 社会生产力 财富分化 出土材料
下载PDF
流动中的病方:战国秦汉时期病方的流传与命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勇 《人文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近几十年来,出土了大量有关战国秦汉时期的方技类文献,其中有不少病方。过去对这些病方的研究,多集中在字词考释与相关药物的研究上,极少注意到病方的来源、流传、命名及其内在联系。本文拟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为基础,从战国秦汉时期... 近几十年来,出土了大量有关战国秦汉时期的方技类文献,其中有不少病方。过去对这些病方的研究,多集中在字词考释与相关药物的研究上,极少注意到病方的来源、流传、命名及其内在联系。本文拟以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为基础,从战国秦汉时期病方的流动性以及国家医政的角度出发,梳理病方流传的方式和脉络,辨析相关病方名称与性质,进而揭示病方之间的内在联系,错漏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里耶秦简 太医令 出土材料
下载PDF
论璋之起源及其形制演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涂白奎 《文物春秋》 1997年第3期49-52,共4页
论璋之起源及其形制演变涂白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用于“礼天地四方”的六瑞中,对璋的认定在学者中的争议恐怕是最大的了。之所以如此,固有文献记载的不足问题,而更为重要的则是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大批的被学者... 论璋之起源及其形制演变涂白奎在《周礼·春官·大宗伯》所记用于“礼天地四方”的六瑞中,对璋的认定在学者中的争议恐怕是最大的了。之所以如此,固有文献记载的不足问题,而更为重要的则是由于考古事业的发展,大批的被学者们认为可能是璋的这一类器物的出土,使得对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大汶口文化 起源 中原地区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出土材料 文化遗址 二里冈 形制演变 二里头文化
下载PDF
简评高文先生《汉碑集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2-122,共1页
治秦汉史者,多感史料奇缺,文献无征。即使有文献记载者,也多讹夺处,颇难发现与考订。而原始、准确之史料,实为治史立论之根基。缺之则无以立论,讹夺则谬误丛生。故欲救其弊,必赖地下出土材料。而地下出土材料之珍贵者,除各种遗址、遗迹... 治秦汉史者,多感史料奇缺,文献无征。即使有文献记载者,也多讹夺处,颇难发现与考订。而原始、准确之史料,实为治史立论之根基。缺之则无以立论,讹夺则谬误丛生。故欲救其弊,必赖地下出土材料。而地下出土材料之珍贵者,除各种遗址、遗迹及遗物等实物外,写有文字之帛书、简牍、碑刻与器物铭文等就成了极为可贵之资料。高文先生的《汉碑集释》,在(?)集、整理汉碑,为治史者提供依据方面,见地高超,功不可没。高文先生《汉碑集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 汉碑 出土材料 提供依据 集释 秦汉史 文献记载 史料 简评 治史
下载PDF
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飞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1年第12期7-10,共4页
战国时期漆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初次的繁荣期,此时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国的漆器艺术。本文借鉴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了1954年至2011年出土的战国楚墓漆器的情况,发现楚国漆文化蕴含的道家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思想不谋而合。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 战国时期漆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初次的繁荣期,此时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国的漆器艺术。本文借鉴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了1954年至2011年出土的战国楚墓漆器的情况,发现楚国漆文化蕴含的道家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思想不谋而合。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代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力图为现代设计的创意提供新的思路,为我国传统漆文化的传承找到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国漆文化 出土材料 道家美学 现代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