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12区块油藏水体来源及出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戚明辉 陆正元 +1 位作者 袁帅 李新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塔河油田12区块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烈、油水关系复杂,油井出水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见水井水体来源主要包括漏失液及酸压残留液、缝洞单元底部驱替残留水和酸压沟通的缝洞单元下部水体。漏失液产出一般呈含水下降型,对生产... 塔河油田12区块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烈、油水关系复杂,油井出水是导致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见水井水体来源主要包括漏失液及酸压残留液、缝洞单元底部驱替残留水和酸压沟通的缝洞单元下部水体。漏失液产出一般呈含水下降型,对生产影响不大。底部残留水和下部水体的产出因水体能量、油水界面高度和储层垂向渗透性的差异而不同。对具有不同水体来源及出水特征的井采取相应的稳油控水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油藏最终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来源 出水特征 稳油控水 塔河油田
下载PDF
沙坪场气田石炭系气藏天东90井出水特征及治水措施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光平 贾长青 +1 位作者 许清勇 王贤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沙坪场气田 石炭系气藏 天东90井 出水特征 治水措施
下载PDF
多层合采气藏气井出水特征及水侵机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雅和 李敏 杨国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4-85,共2页
本文以辽河盆地兴隆台油田兴22—23块Es_1中1—Ed_(2+3)气藏为例,分析了多层台采气藏气井出水特征及水侵机理。气藏概况本气藏位于兴隆台断裂构造带的中北部,属于兴隆台断裂构造带的隆起高部位。该断块受三条断层控制,以东营组底界计算... 本文以辽河盆地兴隆台油田兴22—23块Es_1中1—Ed_(2+3)气藏为例,分析了多层台采气藏气井出水特征及水侵机理。气藏概况本气藏位于兴隆台断裂构造带的中北部,属于兴隆台断裂构造带的隆起高部位。该断块受三条断层控制,以东营组底界计算.闭台面积2.41km^2,闭合高度70m,气藏埋深1500m,原始地层压力为15.583 MPa,气层温度45℃。由于断层的影响使气藏气水关系复杂化。该气藏地层为一套新生界第三系河湖相砂岩碎屑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气藏 气井 出水特征 水侵机理
下载PDF
涩北一号气田出水特征分析及排水采气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曹光强 姜晓华 张磊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4年第1期19-23,27,共6页
针对涩北一号气田日益严重的出水现状,从分析出水历史入手,系统的分析了涩北一号气田平面和纵向上的出水分布特征,掌握了边水推进的现状。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的出水特征及地质特征,从分析积液原因,准确计算气井临界流量出发,优选了动能因... 针对涩北一号气田日益严重的出水现状,从分析出水历史入手,系统的分析了涩北一号气田平面和纵向上的出水分布特征,掌握了边水推进的现状。针对涩北一号气田的出水特征及地质特征,从分析积液原因,准确计算气井临界流量出发,优选了动能因子模型作为涩北一号气田的临界流量计算模型,并优化了参数下限值;结合涩北气田的生产现状及各中排水采气工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优选了适合涩北一号气田的主体排水采气方式;建立了排水采气选择模式,为气井排水采气方式选择提供了一整套的分析流程,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水特征 排水采气 临界流量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出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杰 康志江 +1 位作者 张允 崔书岳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2,共3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出水类型复杂多样、出水影响因素多,研究难度大。通过对塔河油田S48缝洞单元内油井出水类型划分,提出油井出水特征的定量划分标准;参考该单元缝洞发育地质特征,设计不同的缝洞组合模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出水类型复杂多样、出水影响因素多,研究难度大。通过对塔河油田S48缝洞单元内油井出水类型划分,提出油井出水特征的定量划分标准;参考该单元缝洞发育地质特征,设计不同的缝洞组合模式,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模式的油井出水特征。结果表明,油井的出水特征与缝洞体的大小、裂缝位置及油井位置和产量有密切关系,该研究为缝洞型油藏油井增油控水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缝洞单元 出水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蜀南地区嘉陵江组水侵活跃气藏出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郝煦 郑静 +2 位作者 王洪辉 彭先 刘林清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2期43-46,63,共5页
通过研究蜀南地区嘉陵江组重点水侵活跃气藏的产水特征、影响水侵的地质基础和治水措施效果,提出了该类气藏开发不同阶段的出水特征及应采取的排水工艺措施,为确保气藏正常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有水气藏 出水特征 排水工艺措施
下载PDF
CB油田水平井出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唐韵 《复杂油气藏》 2015年第3期59-62,共4页
针对CB油田现阶段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日益突出的问题,通过对该油田30口水平井出水特征的深入分析,建立以水平井含水率与无因次累计产油量变化曲线形态来判别出水规律,归纳出4种曲线类型,并结合油藏类型、驱动方式分析其... 针对CB油田现阶段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等日益突出的问题,通过对该油田30口水平井出水特征的深入分析,建立以水平井含水率与无因次累计产油量变化曲线形态来判别出水规律,归纳出4种曲线类型,并结合油藏类型、驱动方式分析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水平井出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包括油藏开采阶段、水平段位置、储层非均质性、采液强度和出砂状况,并提出针对性控水措施,为同类型油田水平井控水稳油对策的制定与水平井优选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断块油田 油藏类型 水平井 出水特征 影响因素 CB油田
下载PDF
西湖凹陷低渗储层水的赋存状态及出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文娟 杨志兴 +2 位作者 黄导武 沈晓红 时琼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2期91-93,共3页
西湖凹陷低渗储层开发井在投产初期均不同程度产水,产水量长时间保持稳定。针对其出水原因及出水特征,通过可动水实验判别法和"双水"曲线评价法,分析了西湖凹陷低渗储层中地层水的两种赋存状态;通过产水判别图版法和低渗气藏... 西湖凹陷低渗储层开发井在投产初期均不同程度产水,产水量长时间保持稳定。针对其出水原因及出水特征,通过可动水实验判别法和"双水"曲线评价法,分析了西湖凹陷低渗储层中地层水的两种赋存状态;通过产水判别图版法和低渗气藏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实际生产动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西湖凹陷低渗储层的出水特征为投产即见水,且短时间内不会造成水的突然舌进及暴性水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凹陷 低渗气藏 出水特征 核磁共振 可动水饱和度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出水井类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保涛 杨海军 +1 位作者 刘星旺 王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52,114,共4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水分布复杂,不均一特征明显。通过对大量钻井和试采含水率动态曲线资料统计分析,明确其出水井类型和分布特征;结合构造、储层等资料,明确不同出水井类型的主控因素,建立了不同出水井的地质模型。研...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水分布复杂,不均一特征明显。通过对大量钻井和试采含水率动态曲线资料统计分析,明确其出水井类型和分布特征;结合构造、储层等资料,明确不同出水井类型的主控因素,建立了不同出水井的地质模型。研究区已钻井的出水井类型可划分为钻井出水井、试采暴性水淹井、试采台阶含水井和试采间歇含水井4种。地势和台缘区控制水体的整体分布,储集空间及其组合类型控制了出水井类型,断裂控制水体运移通道,并通过沟通下部水体和改造储集空间形态进而影响出水井类型。钻井出水井主要受控于地势条件,试采暴性水淹井明显受储集空间控制,试采台阶含水井主要受断裂和储集空间的控制,试采间歇含水井主要受地势和储集空间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出水特征 控制因素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10
作者 周吕欢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作为一种高产高效采煤技术,因开采煤层厚度大、开采面积大、放顶工艺等因素,与其他开采工艺相比,其采动影响范围大幅增大,采场围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增加,工作面涌水、突水概率也相应增大,加大了水害治理的难度。为...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作为一种高产高效采煤技术,因开采煤层厚度大、开采面积大、放顶工艺等因素,与其他开采工艺相比,其采动影响范围大幅增大,采场围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增加,工作面涌水、突水概率也相应增大,加大了水害治理的难度。为有效控制综放工作面水害的发生,从综放工作面涌水机理、出水特征与规律、水害预防与治理影响因素着手,采用多种治水技术,提高水害治理效果,确保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机理 出水特征 埋管引水 煤水分离:净化沉淀
下载PDF
涩北气田产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立会 廖丽 +1 位作者 马洪奎 陈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9X期308-309,1,共2页
气井产水是影响气井产能和气田开发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涩北气田气层主要受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控制,构造高部位气层多、厚度大,低部位气层少、厚度小。储层横向分布比较稳定,纵向变化较大,气水层交互,边水环绕,开发过程中出水现象普... 气井产水是影响气井产能和气田开发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涩北气田气层主要受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控制,构造高部位气层多、厚度大,低部位气层少、厚度小。储层横向分布比较稳定,纵向变化较大,气水层交互,边水环绕,开发过程中出水现象普遍。从纵向上对比分析了涩北一号、涩北二号以及台南三大气田不同开发层位的产水情况,从平面上分析了各气田气井产水的分布情况,为该气藏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动态资料,对现场控制水量、延长稳产时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北气田 气井 出水特征 产水分布
下载PDF
III 631工作面出水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志敏 王永龙 《山东煤炭科技》 2014年第9期153-154,157,共3页
朱庄矿Ⅲ631工作面回采前做了底板注浆改造含水层为隔水层工程,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了出水事故,通过对其出水原因分析,实施地面定向钻改造含水层技术,找出出水通道,进行注浆加固,全面完善承压水防治技术。
关键词 6煤底板 高水压富水 出水特征 底板含水层区域治理
下载PDF
塔河12区缝洞型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衍 王亚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2期137-138,共2页
该文根据AD 12缝洞带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地质特征以及生产特征,分析了AD 12缝洞带出水类型以及出水原因。通过见水时间与产层海拔深度关系,判断出产层出水特征基本符合由构造低部位到高部位侵入。同时认为该研究区总体油气充注... 该文根据AD 12缝洞带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层地质特征以及生产特征,分析了AD 12缝洞带出水类型以及出水原因。通过见水时间与产层海拔深度关系,判断出产层出水特征基本符合由构造低部位到高部位侵入。同时认为该研究区总体油气充注程度较低,井与井之间的连通性较差,局部出现底水较发育以及油水分布倒置状况。通过以上认识,最终建立了缝洞带储层油水体组合模式,这对描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内流体分布以及指导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缝洞型油藏 出水特征 油水分布模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气田开发动态特征研究
14
作者 贾正良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8期119-121,共3页
基于生产资料系统分析了南八仙气田的产能变化特征和出水特征。不同区块和不同压力系统产能情况不同,单井产能递减主要受出液、压力的影响,出水特征可分为2个阶段,水侵对气田开发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开发动态 出水特征 压力系统 南八仙气田
下载PDF
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控水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帅 罗明良 +3 位作者 李钦朋 马宇奔 雷明 战永平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7-373,共7页
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大多底水发育,由于底水锥进导致油井含水快速上升,严重情况下造成油井水淹。控制碳酸盐岩油藏底水快速突破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碳酸盐岩油藏底水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综述了碳酸盐岩底水油藏... 我国碳酸盐岩油藏大多底水发育,由于底水锥进导致油井含水快速上升,严重情况下造成油井水淹。控制碳酸盐岩油藏底水快速突破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碳酸盐岩油藏底水控制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综述了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油井出水特征及机理、控水工艺以及控水或堵水材料,总结了无机材料、聚合物溶液或凝胶等控水材料及工艺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展望了纳米复合材料在低渗碳酸盐岩油藏控水中的应用前景。图7参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出水特征 控水 纳米复合材料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堵水工艺技术浅谈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建云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5年第2期62-68,共7页
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的储层特点进行了论述,并重点阐述了塔河油田堵水工艺的技术现状和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对已经实施堵水的不同类型油井的现场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采用不同完井方式投产的油井所... 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的储层特点进行了论述,并重点阐述了塔河油田堵水工艺的技术现状和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对已经实施堵水的不同类型油井的现场试验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采用不同完井方式投产的油井所表现出的地层见水规律和出水原因的不同的分析,归纳出了几种较为典型的堵水地质模型,提出应根据不同的模型合理选择相应的堵水方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碳酸盐岩油藏 出水特征 堵水工艺 地质模型 试验效果
下载PDF
Water resistant features of high-risk outburst coal seams and standard discriminant model of mining under water-pressure 被引量:2
17
作者 GU Xiugen WANG Jiachen LIU Yude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6期797-802,共6页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value of research in safe mining technology of high-risk water outburst coal seams. We describe briefly current conditions abroad and in China. Based on an Ordovician limestone aquifer...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value of research in safe mining technology of high-risk water outburst coal seams. We describe briefly current conditions abroad and in China. Based on an Ordovician limestone aquifer with high-risk water outburst seams in the Feicheng coal field, we analyzed the water-resis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coal floor aquifuge and the behavior of water head intrusion of a confined aquifer and propose a safe criterion model and relevant technology of mining above aquifers. This has brought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body thin aquifer water resistance physical simulation discriminant model
下载PDF
Influence of foraminifera on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gas hydrates in fine-grained sediments from Shenhu area,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8
18
作者 LI ChengFeng HU GaoWei +4 位作者 ZHANG Wei YE YuGuang LIU ChangLing LI Qing SUN JianY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223-2230,共8页
Marine gas hydrates accumulate primarily in coarse-grained, high-permeability layers; however, highly saturated natural gas hydrat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s of Shenhu area, South China Sea(S... Marine gas hydrates accumulate primarily in coarse-grained, high-permeability layers; however, highly saturated natural gas hydrat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fine-grained sediments of Shenhu area, South China Sea(SCS). This may be explained by key factors, such as the great abundance of foraminifera shell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SCS foraminifera structure and performing hydrate formation experiments in the foraminifera shells, the contribution of foraminifera to hydrate accumulation in the SCS was investigated from a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Simulations of hydrate formation were carried out in both pure SCS foraminifera shells and the host sediments. Pore structures in typical foraminifera were studied by use of micro-focu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C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Hydrate growth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foraminifera shells were observed in-sit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ence of foraminifera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effective porosity of the SCS sediments. Moreover, while the hydrates grew preferentially in the chambers of the coarse-grained foraminifera by adhering to the inner walls of the foraminifera shells, no apparent hydrate accumul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fine-grained or argillaceous matrix.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hydrat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hydrate reservoir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hu area Foraminifera Gas hydrate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原文传递
Hydraulic Properties Analysis of the Unsaturated Cracked Soil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玲 张华 陈勇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7年第1期35-44,共10页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crack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cracked soil. A laboratory tes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crack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racks in soi...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f crack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cracked soil. A laboratory tes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crack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racks in soil during drying and wetting was measured in the test. Based on the test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qua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fractal model,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WCC) and permeability functions for the cracked soil were predicted based on the dynam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racks. A crack-pore dual media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ponding infiltration in the unsaturated cracked soil. The variations of the pore water pressure in different part of the fractal model are quite different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cracks. This result illustrates that the prediction of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for the cracked soil is reason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ansive soil SEEPAGE fractal model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 (SWCC) crack-pore media TU 443 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