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作者

共找到2,521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出生率背景下省域学前教育资源供需关系与动态调配——基于对中部J省人口预测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婉桢 袁一清 伍津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57,共13页
低出生率背景下研判省域学前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低供给高需求类型的中部J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ADIS-INT软件预测分析了J省2023—... 低出生率背景下研判省域学前教育资源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选择省域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中低供给高需求类型的中部J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PADIS-INT软件预测分析了J省2023—2035年低、中、高三种方案下城乡在园幼儿人数的变化,调查了J省学前教育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供给现状,进而预测分析了J省学前教育资源在供给动态变化与静态不变情况下的供需关系。结果发现,随着在园幼儿人数减少,学前教育资源需求将明显减少;现有人力资源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未来会出现城乡配置失衡;物力资源配备已达到高水平,未来会严重过剩。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地方政府根据资源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做好学前教育长期规划,控增量、调存量、疏余量;从结构与质量入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稳定乡村教师队伍;谨慎增加办园条件投入,采用多种形式提升物力资源使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资源 供需关系 出生率 动态调配
下载PDF
中国人口出生率的社会成因与驱动机理
2
作者 闫超 霍子蓬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5,共17页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低生育率陷阱”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缓解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提高人口出生率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势在必行的时代任务。本文从家庭收入、... 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低生育率陷阱”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缓解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提高人口出生率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势在必行的时代任务。本文从家庭收入、家庭支出、物价波动以及城镇化发展等四维度,选取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床位数、人均教育支出、房价、CPI以及城镇化率等七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非线性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因果-向量误差修正(MSC-VEC)模型,以期准确识别中国人口出生率的社会成因,进而在区制转移因果视域下深入剖析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人口出生率的驱动机理,为提高出生率的精准施策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对家庭收入来说,增加人均收入有利于出生率的提高,而基尼系数上升往往对出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同时出生率在短期内也能够影响人均收入。就时变动态因果关系而言,人均收入与出生率在部分区间内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作用关系,出生率在较长时域范围内能够对人均收入产生显著的单向影响。而基尼系数与出生率在较长时间内具有显著的双向因果作用关系,但在2005—2009年间基尼系数对出生率产生了显著的单向影响作用。对家庭支出来说,从长期来看,医疗条件进步有利于出生率的提高,房价下调也会对提高出生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出生率会对人均教育支出产生显著影响。由区制概率转移轨迹图可以发现,从1995年起,教育支出在较长时域内对出生率产生了显著的单向影响。从1994年起,购房支出也在较长时域内对出生率产生了显著的单向影响。对物价波动来说,从长期看,CPI上升对出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1995—2011年CPI与出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作用关系,而从2012年开始CPI对出生率产生了显著的单向影响作用。对城镇化发展来说,城镇化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出生率的提高。动态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表明1986年以后城镇化率与出生率之间几乎始终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口出生率 社会成因 MSC-VEC模型
下载PDF
一类具有非线性出生率和饱和恢复率的随机SEIR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3
作者 陈丽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非线性出生率和非线性接触率的随机SEIR传染病模型的绝灭性、持久性与平稳分布问题。同时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本文所得结果改进了相关文献的结论。
关键词 非线性出生率 非线性接触率 平衡点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金融结构变动的视角分析
4
作者 王旺 王宇伟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3,共15页
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变化对个体婚姻行为和家庭决策具有深远影响,并对人口出生率产生持续冲击。全面系统评估金融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制,对于推动人口增长、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构建三期世代交... 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变化对个体婚姻行为和家庭决策具有深远影响,并对人口出生率产生持续冲击。全面系统评估金融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制,对于推动人口增长、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通过构建三期世代交叠模型,从理论层面探究中国金融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差异化影响。其次使用中国31个省份2001~2022年的面板数据,从银行、证券与保险三个维度选取相应指标构建金融发展指数,对中国金融发展与人口出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详细探究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金融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当金融发展水平低于拐点时,银行信贷系统占主导,金融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当金融发展高于拐点时,证券投资占主导,金融发展会抑制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在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第二,金融发展对人口出生率的倒U型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老龄化程度高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力度较强的地区表现更为显著;第三,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个体规避风险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逐渐降低,生育惩罚效应逐渐显现,婚姻稳定性和家庭收入支出变动是金融发展影响人口出生率变动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人口出生率 婚姻 收入
下载PDF
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学前教育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玉丽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6-32,共7页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3~5岁学龄前儿童数量开始逐年减少,学前教育规模整体进入负增长阶段。城市学前教育处在不断增长阶段,农村学前教育已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公办园需求增长,民办园需求萎缩。学龄前儿童减少缓解学前教育资源配...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3~5岁学龄前儿童数量开始逐年减少,学前教育规模整体进入负增长阶段。城市学前教育处在不断增长阶段,农村学前教育已全面进入负增长阶段;公办园需求增长,民办园需求萎缩。学龄前儿童减少缓解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的压力,师资需求呈下降趋势,城乡差距导致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结构短缺,引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转变,对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提出新要求。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要合理布局配置幼儿园、合理配置师资、缩小城乡差距、改进监督与质量评估标准、拓宽服务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学龄前儿童 资源配置 公办园 民办园 学前教育
下载PDF
住房价格与养老保障水平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基于2019~2023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孙琪 李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895,共5页
目的:基于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分析住房价格与养老保障水平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生育水平,推动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人口结构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利用2019年~2023年31个省的宏观数据,采用房价收入比和基本养老保险覆... 目的:基于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分析住房价格与养老保障水平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为提高我国生育水平,推动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优化人口结构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利用2019年~2023年31个省的宏观数据,采用房价收入比和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作为住房价格和养老保障水平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住房价格与养老保障水平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结果: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作为生育成本的房价收入比(β=-0.201,P<0.001)和作为生育保障收益替代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β=-11.832,P<0.001)对人口出生率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加入双向固定效应后的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保持一致。异质性回归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与养老保障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会因城镇化率和养老金发放标准的不同存在差异。结论:我国应当通过调控房价收入比、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正确婚恋观和家庭观引导以及均衡教育与医疗资源等措施,增大生育收益与成本之差,提高生育意愿和人口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成本与收益 房价收入比 基本养老保险
下载PDF
非线性扩散和非线性出生率对两斑块生态模型的影响
7
作者 夏越 陈丽娟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5-234,300,共11页
研究一类单种群斑块模型,其中斑块间的扩散是非线性的,并且斑块1的种群出生率依赖于自身的种群密度,当依赖系数β越大,出生率就越小.详细分析所有可能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全局稳定性,并且通过证明横截性条件发现,系统可能发生跨临... 研究一类单种群斑块模型,其中斑块间的扩散是非线性的,并且斑块1的种群出生率依赖于自身的种群密度,当依赖系数β越大,出生率就越小.详细分析所有可能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以及全局稳定性,并且通过证明横截性条件发现,系统可能发生跨临界分支.结果还表明,非线性扩散可以显著降低斑块1的种群灭绝的风险,并且当β处于一定范围时,非线性扩散有利于种群密度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出生率 非线性扩散 稳定性 跨临界分支
下载PDF
安徽省县域人口出生率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机理
8
作者 张旭东 赵春雨 宗文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30-440,共11页
人口出生率是衡量人口再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基于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综合应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安徽省2000年至2020年县域人口出生率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并基于“生育... 人口出生率是衡量人口再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基于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综合应用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讨了安徽省2000年至2020年县域人口出生率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并基于“生育意愿—生育行为—生育水平”的视角分析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人口出生率空间非均衡性明显,其空间格局经历了“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增—北高南低—‘U’型低值区与倒‘C’型高值区南北相邻分布”的变化过程。皖北、皖西多数区县出生率经历了较为迅速的先增后减的过程,而皖中和皖南多数区县出生率持续下降。(2)人口出生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集聚态势先增强后减弱,局部空间关联类型始终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3)人口出生率的重心总体位于几何中心的西北方向,呈现先向西北再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4)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地域文化以及城镇化水平为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9岁育龄妇女比重、老年抚养比、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驱动力次之;交互探测结果表明安徽省县域人口出生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受到经济、社会、人口以及文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双因素交互作用的驱动力均比单因素独立作用时更强。研究结论可为地方政府差异化生育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空间分异 安徽省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住宅房产税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纠偏合成控制法的实证检验
9
作者 王浩鑫 张庆 《南方人口》 CSSCI 2024年第2期14-26,共13页
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破解我国低人口出生率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住宅房产税的视角出发,以2011年沪渝两改革试点为研究对象,应用纠偏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住宅房产税对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效应,为推进房产税改革与立法工作提供了... 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是破解我国低人口出生率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住宅房产税的视角出发,以2011年沪渝两改革试点为研究对象,应用纠偏合成控制法实证分析了住宅房产税对人口出生率的政策效应,为推进房产税改革与立法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结果表明:上海住宅房产税对人口出生率存在明显的抑制效应,且该效应在时间上表现出持续性;重庆住宅房产税对人口出生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该效应随时间出现边际递减,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趋势;沪渝两种模式住宅房产税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是由实施细则的差异引起的。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在推进房产税立法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性,实施激励人口生育的住宅房产税政策,同时住宅房产税要与其他政策配合使用,以丰富人口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房产税 人口出生率 纠偏合成控制 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PDF
改善社会人口低出生率的家庭教育视域
10
作者 陈赛男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改善社会低出生率,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出生率下降改变了教育供需结构,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而家庭教育的目标期待不科学以及教育成本的加剧,特别是家长家教能力的不足又导致教育结果... 改善社会低出生率,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出生率下降改变了教育供需结构,加剧了人口老龄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而家庭教育的目标期待不科学以及教育成本的加剧,特别是家长家教能力的不足又导致教育结果不尽人意。改善社会人口低出生率的现状,基于家庭教育应实施的策略及举措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家庭教育促进法》,鼓励基层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支持企事业单位及社区举办家教公益讲座,鼓励育龄夫妇多生优生;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完善教育激励机制,以此疏解家庭教育成本压力;多措并举推进高校、师范院校家庭教育课程改革,为改善社会人口低出生率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人口出生率 人口负增长
下载PDF
低出生率背景下的高校困境及转型路径探索
11
作者 董治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2期1152-1158,共7页
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2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指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有人口统计以来61年首次出现下降,自2018年起,我国的生育率... 国家统计局于2022年2月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指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全国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有人口统计以来61年首次出现下降,自2018年起,我国的生育率和人口增速都已经开始明显下降,人口减少的趋势是非常明确且长期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的适龄人口减少将会给我国高等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高等院校转型已经处于迫在眉睫的关键时刻。因此,本文拟从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转型发展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期能够推动我国高等院校健康发展,为国家持续培育“高精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率 高等院校 困境 转型
下载PDF
具有密度依赖出生率的非选择性半封闭捕获离散偏害系统动力学行为
12
作者 许丽莉 雷朝铨 薛亚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本文提出了具有密度依赖出生本的非选择性半封闭捕获离散偏害模型,运用整分力程的遗代方法和比软原理,得出了系统持久性及灭绝性的-系列条件.通过构造适当的Lypuov函数,得到-个系统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种群中... 本文提出了具有密度依赖出生本的非选择性半封闭捕获离散偏害模型,运用整分力程的遗代方法和比软原理,得出了系统持久性及灭绝性的-系列条件.通过构造适当的Lypuov函数,得到-个系统全局吸引的充分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种群中可用于相获的种群比例m(这与密度依赖的出生率有很大关系),系统可能是持久的、灭绝的。全局吸引的。或者个种群持久间另一个天绝,系统的动志行为变得复杂。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主要结果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依赖性出生率 偏害模型 持久性 灭绝性 非选择性捕获
下载PDF
2020—2022年南宁市妇幼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与当地人口出生率之间关系的调查分析
13
作者 赵华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5-0078,共4页
回顾分析近3年南宁市辖区9家妇幼类医疗机构用血情况,结合近3年来本市人口出生率,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预测妇幼类医疗机构的用血情况。方法 统计近3年本市人口出生率及9家妇幼类医疗机构的用血量,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血液... 回顾分析近3年南宁市辖区9家妇幼类医疗机构用血情况,结合近3年来本市人口出生率,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预测妇幼类医疗机构的用血情况。方法 统计近3年本市人口出生率及9家妇幼类医疗机构的用血量,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血液成分用量,两者进行分析。结果 近3年本市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南宁市辖区9家妇幼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总量呈持续上涨,其中以两家三级医疗机构上涨较明显;7家二级医疗机构中有2家临床用血量呈上涨的趋势、3家呈下降趋势,另两家在2021年用血量曾出现少量增长,但2022均较2020年有明显下降,二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结论 2020-2022本市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本市9家妇幼类医疗机构用血量未见下降,而是呈逐年上涨,以三级医院用血量上涨为主,二级医疗机构用血有下降的趋势;面对此情况,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孕产妇宫缩乏力、巨大儿、剖宫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降低妊娠合并症的发病风险,提高产科干预质量,进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异体用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类医疗机构 临床用血 人口出生率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基于变量选择方法的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何娟娟 《统计学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75-180,共6页
为响应“三孩”政策,研究主要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剖析如何促进人口出生率。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各个因素分别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或注重某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 为响应“三孩”政策,研究主要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剖析如何促进人口出生率。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各个因素分别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或注重某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时考虑多种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运用变量选择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促进人口出生率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变量选择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出生率下降,公办幼儿园的管理如何谋划?
15
作者 张利华 《动漫界(幼教365)》 2024年第36期13-15,共3页
“一孩难求”时代,幼儿园如何直面发展“危”与“机”,人口出生率和生育意愿下降问题的产生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各种影响因素盘根错节,政策实施效果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内,幼儿园还需要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和应对工作。
关键词 公办幼儿园 长远发展规划 政策实施效果 人口出生率 “危”与“机” 生育意愿 应对工作
下载PDF
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时空演化分析
16
作者 张梦杰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9期5-8,28,共5页
2022年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超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为了深入探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文章运用近二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 2022年我国的人口死亡率超过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为了深入探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文章运用近二十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变化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研究了不同省份之间在人口死亡率和人口出生率上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对深入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和缓解人口下降带来的问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经济发展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下载PDF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变化趋势与应对——《困境与出路:基于人口出生率波动的中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阮成武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象和主体都是人。“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一切高等教育都是为了人,为了人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人口从“高生育率、高自然增长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转变,人口出...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象和主体都是人。“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一切高等教育都是为了人,为了人更好的发展”。随着我国人口从“高生育率、高自然增长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转变,人口出生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来人口出生率更是大幅度下降,2022年人口出生率已经降至6.77%,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出现负增长(2022年为-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高等教育转型 困境与出路 高死亡率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 变化趋势 出生率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其主要途径
18
作者 洪英芳 《人口学刊》 1987年第3期30-34,共5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曾长期持续在惊人的高水平上。但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那里的人口出生率也开始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当然,这在各国、各地区表现得还很不平衡)。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已比二十年前几乎...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曾长期持续在惊人的高水平上。但在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那里的人口出生率也开始出现了缓慢下降的趋势(当然,这在各国、各地区表现得还很不平衡)。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已比二十年前几乎下降了1/4。这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发展的新动向,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出生率 出生率 家庭 低生育水平 人口发展 低生育率 人口政策 平均初婚年龄 婴儿死亡率 生育率下降
下载PDF
1982-2010年中国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智 张山山 +2 位作者 倪俊学 全星 刘锦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 本文利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了解不同年代、地域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为调整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用全国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大陆31省市自治区出生率(birfh rate)、人口自然增长率(NIR)、一般生育率(GF... 目的 本文利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了解不同年代、地域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为调整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用全国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大陆31省市自治区出生率(birfh rate)、人口自然增长率(NIR)、一般生育率(GFR)、总和生育率(TFR)(以下简称“四率”);将1982-2010年的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作系统聚类分析并作图。结果 我国出生率1982年开始大幅下降;2000年开始总和生育率小于临界点2.1,不同地区“四率”普遍低,有的地区严重偏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和东北三省出生率仅在5‰~9‰。2010年总和生育率全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均低于更替水平2.1,为低生育率国家。结论 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极低,已经接近世界低出生率的行列,同时总和生育率也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般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下载PDF
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社会保障视角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国军 赵小静 周新发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1,共5页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 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下,合理调控人口出生率已经成为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计划生育政策起主导作用,四类地区生育政策对出生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剔除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保障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负,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均GDP对人口出生率影响为正。基于此,我国在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应同时考虑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政策强化或抵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 社会保障 人口出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