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5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董立 李海权 +6 位作者 降彦苗 刘亚男 李琳 刘秀丽 耿玲玲 韩小洁 刘国庆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4-8,15,共6页
以具有不同分蘖能力的糜子品种冀黍3号(弱)、冀黍2号(中等)和农家种二紫秆(强)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主处理为穴距,副处理为每穴留苗数)裂区试验设计,其中穴距设3个水平(16、20、27 cm)、每穴留苗数设4个水平(2、3、4、5株),糜子行距45... 以具有不同分蘖能力的糜子品种冀黍3号(弱)、冀黍2号(中等)和农家种二紫秆(强)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主处理为穴距,副处理为每穴留苗数)裂区试验设计,其中穴距设3个水平(16、20、27 cm)、每穴留苗数设4个水平(2、3、4、5株),糜子行距45 cm,在覆膜双垄沟穴播条件下研究了12个处理(种植密度16.0万~66.7万株/hm^(2))对3种类型糜子品种分蘖力、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参试糜子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糜子的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总体趋势为二紫秆>冀黍2号>冀黍3号。随着群体密度的降低,参试糜子品种的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呈增加趋势,说明稀植有利于糜子分蘖与成穗。种植密度通过影响与产量相关的直接构成因素——单位面积穗数和间接因素——倒伏程度而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的产量产生影响。种植密度与单位面积穗数和倒伏级别呈正相关。不同分蘖力品种的产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这个密度范围与倒伏对产量造成影响的群体密度密切相关。通过对3个品种12个处理的产量进行分析,明确了覆膜穴播条件下不同分蘖力品种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和种植密度:弱分蘖力品种冀黍3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穴距16 cm、留苗5株/穴(种植密度66.7万株/hm^(2)),产量为4.4 t/hm^(2);中等分蘖力品种冀黍2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穴距16 cm、留苗2株/穴(种植密度26.7万株/hm^(2)),产量为4.1 t/hm^(2);强分蘖力品种二紫秆的最佳栽培模式为穴距20 cm、留苗2株/穴(种植密度20.0万株/hm^(2)),产量为3.7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覆膜穴播 种植密度 分蘖力 产量
下载PDF
插植密度对寒地不同分蘖力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国宏 姜龙 +3 位作者 曲金玲 杨福厚 刘丹 柴永山 《中国种业》 2015年第6期48-50,共3页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不同插植密度对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插植密度对单位面积穗数、颖花数及产量产生较大影响。随插植密度增加,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有效分蘖率和穗粒重;单位面积颖花数直接影响产量的高低,受品种分蘖力影响,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插植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寡蘖型品种龙稻5随插植密度增加而增加;牡丹江28在24穴/m2产量最高,龙稻5在28穴/m2产量最高,但不同插植密度间稻米食味品质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分蘖力 插植密度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安麦1350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张凡 周其军 +2 位作者 关立 宋志均 韩勇 《中国种业》 2020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安麦1350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陕西省不同地区的20个试点进行种植,通过分析安麦1350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探讨安麦1350的品种潜力,进而为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安... 以安麦1350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陕西省不同地区的20个试点进行种植,通过分析安麦1350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探讨安麦1350的品种潜力,进而为新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安麦1350在20个试点的平均生育期为211d,基本苗平均为280.9万/hm^2,最高分蘖数平均为1458.8万/hm^2,分蘖力平均为5.0,成穗率平均为40.7%;产量分析结果表明,安麦1350在20个试点的有效穗数平均为551.0万/hm^2,穗粒数为31个,千粒重为43.6g,平均产量为6830.1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2.9%,增产≥2%的试点比例达到60%;相关性分析表明,最高分蘖数、分蘖力与产量、有效穗数呈正相关关系,成穗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最高分蘖数与分蘖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最高分蘖数与成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分蘖力与成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麦1350 分蘖力 产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机插水稻分蘖力与分蘖进度调查
4
作者 程志刚 张雄 《湖北农机化》 2010年第2期34-35,共2页
1调查目的调查机插早、中、晚稻的分蘖能力、分蘖进度和成穗率,确定合理的机插取秧量和大田基本苗数量,建立合理的高产群体结构。
关键词 机插水稻 分蘖力 进度 高产群体结构 分蘖能力 基本苗数 成穗率 取秧量
下载PDF
不同分蘖力早稻常规品种最佳群体结构的差异初探
5
作者 钟家有 卢升銮 周荣娇 《江西农业科技》 1996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分蘖能力强、穗型小的浙9248和分蘖力弱、穗型大的中106作为材料,研究了每穴基本苗数和行株距配置方式对分蘖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明,浙9248和中106 表现有明显差异。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 中106的分蘖能... 采用分蘖能力强、穗型小的浙9248和分蘖力弱、穗型大的中106作为材料,研究了每穴基本苗数和行株距配置方式对分蘖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明,浙9248和中106 表现有明显差异。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 中106的分蘖能力比浙9248更易受到影响,中106比浙9248更依靠主穗成穗。为达到高产目的,分蘖力强的多穗型品种可采用稀少平栽培法,而分蘖力弱、穗型大的品种,则应多插基本苗,以主穗为主。行株距配置方式对各性状影响小,生产上以宽行窄株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分蘖力 群体结构 差异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8
6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3 位作者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尚毅 朱靖环 +3 位作者 华为 汪军妹 贾巧君 杨建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4-498,共5页
为鉴定和筛选耐迟播小麦种质资源,2011-2012年以迟播分蘖力为指标对1 442份小麦资源进行评价,2012-2014年分别对从中筛选出的42和31份分蘖力不同的材料的群体数量、有效穗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3年,迟播分蘖力相近的材料间有效... 为鉴定和筛选耐迟播小麦种质资源,2011-2012年以迟播分蘖力为指标对1 442份小麦资源进行评价,2012-2014年分别对从中筛选出的42和31份分蘖力不同的材料的群体数量、有效穗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13年,迟播分蘖力相近的材料间有效穗数变异很大,迟播分蘖力较高的材料大部分也表现出较高的有效穗数,迟播分蘖力与有效穗数显著相关(r=0.54)。2013-2014年,在迟播条件下不同小麦材料间基本苗数、最高茎数、有效穗数均有显著差异,最高茎数和分蘖数均与有效穗数显著相关,成穗率与有效穗数偏相关也显著。较高的种子活性和高分蘖力是耐迟播小麦种质的两个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迟播 分蘖力 基本苗 最高茎数 有效穗数
下载PDF
水稻分蘖性状的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劲松 梁国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分蘖(分蘖力和分蘖角度)基因的遗传分析、定位、克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分蘖基因 分蘖力 分蘖角度 机理
下载PDF
栽培密度对直立株型杂交稻的分蘖、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平德 卢义宣 +4 位作者 李本逊 郭永梅 奎丽梅 李华慧 赵国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10-414,共5页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3个直立株型杂交稻组合的分蘖力、叶面积指数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各个组合的分蘖力提高,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中期降低;在合理的栽培密度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3个直立株型杂交稻组合的分蘖力、叶面积指数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各个组合的分蘖力提高,叶面积指数在生育前中期降低;在合理的栽培密度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下3个组合的理论产量与穗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3个组合均以16.5 cm×26.4 cm,13.3 cm×26.4 cm两个密度栽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密度 直立株型杂交稻 分蘖力 叶面积指数 产量
下载PDF
水稻生长发育的化学调控讲座(4)──水稻分蘖的化学调节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熹 《中国稻米》 1995年第2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分蘖力 水稻 化学调控 化学调节 生长发育 搁田 培技术 术中 促进 控制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寒地不同分蘖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国宏 姜龙 +4 位作者 曲金玲 刘丹 徐德海 张帅 柴永山 《中国种业》 2015年第11期44-46,共3页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了不同肥量施用对不同分蘖型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肥量对不同分蘖型的水稻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龙稻5在高、低肥条件下产量差异显著。不同分蘖型水稻产量结... 以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和寡蘖型品种龙稻5为材料,考察了不同肥量施用对不同分蘖型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施肥量对不同分蘖型的水稻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龙稻5在高、低肥条件下产量差异显著。不同分蘖型水稻产量结构差异明显:随施肥量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明显,但品种内差异并不显著,多蘖型品种牡丹江28每穗粒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随施氮肥量增加显著增多,寡蘖型品种龙稻5随施肥量增加能提高单位面积颖花数,但在一定肥量范围显著提高受精颖花率,可提高每穗粒数而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水稻 分蘖力 肥力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水稻早熟品种分蘖生产力的初步分析──VI.在超稀植条件下不同育苗方式秧苗分蘖生产力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光彬 谢复春 +2 位作者 许哲鹤 孙杰 贾玉敏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17,共5页
本文着重讨论了现行推广和旱育苗、简塑盘育苗、盘育苗和纸钵盘育苗等4种不同育苗方法,在超稀植条件下的发育规律。从1992年至1994年,三年研究结果初步探明:早育苗个体秧苗素质强壮,有利于提高第一节位分蘖和增加一穗粒数... 本文着重讨论了现行推广和旱育苗、简塑盘育苗、盘育苗和纸钵盘育苗等4种不同育苗方法,在超稀植条件下的发育规律。从1992年至1994年,三年研究结果初步探明:早育苗个体秧苗素质强壮,有利于提高第一节位分蘖和增加一穗粒数,但拔秧移栽过程中伤根多不利于保证第二、三节位的分蘖,盘育苗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弱,插秧过程中又有一定的伤根现象,不利于提高低节位的分蘖;简塑盘育苗虽然移栽时无伤根现象,但秧盘是用塑料制成,育苗过程中保水性能极差,吸收水份和养份不稳定,秧苗素质降低,不利于提高第一至三节位的分蘖;纸钵盘是用纸浆制成的育苗盘,因此即能保水、隔凉、隔热使营养和水份吸收平稳,又能在移栽过程中不伤根,非常有利于促进缓苗,但分蘖生长过份旺盛容易造成高次分蘖增加,不利于提高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早熟性 分蘖力
下载PDF
水稻早熟品种分蘖生产力的初步分析 第4报.不同类型早熟品种分蘖生产力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光彬 赵世龙 +2 位作者 谢复春 许哲鹤 孙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4,38,共4页
水稻品种按生态类型可分为穗数型、穗重型、中间型。为各类品种的适应条件和优化栽培提供依据,于1987,1988,1991年,选用了几份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进行了分蘖生产力测验,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水稻 早熟种 分蘖力 品种
下载PDF
水稻早熟品种分蘖生产力的初步分析——第Ⅲ报 不同施肥条件下各节位分蘖生产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光彬 赵世龙 许哲鹤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探讨水稻早熟品种分蘖生产力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反应规律,试验设计了大头肥(对照),全生育期平衡施氮、生育中期控制施用氮肥和生育前期加重施氮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早熟品种在密植条件下,各种施氮处理都表现出“优势三节位”... 为探讨水稻早熟品种分蘖生产力在不同施氮条件下的反应规律,试验设计了大头肥(对照),全生育期平衡施氮、生育中期控制施用氮肥和生育前期加重施氮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早熟品种在密植条件下,各种施氮处理都表现出“优势三节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早熟品种 分蘖力 施肥 节位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白及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根林 高云 +4 位作者 谭凤琼 关云琳 高云贵 胡佳莫 冷应天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5期16-19,共4页
为了摸清白及不同栽培方式下的分蘖及产量,并为白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白及不同的栽培方式试验,统计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苗木保存率较高;每丛块茎数大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块茎鲜重间作栽... 为了摸清白及不同栽培方式下的分蘖及产量,并为白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白及不同的栽培方式试验,统计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苗木保存率较高;每丛块茎数大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块茎鲜重间作栽培与大田栽培较大、大棚栽培较小;间作栽培的每丛平均芽数高于大田与间作栽培;大田栽培及大棚栽培的产量高于间作栽培。结论为间作栽培的分蘖能力优于大田栽培和大棚栽培,大田栽培与大棚栽培之间每丛芽数差异不显著;而间作栽培产量明显低于大田栽培及大棚栽培,大田栽培与大棚栽培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栽培方法获得种苗及块茎等不同的目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栽培方式 分蘖力 产量
下载PDF
绵农4号、绵农3号小麦品种分蘖特性探讨
16
作者 项守明 杨仕雷 +5 位作者 叶洪太 汪自力 林桂海 催玉春 陈新国 任新城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在 3种密度下对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及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速度和分蘖力皆为中等 ,中等密度条件下 ,有效分蘖期每天可形成 0 .15蘖 ,各期总蘖数为 3.7左右 ,低于绵阳 11号 ;与绵阳 11号分... 在 3种密度下对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及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速度和分蘖力皆为中等 ,中等密度条件下 ,有效分蘖期每天可形成 0 .15蘖 ,各期总蘖数为 3.7左右 ,低于绵阳 11号 ;与绵阳 11号分蘖速度的差异主要在有效分蘖期 ;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成穗率为 55%左右 ,低于绵阳 11号 ;但分蘖和主穗的差异较小 ,分蘖穗重占主穗重的 80 %左右 ,茎蘖穗重变异系数 15%左右 ,穗子大小均匀一致 ,小穗相对较少 ,小穗较大 ,这些性状都优于绵阳 11号。绵农 4号、绵农 3号大穗大粒特性较绵阳 11号更为突出 ,其常规种植密度应小于绵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力 成穗率 小麦 品种 绵农4号 绵农3号
下载PDF
国审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西农115
17
作者 奚亚军 刘曙东 +2 位作者 孙风丽 张超 李宏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西农115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母本为HL65(本研究团队从矮抗58/济宁13//郑麦366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一个中间材料),父本为周麦16,采用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23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 西农115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选育的优质、广适、高产小麦新品种,母本为HL65(本研究团队从矮抗58/济宁13//郑麦366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一个中间材料),父本为周麦16,采用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23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30117。1特征特性西农115半冬性,全生育期222.6d,比对照品种周麦18熟期稍早。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平均株高80.9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较好,穗层厚而整齐,熟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平均株高 西农 系谱法选育 半冬性 分蘖力 特征特性 中间材料
下载PDF
高产稳产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西农527
18
作者 杨明明 董剑 +4 位作者 高翔 赵万春 李晓燕 严莉 崔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5-1225,共1页
西农52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西农537为母本、群喜麦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230002号。1 生物学特征西农527半冬性,整个生育期比对照小偃22迟熟0.5 d, 成熟期217.5 d。幼苗半匍... 西农52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西农537为母本、群喜麦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陕审麦20230002号。1 生物学特征西农527半冬性,整个生育期比对照小偃22迟熟0.5 d, 成熟期217.5 d。幼苗半匍匐,生长旺盛,分蘖力中等,叶色深绿,叶片较窄且短,成穗率高。冬季抗冻以及春季起身拔节、两级分化和抗低温的能力均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高产稳产 成穗率 系谱法选育 半冬性 分蘖力 小麦新品种
下载PDF
二棱大麦分蘖与成穗规律的研究
19
作者 杨汉森 《农业科学研究》 1989年第2期86-91,共6页
1986~1988年,对宁夏引黄灌区二棱大麦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早、中、晚三种熟期类型代表品种的分蘖变化动态及成穗规律。试验表明,引黄灌区目前种植的二棱大麦各品种在当地的生态条件下,均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并受栽培条... 1986~1988年,对宁夏引黄灌区二棱大麦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早、中、晚三种熟期类型代表品种的分蘖变化动态及成穗规律。试验表明,引黄灌区目前种植的二棱大麦各品种在当地的生态条件下,均具有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并受栽培条件影响较大、穗粒数少和易倒伏的特点。最后指出,二棱大麦欲获高产,每亩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收获穗数;生产上可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主、蘖并重,适当稀植,通过促蘖增穗途径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棱大麦 分蘖力 分蘖成穗率
下载PDF
国审小麦新品种华麦10号
20
作者 滕志英 解小林 +3 位作者 陈春 王祝彩 张晓慧 周凤明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0期23-23,共1页
华麦10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紧凑型春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春性,幼苗直立,叶片宽短,夹角小,叶姿挺直上举,叶色深绿。株高81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强... 华麦10号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的紧凑型春性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春性,幼苗直立,叶片宽短,夹角小,叶姿挺直上举,叶色深绿。株高81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性强。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全生育期约197天,分蘖力较强,繁茂性好。多穗,每亩最高有效穗数为34.1万穗,后期籽粒灌浆速度快,根系活力好,穗层整齐,结实性好,每穗粒数约41粒,高产田块可达42.3粒,千粒重43克左右。中抗赤霉病,产量三要素协调,每亩产量400~500公斤,高产可达550公斤。适合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三要素 每穗粒数 穗纺锤形 高产田块 每亩产量 种业集团 分蘖力 冬麦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