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之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梅传强 胡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29-38,共10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两个罪名,即"密切关系人受贿罪"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密切关系人"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以及其他与之关系密切的人,其范围比&qu...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两个罪名,即"密切关系人受贿罪"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密切关系人"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以及其他与之关系密切的人,其范围比"特定关系人"要广,除了近亲属、情妇(夫)和有共同利益的人之外,还可以是同学、老乡、同事、战友、朋友等。其实质在于,行为人基于与国家工作人员的这种关系,能够或者足以影响该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进而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实现与请托人之间的权钱交易行为。由于近亲属等密切关系人和离职国家工作人员既可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也可以独立构成密切关系人受贿罪与离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因此,要将其与斡旋受贿、共同受贿等行为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罪名 密切关系人 离职国家工作人员 受贿罪
下载PDF
隐私权及其刑法保护——以《刑法修正案(七)》为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雷堂 张伟英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39,共6页
隐私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权,其客体包括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其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在侵犯隐私权行为日益严重的今天,民事、行政等法律规范已不足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规制,刑法规范便承载着人们的诸多或最后的期许。事实上,隐私... 隐私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权,其客体包括私人信息、私人空间和私人活动,其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在侵犯隐私权行为日益严重的今天,民事、行政等法律规范已不足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规制,刑法规范便承载着人们的诸多或最后的期许。事实上,隐私权刑法保护乃理论之渴求、实践之急需。然而,现行刑法特别是刑法修正案(七)的适时出台,虽反映了民众当下对隐私权保障的渴求,但尚不足以解决业已大量存在的侵犯隐私权案件,且条文本身也存在着诸多缺憾。因此,变间接保护隐私权为直接式保护、将某些侵犯隐私权行为适时入罪、构建隐私权刑法保护体系以及将侵犯隐私权犯罪规定为亲告罪是完善刑法的当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刑法保护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我国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研究——兼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 被引量:53
3
作者 皮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7,共9页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具有网络化、集中在经济领域等主要特征,原有网络犯罪刑法规定不能满足遏制网络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具有网络化、集中在经济领域等主要特征,原有网络犯罪刑法规定不能满足遏制网络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对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体系有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2004年7月1日生效的欧洲理事会《关于网络犯罪的公约》中的有关网络犯罪的规定对完善我国网络犯罪立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对该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完善立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网络犯罪 立法疏漏 立法建议
下载PDF
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再思考——兼论《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对我国票据无因性立法、司法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军 王德勇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1,共6页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融资的工具,流转是其生命的基本过程,因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流通的灵魂。但是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无因性基本采取了消极的立场,对票据的原因关系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票据实务中却存在突破我国现有票据的立法的冲... 票据作为支付、结算、融资的工具,流转是其生命的基本过程,因而票据无因性是票据流通的灵魂。但是我国票据立法对于票据无因性基本采取了消极的立场,对票据的原因关系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而票据实务中却存在突破我国现有票据的立法的冲动,例如无真实交易关系的"票据买卖"案例大量涌现,因此票据立法与现实的冲突成了当前司法难题。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五条将票据无原因关系的非法贴现支付结算行为纳入犯罪,进一步对我国票据无因性制度的构建形成冲击,在刑法介入的状态下需要重新对票据无因性进行思考,以便既能保留票据无因性制度,又能稳定我国的金融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无因性 刑法修正案()》 票据贴现
下载PDF
“传销罪”罪名法定化之研究——兼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组织领导传销罪” 被引量:24
5
作者 詹庆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3,共7页
2008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国外对传销罪普遍予以刑罚规制。我国新增传销犯罪有其必要性。该罪的设立应遵守适度和协调的原则。传销罪是指行为人组织策划或积极参与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2008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新增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国外对传销罪普遍予以刑罚规制。我国新增传销犯罪有其必要性。该罪的设立应遵守适度和协调的原则。传销罪是指行为人组织策划或积极参与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以高额回报引诱人员加入,获利主要来源于发展人员所缴付的费用,而不是基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之合理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应予刑罚处罚的行为。传销罪与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和诈骗罪存在差异。该草案设置的传销罪尚有需要完善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销 传销罪 罪名法定 刑法修正案()》(草案)
下载PDF
对《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三个条文的修改建议 被引量:14
6
作者 顾肖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22,共7页
在已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应取消现在的修正案(七)草案第二条第2款的内容,将第二条第2款在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草案)第四条,继续沿用现在的方式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用两高解释予以帮助。或者在《草案... 在已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应取消现在的修正案(七)草案第二条第2款的内容,将第二条第2款在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对(草案)第四条,继续沿用现在的方式以非法经营罪论处,用两高解释予以帮助。或者在《草案》第四条中增加列举传销形式。对第6条,将该条条文从刑法第253条之一变为第280条之一,列举式增加主体,增加单位犯罪和行为祥态,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并明确本罪可以由过失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草案) “老鼠仓” 传销罪 非法泄漏个人信息罪
下载PDF
论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网络犯罪立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皮勇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5-20,共6页
目前网络犯罪集中发生于经济领域并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原有网络犯罪相关刑法规定不能满足有效遏制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 目前网络犯罪集中发生于经济领域并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原有网络犯罪相关刑法规定不能满足有效遏制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对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体系有着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网络犯罪 立法疏漏 立法建议
下载PDF
绑架罪中“情节较轻”的辩证分析——基于对《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情树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99,共9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增加了绑架罪"情节较轻"的情况,并增设了较低的法定刑。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主动释放人质是认定"情节较轻"重点考察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察影响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种因素。因此... 《刑法修正案(七)》第六条增加了绑架罪"情节较轻"的情况,并增设了较低的法定刑。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主动释放人质是认定"情节较轻"重点考察的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考察影响绑架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各种因素。因此,行为人主动释放了人质并不一定都要认定为"情节较轻",行为人没有主动释放人质也不意味着不能认定为"情节较轻"。绑架罪的停止形态与"情节较轻"属于不同阶段的司法判断,其停止形态不能被认定为"情节较轻",而只能适用刑法总则有关从宽处罚的规定,否则,就违背了刑法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绑架罪 情节较轻 停止形态 人质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犯罪问题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行江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3-198,共6页
《刑法修正案(七)》针对我国当前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其上升为犯罪。通过考察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之立法理由,分析新型犯罪的构成要件,厘清构成要件中的理论难点和争议点,甄别新型犯罪与原有相似犯罪类型的不同,从而确定新型犯罪... 《刑法修正案(七)》针对我国当前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其上升为犯罪。通过考察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之立法理由,分析新型犯罪的构成要件,厘清构成要件中的理论难点和争议点,甄别新型犯罪与原有相似犯罪类型的不同,从而确定新型犯罪的罪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新型犯罪 立法理由 条文释明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刑法修正案(七)》——以信息安全为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骆群 戴晓东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6-88,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信息的不安全成为风险社会的风险来源之一,信息安全问题也就成为风险社会的重要议题。我国《刑法修正案(七)》根据现实发展的境况,对风险社会作出了及时的回应,对保...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信息的不安全成为风险社会的风险来源之一,信息安全问题也就成为风险社会的重要议题。我国《刑法修正案(七)》根据现实发展的境况,对风险社会作出了及时的回应,对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刑法修正案(七)》并非十全十美,无论是从社会现实状况还是从立法技术角度,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不足的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刑法修正案() 信息安全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的司法适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杜邈 李明见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09年第4期37-41,共5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8条所确定的罪名应概括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在司法实践中,应对本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故意、组织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含义和犯罪客体进行理解和把握。通过本罪的适用,还可以发现刑法在维护... 《刑法修正案(七)》第8条所确定的罪名应概括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在司法实践中,应对本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故意、组织行为、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含义和犯罪客体进行理解和把握。通过本罪的适用,还可以发现刑法在维护社会治安管理秩序上存在某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未成年人 违反治安管理活动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晓雅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经济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以及其他刑事犯罪的立法内容进行的修改与完善,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彰显刑法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权、严惩贪污贿赂犯罪中的功能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经济犯罪、贪污贿赂犯罪以及其他刑事犯罪的立法内容进行的修改与完善,贯彻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彰显刑法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权、严惩贪污贿赂犯罪中的功能与作用,反映时代的诉求,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宽严相济 谦抑性 犯罪
下载PDF
基金“老鼠仓”的法律规制研究——兼论《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相关规定的缺陷及完善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兴洪 焦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9-54,共6页
"上投摩根老鼠仓"等事件曝光及查处以来,基金"老鼠仓"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认定基金"老鼠仓"应把握其五个成立条件。基金"老鼠仓"法律规制的要点在于加强政府监管,依法落实其行政责任、民事责... "上投摩根老鼠仓"等事件曝光及查处以来,基金"老鼠仓"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认定基金"老鼠仓"应把握其五个成立条件。基金"老鼠仓"法律规制的要点在于加强政府监管,依法落实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并完善相关制度。《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关于"金融从业人员背信罪"的规定存在缺陷,应从其内容的规定、表述和增设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金“老鼠仓”法律规制刑法修正案()(草案)背信罪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评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本山 《肇庆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6,共6页
《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主要针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贪污贿赂等犯罪中的新情况,对现行刑法规定的犯罪提出修正建议。其中既有拟增设的组织、领导传销罪等罪名,也有对现行刑法中已规定的一些犯罪... 《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主要针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和贪污贿赂等犯罪中的新情况,对现行刑法规定的犯罪提出修正建议。其中既有拟增设的组织、领导传销罪等罪名,也有对现行刑法中已规定的一些犯罪在构成要件上和法定刑设置上的修正。从总体上来说,此次草案的内容是较为科学和明确的,但亦存在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草案 新增犯罪 修正犯罪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反腐规定之反思——兼论制度反腐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5
作者 骆绪刚 陈涛 王荣利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42-45,共4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反腐规定可以看出,目前制度反腐的路径选择仍然是严惩,但理论和实践皆表明,严惩绝不是反腐败的最佳选择。反腐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防"、"查"、"惩"紧密结...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反腐规定可以看出,目前制度反腐的路径选择仍然是严惩,但理论和实践皆表明,严惩绝不是反腐败的最佳选择。反腐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防"、"查"、"惩"紧密结合,"防"注重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着眼于未然之罪;"查"和"惩"通过对已然之罪的查处来实现预防腐败的目的,三者在反腐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但都是不可或缺的,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反腐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反思 制度反腐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关系人”受贿的共犯认定——兼议《刑法修正案(七)》第十三条
16
作者 毛校霞 王钧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5,共5页
随着《刑法修正案(七)》的正式通过,"关系人"受贿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相比以前的规定,"关系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确定了关系人可以单独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关系人作为受贿罪的共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对... 随着《刑法修正案(七)》的正式通过,"关系人"受贿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相比以前的规定,"关系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确定了关系人可以单独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关系人作为受贿罪的共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对共犯构成要件的分析,也为共犯的认定提供了便利。结合修正案的规定分析关系人参与受贿的诸多情形,可以看出对"关系人"受贿的共犯认定仍然比较复杂并存在一些争议,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人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共同犯罪 刑法修正案()
下载PDF
对“关系密切的人”的理解与认定——以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为例
17
作者 张宁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27-28,共2页
本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中"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在司法实践中的理解与认定的探讨,认为只要是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了不... 本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中"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在司法实践中的理解与认定的探讨,认为只要是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收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即构成斡旋受贿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关系密切的人” 理解 认定
下载PDF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的罪名界定问题探讨
18
作者 孟庆华 史晶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1-43,共3页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修改了受贿罪,但罪名仍定为受贿罪,极不妥当。重新界定为特定关系人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罪两罪名,则存在着主体不适合的问题。而界定为影响力交易罪,其适用范围过大,容易在认识上造成混淆。根据罪...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修改了受贿罪,但罪名仍定为受贿罪,极不妥当。重新界定为特定关系人受贿罪与非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罪两罪名,则存在着主体不适合的问题。而界定为影响力交易罪,其适用范围过大,容易在认识上造成混淆。根据罪状进行高度概括,唯有界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罪名才比较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 受贿罪 影响力交易
下载PDF
关于传销犯罪的几点思考——兼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四条
19
作者 李雅璇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2-56,80,共6页
文章以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四条为题点,认为传销犯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亦可为自然人,因而,草案第四条关于传销犯罪的主体的规定并不周延。传销犯罪可以和诈骗罪形成犯罪竞合,此时应当通过考察构成要件、案件事实情况以及构成要... 文章以刑法修正案(七)(草案)第四条为题点,认为传销犯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单位亦可为自然人,因而,草案第四条关于传销犯罪的主体的规定并不周延。传销犯罪可以和诈骗罪形成犯罪竞合,此时应当通过考察构成要件、案件事实情况以及构成要件与案件事实情况的符合性再做定论。传销犯罪不可能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形成竞合。传销犯罪一般还裹挟有其他犯罪如非法拘禁、绑架等罪,此时宜数罪并罚。对于引诱他人加入传销组织,或者从事传销活动的人,即便自身并未参与传销活动,仍宜以传销犯罪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草案)第四条 传销犯罪 非法经营罪 犯罪竞合
下载PDF
宽严相济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刑法修正案(七)》解读
20
作者 徐泽春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修改了绑架罪等4个罪名,新增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等9个罪名。这次修订遵循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修改了绑架罪等4个罪名,新增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等9个罪名。这次修订遵循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刑法修正案() 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