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半农书简续编
1
作者 王风(整理) 夏寅(整理)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9-75,共27页
2024年是新文化运动健将刘半农(1891-1934)逝世90周年,为表纪念本刊推出专栏“新文化研究·刘半农小辑”。刘半农不仅为新文学贡献了创作实绩,也在民间文艺和语言学领域颇有建树,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之一。先行研究大多聚焦于... 2024年是新文化运动健将刘半农(1891-1934)逝世90周年,为表纪念本刊推出专栏“新文化研究·刘半农小辑”。刘半农不仅为新文学贡献了创作实绩,也在民间文艺和语言学领域颇有建树,是中国实验语音学的奠基人之一。先行研究大多聚焦于其创作实绩,对于其他新文化建树关注不够。本专栏两位作者王风、夏寅近年来为刘半农文献辑佚与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此次又发现并整理出一批刘半农书简。这批书简以刘半农的语音实验及其参与的民歌俗曲整理出版为主要内容,借此可以管窥刘半农介入新文化运动的独特路径。另外,书简中有不少刘半农游戏笔墨创意设计的独特格式,可见其性情与文风。此点夏寅在考辨刘半农的两个隐僻笔名,以及发表于《语丝》的相关文章时又有更进一步阐发,精彩呈现了刘半农充满市井气的嬉笑怒骂风及《语丝》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游戏笔墨 创作实绩 民间文艺 《语丝》 实验语音学 书简 创意设计
下载PDF
游走于科学与文学之间的刘半农——兼谈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合榫与离散
2
作者 侯业智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6-124,共9页
刘半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他从鸳鸯蝴蝶派的“才子”蜕变为“五四”新文化的“战士”,最后转变为沉潜于语言研究的“隐士”。他的人生转变背后有一条“不变”的线索隐没其中:就是他一直游走于科学与文学之间,既有着科学家的... 刘半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他从鸳鸯蝴蝶派的“才子”蜕变为“五四”新文化的“战士”,最后转变为沉潜于语言研究的“隐士”。他的人生转变背后有一条“不变”的线索隐没其中:就是他一直游走于科学与文学之间,既有着科学家的“收敛”,又有着文学家的“放任”。正是两者之间的矛盾纠葛、此起彼伏,使其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最初的合榫走向最终的离散。进而以刘半农为切入点反思文学史如何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更为多元、真实、客观地还原“五四”知识分子和这段复杂历史,仍然是学术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文学史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文学 刘半农 “五四”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刘半农的两个隐僻笔名和《语丝》的一个侧面
3
作者 夏寅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6,94,共12页
北京时期的《语丝》周刊上,有位作者曾以“卜效廉”和“敦甲”为名发表游戏性文字多篇;从内容来看,应是与主编周作人关系密切的熟友。经对相关成说加以辨证,考证出此人当系《语丝》的重要同人作者刘半农,而这两个名字则是他的隐僻笔名... 北京时期的《语丝》周刊上,有位作者曾以“卜效廉”和“敦甲”为名发表游戏性文字多篇;从内容来看,应是与主编周作人关系密切的熟友。经对相关成说加以辨证,考证出此人当系《语丝》的重要同人作者刘半农,而这两个名字则是他的隐僻笔名。这些化名文章生成于同人社交的语境之下,风格谐谑,用词俚俗,多含隐语,不但能够增益对刘半农思想性情的理解,而且映照出《语丝》一刊人事文章交相影响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笔名 佚文 语丝
下载PDF
从馆藏刘半农摄影作品谈其诗歌创作的“真”情“实”感
4
作者 徐颖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第1期5-8,F0004,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刘半农的诗歌和摄影作品,探讨了其在创作中追求“真”情“实”感的理念。刘半农认为,诗歌和摄影都应该忠实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心的真实,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真实描写。他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深刻的思想... 文章通过分析刘半农的诗歌和摄影作品,探讨了其在创作中追求“真”情“实”感的理念。刘半农认为,诗歌和摄影都应该忠实于社会生活和人们内心的真实,执着于现实人生的真实描写。他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表达方式,展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同时也传达出对时代精神和民族品性的关注。刘半农的诗歌和摄影作品在审美价值和认知价值上的相同性,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人们带来了启迪和反思,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刘半农 摄影作品 诗歌创作
下载PDF
中国最早的大学语文实验报告——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新论 被引量:5
5
作者 何二元 冯文丽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147,共9页
1904年"癸卯学制"实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预科都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民国大一国文的前身,"大学预科国文"即代表着大学语文的早期形态。而刘半农在1917年完成、1918年发表之《应用文之教授... 1904年"癸卯学制"实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预科都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民国大一国文的前身,"大学预科国文"即代表着大学语文的早期形态。而刘半农在1917年完成、1918年发表之《应用文之教授》可谓中国现代语文学科最早的一篇大学语文论文和实验报告。若将其放置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这篇报告更能凸显刘半农及其同仁的语文教育观念;其中关于"通人"和"普通人"的培养目标之辨析,对于当下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尤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应用文 大学预科国文 实验报告 大学语文
下载PDF
初期白话诗人的个性化写作——论胡适、刘半农和周作人诗歌的精神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龙泉明 汪云霞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77,共7页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胡适、刘半农和周作人这几位主要的白话诗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创作倾向及其个性化的精神表现 ,更加深入地揭示初期白话新诗的精神特征及其历史意义。个人情感与文化理想的冲突在胡适的诗里最为突出 ,从中透视了一个先行...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胡适、刘半农和周作人这几位主要的白话诗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创作倾向及其个性化的精神表现 ,更加深入地揭示初期白话新诗的精神特征及其历史意义。个人情感与文化理想的冲突在胡适的诗里最为突出 ,从中透视了一个先行者灵魂的孤寂与无奈 ;刘半农以平民的姿态观照世界 ,其诗渗透着浓厚的人间情怀 ;周作人无力抵御外部世界苦难的侵袭而转向内在生命的玩味和咏叹 ,其诗表现了自我生命的悲哀和惊恐。尽管他们的创作还处于新诗的尝试阶段 ,在艺术形式上难免有些幼稚和不成熟 ,但在艺术精神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白话诗人 个性化写作 胡适 刘半农 周作人 文学研究 新诗 《蝴蝶》 现代文学 《尝试集》 《四月二十五夜》 《一颗星儿》 《过去的生命》
下载PDF
刘半农对民歌俗曲的借鉴与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泳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0-253,共14页
关键词 刘半农 扬鞭集 诗界革命 瓦釜集 诗歌理论 小唱 白话诗人 无韵诗 北大歌谣研究会 新文学作品
下载PDF
刘半农诗歌著译学术年谱(1915—1927)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波 万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新诗的拓荒者、白话文的倡导者、诗歌翻译家、文学翻译家和语言学家。回顾刘半农诗歌著译生涯(1915—1927),扒梳其诗歌翻译和创作主要学术观点,勾勒其新诗著译线路图,可以发现,作为诗人,刘半...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新诗的拓荒者、白话文的倡导者、诗歌翻译家、文学翻译家和语言学家。回顾刘半农诗歌著译生涯(1915—1927),扒梳其诗歌翻译和创作主要学术观点,勾勒其新诗著译线路图,可以发现,作为诗人,刘半农诗歌著译颇丰,有《扬鞭集》《瓦釜集》《初期白话诗稿》《国外民歌译》等,为中国新诗的翻译和创作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诗歌著译 学术年谱
下载PDF
论“五四”知识分子先驱对民间歌谣的发现——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为中心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慧翼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2-169,共8页
191 8年北大征集歌谣运动是在五·四“文学革命”背景下展开的 ,以它为肇始 ,开启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的进程。一批天才的文化先驱们在世界范围内激荡的文学思潮的启迪下 ,不约而同地倡导眼睛向下 ,开掘民间文学和文化 ,来构建... 191 8年北大征集歌谣运动是在五·四“文学革命”背景下展开的 ,以它为肇始 ,开启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运动的进程。一批天才的文化先驱们在世界范围内激荡的文学思潮的启迪下 ,不约而同地倡导眼睛向下 ,开掘民间文学和文化 ,来构建民族新文学的现代品格。在这一运动中 ,胡适、周作人、刘半农是三个引人注目而且成绩卓著的人物 ,同为民间文学的倡导者、研究者、开拓者 ,他们却以不同的观照眼光 ,以自己整体的文学观为参照 ,来发现民间歌谣 ,并且把它们纳入到他们对新文学的想象之中 ,所以他们的内在思想理路是不同的 ,有各自不同的旨趣和关注点 ,折射出“参差”的斑驳的差异性。透视这种差异性 ,有助于我们全面、立体地审视中国现代民间文学“浮出历史地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胡适 周作人 刘半农 “五四”文学革命 民间文学 新诗 歌谣
下载PDF
中国现代最早的写作教学论——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的实践品格以及当下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鑫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刘半农写于1917年11月的《应用文之教授》属于胡适文学革命发难文章的最早反响之一,对初创期白话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并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整套具体方案,堪称中国现代最早的写作教学论。在文言与白话、旧文学与... 刘半农写于1917年11月的《应用文之教授》属于胡适文学革命发难文章的最早反响之一,对初创期白话应用文的写作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并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整套具体方案,堪称中国现代最早的写作教学论。在文言与白话、旧文学与新文学转换的历史时期,刘半农着重解决的一是应用文与文学文的界限问题,二是作为写作语言的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言转换问题。当下,面对写作教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转型改革,笔者以为,"新人文写作"的理念值得倡导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应用文之教授》 实践性 转型 新人文写作
下载PDF
刘半农的译诗与“五四”前的诗歌翻译规范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芬 卢少雯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文学改良思想的提出,刘半农提出增多诗体的诗学追求,对部分译诗又采取充分性翻译策略和运用白话语体,从而造成其诗歌翻译体式的杂合。这种"杂合"的译诗倾向表明了译者对诗歌语体与形式的探索,亦反映出...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文学改良思想的提出,刘半农提出增多诗体的诗学追求,对部分译诗又采取充分性翻译策略和运用白话语体,从而造成其诗歌翻译体式的杂合。这种"杂合"的译诗倾向表明了译者对诗歌语体与形式的探索,亦反映出了翻译规范的矛盾性和不稳定性。运用图瑞的翻译规范理论对刘半农"五四"前的诗歌翻译进行探讨,总的来说刘半农遵守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在翻译过程中套用传统的诗歌形式,采用浅近文言的语体、可接受性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规范 刘半农 诗歌翻译
下载PDF
“耻辱的门”:“五四”前后刘半农的自我改造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一丹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73-83,共11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态度的同一性”背后,隐伏着不同的思想脉络,因而有必要考察参与者此前此后的生命轨迹。刘半农在现代文学史中的形象,被定格为文学革命的战士。这一历史定位抹去了他作为“红男绿女”小说家之前史,也遮蔽了他个人气质... 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态度的同一性”背后,隐伏着不同的思想脉络,因而有必要考察参与者此前此后的生命轨迹。刘半农在现代文学史中的形象,被定格为文学革命的战士。这一历史定位抹去了他作为“红男绿女”小说家之前史,也遮蔽了他个人气质中与战士形象不尽吻合的生动性。从鸳蝴派小说家到文学革命的战斗者,刘半农在身份转换过程中,通过与周作人、钱玄同等《新青年》同人的互动,努力涤除自身的洋场才子气。然而这段卖文为生的前史,仍会影响“五四”以后刘半农对通俗文学、民间文学的态度。从刘半农早期创作的侦探小说、滑稽小说及反乌托邦小说中,不难看出他在谋食与谋道之间的内心挣扎。从“半侬”到“半农”的自我改造是一场拉锯战,难以逾越的“耻辱的门”象征着五四新文化人自我改写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文学革命 鸳鸯蝴蝶派 认同危机
下载PDF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刘半农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承志 刘钊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78-81,共4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刘半农生平与创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杂文与小说风格的探究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表明,作为新文学运动的骁将,刘半农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出文学批评的视野,反而历久弥新,使其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刘半农生平与创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诗歌创作的民间立场、杂文与小说风格的探究等方面均取得长足的进步。这表明,作为新文学运动的骁将,刘半农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出文学批评的视野,反而历久弥新,使其研究呈现出继续挖掘、拓展与深化的态势,为重新评价五四新文学提供了个案研究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文学创作 综述
下载PDF
翻译与建构——刘半农对外国散文诗创作技法的借鉴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红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刘半农是国内最早翻译泰戈尔和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译者之一。在翻译两位外国诗人诗作的过程中,刘半农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吸取他们的创作技法,在自己的散文诗创作中做了成功的借鉴。对比分析刘半农的散文诗翻译和创作,印证了刘半农在两个方... 刘半农是国内最早翻译泰戈尔和屠格涅夫散文诗的译者之一。在翻译两位外国诗人诗作的过程中,刘半农接受了他们的影响,吸取他们的创作技法,在自己的散文诗创作中做了成功的借鉴。对比分析刘半农的散文诗翻译和创作,印证了刘半农在两个方面借鉴外国散文诗的创作技法:一是对屠格涅夫散文诗对话体的借鉴,二是对泰戈尔散文诗独白体的借鉴。刘半农的诗歌翻译、译诗借鉴与诗歌创作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译诗 借鉴 创作技法
下载PDF
一文一课开启人生高光时刻教我如何不想他余韵悠长——“现代应用文之父”刘半农传奇及生平考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江艳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8-63,72,共7页
一、从一个特指女性的“她”字说起说起刘半农,熟悉他的人往往立刻会想起“她”字,想起他那首曾脍炙人口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他首次使用“她”字指称女性的诗歌,也曾被误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使用“她”字的诗歌。但中国文... 一、从一个特指女性的“她”字说起说起刘半农,熟悉他的人往往立刻会想起“她”字,想起他那首曾脍炙人口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他首次使用“她”字指称女性的诗歌,也曾被误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使用“她”字的诗歌。但中国文学史上真正第一首使用“她”字的诗歌是1919年底俞平伯赴英留学前夕写下的新诗《别她》(发表在1920年4月《新潮》二卷三号)。年轻的诗人用“她”字指代苦难的祖国,抒发自己立志学成归来救国的激愤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中国文学史 教我如何不想他 俞平伯 《新潮》 《教我如何不想她》 生平考
下载PDF
时间意识的审美意味——刘半农诗歌《叫我如何不想她》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云贵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10-112,152,共4页
《叫我如何不想她》是诗人刘半农留下的一首传世之作,诗歌感物起兴,借景抒情,情景妙和交融,十分自然妥帖。时间的精致捕捉与表达极大地强化了诗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关键词 刘半农 《叫我如何不想她》 时间意识 审美意味 联想 根据景物 借助
下载PDF
从翻译他者到建构自我——刘半农对译诗主题的借鉴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红绿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91-93,共3页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他翻译了许多外国的诗歌,也创作过许多优美的新诗。在创作新诗的过程中,他借鉴外国诗歌中的积极因素建构自己的新诗。可以说他的新诗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他的译诗有一定的联系。借鉴译诗的主题就是这种联...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他翻译了许多外国的诗歌,也创作过许多优美的新诗。在创作新诗的过程中,他借鉴外国诗歌中的积极因素建构自己的新诗。可以说他的新诗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他的译诗有一定的联系。借鉴译诗的主题就是这种联系的一个方面。然而翻译界对刘半农的诗歌翻译至今仍鲜有论及。本文探讨刘半年如何利用他译诗的主题建构自己的诗歌主题,以期唤起译界对刘半农诗歌翻译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诗歌主题 译诗 借鉴
下载PDF
五四初期刘半农先生的翻译成就与创新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露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5,共2页
刘半农的翻译作品对沟通中西文化及推动近代翻译事业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他创造新的翻译种类,对文学翻译进行规范,取得了杰出的翻译成就并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巨大贡献。
关键词 刘半农 翻译成就 散文诗 翻译贡献
下载PDF
刘半农诗歌翻译及其翻译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美姣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其翻译了众多国外的诗歌,同时也是第一个使用散文诗这一概念的诗人。他的西方文学翻译作品中,诗歌翻译占据绝大部分内容,成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的重要一页。
关键词 刘半农 诗歌翻译 散文诗 翻译方法
下载PDF
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丽珍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7-50,共4页
刘半农在“五四”前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和诗歌,涉及多国作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名家名篇。所译小说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情节的生动和结构的新巧,语言流畅,虽然存在改编、译述的情况,但大多能忠实于原作。所译诗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够比... 刘半农在“五四”前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和诗歌,涉及多国作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名家名篇。所译小说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情节的生动和结构的新巧,语言流畅,虽然存在改编、译述的情况,但大多能忠实于原作。所译诗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够比较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意境、风貌,并逐步打破了古体形式的限制。刘半农这一时期的小说与诗歌翻译,有助于当时的中国读者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对作家的创作实践也不无启迪,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半农 “五四”前 翻译小说 翻译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