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吉林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作者 王天新 徐卓顺 《新长征》 2024年第11期23-25,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七个聚焦”,其中之一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重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七个聚焦”,其中之一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决定》强调:“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为吉林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吉林力量指明了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活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制机制改革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技术 文化繁荣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下载PDF
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2
作者 谭军 《唯实》 2024年第8期43-44,共2页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聚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举措,这些改革举措旨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更有力的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举措 文化支撑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营造一流创新环境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3
作者 唐强 胡礼燕 李金惠 《广东科技》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创新生态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广东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凸显广东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的决心,《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创新生态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广东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以创新引领发展的制度环境。为凸显广东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的决心,《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设立“创新环境”章节,最大限度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潜能,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创新 创造活力 科技创新活动 物理空间 最大限度 经济社会
下载PDF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4
作者 蔡笑天 李哲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8期24-25,共2页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这为新时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强国 全面深化 中国式现代化 创造活力 优势转化 激发创新 两院院士大会
下载PDF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5
作者 《四川党的建设》 2024年第19期20-21,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壁画,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进行细化具体化,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路径方向。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创造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创新 科技支撑 根本遵循 三中全会
下载PDF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创造活力——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5
6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同时还强调"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坚持道路,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增强活力,就是要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可以说,文化创造源泉的充分涌流和创造活力的持续迸发,既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也是我们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取向。本文认为,增强创造活力的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二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三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四是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五是必须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六是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 文化发展 创造活力
下载PDF
关于增强高校文化创造活力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春旭 盖小丽 程晓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7,共3页
高校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和民族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欲增强高校文化创造活力,主要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即从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定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文化建设... 高校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建和民族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欲增强高校文化创造活力,主要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即从明确高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定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文化建设实践,发挥高校教师文化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开展普遍性和创造性并举的文化活动,构筑高校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文化 创造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对和谐社会与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胜康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63,共5页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全社会创造活力涌动的社会。创造活力的丰富与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协调、和谐的条件,是人类得以生生日新的基础,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 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全社会创造活力涌动的社会。创造活力的丰富与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协调、和谐的条件,是人类得以生生日新的基础,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各行各业人员的创造活力,坚持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1](P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创造活力 四个尊重 对策措施
下载PDF
实现中国梦需要增强创造活力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因而要实现"中国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上是在当代历史条... "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必然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而且必然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因而要实现"中国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质上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使这种曾有的"强势文明"创造出"新的辉煌"。中国"有令人敬畏的帝国历史以及慎重而耐心的战略传统,并对未来越来越感到自信"。这就是当代历史条件下的"强势文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全民族创造活力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还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我们的文化建设之所以要大力推进各方面的创新,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是增强自身活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一是顺应现代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趋势,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二是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需要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创新的特质,从增强创造活力的视角来看这个"两手抓",我以为"文化传承"这一手要抓的是"继承创新",而"文化发展"这一手则是要抓"集成创新"。"城镇化"进程使我们的文化强国建设不得不考虑"转型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相对于"继承创新"而言更需要"集成创新"。实现"集成创新",我们需要培养、强化自主意识、跨界意识、协同意识、前瞻意识这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中国梦 中华文化 创造活力 改革 文化创新 集成创新
下载PDF
关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文化解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3-117,共5页
充满创造活力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创造活力的激发需要有力的文化支持。这种文化支持包括:营造宽容的文化氛围,对于受挫和失败的创造者给予足够的宽容和鼓励;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创造者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克服狭隘的小生产文... 充满创造活力是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创造活力的激发需要有力的文化支持。这种文化支持包括:营造宽容的文化氛围,对于受挫和失败的创造者给予足够的宽容和鼓励;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创造者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克服狭隘的小生产文化心理,提倡真诚有效的团队合作;呼唤平等的文化精神,让更多的社会成员成为创造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创造活力 文化解析
下载PDF
论文化创造活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正刚 《湖湘论坛》 2013年第6期79-85,共7页
文化创造活力,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其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主要包括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 文化创造活力,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其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主要包括文化创造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等。文化创造活力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源泉,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着力点,是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在深化改革、健全制度,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激发热情、尊重群众,对外交流、扩大开放等多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造活力 文化强国 发展繁荣
下载PDF
高校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利平 周传鹏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3-48,共6页
探索高校如何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对于在高等教育中落实文化自信,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形式、落实实践效果上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相结合是可行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实践工作... 探索高校如何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对于在高等教育中落实文化自信,提升实践育人的实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在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形式、落实实践效果上与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相结合是可行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实践工作不够努力、实践成果有待提高、没有充分利用实践成果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需要的要素投入不足。为了激发传统文化创造活力,高校应当在实践活动流程、实践教学制度和实践项目扶持上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管理 传统文化 文化创造活力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呼唤四种文化理念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宁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6期74-77,共4页
增强社会创造活力需要精神文化方面的支持。有四种有利于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的文化理念在我们的社会上是比较稀缺的 ,因此需要加以倡导 :一是超越功利的文化理念 ,二是宽容文化理念 ,三是合作的文化理念 ,四是平等的文化理念。
关键词 创造活力 文化理念 社会 精神文化 呼唤 宽容 支持 稀缺 合作 平等
下载PDF
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泳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通过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阐述,分析由于传统文化对创造活力的制约,造成我国创造活力未被充分激发,提出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思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激发 创造活力
下载PDF
论具有创造活力的新型课堂教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烈琼 《云梦学刊》 2002年第1期98-100,共3页
传统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性、价值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构建具有全面性、主体性、互动性、合作性、探究性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 ,变认知性目标为全面性目标 ,变教师主宰课堂为还课堂给学生 ,变权威服从关系为... 传统课堂教学缺乏整体性、价值性、灵活性和实效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构建具有全面性、主体性、互动性、合作性、探究性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 ,变认知性目标为全面性目标 ,变教师主宰课堂为还课堂给学生 ,变权威服从关系为民主合作关系 ,变重集中求同为重发散求异 ,变单纯接受灌输为自主探究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创造活力运作 变革
下载PDF
文化软实力与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明珍 《理论建设》 2015年第5期59-61,83,共4页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推动力;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力。广大知识分子是... 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影响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推动力;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力。广大知识分子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在传播先进文化、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 创造活力
下载PDF
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敬德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0-23,共4页
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李敬德今年8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从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富有科学... 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李敬德今年8月5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纪念日。从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富有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的真理,是集中体现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精神 具体体制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创造活力 利用资本主义 邓小平
下载PDF
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王红 王微曦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0,共4页
2019年11月24日,以"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为主题的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湖北大学艺... 2019年11月24日,以"激发艺术创造活力,构筑中国艺术精神"为主题的全国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艺术与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湖北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精神 艺术学学科建设 艺术学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艺术与设计专业 高等教育学会 艺术教育委员会 创造活力
下载PDF
发展区域文化 激发创造活力——关于加强柳州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19
作者 邹继业 陈国堂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9期1-8,共8页
文章在探讨区域文化的战略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加强柳州市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遵循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推进柳州文化建设的对策,提出了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和系列保障措施来促进柳州文化发展的思想。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创造活力 建设
下载PDF
缺失创造活力的艺术课堂——技术化取向的艺术教育现象之剖析
20
作者 常俊玲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教育现象 艺术 创造活力 技术化 剖析 取向 课堂 缺失 教学交流 美术教师 知识技能 小学 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