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图六体析读 被引量:2
1
作者 白成军 韩旭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7-452,460,共7页
西晋人裴秀的制图六体是研究中国古代测绘技术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本文考证已有文献中关于中国古代测量技术的记载,从制图六体提出的基本方法出发,结合现代地图制图理论和方法,对以"准望"为核心的制图六体进行了系... 西晋人裴秀的制图六体是研究中国古代测绘技术发展历程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本文考证已有文献中关于中国古代测量技术的记载,从制图六体提出的基本方法出发,结合现代地图制图理论和方法,对以"准望"为核心的制图六体进行了系统性译读,进一步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全域性地图的测绘方法。作为制图六体核心的"准望"是中国古代所有精确测量的泛称,制图六体是以裴秀为代表的地图编绘者对地图测绘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裴秀时代采用"计里画方"的绘图方法,利用区域地图结合文字考证绘制全域性地图的最好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六体 测量技术 计里画方 地图绘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图学理论及其现代意义(一)——从裴秀“制图六体”所想到的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卫 《建筑师》 2009年第6期29-34,共6页
古代地图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城市的窗口。本文对古代"制图六体"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建立城市图学研究的必要性。所谓城市图学是一种研究图与空间之间对位关系的学问,就是通过对古代地图的研读和转译,建立起一套历史城市空... 古代地图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代城市的窗口。本文对古代"制图六体"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建立城市图学研究的必要性。所谓城市图学是一种研究图与空间之间对位关系的学问,就是通过对古代地图的研读和转译,建立起一套历史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设计的方法。文章强调"制图六体"是古代图学研究的基础,而地图转译则是开展这一研究的不二法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六体 城市图学 地图转译
下载PDF
中国古代地图学史中“制图六体”经典地位的塑造——史学研究中分析“历史认知”形成过程的重要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成一农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5-132,共8页
虽然"制图六体"自古至今在中国古代地图学史的叙述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并没有在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叙述中重要地位的形成并不是基于其在地图绘制中的影响力,而是因为其提出者裴秀和《... 虽然"制图六体"自古至今在中国古代地图学史的叙述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并没有在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可以认为,其在叙述中重要地位的形成并不是基于其在地图绘制中的影响力,而是因为其提出者裴秀和《禹贡地域图序》。由此可以进一步推论,在历史形成过程中,主观的甚至错误的历史认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六体 裴秀 地图学史 历史认知
下载PDF
裴秀“制图六体”理论的历史考察
4
作者 陈少晶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2-54,59,共4页
裴秀作为“中国地图学之父”,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图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制图六体”理论是他关于地图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成为历代地图制作中遵循的基本方法。公元3世纪“制图六体”理论的提出与裴秀仕宦经历和山西区域... 裴秀作为“中国地图学之父”,在中国乃至世界地图学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制图六体”理论是他关于地图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成为历代地图制作中遵循的基本方法。公元3世纪“制图六体”理论的提出与裴秀仕宦经历和山西区域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隋唐以来不仅是国家上层的知识分子,而且山西地方社会的民众们均对裴秀地图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传承与发展,极大地扩大了“制图六体”理论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秀 制图六体 仕宦经历 区域文化
下载PDF
裴秀的“制图六体”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
作者 晓晗 兰天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89年第5期31-33,共3页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卒于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图学家,他主持绘制的大型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目前世界上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而他在绘制... 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卒于晋武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图学家,他主持绘制的大型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是目前世界上见诸文字记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而他在绘制《禹贡地域图》时所提出的“制图六体”,对自晋到清1,000多年间中国制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秀 制图六体 地图学家 禹贡 季彦 方丈图 十八篇 黄初 地图学史 绝域殊方
下载PDF
古代地图源流与裴秀“制图六体”
6
作者 杨宪光 《沧桑》 1994年第4期29-31,共3页
裴秀(公元 224~271年)字秀彦,山西闻喜人,魏国时曾随司马昭行军作战,因参赞军机有功升任尚书,后任尚书仆射.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封裴秀为司空(即宰相),兼任地官,掌管国家户籍、土地和交通,由于工作关... 裴秀(公元 224~271年)字秀彦,山西闻喜人,魏国时曾随司马昭行军作战,因参赞军机有功升任尚书,后任尚书仆射.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封裴秀为司空(即宰相),兼任地官,掌管国家户籍、土地和交通,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使用和查阅各种地图资料.“制图六体”正是他在亲自实践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前人制图经验而创造性地总结出来的地图绘制理论.这一理论奠定了我国中古时期制图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在世界制图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明确地写下成文的制图规格,而且在他以后,直到利玛窦的世界地图传播中国以前,中国的地图在内容、形式上虽多变化,但制图法的本质没有更多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秀 制图六体 尚书仆射 法的本质 方丈图 中古时期 学史 驻军图 皇舆全览图 华夷图
下载PDF
从裴秀的“制图六体”谈中国古代地图的源流
7
作者 杨宪光 《三晋测绘》 1995年第1期44-47,共4页
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令山西闻喜县)人,魏国时曾随司马昭行军作战,因参赞军机有功升任尚书,后任尚书仆射。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封裴秀为司空(即宰相),兼任地官,掌管国家户籍、土地和交... 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令山西闻喜县)人,魏国时曾随司马昭行军作战,因参赞军机有功升任尚书,后任尚书仆射。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西晋王朝,封裴秀为司空(即宰相),兼任地官,掌管国家户籍、土地和交通,由于工作关系,经常要使用和查阅各种地图资料。“制图六体”正是他在亲自实践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前人制图经验而创造性地总结出来的地图绘制理论,他奠定了我国中古时期制图的理论基础,推动了地图制图学的发展,在世界制图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明确地写下成文的制图规格,而且在他以后,直到利玛窦的世界地图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地图在内容、形式上虽多变化,在制图法的本质上没有很多新的发展,它始终是我国绘制地图的重要方法。裴秀这一时期的地图,是中国地图史的中坚,迫寻他地图制作的渊源和业迹,基本可以看出明代以前我国制图的发展过程和地图的主要源流。 一、裴秀以前的地图 地图是人类表达地理景观、描述地物空间位置的一种手段,它的实用价值有时是文字效果无法比拟的。因此,华夏初民在后来的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及学会把自己地理活动的范围用符号或图形表示出来,这便成了古典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六体 古代地图 舆地图 山海经图 中国传统 绘制地图 世界地图 山西闻喜县 比例尺 司马昭
下载PDF
制图六体新释、传承及与西法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昭庆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115,共6页
制图六体指制图应该遵守的六条原则或标准,但是对六体的解释却存在分歧,尤其对后面三体的理解众说纷纭。制图六体是对以往制图经验的总结,释为制图应该考虑的六个相关因素更合原意。其中分率释为比例尺、准望释为坐标系、道里释为把实... 制图六体指制图应该遵守的六条原则或标准,但是对六体的解释却存在分歧,尤其对后面三体的理解众说纷纭。制图六体是对以往制图经验的总结,释为制图应该考虑的六个相关因素更合原意。其中分率释为比例尺、准望释为坐标系、道里释为把实际路程折算到地图上的方法,而高下、方邪及迂直指的是地形、地貌特征,分别释为地形的高低起伏、坡度及道路弯曲、顺直程度。后世文献对六体记载的差异源于唐代编纂的《晋书》和《艺文类聚》。从制图六体分载于《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等四部分析,乾隆以前还没有对制图六体的性质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地图用途的不同,是导致古代中西方制图理论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六体 制图六体释义 制图六体的传承 地图投影
原文传递
晋图开秘:中国地图学史上的“制图六体”与裴秀地图事业 被引量:2
9
作者 丁超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8,共14页
在既有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叙事中,裴秀及制图六体获得了与其实际贡献并不相称的崇高地位和价值。本文梳理不同文献所载"制图六体"文本差异,拟定其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定本,分析文本的三重释义层次及其蕴含的方位与距离这两个核心问... 在既有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叙事中,裴秀及制图六体获得了与其实际贡献并不相称的崇高地位和价值。本文梳理不同文献所载"制图六体"文本差异,拟定其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定本,分析文本的三重释义层次及其蕴含的方位与距离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而整理出裴秀地理(地图)著述篇目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通过对"制图六体"与裴秀地图事业各自性质与应用条件的分析,阐释出二者之间关联的可能性。经由对"制图六体"后世流迁过程的梳理,更加呈现出裴秀及"制图六体"的本真面目和应有价值,从而纠正若干长期充斥于中国地图学史上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六体 裴秀 《禹贡地域图》 中国地图学史
原文传递
中国周代地图
10
作者 王树连 《资源导刊》 2024年第10期54-57,共4页
周代是中国原始地图向以制图六体为标志的精细地图过渡的时期。多种史籍记载证明,周代地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周武王伐商时,就有使用地图的记载。1954年6月,在江苏省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了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其铭文上记载:“王省... 周代是中国原始地图向以制图六体为标志的精细地图过渡的时期。多种史籍记载证明,周代地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周武王伐商时,就有使用地图的记载。1954年6月,在江苏省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出土了西周青铜器《宜侯矢簋》,其铭文上记载:“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国,遂省东或图。”意为周康王阅看了武王、成王的《伐商图》,又看了《东或(国)图》,这说明武王和成王攻打商朝之前,利用地图研究过商朝的军事地理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青铜器 周康王 烟墩山 大港镇 制图六体 商朝 武王 周代
下载PDF
中国古代地图测绘理论的创建者裴秀
11
作者 关增建 《质量与标准化》 2023年第8期34-37,共4页
地图测绘是空间计量的重要内容。我国有着悠久的地图测绘传统。在古代地图测绘发展历程中,西晋的裴秀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提出的“制图六体”成为古代地图测绘的基本规则。
关键词 制图六体 裴秀 地图测绘 中国古代地图 空间计量 发展历程 创建者
下载PDF
自秦至元中国地图测绘的辉煌及其遗憾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汝辰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203,170,共3页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 此文是作者继前几年发表《清代测绘科技的辉煌及其历史遗憾》一文的续文。此文回顾了自秦代至元代我国地图测绘的主要成就,特别是我国领先于世界的地图成果,这包括秦代大型地形模型图,东晋裴秀的"制图六体",宋代的石刻《禹迹图》和地形模型图,元代朱思本的画方地图《舆地图》和札马鲁丁的世界第一个地球仪等。可以说自秦至元我国的地图测绘技术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测绘 科技史 制图六体 禹迹图 舆地图 地球仪
下载PDF
晋代杰出的地图学家——京相璠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盛佳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7年第1期58-65,共8页
一、从有关京相璠的历史记载说起历史上有关京相璠的记载很少。郦道元(465或472—527年)在《水经注》"穀水注"中写道:"京相璠与裴司空彦季(乃季彦之误)修《晋舆地图》,作《春秋地名》,……"裴司空季彦即晋司空裴秀... 一、从有关京相璠的历史记载说起历史上有关京相璠的记载很少。郦道元(465或472—527年)在《水经注》"穀水注"中写道:"京相璠与裴司空彦季(乃季彦之误)修《晋舆地图》,作《春秋地名》,……"裴司空季彦即晋司空裴秀。唐魏征(580—643年)等所撰《隋书·经籍志》中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图集 图学家 地名 水经注 禹贡 制图六体 地域 晋代 水注 学术著作
下载PDF
中国古代测绘历史在博物馆中展陈的内容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键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133,共4页
针对目前对测绘历史的研究没有与博物馆学科相结合,难以在博物馆中展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基于对测绘历史的研究,按照博物馆展陈的规律,将测绘历史按时间顺序分成萌芽、奠基、发展与繁荣、衰弱与转折4个阶段,... 针对目前对测绘历史的研究没有与博物馆学科相结合,难以在博物馆中展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基于对测绘历史的研究,按照博物馆展陈的规律,将测绘历史按时间顺序分成萌芽、奠基、发展与繁荣、衰弱与转折4个阶段,每个阶段归纳为若干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梳理测绘历史。这种方法较好地平衡了历史的严谨性和展览的趣味性之间的矛盾。基于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布展与装修工程的实践表明:所提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不仅能够保证展陈历史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还有利于让社会大众认识测绘、了解测绘,宣传测绘历史和文化。实现了在博物馆展陈的背景下对测绘历史的挖掘,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中国古代测绘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历史 博物馆 陈列纲目 内容设计 制图六体
下载PDF
地图的历史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贡白 《地图》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2-35,共4页
说到地图,大家都不陌生。在历史的长河里,地图也源远流长。它既历经坎坷,也有过繁荣,终于走向了现代,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本文将地图历史粗劣概括为四个阶段,使读者认识地图及其发展,以便继往开来。原始地图阶段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过许... 说到地图,大家都不陌生。在历史的长河里,地图也源远流长。它既历经坎坷,也有过繁荣,终于走向了现代,并闪烁着历史的光辉。本文将地图历史粗劣概括为四个阶段,使读者认识地图及其发展,以便继往开来。原始地图阶段早在远古时期,就有过许多关于地图的传说,且多具神话色彩,最多能说明那时或许也有过地图的原始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比例尺 专题地图集 裴秀 神话色彩 制图六体 方丈图 矩形分幅 专题制图 驻军图 编制出版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地图史分期 被引量:1
16
作者 阉平 《测绘科学》 CSCD 1990年第2期34-39,共6页
我国对于古代地图学发展史的研究,已有很长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据可考的史料证实,中国的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自人类文明的产生,萌芽状态的地图便产生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由于国家的兴衰,朝代... 我国对于古代地图学发展史的研究,已有很长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据可考的史料证实,中国的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自人类文明的产生,萌芽状态的地图便产生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由于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战争以及改造自然的需要,都促使地图文化不断发展。直到消末,中国的地图学已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各种地图作品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史 地图学史 中国地图 制图六体 裴秀 计里画方 小比例尺 制图方法 方里网 名称注记
下载PDF
评《中国地图学史》
17
作者 钮海燕 《地理研究》 1985年第3期96-97,共2页
1958年三联书店曾出版王庸先生的遗著《中国地图史纲》,该书对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具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事隔廾余年,随着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和战国中山王墓中镌刻在铜... 1958年三联书店曾出版王庸先生的遗著《中国地图史纲》,该书对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具有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事隔廾余年,随着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和战国中山王墓中镌刻在铜版上的“兆域图”前后出土,四川荣县文庙的北宋“九域守令图”的公开报道,不少有关地图学史论文的陆续发表,在此情况下,很有必要再出版一本新的中国地图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图学 古地图 地图学史 中山王墓 制图六体 马王堆 古代地图 朱思本 地形图 广舆图
下载PDF
我国古代杰出的地图学家——裴秀
18
作者 毛继周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4年第2期38-40,共3页
地图是由人类生活生产本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创造之一。在我国地图的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从西安迁都洛阳时,为了选建洛阳城址,曾经绘制了洛邑一带的地图《尚书·洛诰》:“周公往营成周... 地图是由人类生活生产本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巨大创造之一。在我国地图的绘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宜臼)从西安迁都洛阳时,为了选建洛阳城址,曾经绘制了洛邑一带的地图《尚书·洛诰》:“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伻(使者)来以图及献卜。”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地理学家,他们在制图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杰出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则以晋朝的裴秀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学家 世界地图 我国古代 制图六体 禹贡 华夷 分率 洛邑 制图理论 公元
下载PDF
裴秀及其对我国地图学的贡献
19
作者 赵前进 《求是学刊》 1984年第4期86-89,70,共5页
关键词 古地图 制图六体 地图学家 公元 绘制地图 分率 禹贡 制图 计里画方 司马昭
下载PDF
城市景观的设计与图析
20
作者 郭巍 《风景园林》 2022年第11期8-9,共2页
“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古人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文字和图纸在表述和分析方面的巨大差异。地图是表达和存储空间信息的有效工具。中国具有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马王堆汉墓帛书古舆图中就描绘了地形、水系和城镇,西晋时期裴秀的“制图六体... “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古人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文字和图纸在表述和分析方面的巨大差异。地图是表达和存储空间信息的有效工具。中国具有悠久的地图绘制历史,马王堆汉墓帛书古舆图中就描绘了地形、水系和城镇,西晋时期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地图绘制的距离、高程、比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则构建,南宋后城市舆图的数量和精确度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出现了《平江图》和《靖江府城图》这样较为精确描绘城市形态的地图,但似乎直到清末,大量出现的依然是带有浓厚绘画方式,看上去不那么“准确”的城市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帛书 地图绘制 制图六体 城市景观 城市形态 舆图 平江图 绘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