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测量性能
1
作者 张辉 张辉 +3 位作者 王平全 杨竣凯 李凡 张亚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41-547,共7页
目的:通过黑化时间、剂量测量范围、剂量分辨率和剂量响应不均匀性等主要剂量测量性能的研究测试,确定基于EBT3系列胶片的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适用条件和胶片读取时间。方法:对3张胶片分别授予不同的剂量,在辐照后不同时刻读取自... 目的:通过黑化时间、剂量测量范围、剂量分辨率和剂量响应不均匀性等主要剂量测量性能的研究测试,确定基于EBT3系列胶片的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适用条件和胶片读取时间。方法:对3张胶片分别授予不同的剂量,在辐照后不同时刻读取自显影胶片的光密度值,分析并确定黑化时间对剂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及不同授予剂量对黑化时间的影响;通过吸收剂量-光密度值曲线确定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范围;通过两组剂量相差0.01 Gy的平均光密度值获得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剂量测量分辨率;通过辐照整张胶片和裁剪胶片的方式评价自显影胶片的剂量响应不均匀性。结果:相对于辐照终止时刻的光密度值,4 h的光密度值变化分别为1.69%(2 Gy)、2.53%(4 Gy)和2.13%(8 Gy),24 h的光密度值变化分别为2.91%(2 Gy)、3.31%(4 Gy)和3.20%(8 Gy),48 h的光密度值变化分别为2.91%(2 Gy)、3.31%(4 Gy)和3.96%(8 Gy)。0.1~10.0 Gy内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给出的光密度值与水吸收剂量呈线性关系,10.0~30.0 Gy内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的光密度值与水吸收剂量呈非线性关系,但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辐照剂量相差0.01 Gy的两组光密度值平均值相差0.004;整张胶片方式不均匀性测量结果为2.2%,裁剪胶片方式不均匀性测量结果为2.8%。结论:辐照后24 h可作为自显影胶片EBT3的读取时刻,且授予剂量与黑化时间无关;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在0.1~10.0 Gy内可用于单点剂量测量和剂量分布测量,10.0~30.0 Gy内可用于单点剂量测量。自显影胶片剂量测量系统剂量测量分辨率好于0.01 Gy。为避免散射线影响,建议采用裁剪胶片的方式测试胶片剂量响应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显影胶片 黑化时间 剂量测量范围 剂量测量分辨率 剂量响应不均匀性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
2
作者 赵洁玉 郑祥德 +2 位作者 刘成 何江山 周文来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入ICU的早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深镇静患者45例,给药舒芬太尼0.4μg... 目的测定瑞马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达州市中心医院收入ICU的早期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行俯卧位通气深镇静患者45例,给药舒芬太尼0.4μg/kg使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达0~1分后,使用瑞马唑仑诱导镇静,镇静达标后开始俯卧位通气。瑞马唑仑诱导镇静的剂量由改良Dixon序贯试验法确定,根据预试验确定瑞马唑仑的起始剂量为0.2 mg/kg,剂量梯度为0.025 mg/kg。镇静达标定义为给药后3 min内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4分且光谱熵(SE)≤50。但如俯卧位通气3 min之内出现明显的体动、皱眉、流泪、呛咳和吞咽等反应且RASS>-4分或SE>50,仍表示镇静不理想。镇静达标且理想则下一例患者在上一例的给药剂量基础上降低一个梯度,若镇静未达标或不理想,下一例给药剂量升高一个梯度。连续出现10次交叉后终止研究。运用Probit回归分析法,计算出瑞马唑仑的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记录给药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及俯卧位通气中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瑞马唑仑用于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ED50为0.228 mg/kg(95%CI 0.208~0.248),ED95为0.365 mg/kg(95%CI 0.299-0.518)。与舒芬太尼镇痛达标后(T_(1))比较,瑞马唑仑诱导镇静后2 min(T_(2))和俯卧位通气后2 min(T_(3))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HR、MAP及RR较T_(1)和T_(2)时均有下降(P<0.05),但下降幅度在20%以内;T_(2)和T_(3)时镇静深度指标RASS及SE比T_(1)时显著下降(P<0.01)。诱导期间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给予麻黄碱有效;2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给予阿托品有效,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瑞马唑仑用于ICU患者俯卧位通气深镇静诱导的ED50为0.228 mg/kg,ED95为0.365 mg/kg,镇静效果确切,呼吸循环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瑞马唑仑 半数有效剂量(ED50) 95%有效剂量(ED95) 深镇静 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 光谱熵
下载PDF
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体表辐射剂量分布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燕 黄海波 +4 位作者 苏艺伟 饶鹏 侯狮峰 王致 王建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18-22,共5页
目的:分析并验证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体表辐射剂量分布特征,为研究辐射剂量特性及正确实施辐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22年5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在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机房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配备3套铅防护服(分... 目的:分析并验证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体表辐射剂量分布特征,为研究辐射剂量特性及正确实施辐射防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22年5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在用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机房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医师配备3套铅防护服(分别设为铅防护服A、B、C),每套均包括铅围脖、铅背心和铅围裙各1件,铅当量均为0.5 mmPb。将手术医师穿戴的铅防护服外表面布点处放置热释光剂量计,对比3套铅防护服正面背面、垂直和水平面的辐射剂量值。结果:3套铅防护服正面剂量计测量平均值分别为(296.2±31.9)mSv、(196.3±20.2)mSv和(299.4±33.0)mSv,均明显高于铅防护服背面,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522、-5.115、-4.817,P<0.05)。3套铅防护服垂直面腹部辐射剂量值最高,分别为(356.7±58.2)mSv、(217.7±31.8)mSv和(387.4±46.3)mSv。铅防护服A、B水平面左侧剂量计测量值分别为(341.6±58.5)mSv、(229.1±32.4)mSv,均高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90、9.068,P<0.05);铅防护服C左侧高于中间和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46、9.766,P<0.05)。结论:DSA介入手术医师体表前面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后面,身体垂直面腹部辐照剂量最高,水平面左到右有递减趋势。检测出的辐射剂量数据和分布特征可为辐射防护提供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手术医师 体表辐射剂量 剂量分布特征 辐射防护
下载PDF
Trench型N-Channel MOSFET低剂量率效应研究
4
作者 徐海铭 唐新宇 +4 位作者 徐政 廖远宝 张庆东 谢儒彬 洪根深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基于抗辐射100V Trench型N-Channel MOSFET开展了不同剂量率的总剂量辐射实验并进行了分析,创新性提出了器件随低剂量率累积以及不同偏置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和机理,给出了器件实验前后的转移曲线和直流参数,进行了二维数值仿真比较,证明... 基于抗辐射100V Trench型N-Channel MOSFET开展了不同剂量率的总剂量辐射实验并进行了分析,创新性提出了器件随低剂量率累积以及不同偏置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和机理,给出了器件实验前后的转移曲线和直流参数,进行了二维数值仿真比较,证明了实验和仿真的一致性。研究表明:随高剂量率的剂量增加,器件阈值电压(V_(TH))发生了明显负向漂移现象,导通电阻(R_(DSON))出现5%左右的降低,击穿电压(BV_(DS))保持基本不变;低剂量率下总剂量效应与高剂量率有明显不同,阈值电压漂移量减小,同时出现正向漂移现象;此时导通电阻(R_(DSON))和击穿电压(BV_(DS))较高剂量率变化量进一步下降。研究认为,低剂量率下器件界面缺陷电荷增加变多,使得阈值电压的漂移方向发生改变,同时低剂量率实验周期是高剂量率的500倍,退火效应也较高剂量率的明显,导致器件参数辐射前后差异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型场效应管 剂量电离效应 阈值漂移 剂量
下载PDF
SPRR-300反应堆生物屏蔽层剂量场三维仿真
5
作者 但贵萍 樊英武 +3 位作者 陈明 陈师 张鹏昊 曾俊辉 《核安全》 2024年第2期12-16,共5页
反应堆生物屏蔽层的拆除是反应堆退役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生物屏蔽层辐射场的数字化可为反应堆退役中的辐射防护和废物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本文通过构建三维辐射场计算模型,采用粒子输运计算程序(MCNP)获得了SPRR-300反应堆生物屏蔽层三... 反应堆生物屏蔽层的拆除是反应堆退役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生物屏蔽层辐射场的数字化可为反应堆退役中的辐射防护和废物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本文通过构建三维辐射场计算模型,采用粒子输运计算程序(MCNP)获得了SPRR-300反应堆生物屏蔽层三维辐射剂量场;运用3Dmax、Pro/E等建模工具建立了生物屏蔽层剂量场三维仿真场景和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生物屏蔽层活度状况和剂量分布,实现放射性水平分布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屏蔽层 剂量 三维剂量仿真 反应堆退役
下载PDF
基于AAA算法的三种调强方式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6
作者 韩超 陈晶晶 +1 位作者 陈宏林 苗慧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容积旋转调强(RA)、动态调强(SW)、动态调强固定钨门(FJ)技术3种调强方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1-5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的30例患者,使用Eclipse 13.5治疗计划系统(调用AAA算...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容积旋转调强(RA)、动态调强(SW)、动态调强固定钨门(FJ)技术3种调强方式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1-5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接受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的30例患者,使用Eclipse 13.5治疗计划系统(调用AAA算法),对所有患者分别设计RA、SW、FJ 3种调强方式的放射治疗计划。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Dmean)、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及危及器官(OARs)脊髓、直肠、股骨头等的受照射剂量,并比较加速器跳数(MU)及低剂量区指数(LDAI)。结果3种调强方式PTV的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区CI、HI、直肠V40、膀胱V40、加速器MU方面RA技术优势明显。小肠V40、双侧股骨头的最大剂量(Dmax)、低剂量区指数(LDAI),RA表现不如SW和F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且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更好,但对膀胱、直肠和小肠的高剂量控制不如SW和FJ,因此推荐在宫颈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优先考虑使用RA调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 剂量区指数
下载PDF
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在肺结节高危患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陈美银 杨一春 江锋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Mono E)在高危结节患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肺结节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Mono E)在高危结节患者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例肺结节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CT扫描及Mono E成像,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试验组采用低剂量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CT剂量指数(CTDIvol)、CT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T值与图像信噪比(SN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标准差(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低剂量扫描结合Mono E能提高肺结节高危患者胸部CT扫描图像CT值与SNR,且不影响图像质量,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低剂量扫描 肺结节 光谱虚拟单能量图像技术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最佳剂量研究
8
作者 张翠萍 李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最佳用药剂量。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小剂量组...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最佳用药剂量。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常规组和小剂量组各4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配合治疗,小剂量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介质水平、氧化应激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小剂量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略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内皮素-1(ET-1)略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略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略低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的阿司匹林相关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常规组的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能有效改善患儿血小板功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缓解患儿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酌情减少阿司匹林用药量还可在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降低用药风险,5 mg/(kg·d)或可作为其最佳用药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过敏性紫癜 阿司匹林 糖皮质激素 常规剂量 剂量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
9
作者 王莲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方法 研究中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3年7月随机抽选自我院;临床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合理展开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对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方法 研究中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3年7月随机抽选自我院;临床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合理展开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对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诊断符合率、客观性图像质量指标以及图像清晰度分级展开比较。结果 与常规剂量CT诊断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展开比较,低剂量CT测定结果均更低(均P <0.05);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于总诊断符合率、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以及图像清晰度展开比较,结果均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临床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实施CT诊断期间,发现低剂量CT以及常规剂量CT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明显,对于踝关节的损伤位置均可以明确诊断,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运用,可将辐射剂量显著降低,所以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 踝关节骨折 辐射剂量 诊断符合率 客观性图像质量指标 图像清晰度分级
下载PDF
某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结果分析
10
作者 王彦梅 江松 +1 位作者 王桂敏 李燕 《辐射防护通讯》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依据国家标准《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和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考核方案,对照射过的TLD探测器片盲样进行检测和结果不确定度评估计算,将甄别射线类型前的数据与甄别射线类型、修正刻度因子后的数据进行比较。2019年比对... 依据国家标准《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和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比对考核方案,对照射过的TLD探测器片盲样进行检测和结果不确定度评估计算,将甄别射线类型前的数据与甄别射线类型、修正刻度因子后的数据进行比较。2019年比对结果为:5组比对结果单组性能偏差范围为-0.18~0.03,综合性能偏差0.12≤0.30,判定为合格;2020年比对结果为:5组比对结果单组性能偏差范围为-0.21~0.04,综合性能偏差0.14≤0.30,判定为合格。对射线类型和辐射水平进行甄别后,单组性能与综合性能均达到评定优秀的要求。比对结果显示,该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良好,监测技术满足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有关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剂量 监测能力 比对 鉴别式剂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常规剂量扫描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临床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时采取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条件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检... 目的:探究临床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时采取不同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条件下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不同剂量条件下的诊断情况,包括图像质量、诊断符合率与CT辐射。结果:针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低剂量和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的图像质量优良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剂量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T辐射方面,低剂量的CT剂量指数(30.84±5.35)mGy与剂量长度乘积(62.61±15.61)mGy·cm均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的(44.61±5.61)mGy与(125.43±17.61)mGy·cm(P <0.05)。结论:临床以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采取低剂量参数仍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与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低剂量下对患者形成的辐射更小,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腹部创伤 多层螺旋CT 剂量 常规剂量 辐射剂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苏晓 甘伟妮 +1 位作者 许钟恒 刘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69-0072,共4页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35例的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随机手段去区分对应组别,都用维生素C予以治疗,其中常规剂量为对照组,大剂量为研究组。结果 临床治疗情况、... 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35例的我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2月之间,随机手段去区分对应组别,都用维生素C予以治疗,其中常规剂量为对照组,大剂量为研究组。结果 临床治疗情况、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对比,研究组都更好(P<0.05)。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施以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恢复临床的具体指标,调节对应的免疫功能以及氧合指标,并消除可能出现的炎性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剂量维生素C 剂量维生素C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免疫功能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基于Eclipse计划系统等效均匀剂量在旋转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刘鲁根 乔浩 +2 位作者 肖亚南 汤江林 刘瑞源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对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在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调强计划质量的优化方法。方法用Python分析EUD公式中a值对EUD曲线特征的影响。随机选取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以及盆腔肿瘤各30例进行计划设计,分... 目的对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在旋转调强放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调强计划质量的优化方法。方法用Python分析EUD公式中a值对EUD曲线特征的影响。随机选取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以及盆腔肿瘤各30例进行计划设计,分别用仅基于物理优化方式和物理约束条件配合EUD函数的优化方式对靶区和危及器官进行剂量优化,对两组计划的剂量分布、约束条件等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观察a的不同取值对计划结果的影响。结果a值对EUD曲线特征变化的影响与对EUD计划优化结果的影响一致,当-15≤a≤-5时,靶区剂量分布较均匀;当1≤a≤7时,约束危及器官的均匀剂量及低剂量区效果较明显;当10≤a≤30时,约束危及器官高剂量区效果明显,靶区和危及器官的EUD在不同a值下表达不同。研究还发现,采用EUD优化方式的计划组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仅用物理优化方法的计划组。结论a的取值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为使用EUD优化调强计划时a值的设定提供了参考依据。EUD优化方法的使用能在保证靶区剂量分布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正常组织受量,减少并发症概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均匀剂量 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分布 物理优化 剂量体积直方图
下载PDF
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莲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估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腹部CT扫描的68例患者。根据不同的CT扫描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扫描方式,联合滤波反射影重建方法... 目的:评估迭代重建技术在低剂量CT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进行腹部CT扫描的68例患者。根据不同的CT扫描剂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扫描方式,联合滤波反射影重建方法;观察组采用低剂量的扫描方式,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研究通过对比两组图像质量评分、CT剂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SNR)以及对比噪比(CNR)等指标,全面评估在低剂量CT扫描中迭代重建方法的作用。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评分达到4分的占比91.18%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竖脊肌图像、腹壁脂肪图像噪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剂量长度乘积、CT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扫描检查结果(CT值、CNR、SNR)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剂量CT扫描中引入迭代技术重建,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剂量,显著提升图像质量和降低噪声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重建技术 剂量 CT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价值
15
作者 张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38-041,共4页
评估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小结节手术前准确定位上的重要性。方法 我们选择了在2022年5月至10月期间需要接受肺结节术前定位的16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人。参考组执行了标准的扫描策略,而... 评估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小结节手术前准确定位上的重要性。方法 我们选择了在2022年5月至10月期间需要接受肺结节术前定位的16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并通过数字表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人。参考组执行了标准的扫描策略,而实验组则选择了较小的剂量加以扫描。 分析两组受试者干预后检查的肺结节大小分布状况、辐射状况以及定性诊断结果是否存在异常。对两种扫描技术在肺部结节的发现概率、发现的直径、图像的质量以及辐射的指标进行对比。结论 研究发现,对于两种不同的扫描技术,其对于肺部结节的识别准确度、识别范围以及图像质量的评估,其间的区别并未达到统计上的差异(P>0.05)。所有的辐射指标在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中都比标准剂量的要小,故此从统计学层面分析存在差异可比性,且(P<0.05)。结论 通过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手术前的定位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获取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相同的检测效率和图像质量。在选择肺结节手术前定位的结节路径、避开血管以及定位钩的准确性观察方面,两者并无显著差异。此外,低剂量的扫描还能有效减少对手术患者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肺结节术前定位 图像质量 常规剂量 剂量
下载PDF
基于标定和计算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剂量重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眭建锋 孙佳伟 +3 位作者 谢凯 高留刚 林涛 倪昕晔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定和计算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剂量重建算法。首先,对连续采集模式的EPID原始数据进行暗场校正和增益校正,然后通过亮场灰度特征确定射野边界。其次,对EPID数据进行MU标定、离轴标定和射野大小标定,并根据标定后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定和计算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剂量重建算法。首先,对连续采集模式的EPID原始数据进行暗场校正和增益校正,然后通过亮场灰度特征确定射野边界。其次,对EPID数据进行MU标定、离轴标定和射野大小标定,并根据标定后的叠加通量和加速器机头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剂量重建。最后,选取9例IMRT计划,分别使用EPID和MapCheck对计划进行验证测量,并在不同γ标准下比较两种验证工具的通过率。针对选取的1例计划病例,两种标准下使用MapCheck对多个病例验证的通过率分别为99.02%±1.28%、90.84%±4.49%;使用EPID重建模型的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8.86%±1.19%、91.39%±4.80%。本文提出的标定和剂量计算相结合的EPID重建算法,与主流剂量验证软件MapCheck相比,对IMRT计划的验证通过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符合剂量验证的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标定 剂量计算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重建 验证
下载PDF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剂量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静 王旭 +5 位作者 龚筱钦 凌锐 游涛 戴春华 田野 陈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 目的 探索宫颈癌放疗患者肠道剂量与急性放射性肠炎(AR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9年间158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CAE 5.0将ARE≥2级的患者归为ARE≥2级组,否则归为ARE <2级组。从剂量体积直方图中提取患者肠道剂量参数,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E≥2级与肠道剂量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6例(16.46%)患者发生≥2级ARE。营养不良、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ARE≥2级的发生率高于营养良好、调强放疗的患者(P <0.05);发生ARE≥2级的患者肠袋V5、V40和直肠V50高于ARE <2级的患者(P <0.05);ROC曲线显示肠袋V5和V40是ARE≥2级的显著预测因子(AUC> 0.7,P <0.05)。结论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应考虑肠袋V5和V40剂量,合理优化放疗计划,以期降低ARE≥2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急性放射性肠炎 剂量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璐 周俊飞 +2 位作者 张乐 赫阳森 吕蕴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估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EBUS检查的96例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 目的:评估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EBUS)检查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4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无痛EBUS检查的96例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方案为丙泊酚1.5 mg/kg+阿芬太尼30μg/kg+米库氯铵0.15 mg/kg,艾司氯胺酮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司氯胺酮0.25 mg/kg;术中根据患者反应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5~4.00μg/(kg·min)和丙泊酚4~6 mg/(kg·h)。记录苏醒期呛咳程度和发生率,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超声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穿刺时和苏醒即刻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记录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艾司氯胺酮组苏醒期呛咳程度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艾司氯胺酮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心动过速、头晕、躁动、视力模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能降低无痛EBUS检查苏醒期呛咳的发生,且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艾司氯胺酮 超声支气管镜 呛咳
下载PDF
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研究:体模实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君禄 聂关伟 +3 位作者 赵德园 郑立冬 刘冲 任庆云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及低剂量下最佳的双能CT扫描参数组合。方法在Force CT通过腹部常规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并采用高级模型迭代(ADMIRE)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双能扫... 目的探讨双能CT降低腹部CT扫描辐射剂量可行性,及低剂量下最佳的双能CT扫描参数组合。方法在Force CT通过腹部常规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Catphan 500体模进行扫描,并采用高级模型迭代(ADMIRE)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双能扫描模拟常规单能120 kV重建图像。分析常规扫描模式下和不同双能组合模式对腹部CT图像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和CT值的影响,计算不同扫描模式的CT值准确性误差,记录不同扫描模式CT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单能120 kV扫描模式及不同双能组合模式CT图像空间分辨力均为7 LP/cm。双能1亚组的密度分辨力最低为7 mm/1%,单能120 kV扫描及双能5亚组的密度分辨力最高为4 mm/1%。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值准确性误差双能2亚组最高,双能5亚组最低。常规腹部单能扫描模式的辐射剂量为(117.58±6.18)mGy.cm,双能1~5亚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32.41±1.52)、(44.94±2.54)、(32.58±1.70)、(38.14±1.86)和(57.33±3.38)mGy.cm,双能1组最低(P<0.05)。结论双能5(100/sn150 KV)组合CT值准确性误差小,空间分辨力及密度分辨力高,可降低患者51.24%的辐射剂量,可作为腹部CT常规检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 剂量 迭代重建 体模 腹部
下载PDF
胸部CT图像质量评价与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铁 李艳艳 +1 位作者 李鹏 王健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9-23,38,共6页
目的:归纳和分析影响胸部CT图像质量的因素,进一步对照分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有无差异,以论证胸部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胸部CT查体的患者,A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B组为低剂量组,... 目的:归纳和分析影响胸部CT图像质量的因素,进一步对照分析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两组图像质量有无差异,以论证胸部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50例胸部CT查体的患者,A组为常规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动调节;B组为低剂量组,管电压100kV,管电流自动调节。参照胸部CT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对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图像质量进一步作出主观评价。对辐射剂量、信噪比等客观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与主观评价相比较。结果:主、客观评价两组图像质量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辐射剂量与B组辐射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因素、设备的因素以及操作者的因素,胸部CT采用100kV低剂量检查可以作为常规扫描方案,获得的图像可以满足影像诊断的要求,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计算机X线摄影 体层成像 图像质量 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