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中的文化交融
1
作者 冯瑶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9期82-84,共3页
云冈石窟自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年)开凿,是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群。石窟内以佛教文化为主,吸收了来自鲜卑、中原、西域等地的文化元素,是中国石雕艺术的瑰宝。云冈石窟见证了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佛教在中国... 云冈石窟自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年)开凿,是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群。石窟内以佛教文化为主,吸收了来自鲜卑、中原、西域等地的文化元素,是中国石雕艺术的瑰宝。云冈石窟见证了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石窟艺术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文化交融 北魏时期
下载PDF
北魏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文光 孙雨蒙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北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北魏辖境内的诸多民族通过贡赐贸易交换、互市、政治关系的建立与和亲,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来看,北魏时期北方民族的交往... 北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交往交流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北魏辖境内的诸多民族通过贡赐贸易交换、互市、政治关系的建立与和亲,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角度来看,北魏时期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使中华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共同性增加,差异性减少,其历史意义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方民族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的技法及色彩构成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玉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24,128-129,共11页
本文就敦煌莫高窟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从内容与构图的关系、壁画制作及绘制顺序、绘画技法中人物造型与线及毛笔工具的使用、西域壁画与敦煌北凉北魏时期壁画中人物肌肤晕染技法的不同与特点、颜料种类及敷色方法所呈现的装饰效果以及... 本文就敦煌莫高窟北凉北魏时期的壁画,从内容与构图的关系、壁画制作及绘制顺序、绘画技法中人物造型与线及毛笔工具的使用、西域壁画与敦煌北凉北魏时期壁画中人物肌肤晕染技法的不同与特点、颜料种类及敷色方法所呈现的装饰效果以及颜料的变色原因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壁画绘制技法 色彩构成运用
下载PDF
论北魏时期良贱身份制的法典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天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在北魏时期开始系统化、法典化。究其原因 ,一是该时期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及身份等级的复杂化提出了现实需要 ;二是北魏中央集权政府以强力推动体现儒家礼治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身份等级制度的建立 ;三是参与北魏政权的... 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在北魏时期开始系统化、法典化。究其原因 ,一是该时期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及身份等级的复杂化提出了现实需要 ;二是北魏中央集权政府以强力推动体现儒家礼治理想的社会制度包括身份等级制度的建立 ;三是参与北魏政权的汉人士族较少受到玄学影响 ,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四是传统儒家礼治理论与中古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良贱身份制 中央集权制度 社会基层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内蒙古正镶白旗出土北魏时期“动物盘”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焕青 李月新 《古代文明》 CSSCI 2020年第3期96-104,M0006,共10页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地处于长城沿线以北,属北魏时期六镇范畴。5世纪后这一地区生活着人数众多的高车部族,受高车民族文化影响较大。出土于伊和淖尔MI北魏墓葬的金属"动物盘",从其形制纹饰来看,或可称为"马胫神狄...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地处于长城沿线以北,属北魏时期六镇范畴。5世纪后这一地区生活着人数众多的高车部族,受高车民族文化影响较大。出土于伊和淖尔MI北魏墓葬的金属"动物盘",从其形制纹饰来看,或可称为"马胫神狄"盘,当为高车族之物,其功能应当是在祭祀祖先、逝者或天神时,盘内放置贡物,由神狄带向上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动物盘 高车
下载PDF
北魏时期中原(河南)教育管窥 被引量:3
6
作者 穆岚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中原 (大致相当于今河南 )地区的官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地方官学在政府的提倡下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地方官学体制 ,为隋唐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 ,中原地区的私学也方兴未艾 ,实施不坠 ,... 北魏自孝文帝迁都洛阳后 ,中原 (大致相当于今河南 )地区的官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尤其是地方官学在政府的提倡下 ,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地方官学体制 ,为隋唐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 ,中原地区的私学也方兴未艾 ,实施不坠 ,呈现出新的特点 ,对我国专门学科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中原教育 河南 官学 私学 家学教育
下载PDF
论北魏时期青齐人士的文化贡献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平 《中华文史论丛》 2005年第80期147-175,共29页
青齐地区在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前期相互对立的状态下,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地区,南北政权都曾在此实施过统治。永嘉丧乱後,此地沦为北方异族统治的辖区,但自东晋末刘裕北伐灭鲜卑慕容氏南燕政权後(410年),这个地区就归属东晋、刘宋,
关键词 文化贡献 北魏时期 齐人 东晋 十六国 慕容氏 统治 政权
下载PDF
北魏时期“齐地”侨流豪族与区域社会变迁——以武威贾氏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庆 刘孝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北魏时期“齐地”侨流豪族众多,“青齐土民”作为其上层主体而备受关注,对于其余部分,学界涉猎较少。武威贾氏,播越流迁,门资不显,虽与清河崔氏等大族联姻而又为其所轻,却能够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乘势崛起。以永熙三年贾璐被劫持事... 北魏时期“齐地”侨流豪族众多,“青齐土民”作为其上层主体而备受关注,对于其余部分,学界涉猎较少。武威贾氏,播越流迁,门资不显,虽与清河崔氏等大族联姻而又为其所轻,却能够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后乘势崛起。以永熙三年贾璐被劫持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对《贾瑾墓志》《贾使君功德碑》《贾思伯墓志铭》的考释,使得“齐地”武威贾氏的房支、来历及政治、文化状况得以基本呈现。对贾氏进行专题探讨,结合当地经济模式从工商型向农耕型的重大转变,可为全面考察北魏时期“齐地”区域社会深层次变迁提供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齐地” 侨流豪族 区域社会变迁 武威贾氏
下载PDF
北魏时期洛阳工商业管窥
9
作者 李靖莉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178-179,共2页
南北朝时期,虽长期战乱,但北方名城洛阳却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繁荣,时人杨衒之在其所著《洛阳伽蓝记》中,以大量笔墨,按洛阳城的东、西、南、北四向,详尽描写了“工商货殖之民” 积聚的洛阳“大市”、“四通市”、“小市”工商业的繁荣景象... 南北朝时期,虽长期战乱,但北方名城洛阳却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繁荣,时人杨衒之在其所著《洛阳伽蓝记》中,以大量笔墨,按洛阳城的东、西、南、北四向,详尽描写了“工商货殖之民” 积聚的洛阳“大市”、“四通市”、“小市”工商业的繁荣景象,反映了北魏统一北方与民族融合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洛阳工商业 手工业 商业
下载PDF
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友冰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8,共11页
关键词 十六国 北魏时期 汉民族 农耕 中原地区 生活习俗 前期 夷夏之辨 反映 演变历程
全文增补中
论北魏时期阴山地区的民族融合
11
作者 尚烨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北魏时期的阴山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间或以暴力的抢掠,或以和平的渗透彼此融合。其中,游牧与农业互补的经济奠定了民族融合的坚实基础;不同民族交错聚居于阴山提供了民族融合的地理之便;不同民族相互通婚构成民族融合最温... 北魏时期的阴山地区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间或以暴力的抢掠,或以和平的渗透彼此融合。其中,游牧与农业互补的经济奠定了民族融合的坚实基础;不同民族交错聚居于阴山提供了民族融合的地理之便;不同民族相互通婚构成民族融合最温情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阴山地区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土默特左旗出土北魏时期文物 被引量:18
12
作者 伊克坚 陆思贤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84年第1期55-,5+51,共3页
1980年9月18日,呼和浩特市士默特左旗讨合气村,出土了一批北魏时期的文物,其中金器十件:1 神兽纹带饰,二件。平面呈马蹄形而较长,一件圆头在右,方底在左,主体纹饰作凸纹神兽,面向右方;另一件方向与此相反,纹饰相同,雕刻都比较精细。以... 1980年9月18日,呼和浩特市士默特左旗讨合气村,出土了一批北魏时期的文物,其中金器十件:1 神兽纹带饰,二件。平面呈马蹄形而较长,一件圆头在右,方底在左,主体纹饰作凸纹神兽,面向右方;另一件方向与此相反,纹饰相同,雕刻都比较精细。以前一件为例,神兽头作猫头或豹头形,眉额凸起,双目凹入;宽鼻,鼻尖已被压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神兽 带饰 凸纹 土默特左旗 压扁 火焰纹 凹入 方底 圈纹
下载PDF
论北魏时期的开府仪同三司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鹤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4-86,共13页
北魏国家沿袭晋制,继续设置开府仪同三司。但北魏的设置却采取了变通的做法。开府仪同三司成为仪同三司、开府的合置,而仪同三司、开府则是开府仪同三司的分置。这三个职官都只作为一些将军号与职事官的加官。北魏国家对加授开府仪同三... 北魏国家沿袭晋制,继续设置开府仪同三司。但北魏的设置却采取了变通的做法。开府仪同三司成为仪同三司、开府的合置,而仪同三司、开府则是开府仪同三司的分置。这三个职官都只作为一些将军号与职事官的加官。北魏国家对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开府者的职官品级和身份都有严格限制。可以说加授这三个职官的品级,北魏前期、前《职员令》和后《职员令》的规定存在差异。后《职员令》则明确规定从二品以上的将军号和职事官能够加授这些职官。而且,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开府是鲜卑贵族、勋臣和汉族世家大族具有的特权。加授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开府的将军号和职事官,实际成为与太师、太保、太傅、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地位相近的准公,因而,也就获得活动礼仪与开府置佐的特殊优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开府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 开府
下载PDF
初探内蒙古地区北魏时期园林的发展情况——以白灵淖尔城址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杰 张秀卿 《现代园艺》 2021年第5期130-131,共2页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城址(怀朔古镇遗址)为例,从空间艺术构架、风景园林要素、历史社会活动与文化与象征3个方面,浅谈...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一个国家乃至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白灵淖尔城址(怀朔古镇遗址)为例,从空间艺术构架、风景园林要素、历史社会活动与文化与象征3个方面,浅谈内蒙古地区园林北魏时期的发展状况,以期探寻内蒙古地区园林在北魏时期的发展脉络,为今后内蒙古地区园林历史研究做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北魏时期 内蒙古地区 怀朔古镇遗址
下载PDF
从云冈石窟造像看北魏时期的文化交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洋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56-60,共5页
云冈石窟是北魏统治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创造的文化传奇。早期的石窟造像既吸收了古印度佛教的造像艺术,又体现了鲜卑族的文化特色,是中西方的文化交融;中期在孝文帝汉化改革背景下,石窟造像呈现出了汉化的特点,是鲜卑族与汉族... 云冈石窟是北魏统治者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创造的文化传奇。早期的石窟造像既吸收了古印度佛教的造像艺术,又体现了鲜卑族的文化特色,是中西方的文化交融;中期在孝文帝汉化改革背景下,石窟造像呈现出了汉化的特点,是鲜卑族与汉族间的文化交融;晚期,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石窟主要由中下层官吏及百姓修建、补刻,加之徐州僧匠北上,他们更多的是从民间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是南北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造像 乐舞石刻 北魏时期 文化交融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时期的佛教信仰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兰凤 《佛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1,共4页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魏佛教史的重要文献。对佛教盛大节日前后庆祝活动的描写,反映出北魏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的崇佛热情及奉佛状况。其崇佛的总趋势是从只为建功德求福田,慢慢过渡到深究佛法之义理,重视译经求法;从初期的道佛并崇... 《洛阳伽蓝记》是研究北魏佛教史的重要文献。对佛教盛大节日前后庆祝活动的描写,反映出北魏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的崇佛热情及奉佛状况。其崇佛的总趋势是从只为建功德求福田,慢慢过渡到深究佛法之义理,重视译经求法;从初期的道佛并崇,到后期的专崇佛法。《洛阳伽蓝记》生动地再现了佛法从初传到北魏时期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北魏时期 佛教信仰 庆祝活动 佛教史 佛法 崇佛 功德
下载PDF
洛阳北魏时期的世俗石刻线画艺术
17
作者 关键 《文物世界》 2006年第5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北魏时期 雕塑艺术 石刻 洛阳市 画像石棺 艺术发展史
下载PDF
北魏时期的“八部大夫”、“八大人”及“六部大人”简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新武 《怀化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23-127,共5页
拓跋珪氏封建化的过程大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拓跋珪以前——国家的形成及封建制萌芽;拓跋宏以前——国家的确立及向封建化过渡;拓跋宏以后——封建化完成。拓跋珪设八部大夫是北魏封建化的重要措施,而拓跋嗣设八大人和六部大人则是拓跋... 拓跋珪氏封建化的过程大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拓跋珪以前——国家的形成及封建制萌芽;拓跋宏以前——国家的确立及向封建化过渡;拓跋宏以后——封建化完成。拓跋珪设八部大夫是北魏封建化的重要措施,而拓跋嗣设八大人和六部大人则是拓跋氏部落制残余的反映。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拓跋珪重视农业不仅是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部大夫 拓跋珪 北魏时期 拓跋嗣 封建化 长孙嵩 拓跋宏 八部帅 奚斤 三十六曹
下载PDF
北魏时期的扬州刺史述论
19
作者 许少林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5-60,共6页
北魏与南朝政权在江淮战场长达数十年对峙中,长期没有突破建康政权的淮南防线,但这种情况在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以淮南重镇寿春降魏而发生巨大转变。北魏不仅占领寿春,设扬州管辖淮南地域,而且还拓展了以寿阳为中心... 北魏与南朝政权在江淮战场长达数十年对峙中,长期没有突破建康政权的淮南防线,但这种情况在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以淮南重镇寿春降魏而发生巨大转变。北魏不仅占领寿春,设扬州管辖淮南地域,而且还拓展了以寿阳为中心的外围要地,严重威胁南朝都城建康的防务安全,使其不得安枕。北魏选派其统治核心的代人集团为扬州刺史镇抚该地,有效稳定了淮南重镇寿春的控制,使其占据扬州约长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时期 扬州刺史 寿春 代人集团
下载PDF
浅析北魏时期洛阳的社会风貌——以《洛阳伽蓝记》为例
20
作者 张霖 《丝绸之路》 2012年第24期37-38,共2页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记述北魏洛阳佛教寺院布局及其形制的作品,同时也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事实。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时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从北魏时期的经济状况、里坊形制、饮食等方面窥视当时的社会风貌。
关键词 北魏时期 洛阳 《洛阳伽蓝记》 社会风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