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音”未改:归侨的语言适应与群体认同——以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媞媞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40-51,共12页
论文以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为个案,以调研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归侨回国后的语言适应和语言选择状况;语言作为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在归侨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华侨农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移民社区,语言生活多言多语并... 论文以福建泉州双阳华侨农场为个案,以调研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归侨回国后的语言适应和语言选择状况;语言作为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在归侨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华侨农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移民社区,语言生活多言多语并存。共同的侨居地生活和归国经历以及相同的侨居地语言,构建了归侨的群体认同。侨二代大多仍能熟练掌握父辈的侨居地语言,但工作和学习常用语以普通话和当地方言为主;侨三代的祖辈侨居地语言和方言水平则明显衰退,普通话是他们的常用语。归侨社区呈现“侨居地语言→本地方言→国家通用语言”的代际语言转移趋势。华侨农场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是侨乡文化的特殊标签和宝贵资源。深入开展华侨农场语言生活调查,做好归侨社区语言规划、保护与传承侨乡语言资源,有利于深入挖掘侨乡特色语言文化,助推侨乡振兴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归侨 华侨农场 语言适应 群体认同 侨居地
下载PDF
回归移民侨居国认同变迁研究——以广东P华侨农场为例
2
作者 黄文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58-66,共9页
论文以广东P华侨农场为例,探讨了归侨群体在侨居国认同方面呈现出的淡化现象。研究显示,随着国家意识的构建、地方政策的安置、农场体制的改革以及个人观念的转变,归侨群体对于侨居国的认同逐渐淡化。通过针对来自印尼、越南、新加坡、... 论文以广东P华侨农场为例,探讨了归侨群体在侨居国认同方面呈现出的淡化现象。研究显示,随着国家意识的构建、地方政策的安置、农场体制的改革以及个人观念的转变,归侨群体对于侨居国的认同逐渐淡化。通过针对来自印尼、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多国归侨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论文探讨他们在交往、婚姻、家乡观念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通过分散安置和吸纳劳力等方式,P华侨农场的归侨群体形成了新的社区人际关系,从而淡化了侨居国认同。归侨群体在择偶时不再局限于同一侨居国,而是更多地考量年龄和情感等因素,与本地居民和外省人结婚的现象日益增多。此外,归侨群体对祖籍地和侨居国的认同逐渐模糊,转而将华侨农场及其周边地区视为新的家乡。本研究不但揭示了当下华侨农场归侨群体在身份认同方面的转变,同时也反映了全国华侨农场的发展趋向,对于理解归侨群体的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归侨群体 侨居国 择偶观念 家乡观念
下载PDF
“三融入”背景下的华侨学校变迁研究——以广西桂林华侨农场为例
3
作者 李莫娴 《八桂侨刊》 2024年第2期52-58,95,共8页
桂林华侨农场的学校成立于1960年,其成立最初的目的是解决归侨及其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华侨学校的教育发生重大的变迁。2007年“三融入”体制改革提出后,华侨学校教育在“三融入”背景下实现新的变迁,教育管理、教育体... 桂林华侨农场的学校成立于1960年,其成立最初的目的是解决归侨及其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经过60多年的发展,华侨学校的教育发生重大的变迁。2007年“三融入”体制改革提出后,华侨学校教育在“三融入”背景下实现新的变迁,教育管理、教育体制和经济来源成为华侨学校发展的主要内核,“三融入”体制改革过程消除了来自不同地区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元因素所导致的教育文化差异,对于华侨学校而言,这一改革是“脱胎换骨”般的变迁,同时使得华侨学校实现了更深层次地融入当地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学校 变迁 三融入 归侨 桂林华侨农场
下载PDF
“他乡”亦“家乡”——评郑一省《回归与融入: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广西卷)》
4
作者 胡娇阳 《八桂侨刊》 2023年第3期87-89,共3页
《回归与融入: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广西卷)》是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的口述史专著,为近年来侨乡文化研究的力作。该著作还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广... 《回归与融入: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历史(广西卷)》是广西侨乡文化研究中心郑一省教授及其团队的口述史专著,为近年来侨乡文化研究的力作。该著作还是广西高校人文社科“2011协同创新中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招标课题“广西华侨农场归侨口述史研究”的成果,历经六载春秋,终成此佳作。全书以广西典型的华侨农(林)场如百色华侨农场、武鸣华侨农场、来宾华侨农场、柳城华侨农场、宁明华侨农场为田野对象,抢救式地对华侨农场里的归侨展开口述史访谈与调查,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印尼、越南归难侨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口述历史 民族文化遗产 侨乡文化 口述史 归侨 协同创新中心 文化人类学
下载PDF
基于田园综合体模式的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研究——以桂林华侨农场为例
5
作者 曹世臻 成小敏 张慎娟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1期59-63,共5页
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作为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解读,以桂林华侨农场为例,分析了华侨农场与田园综合体的契合性,并将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 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田园综合体作为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协同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对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的解读,以桂林华侨农场为例,分析了华侨农场与田园综合体的契合性,并将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融入华侨农场,打造以休闲观光产业、会议会展产业、养生度假产业、创意创新产业为优先发展产业的农场文旅产业链,推动农场农业现代化。同时,在存量规划的发展背景下,优化农场空间布局、精化用地布局规划、亮化生态景观资源条件,营造特色“三生”空间,以期实现华侨农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并为其他地区华侨农场提供参考和借鉴,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 华侨农场 产业融合 桂林
下载PDF
海外归侨的“五个认同”问题研究——以广西浪湾华侨农场为例
6
作者 冯昌文 钟雨晴 陈丙先 《文化与传播》 2023年第3期75-82,共8页
浪湾华侨农场作为印支归难侨的安置点之一,成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农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待遇与收入的差距、基层治理能力的影响,当地归侨群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 浪湾华侨农场作为印支归难侨的安置点之一,成立至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在农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待遇与收入的差距、基层治理能力的影响,当地归侨群体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呈现出差异化的特征。为弥合浪湾华侨农场归侨“五个认同”的差距,广西有关部门、农场干部、归侨及当地人民应当一同发力,从促进农场发展、提高归侨收入、增进归侨与当地人民的往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坚定归侨群体的“五个认同”,以期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归侨 五个认同 浪湾华侨农场
下载PDF
归侨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认同初探——以福建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为例
7
作者 陈燕梅 郑一省 《八桂侨刊》 2023年第2期64-69,93,94,共8页
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的归侨在归国后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文化适应,他们原先在居住国的记忆以及归国历程的记忆,是归侨与农场之间的桥梁,也是归侨群体产生认同的基础,是整合归侨群体内部以及区分归侨和其他群体的重要因素。归侨们不断地调... 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的归侨在归国后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文化适应,他们原先在居住国的记忆以及归国历程的记忆,是归侨与农场之间的桥梁,也是归侨群体产生认同的基础,是整合归侨群体内部以及区分归侨和其他群体的重要因素。归侨们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文化来适应当地的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归侨原乡文化在地化现象,也构成了农场独具特色的文化认同现象。归侨们在这特殊的文化环境下规范着自身的文化行为,在适应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市东湖塘华侨农场 历史记忆 文化认同
下载PDF
关于华侨农场的研究成果综述
8
作者 姜振逵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9期89-92,共4页
华侨农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我国安置归难侨的主要模式,为归难侨安定生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华侨农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回顾我国接待和安置归难侨过程及华侨农场变迁历程;关注政策体制,希冀寻找破局... 华侨农场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我国安置归难侨的主要模式,为归难侨安定生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华侨农场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回顾我国接待和安置归难侨过程及华侨农场变迁历程;关注政策体制,希冀寻找破局之路;以多学科视角审视归难侨群体,开启以“人”为核心的研究。但是,当前归难侨群体间的对照研究尚显薄弱,代际研究尚未展开,今后应在这些方面深化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归难侨群体 社会融入 文化适应 跨文化传播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归侨群体生计转型初探——以桂林华侨农场为例
9
作者 罗赞 《八桂侨刊》 2023年第1期73-80,94,共9页
桂林华侨农场自1960年成立伊始,先后安置了印尼归侨与越南归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归侨的生计方式发生重大变迁。2017年“乡村振兴”概念提出以后,桂林华侨农场生计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新的转型,农场的土地制度、产业融合、文化发... 桂林华侨农场自1960年成立伊始,先后安置了印尼归侨与越南归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归侨的生计方式发生重大变迁。2017年“乡村振兴”概念提出以后,桂林华侨农场生计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新的转型,农场的土地制度、产业融合、文化发展成为归侨生计转型的驱动力。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归侨生计转型体现出多元化发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式发展的特征。对于归侨而言,这一生计转型是一种具有较强复合性的生计转型,是基于社会资源与社会环境之上的以减贫为目的的生计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华侨农场 归侨 生计方式
下载PDF
国内华侨农场研究述评
10
作者 祝阳 宁丽丽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4-79,共6页
华侨农场是中国特定时期为安置回国归难侨成立的国家组织和社区。从研究现状看,华侨农场研究集中于华侨农场的建立、管理、改革政策研究,华侨农场的转型实证研究,华侨农场的文化研究,以及华侨农场中归难侨的身份认同研究。从研究不足看... 华侨农场是中国特定时期为安置回国归难侨成立的国家组织和社区。从研究现状看,华侨农场研究集中于华侨农场的建立、管理、改革政策研究,华侨农场的转型实证研究,华侨农场的文化研究,以及华侨农场中归难侨的身份认同研究。从研究不足看,缺乏对华侨农场的持续关注,忽略了归难侨侨眷群体。从研究展望看,在华侨农场和归难侨的生存前景,华侨农场的文化多样性,第二、三代侨眷的社会生活等领域,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归难侨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撤销东方市华侨农场柴头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天安乡王沟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复函(琼府办函[2023]196号)
11
作者 《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20期10-10,共1页
东方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撤销华侨农场柴头水库和天安乡王沟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东府[2023]40号)收悉。经省政府同意,现函复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有关规定,鉴于你... 东方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撤销华侨农场柴头水库和天安乡王沟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请示》(东府[2023]40号)收悉。经省政府同意,现函复如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海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有关规定,鉴于你市华侨农场柴头水库饮用水水源、天安乡王沟村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已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海南省 地下水 安乡 东方
下载PDF
广东省华侨农场的类型划分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琳 李禹辰 肖玲 《热带地理》 2008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选取广东省23所华侨农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运用计量方法对全省华侨农场的经济特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农场经济上的等级差异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阐释,探讨各类型农场的产业结构... 选取广东省23所华侨农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运用计量方法对全省华侨农场的经济特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型农场经济上的等级差异及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阐释,探讨各类型农场的产业结构优化思路,以期为广东省华侨农场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类型划分 发展思路 广东省
下载PDF
归难侨、过路客与国家公民——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汕丰华侨农场归难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振逵 刘景岚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以汕尾市汕丰华侨农场为研究目标,运用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对汕丰农场归难侨的田野调查1后发现,归难侨在社会身份复杂性上已经发生分化,分为"归难侨群体"与"过路客群体",后者在社会身份认同上比前者更前进一步... 本文以汕尾市汕丰华侨农场为研究目标,运用社会身份复杂性理论,对汕丰农场归难侨的田野调查1后发现,归难侨在社会身份复杂性上已经发生分化,分为"归难侨群体"与"过路客群体",后者在社会身份认同上比前者更前进一步,但总体而言,较低的社会身份复杂性是他们向国家公民社会身份转化的主要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归难侨 国家公民 社会身份复杂性
下载PDF
归侨认同意识的形成及其动态——以广东粤海湾华侨农场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奈仓京子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23-33,共11页
基于田野调查的内容,选择粤海湾华侨农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社区"概念,以归侨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理论视角,从多元社区的形成、归侨文化与认同意识的形成、归侨认同意识的动态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归侨社区内... 基于田野调查的内容,选择粤海湾华侨农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社区"概念,以归侨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理论视角,从多元社区的形成、归侨文化与认同意识的形成、归侨认同意识的动态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归侨社区内部高度复合性的群体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传统调适和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移民社区 多元社区 华侨农场 归侨群体 认同意识 “中国系移民”
下载PDF
厦门竹坝华侨农场体改及转型对策探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金顶 姜泽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1-29,共9页
华侨农场是新中国特定时期集中安置归难侨的特殊政策的产物,要彻底解决当前华侨农场的发展问题也必然要倚重政策的调控。只有深化体制改革和适时的制度安排,才能消除影响华侨农场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推进农场社区化转型,实现区域社会... 华侨农场是新中国特定时期集中安置归难侨的特殊政策的产物,要彻底解决当前华侨农场的发展问题也必然要倚重政策的调控。只有深化体制改革和适时的制度安排,才能消除影响华侨农场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推进农场社区化转型,实现区域社会的同步发展。以厦门竹坝华侨农场为个案,考察华侨农场自身贯彻推行特定政策的运作模式及其效果,以期正确理解当前华侨农场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其发展方向,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某种参考,使华侨农场尽快融入社区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体改 对策
下载PDF
国家需求、治理逻辑与绩效——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政策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黎相宜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0-58,共9页
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 论文梳理了中国政府在设立归难侨的安置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华侨农场政策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治理绩效。研究发现,政府对华侨农场及归难侨的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设立之初强调"政治任务",到体制改革后注重"经济发展",再到后来对"社会和谐"的重视。华侨农场的设立具有安置归难侨、改善其生活的政治属性。但是,政府对华侨农场以及归难侨长期的特殊照顾导致了国家沉重的经济负担。出于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归难侨生活的目标,政府对华侨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政策给华侨农场及其社区内的归难侨群体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冲击,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着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张力的两难。国家的这种二元需求与社会结构、中央—地方关系等因素互动,共同影响了归难侨安置制度与华侨农场治理政策的变革轨迹以及治理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务政策 华侨农场 归难侨安置 归侨 难侨 经济发展 社会和谐
下载PDF
难民认同:基于苦难历史记忆、政策及现实利益的想象——以广东省小岭华侨农场越南归侨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孔结群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43-53,共11页
本文选择小岭华侨农场越南归侨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和历史档案资料,阐释了在特殊迁移经历、政府倾斜性扶持政策及现实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下,华侨农场越南归侨实现和巩固了对难民身份的想象与认同。
关键词 华侨农场 越南归侨 难民认同 文化差异 身份建构 想象的共同体
下载PDF
社会人类学视野中的松坪华侨农场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明欢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华侨农场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 ,因特殊历史事件 ,经由特殊历史决策而形成的特殊社区。本研究以松坪华侨农场为个案 ,剖析这一特殊社区的历史发展轨迹 ,探讨归侨群体的社会记忆与认同建构 。
关键词 社会人类学 华侨农场 归侨
下载PDF
一个特殊社区的历史轨迹:松坪华侨农场发展史 被引量:11
19
作者 俞云平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2期4-10,共7页
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到 70年代末 ,我国先后在广东、福建等省区建立、扩大华侨农场 ,以安置归难侨 ,福建省的松坪华侨农场即为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社区 ,它在人口构成、对外联系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形成... 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到 70年代末 ,我国先后在广东、福建等省区建立、扩大华侨农场 ,以安置归难侨 ,福建省的松坪华侨农场即为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社区 ,它在人口构成、对外联系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华侨农场逐步转型 ,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各项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 ,但是 ,华侨农场如何与时俱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农场 归国华侨 社区发展史
下载PDF
重建家园:松坪华侨农场印尼归侨群体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晟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以生活在松坪农场的印尼归侨群体为个案 ,追溯其在特殊情境下跨国迁徙、安家农场的历史过程 ,从记忆、现实与向往三个层面 ,探讨该群体对于“家”
关键词 印尼归侨 华侨农场 家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