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陆缘火成岩区差异性地壳热结构及地热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甘浩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4-557,共14页
高产热花岗岩是重要的壳内热源之一,我国华南陆缘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为该区浅表热量的生成及聚集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简述区内花岗岩资源分布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区内主要花岗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特征,并结合区内近些年施工的地热勘探深钻,... 高产热花岗岩是重要的壳内热源之一,我国华南陆缘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为该区浅表热量的生成及聚集提供了可能。本文在简述区内花岗岩资源分布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区内主要花岗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特征,并结合区内近些年施工的地热勘探深钻,对重点地热勘查区的深部地温场分布、地热通量、地壳热结构等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华南陆缘浅表地热资源的聚热模式。分析认为,华南陆缘地区具有“幔源供热-壳内生热-断裂传热-盖层保热”的四元聚热模式,其中,花岗岩体的放射性生热率是影响区内浅部地温场的主要因素之一,粤北—赣南岩体的生热率明显高于漳州地区的花岗岩体,其近似“热壳冷幔”型或“温壳温幔”型岩石圈热结构与漳州“热幔冷壳”型岩石圈热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断裂构造及盖层条件对于地下热量聚集及散失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华南陆缘地热资源的成因、控热因素,以及今后该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热花岗岩 大地热流 地壳热结构 热源机制 华南陆缘
下载PDF
华南中生代陆内成矿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胡瑞忠 高伟 +3 位作者 付山岭 苏文超 彭建堂 毕献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8,共13页
陆内成矿机制是全球性科学难题。华南陆块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成矿作用远离活动大陆边缘,形成西部金锑铅锌低温成矿省和东部钨锡多金属高温成矿省,是研究陆内成矿的理想场所。因为空间上的分离,两个成矿省长期被认为是互为独立的体系。研... 陆内成矿机制是全球性科学难题。华南陆块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成矿作用远离活动大陆边缘,形成西部金锑铅锌低温成矿省和东部钨锡多金属高温成矿省,是研究陆内成矿的理想场所。因为空间上的分离,两个成矿省长期被认为是互为独立的体系。研究发现,西部低温成矿(230~200 Ma、160~130 Ma)与东部高温成矿时代一致并显示类似的地球化学指纹,印支期陆内造山和燕山期软流圈上涌是其共有成矿驱动机制,两个成矿省是具有成因联系的整体,共同构成面状展布的巨型多金属陆内成矿区;成矿后华南从西向东剥蚀程度的增强控制了目前近地表矿西部低温、东部高温的空间分布格局,低温成矿省东部区域的深部可能存在高温钨锡多金属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位于陆内岩石圈先存薄弱区、陆壳供给矿源、高低温矿并重、成矿面状展布从而明显区别于板块边缘成矿机制的华南陆内成矿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 高温成矿省 低温成矿省 陆内成矿机制
下载PDF
华南晚中生代大陆变形、深部过程及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华 董树文 +4 位作者 赵国春 张岳桥 辛宇佳 王金铭 卢运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861,共33页
受控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作用,华南晚中生代经历了强烈大陆再造,并伴随幕式岩浆活动,是研究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壳幔过程和板块俯冲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发表的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和深部结构等多学科成... 受控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后撤作用,华南晚中生代经历了强烈大陆再造,并伴随幕式岩浆活动,是研究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岩浆作用、壳幔过程和板块俯冲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发表的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和深部结构等多学科成果,以构造解析为主线,深-浅结合,在华南识别出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中晚侏罗世弧背缩短和白垩纪弧后伸展系统,厘定了二者的时空格架和叠加改造关系。弧背缩短系统以扬子中部的隔档-隔槽式褶皱、深部多层滑脱和双重逆冲推覆构造为特征,具SE向NW的逆冲扩展变形规律,与古太平洋板块的前进式俯冲有关。白垩纪主体以大陆伸展为主,经历了伸展和挤压变形交替,并伴随着岩浆活动的爆发、迁移和停止,其可能与板片俯冲动力学变化有关。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白垩纪岩石圈长距离伸展的深部过程及浅表响应,提出了岩石圈随深度变化的分层差异伸展模式。自下而上,从岩石圈地幔到上地壳,应变近一致地表现为(W)NW-(E)SE伸展,反映了垂向变形一致性。可能的垂向应力传播过程:板片后撤诱发长距离地幔流,其在岩石圈底部形成剪切牵引应力,促进下岩石圈地幔被动拉伸;上岩石圈地幔局部发育强应变剪切带,作为应力传播构造,其可有效加强壳-幔间剪切,促进下地壳韧性拉伸,将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变形关联。我们认为岩石圈伸展、板片后撤和地幔流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动力学耦合系统,将华南岩石圈长距离伸展的驱动力归结为:(1)古太平洋俯冲带海沟后撤和板片回卷诱发的远程效应,和(2)地幔流在岩石圈底部施加的剪切牵引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晚中生代 大陆变形 岩石圈伸展 深部过程 浅表响应
下载PDF
江南华南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欣 王培娟 +3 位作者 唐俊贤 王旗 李扬 霍治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共11页
利用1961—2022年江南和华南茶区510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数据和历史茶树高温热害灾情数据,采用灾情反演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分析茶树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南和华南茶区... 利用1961—2022年江南和华南茶区510个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数据和历史茶树高温热害灾情数据,采用灾情反演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等级指标,分析茶树高温热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轻度、中度、重度高温热害指标为连续14 d日最高气温的滑动平均值T14≥34.5℃的持续日数分别为1~17 d、18~38 d和超过38 d,验证样本完全符合的准确率为73.9%,基本符合的准确率为91.3%;江南和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总次数呈波动变化,分别在1999年和1997年达到最低值,并在2021年达到最高值;华南茶区相对于江南茶区高温热害次数更多,尤其是轻度茶树高温热害,且近62年华南茶区茶树高温热害次数增加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高温热害 等级指标 时空分布特征 江南和华南茶区
下载PDF
2022年华南极端“龙舟水”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伍红雨 吴遥 郑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0-459,共10页
利用华南19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ERSST V5)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2年华南“龙舟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2... 利用华南19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ERSST V5)及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相关、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22年华南“龙舟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海温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2022年“龙舟水”期间,东亚大槽、东北冷涡偏强,南下冷空气偏强,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支槽均偏强,在华南存在明显的水汽辐合。2022年发生的拉尼娜事件,大气环流对其有明显响应,Walker环流增强,华南对流明显加强,菲律宾以东存在异常反气旋环流,副高加强导致其西北侧的西南风加强,向华南水汽输送显著增强,同时华南存在显著的上升运动。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异常导致2022年华南极端“龙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龙舟水” 华南 大气环流 海温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华中、华南的教育学人:1978—1999 被引量:1
6
作者 郭戈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5,共20页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 教育学人群体研究是教育学术和教育学科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本文基于个人记忆,并对证文献资料,记述改革开放之后20年我国华中和华南地区教育学人群体的基本情况。其中,华中教育学人以华中师大为中心,以河南大学、湖南师大、湖北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育学、教育实验与研究法、理论和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位于全国先进行列,并具有鲜明的中原、荆楚和湖湘学术特色。华南教育学人以华南师大为首领,以广西师大、广州师院、广东教育学院、暨南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等为骨干,在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外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教育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粤港澳教育等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自成一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人 华中 华南 学术群像 改革开放
下载PDF
近62 a华南“龙舟水”气候特征及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伍红雨 郭尧 吴遥 《暴雨灾害》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每年端午节前后龙舟竞渡之时,是华南前汛期降水最多、最为集中的时段,容易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并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称之为“龙舟水”。对华南“龙舟水”期间暴雨过程的频次和强度进行研究是当前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利用1961—2022... 每年端午节前后龙舟竞渡之时,是华南前汛期降水最多、最为集中的时段,容易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并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称之为“龙舟水”。对华南“龙舟水”期间暴雨过程的频次和强度进行研究是当前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利用1961—2022年华南19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EOF、线性趋势、M-K突变等方法,分析了华南“龙舟水”期间降水量的时空特征及变化;构建了一个表征华南“龙舟水”暴雨过程的综合强度指数,由此分析华南近62 a“龙舟水”期间暴雨过程频次、强度以及“龙舟水”强度年景指数的特征和变化。结果表明,华南“龙舟水”一致性变化是其最主要的特点。1961—2022年“龙舟水”期间,华南共出现229次暴雨过程,平均每年3.7次。近62 a来华南区域平均“龙舟水”降水量和暴雨过程频次变化趋势不显著,但“龙舟水”强度年景指数以1.2·(10 a)^(-1)的速率显著上升。评估得到近62 a华南“龙舟水”最强暴雨过程出现在2022年6月4—21日,华南“龙舟水”强年有4 a,分别出现在2022年、2020年、2008年和200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舟水 暴雨过程 综合强度指数 气候特征 华南
下载PDF
华南锑矿带单锑型锑矿床“两层楼”二元成矿模型——以滇东南木利锑矿床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加昇 付浩 +3 位作者 侯德发 王永瑞 李海明 赵建华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14,共13页
华南锑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锑成矿带,分布有众多大型-超大型单锑型锑矿床。本文以滇东南木利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华南锑矿带内单锑型矿床中最典型的锡矿山和独山锑矿田(床)进行详细的基础地质特征对比研究。发现对于... 华南锑矿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锑成矿带,分布有众多大型-超大型单锑型锑矿床。本文以滇东南木利锑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华南锑矿带内单锑型矿床中最典型的锡矿山和独山锑矿田(床)进行详细的基础地质特征对比研究。发现对于单锑型锑矿田(床)而言,无论是矿田尺度还是矿床尺度,普遍具有“石英-辉锑矿”和“方解石-辉锑矿”两种矿石类型。同一矿田内,部分矿床(段)以“石英-辉锑矿”的矿物组合为主,部分以“方解石-辉锑矿”的矿物组合为主;而矿床(段)尺度内,又往往表现为上部“石英-辉锑矿”型矿物组合,下部为“方解石-辉锑矿”型矿物组合的两层楼模式。该模型的提出对于华南锑矿带单锑型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锑矿带 “两层楼”二元成矿模型 木利 单锑型锑矿床
下载PDF
华南陆块西南缘上地幔顶部三维密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9
作者 杨富强 张思文 +4 位作者 廖海志 梁青 莫亚军 李叶飞 陈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766-3780,共15页
华南陆块自新远古代拼合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圈及其深部结构较为复杂,前人对西南缘扬子与华夏地块缝合带位置的厘定仍有不同认识.研究该区域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扬子—华夏地块拼合对岩石圈的改造,对确... 华南陆块自新远古代拼合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岩石圈及其深部结构较为复杂,前人对西南缘扬子与华夏地块缝合带位置的厘定仍有不同认识.研究该区域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扬子—华夏地块拼合对岩石圈的改造,对确定扬子—华夏地块在广西地区的边界位置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布格重力异常,利用地震波速度-密度转换关系构建的上地幔密度参考模型作为约束,反演剩余的岩石圈和上地幔重力异常,获得了岩石圈至300 km深度的上地幔顶部三维密度结构.密度结构揭示了华南陆块西南部的岩石圈—软流圈界面起伏和上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匀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中部存在高密度岩石圈物质下沉,南部低密度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取代已拆沉的岩石圈根并向上侵入地壳,是地表出露花岗岩的来源.结合区内基底特征和碎屑锆石陆缘来源,推断沿广西富川—武宣—隆安—凭祥一线为扬子—华夏地块在华南陆块西南缘(广西段)缝合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陆块西南缘 上地幔顶部 密度结构 三维重力反演
下载PDF
华南早侏罗世辉长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岩与成矿意义
10
作者 晏波 李武显 +1 位作者 岑涛 陶继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8-1450,I0026-I0034,共32页
南岭地区发育一条近EW向早侏罗世火山-侵入岩带,在赣南-粤北地区出露该时期的程龙、车步和霞岚辉长岩体,其中霞岚辉长岩体发育中国东南部唯一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查明该区辉长岩体深部成矿潜能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 南岭地区发育一条近EW向早侏罗世火山-侵入岩带,在赣南-粤北地区出露该时期的程龙、车步和霞岚辉长岩体,其中霞岚辉长岩体发育中国东南部唯一的钒钛磁铁矿矿床,查明该区辉长岩体深部成矿潜能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霞岚岩体岩石组合为橄榄辉长岩、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车步岩体为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程龙岩体为角闪辉长岩。橄榄石仅出现在霞岚辉长岩中(Fo=65.4%~61.6%);单斜辉石出现在霞岚岩体(Mg^(#)=66~85)和车步岩体(Mg^(#)=67~77);斜长石在上述岩体中均出现,但成分不同(霞岚:An=46.80%~83.60%;车步:An=32.40%~71.70%;程龙:An=7.90%~55.60%)。程龙、车步和霞岚岩体的形成温度分别为930℃,907~1167℃和950~1144℃;压力分别为0.42 GPa,0.47 GPa和0.64 GPa;氧逸度(logfO_(2))分别为-12.23~-10.1、-11.75~-11.11和-11.93~-9.55。本次研究通过与典型层状Bushveld岩体进行对比,建立了华南早侏罗世岩浆房岩石组合概念模型:从霞岚→车步→程龙岩体剥蚀程度依次减弱,各岩体在岩石组合和矿物成分上的差异是由剥露水平的不同造成的。同时利用单斜辉石和铁钛氧化物的Cr_(2)O_(3)含量、斜长石FeO^(T)含量变化以及Rhyolite-MELTS模拟结果并结合区域航磁资料,探讨了上述岩体深部成矿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矿物成分 T-p-fo_(2) V-Ti磁铁矿 早侏罗世 华南
下载PDF
华南双季直播稻耐淹成苗率种质筛选及比较分析
11
作者 朱满山 付崇允 +3 位作者 柳武革 廖亦龙 马晓智 王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8期1-8,共8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在华南稻区不同季节下适宜直播的水稻种质材料,以适应该地区自然条件并支持新品种培育。选取华南地区广泛使用的水稻品种及其亲本作为试验对象,分别在早季与晚季进行了大田直播淹水成苗实验(水深6 cm)。结果表明,早季直... 本研究旨在鉴定在华南稻区不同季节下适宜直播的水稻种质材料,以适应该地区自然条件并支持新品种培育。选取华南地区广泛使用的水稻品种及其亲本作为试验对象,分别在早季与晚季进行了大田直播淹水成苗实验(水深6 cm)。结果表明,早季直播淹水成苗率均极显著地高于晚季,且早、晚季的淹水成苗率间相关不显著(R^(2)=-0.1253)。在早季条件下,‘Francis’、‘starbonett99’、‘润丰B’、‘Kasalath’和‘粤抗1614’等5个材料展现出较高的淹水成苗率(65.0%~76.5%),并且聚类分析将这5份材料都同聚在类群I;而在晚季条件下,‘玉晶软占’和‘常规稻5’的淹水成苗率最高,分别仅为42.5%和39.5%,同样被聚在类群I。这一结果说明由于华南稻区早晚季气候特征差异,选育直播稻新品种时应考虑选择适合各自季节的淹水成苗率高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筛选 成苗率 耐淹 直播稻 华南
下载PDF
华南地区茄科作物青枯病发生与病原菌分布特性分析
12
作者 郑雪芳 林莹 +4 位作者 朱育菁 刘欣 车建美 陈梅春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调查我国华南地区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作物青枯病害发病情况,采集健康植株和青枯病发病株及其根际土壤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和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茄子和辣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海南陵水、福建晋安... 调查我国华南地区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作物青枯病害发病情况,采集健康植株和青枯病发病株及其根际土壤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和分布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茄子和辣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海南陵水、福建晋安和福建邵武,其生育期内平均发病率分别达20.01%、5.24%和23.33%。从不同地理来源的茄科作物中,共分离鉴定出86株青枯菌。进一步利用弱化指数(Attenuation index,AI)对分离的青枯菌进行致病力划分,其中7株为无致病力菌株(AI>0.75),13株为过渡型菌株(0.65≤AI≤0.75),66株为强致病力菌株(AI<0.65)。研究青枯菌的分布特性发现,对于不同寄主,青枯菌分布特性均是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分布数量显著多于健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且分布数量均是土>根>茎,此外,调查的茄科作物中,青枯病发病株土壤青枯菌分布数量均大于106 cfu·g^(-1),青枯病发病株根和茎青枯菌分布数量均大于105 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作物 青枯病 青枯雷尔氏菌 致病力鉴定 华南地区
下载PDF
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13
作者 伍红雨 吴遥 张柳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利用1949—2021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海表温度资料(SST)和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特... 利用1949—2021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热带气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NOAA重构的海表温度资料(SST)和大气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的变化特征。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同期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949—2021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有243个,年均3.3个,占全年登陆总数的70.2%。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1973年最多(7个),1950年最少(0个);在1990年代中期由前期偏多转为后期偏少,但没有突变发生。近73年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以0.1(10 a)^(-1)的速率减少。7—9月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异常密切相关,在异常多、少年同期:(1)大气环流差值场上,南亚高压偏强、偏东、偏北,副高偏西、偏北、偏强,110°E以东的赤道东风引导气流偏强,季风槽加强,北半球中低纬海平面气压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同时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加强。(2)海温差值场上,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冷,西太平洋暖池偏暖,沃克环流加强。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和海温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登陆华南热带气旋频数异常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频数 大气环流 海温 华南
下载PDF
抗战时期内迁粤北华南高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类型、特征及影响
14
作者 黄莉萍 张成林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抗战期间,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高校内迁粤北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浓墨一笔。在高校艰苦办学延文脉的过程中,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通过探寻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 抗战期间,以国立中山大学为代表的华南高校内迁粤北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留下了浓墨一笔。在高校艰苦办学延文脉的过程中,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通过探寻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活动特征及其影响,管窥战时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状况。作为彼时内迁粤北华南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内迁粤北华南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与活动成效等方面,可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宝贵的示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内迁粤北华南高校 特征 影响
下载PDF
华南地区特色蔬菜育种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5
作者 陈长明 邱正坤 +2 位作者 朱张生 曹必好 颜爽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52-56,共5页
为了提高蔬菜育种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蔬菜育种人才的需要,结合华南地区蔬菜特色,分析了蔬菜育种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加强教学设计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地方特色教材,完善课... 为了提高蔬菜育种课程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蔬菜育种人才的需要,结合华南地区蔬菜特色,分析了蔬菜育种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加强教学设计建设为切入点,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地方特色教材,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观点。通过探索适合华南地区特色的应用型蔬菜育种教学模式,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育种 华南地区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华南地区现代人化石及其时代
16
作者 王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4-950,共17页
近年来,东亚现代人起源和演化是国内外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分子遗传学讨论的热点。来自化石的证据显示,MIS 5阶段是华南早期现代人出现和演化的重要时期,在此区域现代人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初期,即距今约120 ka。值... 近年来,东亚现代人起源和演化是国内外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和分子遗传学讨论的热点。来自化石的证据显示,MIS 5阶段是华南早期现代人出现和演化的重要时期,在此区域现代人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初期,即距今约120 ka。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东亚地区超过50 ka的具有现代人解剖学特征的化石证据均来自华南地区,这些材料为探索东亚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同时也提出一系列科学问题。首先,有关华南早期现代人化石地点的地层年代还存在不少争论;其次,晚期现代人化石大多出现在距今40 ka之后,距今80~40 ka的化石证据缺乏;再次,华南绝大部分现代人的体质特征和遗传学特点还鲜为人知。本文系统梳理华南地区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现的现代人化石地点,参考与人类化石共生动物群组合的性质和测年结果,阶段性地建立了一个华南现代人生存的初步时间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地层年代 晚更新世 华南地区
下载PDF
构造序次及其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华南热液型铀矿床为例
17
作者 陈柏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3-2192,共20页
构造序次是地质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概念。构造序次是指在同一场地壳运动中,岩块或地块在遭受同一时期、同一动力作用方式持续作用下,所形成的不同性质和排列方位的各项结构面先后出现的次序,或者是由于边界条件的局部改变,各项构造... 构造序次是地质力学和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概念。构造序次是指在同一场地壳运动中,岩块或地块在遭受同一时期、同一动力作用方式持续作用下,所形成的不同性质和排列方位的各项结构面先后出现的次序,或者是由于边界条件的局部改变,各项构造形迹挨次控制关系。构造序次强调了构造形迹之间的成生联系,是厘定构造型式、建立构造体系的基础。构造序次关系是非常多见的,它不同于构造级别,不同序次构造之间具有时差性、派生性、绝对性、可隐性等特点,低序次构造往往展布在高一序次构造所影响的范围内,受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控矿构造研究要从低序次到高序次,从含矿构造入手,开展力学性质和组合规律分析,厘定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构造控矿规律;找矿预测要从高序次到低序次,根据构造控矿型式和序次的挨次控制规律,分析低序次含矿构造可能出现的位置和方向,开展找矿预测。通过控矿构造的序次分析,认为江西相山邹家山铀矿床不是受NE向的邹家山石洞断裂控制,而是受NEE向、中低倾角倾向NNW的隐性构造带控制,找矿方向是沿现有矿带SWW方向、中等倾角的深部。长江铀矿田不是受棉花坑断裂和油洞断裂控制,而是受NNW(近SN)向陡倾角构造带控制,浅部次级断裂含(储)矿、其下延归并的主构造带起导矿、运(配)矿作用,找矿方向是沿NNW(近SN)向含矿构造的延伸、延深部位以及地表矿带内空白区的深部。在进行构造序次分析时要特别注意构造形迹的成生联系,也要注重构造期次,更要区分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构造,对具体的矿田、矿床或矿化带,对导矿、运矿(配矿)、储矿(含矿)构造间的关系(也即控矿构造与含矿构造的关系)要进行客观分析,厘定控矿构造型式,构建构造控矿模型,指导找矿预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序次 成生联系 控矿构造型式 构造控矿模型 找矿预测 华南热液型铀矿
下载PDF
液压成因含矿构造主要特征——以华南热液钨矿和铀矿为例
18
作者 陈柏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7,共23页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确了包括石门寺钨矿、行洛坑钨矿和邹家山铀矿等的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基本特征。新生性液压致裂含矿构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态复杂(有弧形、分叉树枝形、放射状、菊花形和蟹腿状等)、规模较小、宏观力学性质以张性破裂为主、走向和倾向多变、方向性不明显、仅局部区域发育优势方位、常伴生有热液隐爆角砾岩;因此,可以从弧形分叉或不规则形态、总体较小规模、产状多向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伴生热液隐爆角砾岩这5个标志来识别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对比分析液压致裂含矿构造与应力致裂含矿构造的差异认为,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发育比较局限,而液压撑开型含矿构造相对普遍,热液蚀变分带与该含矿构造是液压致裂还是应力致裂无明显相关性;压性成因构造在成矿期表现出的张性力学性质有些是成矿流体超压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改变;液压致裂导致的断裂末端的扩展破裂与成矿流体的耦合作用为成矿末端效应的构造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致裂构造 含矿构造 裂隙形态 热液隐爆角砾岩 鉴别标志 华南热液矿床
下载PDF
论19世纪英国人应对华南海盗方式的变化
19
作者 吴庆宏 吴心玥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19世纪英国商船纷纷驶入中国海,不可避免地与华南海盗狭路相逢。他们最初遇到了张保仔那样声势浩大的海盗集团的劫掠和勒索,向中英两国政府求助的结果均不理想。鸦片战争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人以中国香港作为皇家海军军事基地... 19世纪英国商船纷纷驶入中国海,不可避免地与华南海盗狭路相逢。他们最初遇到了张保仔那样声势浩大的海盗集团的劫掠和勒索,向中英两国政府求助的结果均不理想。鸦片战争后,情况却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人以中国香港作为皇家海军军事基地,迫使中国政府与其联合,对以十五仔为代表的中国海盗进行围剿。后来,他们甚至不惜动用警察部队,对19世纪70年代后小规模的兄弟会海盗组织和伪装乘客劫持客轮的新型海盗加以追捕。直至19世纪末,英国皇家海军才为了保护英国臣民的人身安全,不再关注华南海盗。19世纪英国人应对华南海盗方式的变化实际上印证了其在中国殖民势力的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英国人 华南海盗
下载PDF
生成式AI与跨学科融合第八届华南理工大学跨学科青年学术沙龙综述
20
作者 刘晓英 谢晓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6月13日,第八届华南理工大学跨学科青年学术沙龙(以下简称沙龙)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沙龙聚焦于生成式AI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华南理工大学社科处处长李石勇、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华... 2024年6月13日,第八届华南理工大学跨学科青年学术沙龙(以下简称沙龙)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沙龙聚焦于生成式AI与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华南理工大学社科处处长李石勇、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及人工智能行业的十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沙龙 华南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 交叉融合 AI 跨学科 生成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