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县皮影传承与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若雨 康建东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皮影戏是集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的古老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华县皮影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北方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陕西皮影的重要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华县皮影、访谈皮影从艺者,以收集文字、口头与影... 皮影戏是集音乐、美术、文学于一体的古老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华县皮影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北方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陕西皮影的重要代表。通过实地考察华县皮影、访谈皮影从艺者,以收集文字、口头与影像资料,华县皮影具有家族内部与非家族式的传承方式,其传承过程亦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目前,华县皮影存在艺人梯队断层、生存空间萎缩、受众群体单一等困境,其表演与雕刻在当下所形成的各异运营模式展现了自身内部真实的、不平衡的生存状况。从不同角度思考华县皮影的发展方向,以求为华县皮影乃至整个关中皮影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县皮影 艺术传承 生存现状 发展困境
下载PDF
华县皮影创新发展对策
2
作者 马金凤 叶林峰 +3 位作者 李紫月 马亚丽 牛宇 强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21期42-44,共3页
皮影戏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强烈冲击下,具有极高文化艺术保护价值的陕西华县皮影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继承乏人、无人问津的窘... 皮影戏是我国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但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媒体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强烈冲击下,具有极高文化艺术保护价值的陕西华县皮影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继承乏人、无人问津的窘境。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开展陕西华县皮影数字化可行性研究,希望通过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走数字化发展道路,让华县皮影在数字化时代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皮影 数字化 非遗 对策
下载PDF
华县皮影戏:艺术珍品 中华一绝
3
作者 孟秋望 魏勇文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1期51-51,共1页
世界皮影戏源于中国,中国皮影戏源于陕西,而陕西的皮影戏则源于华县。中国皮影戏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有华县皮影戏曲之意。华县因地处华山脚下而得名,为“华县皮影戏”发源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古称华州、咸林,现为华州区,距华... 世界皮影戏源于中国,中国皮影戏源于陕西,而陕西的皮影戏则源于华县。中国皮影戏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有华县皮影戏曲之意。华县因地处华山脚下而得名,为“华县皮影戏”发源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古称华州、咸林,现为华州区,距华山、秦始皇陵和西安分别不过20多公里、40多公里和80多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戏 艺术珍品 秦始皇陵 陕西省渭南市 华山 华县 发源地
下载PDF
陕西华县皮影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4
作者 马亚丽 叶林峰 +1 位作者 牛宇 强敏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7期139-141,共3页
陕西华县皮影被国内外公认为是皮影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然而,在现代数字化社会中,华县皮影和其他皮影戏一样,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水平落后、传承方式单一等发展困境,亟须进行保护和传承。现分析、总结... 陕西华县皮影被国内外公认为是皮影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然而,在现代数字化社会中,华县皮影和其他皮影戏一样,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技术水平落后、传承方式单一等发展困境,亟须进行保护和传承。现分析、总结华县皮影数字化发展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皮影 皮影艺术 传承方式 皮影戏 世界文化艺术 技术水平 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可触媒体视域下华县皮影文创设计策略研究
5
作者 李绍文 马贺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1期42-44,70,共4页
该文基于交互设计中的可触媒体观念,思考华县皮影文创的设计策略,通过对目前相关产品、文创案例的分析,提出一些能提升文创产品创意、改善用户体验的文创设计策略,以为其他传统文化的文创开发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可触媒体 文创设计 华县皮影 交互设计
下载PDF
陕西华县皮影
6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3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双手对舞百万”是对皮影戏的描述。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的照射下用隔量布进行表演,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其中,尤以陕西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 “双手对舞百万”是对皮影戏的描述。皮影戏又称“影戏”或“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的照射下用隔量布进行表演,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其中,尤以陕西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皮影 皮影戏 傀儡戏 影子戏 陕西
下载PDF
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形变遗迹及华山山前断裂古地震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安良 米丰收 种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3-81,共9页
华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新活动,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最新断层崖,基岩裂缝、黄土裂缝、山体崩(滑)塌体等众多的地震形变和破坏遗迹,华山山前断裂带应是1556年华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从本文提供的一个古地震剖面分析,... 华山山前断裂带晚第四纪以来具有明显的新活动,沿断裂带及其两侧分布有最新断层崖,基岩裂缝、黄土裂缝、山体崩(滑)塌体等众多的地震形变和破坏遗迹,华山山前断裂带应是1556年华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层。 从本文提供的一个古地震剖面分析,华山山前断裂带全新世以来可能发生过四次大地震,其重复间隔约2000—25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形变遗迹 古地震 陕西 华县
下载PDF
1556年陕西关中华县特大地震地质灾害遗迹发育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吕艳 董颖 +2 位作者 冯希杰 李亚哲 彭建兵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0-308,共9页
1556年陕西关中华县8 1/4级特大地震造成地表强烈变形破坏,灾害群发,伤亡惨重,是史载灾害极端严重的具有世界对比性的特大地震。地表现存的华县特大地震地质遗迹清晰完整,具有重要的地震灾害比较学意义和地震地质学研究价值。本文在深... 1556年陕西关中华县8 1/4级特大地震造成地表强烈变形破坏,灾害群发,伤亡惨重,是史载灾害极端严重的具有世界对比性的特大地震。地表现存的华县特大地震地质遗迹清晰完整,具有重要的地震灾害比较学意义和地震地质学研究价值。本文在深入调查关中盆地东部的渭南、华县、华阴、潼关等高烈度区地震地质遗迹的基础上,重点对发震断层、地震裂缝、地震山崩与地震滑坡等4类典型地质遗迹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华县特大地震的典型地震地质遗迹的形成机理是地震动力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场地岩土体性质、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等要素和作用的耦合结果。华县地震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科考科普价值和开发应用前景,应积极开展评价和保护工作,发挥地质遗迹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地震 地质遗迹 滑坡 发震断层 地震山崩
下载PDF
华县西沟地区钼矿地质与成矿潜力 被引量:8
9
作者 焦建刚 韩俊民 +3 位作者 钱壮志 王勇茗 袁海潮 刘瑞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45-251,共7页
将华县西沟钼矿与邻近的金堆城、大石沟钼矿进行地质对比。华县西沟钼矿具有类似于大石沟钼矿的成矿类型及金堆城钼矿的矿化蚀变特征;西沟钼矿中石英脉的气液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为200℃-300℃,属于中温热液矿床;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研究... 将华县西沟钼矿与邻近的金堆城、大石沟钼矿进行地质对比。华县西沟钼矿具有类似于大石沟钼矿的成矿类型及金堆城钼矿的矿化蚀变特征;西沟钼矿中石英脉的气液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为200℃-300℃,属于中温热液矿床;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研究证明西沟地区兼有金堆城、马河、大石沟钼矿床含矿石英脉的稀土配分曲线特征,具有多期热液活动。同时对西沟地区控矿因素与矿化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具有钼多金属成矿的潜力,并提出了其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地质 石英脉 气液包裹体 成矿潜力 西沟地区 华县
下载PDF
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次生灾害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昭淑 崔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陕西华县于1556-01-23(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发生里氏8 1/4级地震,死亡83万人,成叶为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地震期间和地震以后,由于震动荷载作用,地震区岩石破碎,发生了大范围崩塌灾害,为水石流发育提供了丰富的... 陕西华县于1556-01-23(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发生里氏8 1/4级地震,死亡83万人,成叶为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地震期间和地震以后,由于震动荷载作用,地震区岩石破碎,发生了大范围崩塌灾害,为水石流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震后450a(1556-2006年)以来,这些碎屑物质在暴雨激发下,多次暴发水石流,在山前洪积扇和平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和巨大损失;同时,也形成了地形上的淤积,改变了局部地形条件,使得该区容易遭受洪水灾害。1960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之后,渭河下游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与从秦岭北坡沿溪流出山口向下发育的洪积扇共同作用,形成了地形相对下凹的“二华夹槽”,这里常受洪水侵袭,损失巨大,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华县 地震 崩塌 水石流 洪水 灾害
下载PDF
1556年华县81/4地震历史记载的地震科学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增建 郭安宁 +2 位作者 张炜超 任栋 赵乘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1-285,共5页
1556年华县地震历史记载是中国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本文从这些历史地震记载中提取研究了对地震科学的价值,包括:(1)从"地旋运"记载启迪在大震前人感地旋可作为临震预警的指标;(2)从历史地震记载中综合得出大震前地震... 1556年华县地震历史记载是中国历史记载最为丰富的地震之一,本文从这些历史地震记载中提取研究了对地震科学的价值,包括:(1)从"地旋运"记载启迪在大震前人感地旋可作为临震预警的指标;(2)从历史地震记载中综合得出大震前地震动由小到大的时间;(3)大震前旱震关系的中期前兆;(4)大震前汾河地堑中的中强地震活跃;(5)渭河盆地地震发生时间的600年周期;(6)历史地震发生时间的"三性法"分布指征;(7)华县大地震指征的烈度区划观点的验证,华县大地震揭示的烈度不对称性等。以及对秦可大《地震记》的科学意义及历史地位做了肯定性的研究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81 4地震 历史记载 地旋运 渭河地震周期预报 灾害链 秦可大《地震记》
下载PDF
陕西省华县耕地分等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靳慧芳 李团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225,245,共5页
农用地分等工作作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可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土地开发整理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多方面。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采用因素法对华县耕地进行等别划分,结... 农用地分等工作作为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可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土地开发整理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多方面。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TD/T 1004—2003),采用因素法对华县耕地进行等别划分,结果为:自然质量等别九等至十四等,利用等别为十等至十八等,经济等别为四等至九等,三个等别整体空间分布规律大致相似,均呈现出阶梯式带状分布特点。经验证,该分等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可为准确量化和有效管理华县耕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分等 自然质量等 利用等 经济等 华县
下载PDF
荣河故城城址考正与1556年华县大震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希杰 宋立胜 吕莲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荣河县是历史上山西省南部一个古行政管辖区,由于社会和历史变迁,当时荣河县城的准确地理位置现在已不清楚,以致错把现今的荣河镇当成了昔日的荣河城。通过史记查寻与现代测绘地形图的判读以及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从多个方面证实,在现... 荣河县是历史上山西省南部一个古行政管辖区,由于社会和历史变迁,当时荣河县城的准确地理位置现在已不清楚,以致错把现今的荣河镇当成了昔日的荣河城。通过史记查寻与现代测绘地形图的判读以及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从多个方面证实,在现荣河镇西南黄河东岸河漫滩上残留的古城遗迹是当年的荣河县城。新考证的荣河故城同历史上秦、晋、豫三省交界的蒲洲等古城一样,都位于黄河河漫滩之上,有着相同的地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从荣河、蒲洲等城址自身地质条件的好坏、抗震性能优劣、1556年华县地震时遭受的破坏程度以及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来分析,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不应在蒲州—永济地区,仍可能在华县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河故城 城址考正 华县地震 山西
下载PDF
华县皮影雕刻艺术造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韦凯 张星 贾涛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期180-181,共2页
  中国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在演唱、皮影雕刻造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电影的先驱",动画艺术的鼻祖.而华县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被国内外皮影艺术研究人士...   中国皮影艺术历史悠久,在演唱、皮影雕刻造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电影的先驱",动画艺术的鼻祖.而华县皮影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艺术品种之一,被国内外皮影艺术研究人士公认为是中国地方皮影和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在《中国影戏》一书中写道:"世界皮影在中国,中国皮影在陕西,陕西皮影在渭南."德国的拖梅·路易丝女士感慨地赞誉:"华县皮影和兵马俑一样驰名,它是陕西的宝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皮影 雕刻艺术 陕西皮影 陕灯影 影戏
下载PDF
华县大震等烈度线形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富春 许俊奇 赵选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用二维超声波模型地震学的方法,从介质内部研究了1556年华县8级大震.结果表明,震源上方第四纪和第三纪介质特殊的分层结构及其对波的放大和汇聚作用、秦岭北侧大断裂的侧壁反射及此断层的特殊的破裂方式,可能是造成此次大震等烈度线呈... 用二维超声波模型地震学的方法,从介质内部研究了1556年华县8级大震.结果表明,震源上方第四纪和第三纪介质特殊的分层结构及其对波的放大和汇聚作用、秦岭北侧大断裂的侧壁反射及此断层的特殊的破裂方式,可能是造成此次大震等烈度线呈新月形分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烈度线 华县 地震 模型地震学
下载PDF
华县皮影戏国家级传承人刘华访谈录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唯一 《文化遗产》 CSSCI 2018年第5期126-133,共8页
传承人简介:刘华,1943年出生,汉族,陕西省华县大明镇吕塬村人,著名皮影戏表演艺术家。15岁考入陕西省戏剧学院学习秦腔、迷糊、碗碗腔剧种,并学习板胡、月琴、二胡等乐器演奏。师承皮影戏碗碗腔大师潘京乐,以板胡见长,同时司职签手。1... 传承人简介:刘华,1943年出生,汉族,陕西省华县大明镇吕塬村人,著名皮影戏表演艺术家。15岁考入陕西省戏剧学院学习秦腔、迷糊、碗碗腔剧种,并学习板胡、月琴、二胡等乐器演奏。师承皮影戏碗碗腔大师潘京乐,以板胡见长,同时司职签手。1975年在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调演,获得集体二等奖; 1976年在华县成立专业皮影剧团,任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皮影 碗碗腔 皮影文化 传承人
下载PDF
华县大地震及其震害考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克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4-29,共6页
史料记载1556年陕西省华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其死亡人数之众为世界震灾之首。笔者详查了有关正史、政志、府志、碑文,以及当时名人写的文集等,对这次灾难性地震的记载。笔者还与1976年7月28日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进行了... 史料记载1556年陕西省华县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死亡人数达83万,其死亡人数之众为世界震灾之首。笔者详查了有关正史、政志、府志、碑文,以及当时名人写的文集等,对这次灾难性地震的记载。笔者还与1976年7月28日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将今论古”的方法,进一步考证了华县大地震的可信程度。本文着重叙述华县大地震历史记载的史实;华县大地震与唐山大地震对比;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地震对水利工程的破坏(如黄河堤堰尽崩、天鹅池水渠震毁、渭南堰渠尽废、驻马桥破裂等)。初步总结了应从这次大地震中吸取的主要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华县 考证
下载PDF
浅析华县皮影的保护与发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红艳 王欢 《价值工程》 2011年第29期303-304,共2页
皮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国粹魁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国内外艺术家的赞誉。本文以当今皮影的现状为背景,分析皮影落没的原因,提出保护、传承、发展华县皮影的对策。
关键词 华县皮影 皮影文化 保护
下载PDF
基于ARCGIS技术下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以华县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6-829,共4页
以华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地理信息要求,布点采样,分析了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ARCGIS9.3软件,利用空间插值的方法对当地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县的华州镇与柳州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 以华县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地理信息要求,布点采样,分析了表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ARCGIS9.3软件,利用空间插值的方法对当地土壤重金属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华县的华州镇与柳州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莲花寺受到的污染最为严重。必须采取修复措施,加强对该地区污染的防治工作,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特征
下载PDF
1556年华县大震的震源断层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向东 刁桂苓 曾宪伟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29-29,共1页
地震定位确定的震源位置表示的是地震初始破裂点的位置,震级低则震源体积也小,作为一级近似,可用初始破裂点表示中小地震的震源体的位置。虽然大量小震震源体未必相互衔接,但是它们共存于一个条带,应当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发生强震... 地震定位确定的震源位置表示的是地震初始破裂点的位置,震级低则震源体积也小,作为一级近似,可用初始破裂点表示中小地震的震源体的位置。虽然大量小震震源体未必相互衔接,但是它们共存于一个条带,应当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发生强震时,震源错动必然使断层面及其两侧岩体处的介质相对破碎,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随后易于发生小震。历史大地震区持续有小地震发生,是大震区长期活动的一种表现,属于震源体附近地壳的继承性活动。因此,可以由这些小地震的群体特征来描述历史大地震震源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断层 大震区 华县 震源位置 地震定位 中小地震 群体特征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