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颠覆与文体突破——论南帆对当代散文的革命性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青科 袁勇麟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7-228,共12页
南帆散文作为当代智性散文书写的典范,在散文文体认知和创作理念上对传统散文进行了革命性突破,继而开拓出当代散文创作的新格局。南帆散文所具有的丰富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往往被他作为学者所从事的文化理论研究所影响,目前有关研究... 南帆散文作为当代智性散文书写的典范,在散文文体认知和创作理念上对传统散文进行了革命性突破,继而开拓出当代散文创作的新格局。南帆散文所具有的丰富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往往被他作为学者所从事的文化理论研究所影响,目前有关研究成果亦倾向于从“文化研究”这一带有西方理论色彩的视角予以解读,从而忽略了其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南帆散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且超越了散文文体的范畴,其自身是一个不断生长和繁衍的庞大体系,其创作亦是自我不断突破和蜕变的过程,从而整体性地呈现出当代散文创作的“南帆现象”。解读南帆散文不仅要立足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要看到它“由文化向思想”的智性蜕变,这种智性蜕变首先表现为对当代散文在审美逻辑、人格塑造、文本空间和批判范式等四个维度所产生的根本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智性散文 文化亚审美 历史审智
下载PDF
南帆历史散文的智性突破--兼论中国当代散文的历史叙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青科 袁勇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134-144,171,共12页
当代历史散文沿袭并开拓了散文的智性传统。在南帆等人的散文作品中,“历史”不仅意味着一种叙述策略、一种主题,同样意味着一种智性的向度,孕育着散文发展的某种新趋势。南帆在历史叙事、人文思考、人格塑造、现实关切等方面进行了新... 当代历史散文沿袭并开拓了散文的智性传统。在南帆等人的散文作品中,“历史”不仅意味着一种叙述策略、一种主题,同样意味着一种智性的向度,孕育着散文发展的某种新趋势。南帆在历史叙事、人文思考、人格塑造、现实关切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散文所体现出的“冷峻”态度,转而从关系的层面来理解和表达智性,主要表现为历史与人物、抒情与审智、人格与命运等,实现了由文化智性向历史智性的跨越与突破,彰显出中国文化内部隐含的创新活力。南帆历史散文丰富了当代智性散文的版图,其有关历史话语与文学话语的理论阐述亦为当代历史散文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散文 智性传统 历史叙事 历史智性
下载PDF
南帆的生动与理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毕飞宇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4,92,共3页
我读书总是慢,不只是阅读的速度,还有节奏。比方说,都已经是2019年的新年了,也就是旧历的年底,我才慢腾腾地把《泥土哪去了》捧在了手上。《泥土哪去了》出版于2015年4月,按照“现代人”的阅读节奏,它无疑是一本旧书。此时此刻,我书桌... 我读书总是慢,不只是阅读的速度,还有节奏。比方说,都已经是2019年的新年了,也就是旧历的年底,我才慢腾腾地把《泥土哪去了》捧在了手上。《泥土哪去了》出版于2015年4月,按照“现代人”的阅读节奏,它无疑是一本旧书。此时此刻,我书桌上的新书起码也有小一百本——我真的能读完它们么?我其实是有点恐惧的。为了压惊,我从书架上取下了一本旧书,我决定在这个下雨的日子读完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南帆 阅读节奏 现代人 泥土 旧书 出版 书架
下载PDF
文学“思想”当代的可能性——南帆新著《无名的能量》及学术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秀琴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227,共6页
南帆新著《无名的能量》探讨了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及意义、文学与其它社会话语的角逐、文学史研究的维度与视野、学术研究的本土经验与中国语境等向度,体现了了南帆学术思想的发展、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学术风格个性的养成,... 南帆新著《无名的能量》探讨了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及意义、文学与其它社会话语的角逐、文学史研究的维度与视野、学术研究的本土经验与中国语境等向度,体现了了南帆学术思想的发展、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学术风格个性的养成,呈现了文学"思想"当代的独特方式与介入社会历史的价值空间。围绕《无名的能量》所展开的一系列评介,呈现了当前文艺理论研究多样化的理论谱系和对话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日常生活 本土经验 关系主义 无名的能量
下载PDF
关系的博弈——南帆文学观简评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3-47,共5页
南帆认为文学没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本质,文学研究——无论是文学的定位、文学意义的诠释还是文学史的写作等,必须回到文学内部与外部多重文化关系的互动之中进行考察。"关系主义"重视将历时转化至共时的平面上予以考察,致力于... 南帆认为文学没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本质,文学研究——无论是文学的定位、文学意义的诠释还是文学史的写作等,必须回到文学内部与外部多重文化关系的互动之中进行考察。"关系主义"重视将历时转化至共时的平面上予以考察,致力于揭示中国经验与中国问题的复杂性。"关系主义"认为没有了总体论的乌托邦之后,诸种关系的博弈决定了我们的社会历史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关系 博弈 中国问题 复杂性
下载PDF
低调辩护与异质化渗透——评南帆新著《无名的能量》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岱宗 《学术评论》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无名的能量》不断指证文学的意义,是一种'文学还能做些什么?'的低调辩护。南帆先生的《无名的能量》,其苦苦思索的不外三个问题:'文学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文学谱系是如何建立?''文学阐释能带来怎样的意义... 《无名的能量》不断指证文学的意义,是一种'文学还能做些什么?'的低调辩护。南帆先生的《无名的能量》,其苦苦思索的不外三个问题:'文学能为世界提供什么?''文学谱系是如何建立?''文学阐释能带来怎样的意义?'《无名的能量》以'知识考古学'的谨严不断诘难种种现成的文学概念,从而形成拆解的旋风。从'文学经典'的文化博弈到'现实主义'的幻象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知识考古学 异质化 言说方式 美公 个体体验 公共形象 这个世界 历史叙事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日常生活”与南帆的文化研究理念 被引量:1
7
作者 滕翠钦 《学术评论》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南帆新书《无名的能量》序言篇《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条注解:'前一个时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曾经得到广泛的讨论。必须指出的是,我并非在这个理论脉络之中考察日常生活问题。'这条可能不为人注意的注解所包... 南帆新书《无名的能量》序言篇《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一条注解:'前一个时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曾经得到广泛的讨论。必须指出的是,我并非在这个理论脉络之中考察日常生活问题。'这条可能不为人注意的注解所包含的理论信息却不可小觑,南帆强调日常生活理论线索的多样性并在这些选项中做出选择。'日常生活审美化'致力于强调消费对生活细节的种种媚惑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意义满足和文化资本再造,尽管中西社会的现实差异无法忽视,但'日常生活审美化'东渡中土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研究理念 审美化 过度阐释 大叙事 理论信息 意义层面 生存原则 “现实主义” 八十年代
下载PDF
文学为自己的时代提供了什么——南帆教授访谈
8
作者 南帆 郑海婷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
郑海婷:从2002年《文学理论新读本》、2008年北大版《文学理论》、2011年《文学批评手册》,到2018年的《文学理论十讲》,您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的处境,另一方面,您的这种关注逐渐从大的框架和理论设计落实到对文学理论基... 郑海婷:从2002年《文学理论新读本》、2008年北大版《文学理论》、2011年《文学批评手册》,到2018年的《文学理论十讲》,您始终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的处境,另一方面,您的这种关注逐渐从大的框架和理论设计落实到对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的再阐释,比如《十讲》就是围绕着文学性、文学形式、文学类型、虚构与真实、人物性格这些经典命题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新读本》 南帆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形式 文学类型 人物性格 北大版
下载PDF
细节:理论的发现与发生——论南帆的细节观念
9
作者 滕翠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2,共8页
南帆评述贾平凹的《秦腔》时直面“细节的洪流”,而在他正式的理论文章中,细节只是散见于关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的欲望结构”等的论述中。南帆意不在给出一个全新的“细节”定义,而乐于“重提细节的文学意义”,这更符合关系主义... 南帆评述贾平凹的《秦腔》时直面“细节的洪流”,而在他正式的理论文章中,细节只是散见于关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的欲望结构”等的论述中。南帆意不在给出一个全新的“细节”定义,而乐于“重提细节的文学意义”,这更符合关系主义的理论气质。“重提”的意味有两个:一来正视细节的分量,二来检视新的理论图谱中“细节”所处的具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秦腔》 理论文章 日常生活 大众文化 文学意义 关系主义 贾平凹
下载PDF
中国问题、人文寻思与乡土记忆——读南帆《与山海为伍》
10
作者 郑润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7,共6页
从南帆的新散文集《与山海为伍》中可以看出,南帆的散文写作与其学术思考是一脉相承的。南帆的学术思考以中国问题为出发点,而其散文则融合了其对中国问题的理性思考与乡土记忆的感性经验。
关键词 南帆散文 中国问题 乡土记忆
下载PDF
冷势逼人:审智散文中的“南帆式追问”
11
作者 孙景鹏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53-60,65,共9页
当代审智散文创作中,南帆是杰出的代表。总体看来,南帆的审智散文具有"冷"、"势"、"巧"的特点,这正源于他在散文创作中的不断追问:在"追问"中为人物和历史正名,在"追问"中揭示事件... 当代审智散文创作中,南帆是杰出的代表。总体看来,南帆的审智散文具有"冷"、"势"、"巧"的特点,这正源于他在散文创作中的不断追问:在"追问"中为人物和历史正名,在"追问"中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层意蕴,在"追问"中阐述人生的哲理和生存的智慧。南帆的这种追问艺术带着他独有的思想气息,具有"冷势逼人"的特点,可以称之为"南帆式追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式追问” 冷势逼人 审智散文
下载PDF
批评范式的再审与重建——论南帆的文学批评
12
作者 徐志伟 《艺术广角》 2007年第2期29-35,共7页
在新时期青年文学批评家群体中,南帆是比较注重理论探讨和体系建构的一位。他的批评文章给人的最深刻印象是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变革意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批评变革发轫的契机是对于传统批评模式的反省,这一反省主要集中于两... 在新时期青年文学批评家群体中,南帆是比较注重理论探讨和体系建构的一位。他的批评文章给人的最深刻印象是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变革意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学批评变革发轫的契机是对于传统批评模式的反省,这一反省主要集中于两个焦点:一是传统批评模式的僵化,二是批评理论、方法的单调。于是,80年代中期前后关于文学批评理论的建设和方法的变革同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在这其中,一批青年批评家脱颖而出,以新的理论视点、新的理论内容和新的思维方法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同时也形成了一股热衷于理论反思和体系建构的批评热潮。当然,在这之中既有踏实的理论引进和探讨,也有盲目生硬甚至粗糙肤浅的理论照搬与模仿,因此这些青年批评家在实践上的成就也就参差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批评范式 南帆 文学批评理论 再审 变革意识 批评模式
下载PDF
从日常环境里进行美学突围——谈南帆散文集《辛亥年的枪声》 被引量:1
13
作者 哈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5-56,共2页
《辛亥年的枪声》(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是今年福建文学界一个重要事件,不仅因为它刷新了福建中青年作家在国家级文学大奖方面的空白点,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福建作家在重大历史题材上独辟蹊径的艺术操纵能力。评... 《辛亥年的枪声》(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是今年福建文学界一个重要事件,不仅因为它刷新了福建中青年作家在国家级文学大奖方面的空白点,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福建作家在重大历史题材上独辟蹊径的艺术操纵能力。评委一致认为“南帆的散文睿智深邃。他对历史疑难和现实人心的不懈追问,显示了生命的厚度、宽度和温度;他审美情感与智性审视的融汇,拓展了中国散文的审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集 南帆 重大历史题材 文艺出版社 突围 美学 环境 青年作家
下载PDF
理论、经验与日常生活——南帆的文学批评实践与生活趣味 被引量:5
14
作者 孟繁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第一次见到南帆,是在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上,那时的南帆风华正茂玉树临风,一招一式都是学院风格,我对他非常佩服。后来,除了阅读他的专著和文章之外,我们的接触并不多,大多是文学会议的... 第一次见到南帆,是在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举办的“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上,那时的南帆风华正茂玉树临风,一招一式都是学院风格,我对他非常佩服。后来,除了阅读他的专著和文章之外,我们的接触并不多,大多是文学会议的不期而遇或会议休息期间的闲谈或打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生活趣味 南帆 日常生活 经验 学术讨论会 新时期文学
下载PDF
从理性中心到语言中心——从南帆《文学的维度》看一种现代理论批评在中国的建立
15
作者 萧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年第9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史 《文学理论》 韦勒克 南帆 文学研究 想象 中外 维度 学术界
全文增补中
南帆文学理论研究的“文化批评”特征
16
作者 郭子旻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著名文学理论家南帆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现象的研究具有某种探索前沿性,其文学理论中的"文化批评"所呈现的三种主要特征,既代表了他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看法与评价,也... 著名文学理论家南帆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现象的研究具有某种探索前沿性,其文学理论中的"文化批评"所呈现的三种主要特征,既代表了他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看法与评价,也为丰富知识界对"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的理解提供了帮助。他的研究为文学界提供了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对知识界的继续探索和"文化批评"自身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帆 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 文学文本
下载PDF
探寻人的存在的深度──关于南帆的散文写作
17
作者 姜桂华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人的存在 公众社会 南帆散文 文学批评 符号系统 文化符号 日常生活 编码系统 恩斯特·卡西尔 梁实秋
下载PDF
判断·思考·对话--论南帆文学批评观
18
作者 林佳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75-83,共9页
文学批评观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批评家对文学批评的认识、进行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进行文学批评方法选择的倾向。南帆的文学批评著作繁多,在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以及其学习、创作经历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主客观统一、审美兼具理性、... 文学批评观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批评家对文学批评的认识、进行文学批评的价值标准、进行文学批评方法选择的倾向。南帆的文学批评著作繁多,在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以及其学习、创作经历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主客观统一、审美兼具理性、激情而富含思辨的具备和谐特色的文学批评观,他强调批评的价值判断,强调批评家的责任担当,强调批评家与作家的积极对话,他既是第三代学院派批评家中独具特色的一员,也是敏锐发现文学批评文化转向、视觉转向的理论先锋,最重要的,他还是一个愿意俯身问问“泥土哪儿去了”的人。当前,文学批评出现商业利益至上、学术功利主义盛行的现象,南帆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不能也不可能忽视的重量级人物,研究南帆的文学批评观有利于促进我国当代文学批评健康风尚的形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观 南帆 审美反应 价值判断
下载PDF
闽都文化的历史性书写——南帆历史散文的意义生成
19
作者 袁飘 《学术评论》 2022年第1期52-61,共10页
文学对历史的崇拜由来已久。①许多批评家认为,“历史是作家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②。从文学批评到散文创作,南帆一直对历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截至目前,已出版四部历史散文集③。除《辛亥年的枪声》外,《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马江半小... 文学对历史的崇拜由来已久。①许多批评家认为,“历史是作家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②。从文学批评到散文创作,南帆一直对历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截至目前,已出版四部历史散文集③。除《辛亥年的枪声》外,《关于我父母的一切》《马江半小时》《历史盲肠》,都属于长篇历史散文。其散文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书写个人性、地方性、日常性以及社会惯例等局部历史的“小历史”叙述;二是记录朝代更迭、治乱兴衰、“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等全局性的“大历史”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散文 意义生成 散文内容 文学批评 日常性 南帆 个人性 至高境界
下载PDF
关系主义、形式编码与历史向度——评南帆《文学理论十讲》
20
作者 李法庭 《学术评论》 2020年第5期62-69,共8页
21世纪之初,文艺理论界的"理论已死"问题风靡一时,新近出版的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卡勒的《理论中的文学》与南帆的《文学理论十讲》都在回应这一问题。南帆先生试图在《文学理论十讲》这部著作中论证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 21世纪之初,文艺理论界的"理论已死"问题风靡一时,新近出版的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卡勒的《理论中的文学》与南帆的《文学理论十讲》都在回应这一问题。南帆先生试图在《文学理论十讲》这部著作中论证文学理论在这个时代依然具有不竭的活力和丰沛的价值。文学能够关注什么?文学理论又能够关注什么?文学在当下的文化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文学应当以何种方式介入当下的文化结构?文学给当下的文化结构提供了什么?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 伊格尔顿 南帆 《文学事件》 历史向度 文艺理论界 21世纪 关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